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好中英文语言功底。要当好驻美记者,中文要好,英文也要好,两者缺一不可。有的记者中文很好,但英文不行,这会严重影响他与美国社会接触,限制他采访的范围和深度。有的记者英文很好,但中文不行,这会严重影响他最后下笔成文,毕竟我们跟读者见面的是中文作品。我本科是学英语的,但一直对中文充满了兴趣,所以我感觉这两种语言运用起来都还比较得心应手。我还在人民网英文版开设了个人英文专栏,很多人物采访稿件先发英文稿,再发中文稿。虽然人民日报对驻外记者发英文稿没有作出要求,但我发现采访英文录音扔了挺可惜,为什么不能让它发挥余热呢?于是我认真整理英文录音,将其写成一篇比较通顺的英文文章。我的英文新闻作品发表后,很多美国读者都看,这扩大了我在美国的影响力,对我进一步采访美国重要人物提供了方便。每次在提出采访申请时,我都会把英文专栏介绍给被采访对象看,这样对方不用翻译就可以直接阅读,他们看了以后很快对我的报道能力和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于是更乐意接受我的采访了。因此我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未来的纸质平面媒体的驻美记者也可以尝试发英文稿,提供给所在媒体的网络版,以便于中文英文稿互相促进,夺得新闻报道事业的丰收。
李骥志1976年生。1999年从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英文专业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曾先后当过翻译、编辑、记者。2003年1月任驻约旦安曼英文记者。2003年7月到2005年5月驻伊拉克巴格达任英文兼摄影记者。曾获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一等奖,伊拉克战争报道先进个人等荣誉。参与采写和编辑的十余篇报道被评为社级优秀新闻作品。
在战后伊拉克采访的八点心得
新华社李骥志
2003年3月,美国主导的联军对伊拉克开战,推翻萨达姆政权。
当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主要战事结束,但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却陷入无休止的动荡,各种武装冲突此起彼伏。我7月份赴伊任新华社驻巴格达英文记者,直至2005年5月。22个月的前线采访经历永生难忘,其间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教训也将伴随我今后的工作。
尽量亲赴现场
记得刚到伊拉克不久,就赶上了战后第一轮袭击狂潮。每一次,我们都尽可能迅速赶赴现场,尽可能将最真实的场面展现给读者。但是有一次,巴格达市内五所警察局和市中心的国际红十字会驻伊总部几乎在同一时刻遭到自杀式爆炸袭击。分社人手有限,为了确保及时完整地报道这一连环爆炸事件,我们派出报道员到现场抢一手材料,并根据他们打回的电话不停地滚动发稿。一天下来,大家都已经筋疲力尽。此时,总社来电要求再补充一条现场目击。
我以为,根据我们得到的素材和从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完全可以应付这个任务了。但是当时的分社首席记者邵杰认为,必须再亲自去一趟现场才能够下笔。当时天色已晚,再过几个小时就该宵禁,人们都在往家里赶,生怕再遭不测,而他却一心想着去现场找些亲身体会,这种想法在我看来有点不可思议。后来,他还是坚持到红十字会总部采写了一篇特写,用亲耳听到的故事以及亲眼观察到的细节贯穿成篇,效果非常好。他的这个举动,我一直记得。
后来的负责人聂晓阳和蒋晓峰也都是如此,为了报道萨达姆的家乡在经历战争以后的变化,先后乘车到巴格达以北170公里的提克里特进行好几天的实地调查。要知道,他们经过的是一段连当地人都闻之却步的“死亡地带”。但是,他们采访回来后都是一脸兴奋,那表情明白地告诉我:只要到现场,总会有收获。
后来,美军虐俘丑闻曝光,美军为粉饰过错,绕过国际法在美军事法庭审判虐俘士兵。这在当时是国际新闻的焦点。开庭那天,不巧分社只有我一个人,我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到军事法庭现场的直播厅,这样做可以观看审判全过程,但事后赶回分社组织报道的时间将非常紧迫;第二,在办公室看电视直播,这样看到的也许跟到现场看到的没什么两样,而且能够保证及时发稿。掂量了一下,我还是选择了前者。虽然时效上可能有些损失,但是对于这类新闻,我当时判断认为现场气氛要比时效更重要。于是,我带上铱星电话,与伊拉克籍报道员夏南一同前往位于“绿区”的美军法庭。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我同很多外国记者坐在一个直播大厅里,看到了他们对审判的反应;还碰到了一些关注此事的伊拉克记者,借鉴了他们对事件的看法。结合此前对法律界人士的采访,我写了一篇随笔。文章得到了总社编辑的肯定,第二天还被《人民日报》转载。那时,我想我体会到了邵杰、聂晓阳和蒋晓峰的那种兴奋。
充分发挥报道员、线人的能量
