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100000016

第16章 禅解人意 (15)

一、色蕴《增一阿含经》(廿八)云:“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故名为色阴。……所谓色者,寒亦是色,热亦是色,饥亦是色,渴亦是色。”《大乘广五蕴论》云:“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大种所造色——无表色等。”

说明:四大种指物质,四大所造色指物质之运动,此二者不容混为一谈。最近倡相对论之哀定登A·S·Eddington已极言分别之必要。“所造色”分三类。第一类五根,即《杂阿含》所谓四大身。第二类五境,即五根所接之对境。第三类无表色,分为极略、极迥、定所生、遍计所起等。极略、极迥,皆极微之意。“极略”谓将木石等有形之物质,分析至极微。“极迥”谓将声光等无形之物质,分析至极微,甚与现代物理学的分析相似矣。“定所生”谓用定力变成幻境,如诸大乘经所说“华严楼阁”等。“遍计所起”谓由幻觉变现,如空华第二月等。合以上诸种,总名色蕴。

以吾人常识所计,此所谓色者,全属物理的现象(除无表色中一小部分)。何故以厕诸如理现象之五蕴耶?须知认识之成立,必由主客两观相对待,无主观客观不能独存,外而山河大地,内而五官百骸,苟非吾人认识之,曷由知其存在?既已入吾识域而知其存在,则知其决不能离吾识而独立,故佛家之谓此为识所变。论云:“谓识生时(注释:“谓”字上,原尚有“云何色由识变?”一句,衍文,删去。),内因缘力变似眼等色等相现,即以此相为所依缘。”(《成唯识论》卷一)又如经所说寒热、饥渴等,骤现似纯属生理的事实,其实对于此种外界之刺戟,心理的对应先起,而生理的冲射乃随其后,特此种极微细的心之状态,素朴思想家未察及耳,故吾总括此造种“色”,名之曰感觉的客观化。此义在《毗婆沙》、《俱舍》、《瑜伽》、《唯识》诸书,剖之极详,得近世欧美心理学者一部分的证明,更易了解。

二、受蕴经云(《增一阿含》廿八,下同):“受者名觉。觉为何物?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注释:原误作“觉不苦,觉不乐”,今改正。)。”《广五蕴论》云:“受,谓识之领纳。”与色蕴相应之寒热、饥渴等,不过受刺激之一刹那间,为纯任自然之对应,不含有差别去取作用;再进一步,则在并时所应之无数对境中,领受其某部分,例如冬令,围炉则觉受“热色”而起乐感,冒雪则觉受“寒色”而起苦感。是之谓受。当心理学书所谓感觉。

三、想蕴经云:“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知乐。”《阿毗昙杂心论》云:“想者,谓于境界能聚像貌。”(注释:《广五蕴论》原文如下:“想得,于境界取像貌。”)此所谓想者,不应解作广义的“思想”,盖仅能摄取事物之像貌,如照相机而已。然摄取一像貌,必须其像貌能示别于他像貌,则非有联想的作用不为功。经言三世共会者,三谓过去、现在、未来,共会者,即联想之义。何以能知青、黄、白、黑?前此本有如何是青的概念,现在受某种“表色”则知其与旧所记忆之青的概念相应,而示区别于其他之黄、白、黑,此即所谓知觉。而其所得,则印象也。

四、行蕴经云:“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注释:原误作“或成善行,或成恶行”,今改正。)。”行蕴所含最广,心理现象之大部分皆属焉。今依《大乘五蕴论》及《百法明门》,以百法中之九十四有办法,分配五蕴,读之可以知行蕴内容之复杂焉。

