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脑囊尾蚴病由于囊尾蚴寄生脑部的部位,数量及患者的反应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可终身无症状,也可突然猝死。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障碍是脑囊尾蚴病三大主要症状。其中以癫痫发作最为常见,发作可以是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发作时间可长可短。同一病人可有两种以上的发作形式,可互相转化,发作的强度和时间变化不定。发作形式的多样性和易转换性为本病的特征之一。严重者可致瘫痪和失语。
有的患者可有共济失调,多由囊尾蚴寄生小脑所致。表现为步态蹒跚、眩晕。部分患者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等。有的患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精神障碍症状,以致长期误诊为精神病。
⒊眼囊尾蚴病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眼球深部,如玻璃体、视网膜下占多数。患者可有视力障碍及虫体里蠕动感,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眼内囊尾蚴一旦死亡,虫体分解产物可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剥离、神视神经萎缩、诱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最终导致失明。
诊断要点
(一)绦虫病的诊断
有绦虫病感染时,便中常可排虫节,但常查不到虫卵,因此诊断时应注意询问排节片史;若患者能提供新鲜节片,则可直接压片观看子宫分支数。若节片已干硬则应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再压片观看子宫分枝。也可作粪便检查,查找虫卵,对可疑患者应连续粪检数天,或采用集卵法查找虫卵。
(二)猪囊尾蚴病的诊断
比较困难,皮下肌肉型囊尾蚴病;当触摸到可疑皮下结节时,可作皮下结节活检,应注意与皮肤脂肪瘤鉴别;眼囊尾蚴病:可作眼镜检查,可发现活的囊尾蚴;脑囊尾蚴病:可作CT、磁共振检查,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免疫学试验,特别对于无法获得病原学依据的脑囊尾蚴病患者的诊断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有:1、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均有方法简便,敏感、特异的优点。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体内循环抗原,有助于疗效考核。脑囊尾蚴病患者还可采脑脊液作免疫学检查。询问排节片史和皮下结节的发现也可供脑囊尾蚴病诊断的参考。
防治原则
(一)预防
⒈治疗病人人是惟一传染源,因此及早驱虫治疗可减少传染源。
⒉加强粪便管理修建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不随地大便。粪便用作肥料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⒊改进养猪、养牛方法注意圈舍卫生,防止猪、牛吃到人的粪便。
⒋严格肉类检查严禁销售含囊尾蚴的猪、牛肉。
⒌加强卫生宣传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肉,切生食和熟食的刀、菜板应分开。
(二)治疗
⒈绦虫病的治疗常用驱虫中药如南瓜子、槟榔合剂,疗效高、反应小。也可用仙鹤草根芽(狼牙草)、氯硝柳胺(灭绦灵)、甲苯咪唑、阿的平驱虫。
⒉囊虫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证明吡唑酮、阿苯哒唑能使囊尾蚴变性和死亡,是治疗囊尾蚴病的有效药物。对皮肤型疗效显著,脑型病例治疗期间可出现急性颅内升高及过敏反应。因此,必须住院服药,以避免发生意外。眼型病例若能手术,宜先手术后再服药,以保护视力。
§§§第三节蛔虫病
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引起蛔虫病。
病学学特点;蛔虫外形像蚯蚓,圆柱形,头、尾两端较尖,活时粉红或微黄色,死后灰白色。雌虫较大,约20~35cm,尾端钝圆,雄虫较小,约15~31cm,尾端向腹面卷曲,蛔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中最大的线虫。蛔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
蛔虫发育过程简单。雌虫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受精卵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和适宜温度的土壤中,经3周,卵细胞发育为幼虫并蜕皮,成为感染期卵。感染期卵污染食物、蔬菜、饮水等被人食入后,在小肠内,卵壳被消化,幼虫最终破壳而出。孵出后的幼虫钻入小肠黏膜,侵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液和淋巴液到肝,再经右心到肺,幼虫穿过肺毛细血管到达肺泡,并进一步发育,随后幼虫沿支气管、气管移行到咽,被咽入食管,经胃到小肠,逐渐发育为成虫。蛔虫在人体内,以空肠最多,回肠次之。蛔虫以消化和半消化的肠内容物为食,雌雄虫交配后,雌虫每天产卵可多达24万个。人从食入感染期到雌虫产卵约需60~75d,成虫能存活1年左右。
