佛说,在世事面前,智者无敌。有大智慧之人,是为智者。大智慧不是聪明,而是大彻大悟——洞彻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智慧面前,这个世界上没有难题。凡事只要动动脑筋,都会有解决之道。智慧可以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东西——如果你有智慧并会运用智慧的话。
懂得运用智慧,就能解决问题于无形之中
佛陀格言
问题是有形的,而智慧是无形的,用无形的智慧才能解决有形的问题。
一休禅师机智过人,在他还是一个小沙弥的时候,便初露锋芒。
有一次,一位信徒给师父送了一瓶上好的蜂蜜,师父视为珍宝,每天饭后只吃一点,细细品味,但这却被细心的一休看出了门道。他很想尝一尝,却苦于找不到机会。
这天机会终于来了。师父有事外出,但怕一休会偷吃蜂蜜,于是临走前就拿出蜂蜜对一休说:“一休!信徒送来的这瓶东西是毒药,毒性很强,非常危险,你可千万别碰它!”
一休心里清楚,师父这是怕自己偷吃,故意拿话来迷惑他。等师父走后,一休毫不客气地把整瓶蜂蜜拿来都吃光了。味道真好!好吃极了!一休赞不绝口。可是等师父回来怎么向他交代呢?一休灵机一动,顺手又将师父最心爱的玉兰花瓶打得粉碎。
当师父办完事回来,还未进门就听到有哭声,他边纳闷边往里走,却发现一休正躺在地上号啕大哭。
师父刚要开口问他怎么回事,一休却哭得更凶了,边哭边对师父说:“师父!我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你究竟做错了什么事?”师父越发纳闷。
“师父!我把您心爱的花瓶打碎了!”一休一边抹眼泪一边说。
师父果然十分心疼,忍不住埋怨道:“一休,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把那么贵重的花瓶给打碎了?”
一休见师父只顾心疼花瓶,于是又忏悔道:“师父!我知道把您那宝贵的花瓶打碎了罪不可恕,只好以死来谢罪:所以我就把那瓶毒药全吃下去了!”说完后,一休又开始号啕大哭。
师父明白一休是想吃蜂蜜才将计就计的。他自己亲口告诉一休蜂蜜是毒药,有错在先,一休抓住这个错误加以利用,他也只好作罢。
打碎花瓶只是一个幌子,一休的实际目的是吃蜜。打碎了师父至爱的花瓶,害怕受惩罚而吃师父所说的毒药(蜂蜜),师父自然能无话可说。当然,这种智慧发生在小孩子身上是一种撒娇、一种幽默,无伤大雅,但若是成人用这种方法去欺骗他人就不应该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关于一休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信徒来向一休禅师哭诉自己债台高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必须自杀的地步,请一休务必要超度他。一休婉言劝解,并问他除死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想,那人摇摇头说没有,因为他除了一个女儿之外,已经一无所有。听说他有一个女儿,一休就建议他找一个乘龙快婿来帮他还债。信徒一听此言,近乎绝望地说:“师父啊!我的女儿只有八岁,怎能嫁人呢?”
“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一休微笑着说。
信徒大惊失色道:“这……这怎么可以!你是我的师父,怎能做我的女婿?”但是一休胸有成竹地挥挥手说:“没问题,让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你快回去宣布此事吧!”
于是,一休要娶妻的消息立即轰动全城,到了迎亲那天,看热闹的人挤得门前水泄不通。一休在门口摆上桌子,上置文房四宝,然后写起书法来。一休著有《狂云集》,本来就是诗、歌、书法方面的才子,众人一见他优美的书法,忘情欣赏,争相购买,反而忘了原来要凑的是什么热闹。结果,一休卖书画的钱积了好几箩筐。
一休问信徒:“这些钱够还债吗?”