说明:法字按诸今语,可译为概念。百法之名,非佛时所有。佛常言一切法,而未举其数。小乘家如《俱舍论》等,举七十五法。大乘家如《瑜伽师地论》等,举六百六十法。此所依《百法明门》,乃天亲撮瑜伽为略数。此皆将心理现象绵密分析,近世欧美斯学专家,尚不逮精审。百法中除六种无为法超五蕴外,余九十四种有为法,大分为四类:一心法,二心所法,三色法,四不相应法。此中复分为二系,心法自为一系,即能认识之主体,余三类合为一系,即所认识之对象。彼三类中,色法即物理的对象。心所法者,谓“心之所有”,即心理之对象也。不相应法者,谓与色与心俱不相应,如生命、语言文字等皆属之。

此诸法中,心所法与不相应法最为复杂,共占七十五种。以配五蕴,则除此中两种分属受蕴、想蕴外,余七十三种俱属于行蕴,此可见行蕴之内容矣。

欲概括说明,颇极不易,但其中最要者,为遍行法中之触、作意、思三种(遍行法有五: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此据《百法明门》次第)。受、想各分属其本蕴,余三属行蕴。依《广五蕴论》所释“触谓眼、色、识等三和合分别”,(注释:《广五蕴论》原文如下:“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谓眼根、色镜、眼识凑会在一处,乃成为“触”也(此色字非色蕴之色,此触字非色、声、香、味、触之触,勿混)。“作意……(注释:此处原略去“谓令心发悟为性”一句,今以省略号识之。)谓令心、心所法现前警动。”即今语所谓特别注意。“思,谓令心造作意业,犹如磁石引铁令动。”是知“行蕴”者,对于想蕴所得之印象加重主观的分量,经选择注意,而心境凝集一点, 完为一个性的观念也。故曰“能有所成”。

五、识蕴识蕴,小乘谓有眼、耳、鼻、舌、身六识,大乘加以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是为八识。《广五蕴论》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亦名意,此能采集诸行种子。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注释:《广五蕴论》原文如下:“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顺正理论》(卷三)云:“识谓了别者,是谁(注释:原误作“为”,今改正。

)总取境界相义,各各总取彼彼境相,各各了别谓彼眼识,虽有色等多境现前,然惟取色,不取声等,……于其自境,惟总取相。”法相宗书数百卷,不外说明一“识”字,繁征细剖,恐读者转增迷惘,且俟下文随时诠释。今但以极简单语略示其概念:识也者,能集训之自,而对于所认识之对象,了别其总相,能整理统一个个之观念使不相挠乱,又能使个个观念继续集起不断者也。其实色、受、想、行,皆识所变现,一识蕴即足以包五蕴,所以立五名者,不过施设之以资观察之便利,谓意识活动之过程,有此五者而已(所谓七十五法、百法乃至六百六十法,皆不外一种方便的施设,但求不违真理,名数不妨异同)。试为浅譬如印刷然,色蕴为字模;受、想、行则排字之次第,经过逐段递进,识蕴则纸上之印刷成品,机器一动,全文齐现。此譬虽未悉真,亦庶近之。

佛典屡用色、名二字,色即指色蕴,名指受、想、行、识四蕴。因其为方便施设之一种名号也。此则前一蕴为一类,后四蕴为一类;若就能所区别论,则前四药为一类,后一蕴为一类。

同类推荐
  • 定慧初修

    定慧初修

    本书收录南怀瑾先生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论述的摘要,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做的通俗讲解。
  • 禅意人生

    禅意人生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挥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撵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著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热门推荐
  • 海梦离岸

    海梦离岸

    男主菏泽意外地认识了两个女孩艾池和聿子,在与她们的相处中,男主身上慢慢看到了理想的爱情与向往的友谊。而他根本没想到的是自己轻而易举获得的这两份感情其实是自己像极了已故的一个人,潮起潮落,一切都在迅猛地靠近又截然离开,徒留一个长达十年的青春之梦……
  • 大唐义勇王