流行病学特征。蛔虫病布遍全世界,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率较高。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感染率具有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其是5~14岁儿童感染率最高的特点。患者和带虫者是蛔虫病的传染源。感染途径经口食入被感染卵污染的瓜果、蔬菜或生水面而感染。蛔虫的流行是由于蛔虫产卵最大;虫卵抵抗力强;蛔虫卵在外界可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用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或随地大便,造成环境污染;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生食不洁蔬菜瓜果、饭前不洗手导致感染。人对蛔虫普遍易感,尤其儿童。
临床表现
蛔虫的幼虫侵入肠黏膜,途经肝、肺时,可引起组织损伤,其中以肺部病变最为明显,局部可见出血、水肿及细胞浸润。重感染者可有肺出血、肺水肿及黏液分泌增加等病变。患者可有发热、咳嗽、哮喘、血痰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肺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此外,患者还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多在病后1~2周内自愈。蛔虫成虫可损伤肠黏膜,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虫数量多时因大量掠夺营养,损伤肠黏膜,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的吸收,引起营养不良。重度感染的儿童可导致发育障碍。因蛔虫寄生还可诱发变态反应,表现为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及结膜炎等。蛔虫有钻孔习性,如遇发热、胃肠病变、食入过多辛辣食物或不适当的驱虫时,可刺激虫体使其四处乱串,引起胆道蛔虫症、阑尾炎、胰腺炎、肠梗阻等并发症。
蛔虫诱发的并发症中,以胆道蛔虫症为最常见。主要症状为突发性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或下腹部放射;发作时患者辗转不安,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但发作间歇则如常人或有轻微疼痛。严重者可合并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大出血、胆汁性腹膜炎和蛔虫性肝脓肿等并发症。蛔虫性肠梗阻不仅是蛔虫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大量虫体扭结成团,堵塞肠道,或使寄生部位肠段的正常蠕动发生障碍所致。阻塞多发生在回肠。因小儿肠腔小,故2岁以内的幼儿占80%以上。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常吐蛔虫。脐右侧可触及软的、无痛的、可移动的团块或香肠形索状物,不可伴有腹胀、腹泻、便秘等。还可合并肠扭转、肠套叠、肠穿孔、阑尾炎、阑尾穿孔及胰腺炎等并发症。
诊断要点
确诊要靠粪便检查。因蛔虫产卵量大,直接涂片一张涂片虫卵检出率为80%左右,三张涂片可达95%。若仅雄虫寄生或雌虫未发育成熟,粪便中查不到虫卵,此时可做试验性驱虫。
【防治原则】
(一)普及卫生知识,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减少感染机会,作到预防为主。
(二)普查普治,发现病人和带虫者及时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驱虫。
(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处理好粪便,杜绝或减少虫卵对环境的污染,切断传播途径。
常用驱虫药物有:1、阿苯达唑(即丙硫咪唑或肠虫清);2、甲苯达唑;3、左旋咪唑;4、噻嘧啶等。对有并发症患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第四节蛲虫病
蛲虫主要寄生在人回盲部,引起蛲虫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主要症状是肛门瘙痒。
病原学特点
