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论,既适用于当代的伟人,也适用于以前的伟人,
并且,我相信,更适用于将来的伟人。
现在我们可以说,
大学就是给伟人下定义的实行一票否决的机关——
大学生不崇拜、不研究的人肯定不是伟人;
大学教材里不选入、不谈论的人肯定不是伟人。
我们可以认为,大学是选举伟人的一个特别选区——
被邀请到大学讲坛上讲学、报告的杰出人物,就等于列入了伟人的候选名单;
当中国的大学生把“小平您好”喊出声来,就是告诉世界,我们发现了一个伟人。
在现代社会、信息时代,
大学更是伟人的摇篮。
多少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怀揣大学的文凭,从校园走上历史舞台;
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具有大学工作的履历和经验。
当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伟人,
因为毕业后是什么条件,什么机遇,谁都不好说。
但是,一个好大学应该使她的毕业生具备伟人的素质,
这就是忠诚的品格、敬业的态度、广博的知识、坚毅的奋斗精神和你们今晚模仿的演讲的才能。
谁知道,21世纪的伟人出在什么年代?哪个校园?
谁知道,诞生在北邮的明天的伟人出在今天哪个系?哪个班?
我只想说,
同学们,请你们努力学习,刻苦磨练,
因为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注释:
【0】这是林金桐参加学生活动,应学生邀请的即席讲话。后来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刊》上登载,中国教育网也选用登在它的网页上。
发展我们的合作:为了企业,为了大学
——在“北京邮电大学与外国高科技企业新年联谊晚餐会”上的致辞
(2000年1月18日,友谊宾馆)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
在告别二十世纪,喜迎新千年之际,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各位在此相聚,我谨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对诸位的光临表示欢迎和感谢。
今天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企业都是致力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世界着名的企业。北邮也是一所以培养信息科技高级人才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信息技术对二十世纪的进步作出了怎样伟大的贡献;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信息技术对新世纪人类文明将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
新世纪必定无限美好。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而且更因为我们拥有崭新的思想和理念。一个影响未来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就是:高等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正是这种合作,使大学从企业得到科学研究的方向,从企业获知社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从企业得到培养高级人才的环境支持。也正是这种合作,使企业从大学的研究成果中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择优秀的、企业需要的人才,从大学朝气蓬勃的研究生那里获得更多的创新意识和发明专利。新世纪的高等教育离不开高科技企业,新世纪的高科技企业离不开高等教育。
北京邮电大学从创业到发展的45年,正是信息科技、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二十世纪后半叶。今天,北京邮电大学在亚太地区科技类大学的《Asiaweek》排名中,综合项位居第16位,学生质量位居第8位,因特网生均带宽位居第2位。在全中国大学的学生质量雅虎网排名中位居第7位;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连续4年位居北京市乃至全国第1位;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第15位,也许,这意味着人均经费更高的位次。去年,承蒙国际学术界的信任,北京邮电大学的教授们担任了APCC/OECC、ICII、BSMT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主席。
我们的成绩与在座的诸多国际着名公司的支持与合作分不开。近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先后与(以字母为序)Alcatel、AMP、Compaq、Dialogic、Ericsson、HP、IBM、IntwellTechnology、Legrand、Lucent、NewBridge、Nokia、NortelNetwork、Qualcomm、SONY、VTEL(信威)等公司建立了科学研究与开发生产方面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形式无论是研究中心还是项目课题,无论地点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除上述企业外,Motorola、AT&T、NEC、GTE、Siemens、联迪、国民等企业在北邮或设立了企业特聘教授岗位,或设立奖学金、奖教金,或向北邮教育基金会捐赠,为北京邮电大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我愿借此机会,向这些企业和今天在座的这些企业的高级领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北京邮电大学希望同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扩大和发展我们之间的合作,也希望同更多的国际着名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发展我们的合作,为了企业,为了大学。
各位来宾、朋友们,北京邮电大学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我们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在此,让我们共同举杯,
为在座各位代表的公司的兴旺发达
为北京邮电大学同各公司的友谊与更加成功的合作
为诸位的健康
干杯!
