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顾客会“不认可”
所有的销售顾问都会为一件事情备感头疼:顾客的“挑刺儿”。
“你们这车油门儿也忒软了,提速超慢!恐怕在大街上连电动自行车都超不过吧?”
“你们这车钢板儿也忒薄了,估计撞上一辆三轮车也得凹进去一大块儿吧?省钱哪有这么省的,这不是拿乘客的生命开玩笑吗!”
“你们这车的后备厢也忒小了点儿吧?兴许放两只猫进去都得活活挤死!”
…………其实,如果顾客的这些挑刺儿行为缘于客观事实,销售顾问心里可能还会好受点儿。虽然顾客的话有些刺耳,毕竟人家说的是事实,销售顾问也只能低头认栽。问题是,这些挑刺儿的主儿往往是故意找碴儿,明明自个儿是不折不扣的外行,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内行的样子,对店家的商品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停地大放厥词,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坦白说,销售顾问的这种心理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恕我直言,有这种心理的销售顾问没一个是真正的高手。因为对于真正的销售高手而言,顾客的挑刺儿行为甚至“没事儿找事儿”行为,都是天大的利好,是搞定生意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对于顾客的这些行为,高手们欢迎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抱怨呢?
有人可能大惑不解:你说得也太夸张了吧?怎么连顾客的“没事儿找事儿”都成了利好,成了值得欢迎的事情了?
别着急,听我慢慢解释。
顾客为什么会“没事儿找事儿”?因为他们是外行。
正因为不懂,所以才会乱说,也就是所谓的“没事儿找事儿”。
但请务必注意,这里所指的“乱说”,是针对懂行的销售顾问而言的。
对于完全外行的顾客而言,他们可不认为这是乱说。在他们心里,这些缺陷与不满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自己只是对这些“事实”发表“客观”见解而已。
这就是机会!
道理很简单。顾客对你的商品有不满,而这些不满又是错误的,所以,只要你能够运用你的专业知识说服顾客,纠正他们的错误认知,他们对于你的商品所抱有的偏见顷刻间就会烟消云散,这将为你的生意扫除一个巨大的障碍,剩下的路就是一马平川了。
所以不夸张地说,顾客的偏见就是你最大的销售机会。消除了偏见,你的生意便会水到渠成。
我在前面曾经说过:销售就是一个不断说服的过程,而“消除偏见”在说服过程中往往占有最大的比重。
对于真正的销售高手而言,顾客的挑刺儿行为与上门送钱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巧妙地化解偏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话术技巧。本章将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第一节)为什么顾客会“挑刺儿”
不是顾客喜欢挑刺儿,而是顾客没弄明白。
天下没有喜欢找事儿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人类强大而顽固的本能。
顾客挑刺儿,一定是因为他遇到了某种思维障碍。
简单点儿说,这种思维障碍就是三个字:不明白。
顾客的“不明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不明白事情的真相;第二,不明白自己的需求。
也就是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顾客往往会对商品产生许多误解;同时,由于自己也没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顾客往往会表现得语无伦次、前后矛盾。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汽车这种商品实在是太昂贵了,在买车这件事情上绝对不允许有任何闪失,所以顾客才会不停地吹毛求疵,将自己的疑问用有些夸张甚至是神经质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渴望买到一辆堪称“完美无缺”的车,绝对不希望在这件事情上留下任何遗憾。尽管言辞苛刻,却绝对出自真心,并非存心为难销售顾问,毕竟大家“往日无冤,近日无仇”,顾客犯不着。但销售顾问往往体谅不到顾客的真实心境,在他们心里,顾客的这些行为真是一种极其令人厌恶的“找事儿”和“挑衅”行为。既然是挑衅,销售顾问当然不能泰然处之,他们或者奋起反击,或者冷漠相对,总之是与顾客对着干,而不是理解与满足顾客的渴望。这实在太令人遗憾了。
同样的道理,越是昂贵的商品,顾客往往越会举棋不定,自己都搞不清楚事情的重点是什么,到底关注哪些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扞卫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举棋不定”会让顾客陷入一种极其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无法自拔。在这种情况下,顾客往往会表现得刻薄、极端而富有攻击性,显然,这样的表现在销售顾问的眼里很容易被视为“找碴儿”与“挑衅”。
其实,只要销售顾问能够看透顾客的心理,通过高超的话术技巧摸清顾客的核心需求所在,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顾客一举实现这些核心需求,顾客一定会感恩戴德,毫不犹豫地成全你的生意。
那么,什么样的话术技巧能够巧妙地化解顾客的偏见,什么样的话术又会让顾客的偏见变得更严重,甚至有可能彻底激怒顾客呢?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案例一:
顾客:你们这车钢板儿也忒薄了,估计撞上一辆三轮车也得凹进去一大块儿吧?省钱哪有这么省的,这不是拿乘客的生命开玩笑吗!