    大唐义勇王

    本书根据曾经看过的一部戏曲来进行改编,大唐唐玄宗年间,河南登封县,曹家发生了件大事。
  • 华娱小生日常

    华娱小生日常

    一个轻松的华娱小故事,一个小人物的快乐生活!
  • 不悔录

    不悔录

    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一位特殊身份的知识分子——从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部队作家,突然因意外情况转业,而成了地方作家协会的领导。用主人公自己的话说,论当兵,部队是正规军,地方是民兵,而论当作家,部队是民兵,地方才是正规军。本书以第一人称自叙传式的写法,描写了主人公柳直正值“不惑”之年,由“民兵”转而为“正规军”的特殊经历,及其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作品大胆,真实、冷峻而又细腻地揭示了这位特殊知识分子,在自己人生转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心电图式的心灵独自,其中既有个人与工作交织着的复杂矛盾,又有与之交错的复杂家庭矛盾,以及激烈的婚外感情纠葛。
  • 做人的智慧

    做人的智慧

    春秋时期,自从晋国失去霸主地位,国势愈加衰落,到了晋定公时,晋国六卿势力强大,渐渐互相争权,根本不把国君放在心目中。自范、中行二氏灭后,止存智、赵、魏、韩四卿。四卿听说齐国发生了田氏弑君专国的内乱,而诸侯各国无人过问,于是私自立议,各自拓占土地,作为自己的封邑。
  • 时光与你共缠绵

    时光与你共缠绵

    三年夫妻,爱他如初,却被他亲手送入监狱。“你不再是我简陵川的妻子。”她想求他回眸,却只得来绝情答案。沈君妍敛起所有软弱,决心对他和陷害她的人予以有力还击,男人的态度却悄然改变。“你只能是我的女人。”“死又如何,只要你在身旁,阿鼻地狱又算什么。”与他同经生死之后她却开始惶然,爱与恨,她应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忆者之暗影谜踪

    追忆者之暗影谜踪

    我在时光的生命中,捡拾记忆的碎片,却怎样也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自己……一个没有记忆的人就仿佛遗失了灵魂,永恒地活在未知的茫然与无形的黑暗中。……杨一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某一次意外中失去了记忆。梦中零碎的片段、现实中似有重叠的记忆无不在指引他追寻的方向……可他的心中总会环绕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如同影子一般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在时刻腐蚀着残缺的灵魂。如今,再启程,他将踏上追忆之旅,去寻找时光中那丢失的生命……
  • 原来乔小姐是富婆

    原来乔小姐是富婆

    乔小姐是祖传富婆,每天躺着收钱做团宠,结果被的坑了。“先生,看您面相印堂发黑,女儿若不送走会有性命之忧啊。”因为一句话,乔小姐被亲妈连夜铲出家门打包扔上飞机。乔雷伊:“???”云家二爷貌若天仙,人称二绝色,绝色与绝色。偏偏对乔小姐见色起意。乔小姐:“好巧,缺张饭票!”
  • 往往不知夏

    往往不知夏

    简介:平平无奇?女主姜往往炒鸡大学霸,经历了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还要在这个新的家庭里生活?还好可以住学校!男主是公司大总裁?其实是M星科研巨头,还是即将接管M星的统治者,一场星球大战后,男主边也失忆,灵魂碎片掉入男主顾时野身体中,反派大boss傅炜景居然是Z星首领?看我姜往往如何协助男主顾时野打败反派,女主身世迷离?在时空轨道里不断重生?即将死亡?男主要回到自己的星球?这其实只是一场梦?欢迎来到这个脑洞大开的世界,顺便看男女主的恩爱日常?
  • 喵喵仙界太子妃

    喵喵仙界太子妃

    一次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过得时代。她穿越成了一只猫,那么多地小说不是穿越成皇后妃子,或者大小姐,最普通地不过是丫头。可她却变成一只奇特粉红色地猫。本以为就此做个宠物,一不小心竟变成了天族太子妃。天族太子抱着猫成亲,还被凤族警告:万年不得娶其他妃子。就此,她变成了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