信徒高兴得几乎流下泪来,连说:“够了,够了。”信徒频频向一休鞠躬,只差没跪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好了,问题解决了,我的女婿也不用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一休长袖一摆,飘然而去。
一休娶亲也是一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以这种荒唐之举引起他人的注意。人人都来凑热闹,字画才能卖得出去。这就是一休的智慧所在。
如今,在竞争求胜场合,只有妥善掩饰自己的行为意图,才可能为下一步的积极行动奠定基础,留下余地。做人要光明磊落,但竞争中,必要时也应像乌贼喷墨一样遮掩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哲理与智慧
其实,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很多问题之所以解决不了,就是因为缺少智慧。遇到问题时,不要慌张,也不要逃避,更不要蛮干,只要多动脑筋,就会找到解决之道。
禅机妙语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只要肯动动脑子,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佛陀格言
遇到问题时,多动脑就能少动手。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严、瑜伽等经论。他本是位学问僧,但到了唐德宗贞元初年(785年),却突然改换门庭,学起净土,专门念佛了。
事出有因,原来,那年少康游学到了洛阳白马寺。有一天,他来到佛殿,突然看见殿上有一部经书放出光芒,映照一室。
少康感到很奇怪,上前一看,经书封面上写着“西方化导文”几个字,署名善导,是净土宗二祖所作。
少康法师便说:“我若与净土有缘,经书当现出更大光芒。”话刚说完,果然见经书又放出更大的光明。少康法师由此心服,便发誓道:“海枯石烂,我的净土之心不可改变。”
遂至长安光明寺,礼拜善导和尚生前所居的僧舍。突见善导的遗像飞至空中,说:“汝依吾教广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指净土)。”话刚说完便不见了。
于是少康心有所悟,便至浙江传播净土法门。
那时,浙江对净土法门并不熟悉。所以,少康来到后很少有人接受他的教化。那,怎样才能传法呢?
少康想到了一条妙计:从娃娃抓起。他便以自己乞来的钱引诱孩子们说:“阿弥陀佛是你们的老师。有谁念阿弥陀佛一声,我便给谁一枚铜钱,念十声者,给钱十枚。”
孩子们年幼无知,也不知阿弥陀佛何意,听说有钱,便争先恐后地念起佛来。少康也果然履行诺言,把乞来的钱如数付给了孩子们。不久,消息越传越远,来少康面前念佛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少康没那么多钱支付,便酌情减量。
一个月后,他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没那么多的钱了,但我也不想让你们白辛苦,从今而后,每念佛十声,给钱一枚。”孩子们见钱给少了,但仍有钱可挣,便不以为意,反而念佛念得更快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想多挣些钱。
这样月月下来,到了一年之后,孩子们念佛已成了习惯,少康不给钱了,一张张小嘴却仍是常宣佛号。受孩子们影响,当地的大人无论贵贱,也都念起佛号来。少康在街头巷尾一过,所见之人皆佛号声声,响成一片。
少康笑了,妙计终于得售,净土法门终于在百姓心中扎下根了。
哲理与智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学会动脑子巧做事。巧妙的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气力,可以很便捷地达到目的。当然,动脑子并不是用计谋来对付别人,而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善于思考,想出各种巧妙的点子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不管事情有多么糟糕,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佛陀格言
遇到糟糕的事情时,消极悲观是不对的,想想怎么办才是正确的。
一天,一个小和尚来到盛产玉石的地方,路过一座小桥,看见一个小伙子在号啕大哭。见了小和尚,小伙子捧出一捧碎玉石说:“小师傅,我可闯下大祸啦!我家主人奉国王的命令,让我在三日之内把一块宝玉送去。可是,我刚走到这块儿,该死的石头绊了我一脚,把这块宝石给摔碎了。宝玉没有送到,我回去是要掉脑袋的呀!”
小和尚说:“不管事情有多么糟糕,总会有一个解决的办法。你把碎玉给我,我替你去献给国王。”
小和尚骑马来到了王宫门前,翻身下了马,大摇大摆地朝王宫里面闯。那看门的把小和尚给挡住了。
小和尚晃着脑袋说:“别人能进,为什么我就不能?我要见你们的国王!”说完又往里闯。
这下看守们可来气了,边骂边去拽小和尚。
小和尚假装被拉倒了,一屁股栽歪在地上,麻利地把怀里的碎玉扔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我本是受人之托,来给国王送宝玉的,这下可倒好,你们把宝玉都给碰碎了,怎么献给国王啊?你们赔我的宝玉!”说着揪住看守,连踢带打地闹了起来。
看守只得把小和尚领到了国王面前。小和尚给国王献上碎玉,边哭边说:“尊敬的大王,我本是受人之托,前来给大王献玉,没成想,您那几个把大门的看守,说什么也不让我进,连拽带打的,把这块宝玉都打碎了。我回去怎么向别人交差呀?”