切莫辜负这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211工程”开工典礼上的讲话
(1998年10月)
各位教授、老师们、同学们、教育管理干部同志们:
没有必要用长篇大论去阐述“211工程”的现实社会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为知识分子的特点是对国家大事极其敏感,同时,也因为知识分子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公众媒体。我在这里只想重温“211”三个数字的原始含义:21世纪,中国要建设100所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来说明,我们北京邮电大学全体教师、全体博士研究生、高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会和学生会的领导人,以及尊敬的离休干部和退休教职工的代表今天在这里隆重集会的必要性。
今天中国共有大学1000多所,第一批进入“211工程”大学仅61所,北邮能名列其中,感到十分荣耀。但是,北邮也因此就接受了一道神圣的使命,北邮的每一位师生员工因此就承担了一份崇高的责任。
教育,自古以来就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几千年人类农业文明史,中华民族曾经是农业科技领先,为人类农业文明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应运而生的教育家、思想家、数学家、发明家,孔子、孟子、老子、祖冲之、张衡、蔡伦、毕升名垂青史,近百年的人类工业文明史,我们看到的提到的多是瓦特的蒸汽机、斯蒂文森的火车,岂不知彼时彼刻,牛顿正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撰写他《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实际上正是顺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而兴建的大学为工业革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工程师。谁能说,我们中华民族在工业革命潮流中的落后,不是因为教育的陈旧呢?紫禁城的统治者当时死守的信条不是“祖训不可违,祖制不能变”吗?从电报、电话,到电脑、光纤,人们更进一步意识到科技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的形成,知识经济的端倪。现代科技发展史上,哪一次发明不是因为大学培养的博士、硕士和学士,哪一次突破不是因为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参与?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斯坦福大学,不会有硅谷的今天;没有麻省理工学院,不会有多媒体技术高速的发展;没有北京大学不会有激光照排技术的产业化;没有北京邮电大学,不会有我们中国自己的ATM交换机、智能网、网管软件等技术产品。
近百年的历史表明,大学是科技文明的摇蓝,哪里的大学办得好,哪里的科技就领先,哪里的经济就发展。当今时代,经济的落后,生产率低下,竞争力弱小,实质是科技的落后,是劳动力素质的落后,归根结底是教育的落后,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落后。
忽视规律,要误入歧途,颠倒是非,要遭受惩罚,我们不是曾经过过每月每人三两油,春节每户一斤鱼的日子吗?这是因为十年浩动的制造者们凌辱大学,贬低知识,摧残学者的结果。20年前,我们伟大的党终于拨乱反正,寻找到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同志洞察时代规律,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阐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今天,在“科教兴国”的纲领下,高等学校举起了211工程的旗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北邮的“211工程”,确定了“五+1”重点学科的建设,我们要用五年、十年的时间,把“信息工程学”、“光波与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通信网络智能化与管理技术”、“信息管理科学与信息经济学”以及“邮电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办成国内领先、国际着名的学科。
“211工程”不仅仅是学科建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含盖本科教育的优秀指标,它既包括校园文明的建设,也涵盖优良学风的培育。