销售顾问甲:呵呵,您的观念也太落伍了吧?钢板儿厚就一定安全啊?说出来不怕您不信,钢板儿厚照样不安全!不信您可以到网上查查,看看那些您认为钢板儿比我们厚的车事故率有多高!
顾客:这怎么可能啊?钢板儿越厚车越结实,车结实了里面坐着的人不就更安全吗?这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啊!
销售顾问甲:这怎么不可能?现如今科技这么发达,安全性早就和钢板儿的厚薄没关系了!而且,闹不好钢板儿越厚反而越不安全!您想啊,厚钢板儿一定特别脆,好歹撞一下就能给撞断了。前两天网上登了一张事故车的照片,就是您说的那种厚钢板儿的车。
好家伙!整个儿从中间断开了,彻底撞成两截了!
顾客:你说得也忒夸张了!哪儿至于撞成两截儿了啊!
销售顾问甲:嘿嘿,您还真别不信,这还是一真事儿!我可以告诉您一个网址,您可以回去自个儿查查!
顾客:咳,我才不查呢!就算网上有这个事儿又能怎么着?能证明什么啊?谁不知道现如今网上的照片全是PS出来的?这年头为了干掉竞争对手有几个不玩儿猫儿腻的?
销售顾问甲:没想到您还挺固执,愣是不相信科学!
顾客:我不是不相信科学,问题是谁能保证你说的就一定是科学?你是科学家吗?你要是科学家的话还能跟这儿卖车?
销售顾问甲:咳,让我说您点儿什么好啊……顾客:说什么啊说,什么也别说了!我就认准了你们这车钢板儿薄、安全性差,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销售顾问甲:成成成,您正确,您牛,我说不过您成了吧?……顾客:唉,早这么说不就没事儿了,啰啰唆唆说了这一大堆!
案例二:
顾客:你们这车钢板儿也忒薄了,估计撞上一辆三轮车也得凹进去一大块儿吧?省钱哪有这么省的,这不是拿乘客的生命开玩笑吗!
销售顾问乙:呵呵,您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顾客:这还用问啊!钢板儿越厚车越结实,车结实了里面坐着的人不就更安全吗?
销售顾问乙:没错,您有这样的理解很正常。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觉得钢板儿厚一些的车更安全。要是汽车工业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一定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咱的地球恐怕负担起来就有些难度了。好在咱人类的智慧够伟大,发明了许多新科技,现在汽车的安全性已经与钢板儿的薄厚无关了。
顾客:这话怎么讲?
销售顾问乙:是这样,按照今天的科技水平,汽车的安全性已经和钢板儿的薄厚无关了,而和钢板儿的抗击打性、弹性和韧性有关。
这些指标又和制造钢板儿的原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有关。如果您觉得不好理解,就给您举个简单的例子。相信您肯定看过国外的枪战片儿吧?
顾客:看过,不过枪战片儿和钢板儿有什么关系?