蛲虫乳白色,线头状。雄虫很小,长2~5mm,尾端向腹面卷曲。雌虫长8~13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直而尖细,尖细部约占体长的1/3。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小部,多见于盲肠。雌、雄虫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并被排出体外。受精雌虫体内的虫卵渐渐发育,雌虫向肠腔下段移行,到达直肠。人入睡后,部分雌虫移行至肛门外,在肛周产卵,每条雌虫约产卵5000~17000个。雌虫产卵后多死亡。虫卵在肛门周围迅速发育,约6h,卵内幼虫发育成熟。雌虫产卵时蠕动,引起肛门瘙痒,患者用手搔抓,虫卵污染手指,经口食入,到了小肠,里面的幼虫孵出,运行到盲肠,发育为成虫,导致自体再感染;虫卵也可污染衣物、玩具、食物经口食入或随尘埃吸入而感染。从误食感染期卵到雌虫产卵约需2~6周,雌虫可活2~4周。寄生虫数重感染者可多达5000~10000条。
流行病学特征
蛲虫病遍布全世界。我国蛲虫病平均感染率为23.6%。感染率一般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集体生活的儿童高于散居儿童。患者和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感染方式主要通过肛门-手-口直接感染,也可通过人群的间接接触或吸入感染。蛲虫卵对外办抵抗力较强。卫生习惯不良,接触被虫卵污染的物品,是感染蛲虫病的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
雌虫在肛周产卵,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瘙痒,搔抓后致继发性炎症,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惊等症状。因蛲虫附着于肠壁,使肠黏膜受损,造成消化功能紊乱,本病易反复感染而不易根治,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如蛲虫钻入阑尾可引起阑尾炎;侵入生殖道,要引起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脓肿;侵入泌尿道,可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
【诊断要点】
在肛周查虫卵检出率高,也可查找成虫。查虫卵最好在清晨便前,用透明胶纸法,此法操作简便,检出效果佳。若检查阴性,可连查2~3天,以提高检出率。还可在患者入睡1~3h左右,在肛周查找成虫或掏粪从粪便中发现成虫。
【防治原则】
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卫生、家庭和个人卫生,防止人群间相互传播和自体反复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搞好室内卫生,湿擦湿扫,勤晒被褥,晒洗玩具等。用0.05%碘液处理玩具与家具,1h后可杀灭全部虫卵。定期对儿童,尤其集体生活的儿童做普查,并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1、甲苯达唑;2、阿苯达唑;3、噻嘧啶;4、外用药;蛲虫膏或2%白降汞软膏,涂于肛周,具有休杀虫和止痒作用。
§§§第五节阴道滴虫病
阴道滴虫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尿道及男性尿道、前列腺内,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或前列腺炎。是一种全球性分布、以性传播为主的寄生虫病。
病原学特点
阴道滴虫呈梨形或椭圆形,无色透明,借助其鞭毛摆动和波动膜波动运动得很快。阴道滴虫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也可见于尿道、子宫等处。在男性多寄生于尿道、前列腺,也可在睾丸、附睾或包皮下寄生,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染。
流行病学特征
本虫呈世界性分布。女性以20~40岁感染率较高。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具、坐式马桶、公用游泳衣裤等间接传播。因此,间接传播也不容忽视。
临床表现
阴道滴虫病常见症状为外阴瘙痒和白带增多,严重时外阴部有灼热刺痛,性交痛,甚至影响工作和睡眠。滴虫侵犯尿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泡沫状,伴有臭味。男性感染者可导致配偶重复感染,有时也可引起尿道前列腺炎,出现尿频、局部压痛等。有学者认为阴道滴虫可吞噬精子有可能引起不孕症。也有人认为宫颈癌与阴道滴虫感染有一定关系。
诊断要点
阴道滴虫病的诊断很容易,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涂片染色法或培养法,从阴道分泌物、尿液及前列腺分泌物中查到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原则
应加强卫生宣传,注意个人卫生及经期卫生,提供沐浴,改坐厕为蹲厕,不用公用浴具及游泳衣裤,铲除卖淫嫖娼等。定期普查,治疗患者、带虫者,以控制传染源。夫妇双方同时治疗方能根治。
治疗:常用口服药为甲硝咪唑(灭滴灵)。近年来采用替硝唑单剂顿服,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有取代甲硝唑的趋势。局部可用滴维净、卡巴胂、洁尔阴等。治疗前1:5000高锰酸钾、1%乳酸或0.5醋酸冲洗阴道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