上星期从英国寄来一封留英博士的信函,她评论说:“北邮的毕业生在国外,特别是在北美寻找工作是很大的优势”,上星期从湖南的一所中学寄来一封高一学生的信函,他说:“我高中毕业时一定要报考北京邮电大学”。我相信,五年后,十年后,我们在“五+1”重点学科方面培养的人才将更受社会的欢迎,会有更高的人才成为民族信息产业乃至世界信息科技的栋梁之材。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学生、老师、教授,大学是校园、宿舍、操场,大学是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但大学又不是这些人、这些物,学生要毕业,教师要调离,教授要退休,校园会搬迁,宿舍会翻建,操场会重修,教室在装修,图书馆在扩大,实验室在更新。
大学是什么?北京邮电大学是我们永远不变的精神、学凤和气质。
是教职工的敬业精神;
是学生的奋斗精神;
是毕业校友的卓越成就;
是团结、勤奋、严谨、活泼的校凤;
是热爱中华,献身科技的气质。
“211工程”的建设,必然把学校的精神风貌推向一个崭新的更高的水准。
“211工程”同时紧密地联系着学校管理。
完成“211工程”,就是尽善尽美地完成大学的四个功能: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和交流学术。
完成“211工程”,就是要实现大学管理的三个追求:秩序、质量、效益。
完成“211工程”,就是妥善处理大学开展的两类工作:日常运行和开拓进取。
完成“211工程”,就是抓住办好大学的一个前提:经费筹措。自1996年至2000年,首期投入经费高达亿元,这是北邮建校以来投资额最高的五年,增长率最快的五年。
在今天庄严的会场上,学校要与“五+1”学科负责人签订协议,但“211工程”不是少数学科负责人的工程,她是整个学校的工程,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工程,她关连着每个人的事业和前途。如果说今天在座的1200人的事业是从北邮开始起飞,那么“211工程”就是飞行器腾飞的平台,今天50岁左右的教授、副教授在的“211工程”建设中,你们自己的事业必定到达光辉的顶点;今天四十岁上下的科研教学骨干,在“211工程”的建设中,你们自己必定会找到功成名就的感觉;今天三十来岁青年教师,你们的论文,他们的着作、讲稿,都是打着“211工程”的印记;今天20多岁的研究生,你们将为“211工程”贡献上自己高水平的发明和发现。
在行政管理岗位的干部职工,在“211工程”的建设中将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技术,增长才子和经验;为后勤保障而操劳的干部和技术工人,在“211工程”的建设中,将掌握运行和维护现代化校园设备的技能、学会物业管理的办法,成为一支先进的有能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后勤保障队伍。
因此,我们说,不论你终身为北邮效力还是在不久的将来另有高就,不论你是不惑天命还是后生可畏,只要你投身于“211工程”,建设“211工程”,完善“211工程”,那么“211工程”也就在建设你本人,完善你本人。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放弃了”211工程“,”211工程“也就放弃了你。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世纪之交,万象更新。
我们的”211工程“面对的正是人类文明第三个千年盛世。”211工程“是天赐良机。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科学家、教授总是名列最受尊重和爱戴的职业人士之首,能在高等学校工作,是人生的荣幸,能投身于中国高等教育的”211工程“更是三生有幸,北京邮电大学的师生员工,上至年逾古稀的资深院士,下至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切莫辜负这高速发展的时代、这繁荣昌盛的国运、这建功立业的机遇。
什么是大学
——写给大团聚纪念册
(1998年5月)
什么是大学
你把老师讲的
该忘的都忘掉
剩下的就是你的学校
因此上
北京大学
对于我们
就是
未名湖畔的石舫办公楼前的华表
图书馆的珍藏东操场的热闹
阅览室经常满座实验室有时通宵
考试的卷子太难教授的名望太高
当然了
北京大学
对于我们
还是
喇叭的喧嚣带血的长矛[1]
新北大公社井红团零瓢[2]
说是北大要搞校庆
怎么算出是一百年呢
原来是因为02632[3]
正分享年35岁生日蛋糕
什么是02632
有谁能领悟
这一串
密码的奥妙
她是一本书时代缩影人生坐标
她是一席宴散在昨日聚在今朝
她是一张网你编我织天设地造
02632
大写的零贰陆叁贰
就是这大团聚纪念册的
充分和必要
注释:
【0】北京大学物理系63级2班同学于1998年5月为校庆100周年相约来北京聚会,并编辑出版《大团聚》纪念册,这是林金桐为纪念册写的序。
文革期间,北大发生武斗,有人员伤亡。
井红团零飘、新北大公社,都是文革期间学生群众组织,井-井冈山兵团;红-东方红战斗队;团-新北大公社革命造反兵团;零-0363战斗队;飘-红旗飘战斗队。
02632:02-物理系;63-入学年份1963年;2-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