销售顾问乙:呵呵,您别着急,听我慢慢说。在国外的枪战片儿里,警察往往都穿着防弹衣。现如今的防弹衣,就是薄薄的一层,穿在身上非常轻便。可这要搁过去,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那时候的防弹衣又笨又沉,穿在身上就跟坠了好几个大铅块儿似的,行动起来特不方便。可如果要说性能,现如今的防弹衣防弹效果肯定要比过去的强,这个您不会反对吧?
顾客:那是没错,科技这玩意儿只能越来越发达,怎么可能越来越落后呢?
销售顾问乙:这就对了。所以说钢板儿也一样,不是说越厚重就越安全。只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薄钢板儿照样安全,甚至比厚钢板儿更安全也说不定呢!
顾客:嗯……你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销售顾问乙:还不止这些。由于薄钢板儿比较轻,所以采用这种钢板儿造出来的车开起来更轻便、更舒适也更省油,而且外形往往也更帅气、更潇洒。您看看,就钢板儿这一点,给我们的车带来了多少竞争优势!对您而言,这意味着性价比更高啊!
顾客:嗯……你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销售顾问乙:不过,听您说话的意思,似乎您对汽车的安全性格外在意?
顾客:可不是吗!实不相瞒,我上个月刚得了个大胖小子,所以希望座驾能尽量结实点儿。
销售顾问乙:是吗?那可是恭喜您了!这么说我就更能理解您的心情了。车上坐着心爱的小宝贝,当然要绝对确保安全性了!
顾客:是,是这样,这也是我的一块儿心病。其实我也不是不懂科学,只不过事情一涉及我儿子,就变得格外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您可千万别在意啊!
销售顾问乙:呵呵,瞧您说的,这怎么能叫神经质呢?这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啊!我感动都来不及呢!
顾客:呵呵,您过奖了,不过您真的很善解人意……销售顾问乙:咳,瞧您说的,这些不都是人之常情吗!哦,对了,说到安全性,我觉得您更有必要好好考虑一下我们这款车了。
我们这款车去年在欧洲和美国都获得了最高级别碰撞试验的最高分。
我们这里有资料,您可以看一下。或者您回家后用百度搜一下也能看到相关的新闻。
顾客:实不相瞒,其实我看过这个新闻,所以才会特意跑到你们店里来看这款车。只不过一见你们的车钢板儿这么薄,心里还是不禁打起了小鼓,所以才……销售顾问乙:呵呵,没关系,可以理解!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出于伟大的父爱!不过,您现在对钢板儿的问题不会再有什么疑惑了吧?
顾客:不会了不会了,经您这么一解释,我这心里的疙瘩算是彻底解开了。
销售顾问乙:那就好,能给您帮上忙是我的荣幸。这样,为了向您这种伟大的父爱表示敬意,我再向您做一个承诺,如果您购买我们的车,我一定赠您一套最高档的儿童安全座椅,确保小宝贝的安全万无一失!
顾客:是吗?那可真是太谢谢你了!今儿我算没白来!
很显然,销售顾问甲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不但没能让顾客相信他所主张的“真理”,相反却彻底激怒了顾客,招来顾客更为激烈的“挑衅”
言行,使自己陷入一种极端尴尬的境地。而销售顾问乙则完全不同,他不但巧妙地化解了顾客的偏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顺势牵出了顾客的核心需求。既解决了顾客的疑惑,又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不出意外的话,这笔买卖已然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了。
以上两个案例,希望大家多读几遍,逐字逐句地细细体味,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小结:挑刺儿的顾客最可爱。因为他们一旦开始挑刺儿了,就说明他们要动真格的了。
所以,你需要掌握的第39个心理学妙招就是:帮助顾客拔掉心中的刺,牵出他们的核心需求,漂亮地搞定“临门一脚”。
(第二节)要“拔刺儿”,不要“造刺儿”
信不信由你,顾客身上的“刺儿”,有许多都是你帮他们“造”出来的。
尽管有刺儿的顾客最可爱,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刺儿都值得爱。
对销售顾问而言,如果顾客身上的刺儿源于他自己,这种刺儿就是好刺儿,是值得欢迎的刺儿,它们的存在将大大有利于你的成交;但是,如果顾客身上的刺儿源自销售顾问,这种刺儿就是毒刺儿,对你的生意有百害而无一利。
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销售顾问甲:我们这车是七人座的车,内部空间特宽敞!