国王大怒,喝令把几个看守重打40棍杖。打完了看守,国王又命令手下的人摆上一桌斋菜,客客气气地对小和尚说:“你一路上辛苦了,多吃点儿。宝玉被摔碎了,这不能怪你,回去跟那人说一声,以后再送一块来就是了。”
小和尚连连点头应是,吃饱后,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王宫。
哲理与智慧
有的人一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其实,不管事情有多么糟糕,都会有一种解决的办法的。所以,当感觉到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因为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我们没有想到而已——只要去想,就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
做事情之前有所准备,才会事半功倍
佛陀格言
做事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准备得越好,收效就越好。
一位王爷在洗澡时,不慎把刮脸刀丢在浴室里了。金禅寺的小和尚知道后,就自告奋勇要到浴室里去取。但是王爷说:“今天我要考核一下新来的侍童,让他去取。你可以同他一起去,如果他找不到的话,你再帮他的忙。”
这个侍童才来到王爷府一天,也是个极其机灵的孩子,这个时候正是晚上,浴室里连盏灯都没有,漆黑一团,而且王爷有吩咐:在找刮脸刀的时候,不许点火照明,这样事情才会有些难度。
两个孩子一同去了浴室,过了大约十分钟,他们就回到了王爷那里,侍童手里拿着把刮脸刀,说:“我到了!”
王爷满心高兴,认为新来的侍童不错,就问他:“你是怎么找到的?”
侍童得意洋洋地说:“浴室里漆黑一团,我进门后,就一点一点地用手向前摸。”
王爷打断了侍童的话:“这样太危险了,如果刮脸刀朝上的话,即使碰巧给你摸到了也会割破手的。”
侍童显得更加得意了:“这一点,我很快也就察觉到了,所以我就改用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王爷急不可待地问道。
“我走进浴室,立即感到地板很薄,是长条形的,我就用脚使劲蹬着地板,地板立即弹动起来,这样刮脸刀就会发出响声,我根据响声,找到了刮脸刀。”
“这个办法真不错。”王爷转身问小和尚,“你觉得这个办法可好?”
“能在短时间内想到这办法确实不错。”小和尚评判道,“不过,这也太危险了,因为我看见了那刮脸刀就在他的脚跟前,要是稍不留心,他的脚就会踩在刮脸刀上了。”
王爷惊奇地问:“怎么,你居然看到了那把刮脸刀?”
“是的,我进屋不久就看到了。”小和尚解释说,“房子再暗,总会有些光亮的,再说刮脸刀是金属做成的,反光力比较强。”
侍童不服气:“我在屋子里怎么没看到呢?难道你的眼睛是特殊的吗?”
小和尚继续解释:“因为你在光亮的地方走进黑暗中,眼睛一时间内还没有习惯,自然什么也看不到的。”
这时王爷也觉得奇怪了:“难道你的眼睛就能很快适应黑暗的环境吗?”
“我的眼睛并不比他好。”小和尚说,“只不过我在去浴室的路上一直闭着眼睛,所以进了浴室后,比他早一些习惯黑暗的环境,也就看到了刮脸刀。”
哲理与智慧
不管做什么样的事情,也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知道,只有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做一件事情的话,不但成功的机会不大,甚至还会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
佛林百科
般若波罗蜜
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
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是成大事者的大智慧
佛陀格言
学佛要用心,并且要坚持。
佛陀蜜多是印度佛教史上有名的高僧大德,中国禅宗将之奉为西天第九祖,天台宗也把他当作自家的印度祖师。据说,此人修行功力极为深厚,传法布道经常是随机而发,富于变化,不拘一格。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其中之一是他感化某位印度国王的事情。
当时,印度有一位国王,知识渊博,聪明机智,能力广大,所管辖的地域极为广阔。遗憾的是,此国王却对佛法不感兴趣,一味支援信仰异教,对佛教轻则辱谩,重则打击,给佛教的发展传播造成一定的危害。
这事被佛陀蜜多知道了,一下便激起了他护法传教的雄心壮志。他想:既然国王心怀偏见,我就偏要先去感化你,也好使此国佛法传播下去。这就好比伐树一样,只有先动树的根干,其枝叶花茎才不能久存。雄心已定,但要真正感化国王却需要很大的功夫,首先怎么接近国王便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