顾客:可是我们没有七个人啊!
销售顾问甲:是吗?那也没问题。您看啊,您只要这样折一下,然后往上这么一提,再往前这么一推……您看看,最后排的座儿就能完全放倒,而且还特平整。这样一来,车的整个后部就都成后备厢了。这玩意儿就算搬个家都没问题,多少东西都能装得进去!
顾客:嗯,可不是吗,确实不错……销售顾问甲:我们这车款式也全,什么配置的都有。天窗版的、导航版的、手动挡、自动挡、无级变速的……总之应有尽有,绝对会有一款适合您!怎么样?挑一款顺眼的,来上一辆?
顾客:这事儿不急,你再让我考虑考虑。
销售顾问甲:咳,还考虑什么呀!我们这车现在特别热销,您要是不赶紧买兴许过两天就断货了!
顾客:呵呵,成,那我回去拿钱,明儿上午就过来提车!不好意思,我家里还有点儿事儿,先回去了,回见!
案例二:
销售顾问乙:您的座驾一般情况下都坐几个人?
顾客:一般就我一个人开。不过节假日外出旅游的时候,我们全家都算上得坐六口人!
销售顾问乙:是吗?就是说除了您之外,还有五位家庭成员会乘坐这辆车?
顾客:是,是这样。我们全家人都喜欢旅游。
销售顾问乙:呵呵,那可真是太让我羡慕了!实不相瞒,我也特喜欢旅游,可我现在的座驾是辆自行车,哪儿都去不了,和您可没法儿比!对了,既然您全家都喜欢旅游,那行李一定不少带,对后备厢一定有特殊的要求吧?
顾客:可不是!帐篷、渔具、一家人的吃喝住用……总之要带的东西多了去了,后备厢要是小了还真是玩儿不转!
销售顾问乙:呵呵,能想象得出来!那您看看我们这款车,您觉得后备厢怎么样?称您的意吗?
顾客:嗯……看起来不赖。
销售顾问乙:还不只是这样,我再给您一个小惊喜。您看啊,只要您将最后排的座椅这么一折,然后往上一拉,再这么一推……您看看,就能完全把它放平,这样一来,整个车的后部就都成后备厢了。别说外出旅游,即便是搬个家什么的也没问题,有多少东西都能装得进去!
顾客:嘿嘿,是不错。这玩意儿是挺方便,设计得挺巧妙的!
销售顾问乙:不过,我们这车是七人座,后排座椅放倒后就只能坐五个人了。您家里有六口人,全坐进去可能稍微挤一些。所以,除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放倒比较好。
顾客:没关系,我们家不全是成年人,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应该不会太憋屈!
销售顾问乙:是吗?那样的话可能要好一些,应该不会太挤了。
呵呵,这样说来,这款车简直是为您和您家人量身定做的啊!
顾客:可不是!这款车确实不错,我很喜欢!
很明显,案例一中的销售顾问甲只是一味地推销自己的商品,却完全忘记了替顾客排忧解难。也就是说,他不但没能拔掉顾客心中的刺儿,相反还给顾客制造出新的刺儿,让顾客更困惑不安,最后只能逃之夭夭;而销售顾问乙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手,他不但没有人为地制造刺儿,相反还成功地拔掉了顾客心中的刺儿,从而为自己的生意扫清了最为关键的障碍。
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案例。
案例一:
销售顾问甲:我们这车是七人座的车,内部空间特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