作为记者,我们都有亲自到现场采访的冲动。但是在伊拉克,危险无处不在,尤其是在美军清剿反美武装、极端分子瞄准一切外国人的情况下,中国记者亲赴战区很难保证自身安全,自然也无法保证顺利的报道。我们曾多次向驻伊美军提出随军采访的请求,但都没有得到批准,而在占领状态下去寻求反美武装的保护显然不合适,也不可行。于是,我们便在战事多发区雇用当地人为我们提供一手信息、拍照片。
巴格达以西50公里的城镇费卢杰,是反美情绪最为浓重的地区之一。很多武装组织聚集在这里,以反美、抵抗、宗教等名义招募战士。战后,美军和伊拉克政府军曾对这里实施过两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每次都动用了上万兵力。2004年10月,美军下令所有人撤离费卢杰,留在城中的人格杀勿论。此时,我们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在当地很活跃的新闻工作者阿卜杜·拉赫曼。经过必要的考试,这位新闻学博士成为伊战以后新华社在巴格达以外地区第一个临时报道员。
大战在即,我们本想派他在战区外围进行报道,但他坚决表示要留在城内,后果自负。很快,阿卜杜就显示了他的实力。在美军围城开始猛轰后,他利用对地理情况的熟悉,在两军交战的夹缝中不停辗转腾挪,改换栖身之地,并不时地通过手机和铱星电话向分社报回双方巷战的进程和战场的惨状。在坚持了11天之后,他成功地逃出了战场,手臂在匍匐前进过程中受轻伤。即便如此,他坚守的时间远远超过法新社和美联社的报道员,他也因此而得到新华社的嘉奖。
此外,分社还尝试着在适当的地区和部门中雇用线人。在内政部信息联络中心和萨拉赫丁省新闻联络办雇用的线人,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提供的信息在准确性和时效性方面都很出众,新华社也因此而经常在巴格达的突发事件报道时效上领先西方通讯社。
保持新鲜感
2003年11月,接到了一个重任——写一篇年终大特稿,反映伊拉克战后的百姓生活。还是见习记者的我,那时还没写过超过三千字的稿子呢。当晚,我没心思睡觉,四个多月来经历的事、接触的人在脑海中一一闪过。最后,我决定以一个出租车司机的故事为主线,将伊拉克社会战后的各个层面串联起来。晚上很冷,我裹着好几层被子;没有电,用发电机发电照明;邻居家没有发电机,夜里来向我们借电……这些细节我也在不经意间写进了稿子。后来,这篇题为《巴格达不眠夜》的稿子被评为社级优秀新闻稿。记得编辑部在反馈电报中说,文章描写细腻,希望记者继续保持这种“易感”的心态。
的确,对身边的事物保持新鲜感,保持一颗容易被打动的心,正是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长了,自然会对身边的环境产生倦怠,这时需要我们提起精神,换个角度来看待周遭,甚至可以考虑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在伊拉克碰到的一位意大利女记者对我说,她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伊拉克,时常赴伊进行实地调研采访。不过,她真正待在伊境内的时间并不长,每次赴伊都是工作一两个星期就回国整理素材,这一方面是为确保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这个国家保持一种相对的新鲜感。她说,到这次战争为止她已经先后抵伊七八次了,每次来都能感受到新的变化。我在伊工作的22个月中,也有过几次短期离开前往约旦、埃及和回国的经历,每一次再返回巴格达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样反复多次,对局势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时刻要顶住
驻在地的新闻不多时,读者不会过多给予关注,此时记者即使偷懒放松一下,人们也不会察觉。但新闻就是号令,记者随时待命的弦不能放松。尤其是在重大新闻事件突发时,前方记者稍有懈怠,后方的受众就会不满意。
2004年4月,有报道说七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武装人员挟持了,消息如晴天霹雳。当时的我们刚完成一整天繁忙的报道,刚有些放松的神经又马上紧张起来。虽然当时绑架风潮肆虐,但针对的都是出兵占领伊拉克的国家的人,对中国人还算友好。直觉告诉我们,这件事不但会使国人震动,而且也将是令世界瞩目的大新闻。
分社马上进行人员分工,并把已经回家休息的报道员贾迈勒和其他一些雇员临时叫到分社办公室加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大家犹如早晨刚刚起床一样又全力投入到工作中。一边要配合使馆营救努力,四处探访,争取同胞早日获释;一边要跟踪事件发展进程,实事报道;同时,还要不停地与总社编辑部、国内的媒体、身在当地的国人保持联络……大伙又连续紧张工作了二十多个小时,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几名同胞安全获释。此时,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未合眼的几个人都疲惫不堪,摄影记者黄敬文还在奔波途中昏倒。
一年后,我们又经历了一次中国公民被挟持事件,这一次持续的时间更长,而且似乎更加来者不善。分社人员有了心理准备,安排工作相对有序。即便如此,所有人也都在紧张、忙碌、担忧、焦虑和奔波中被弄得筋疲力尽。摄影记者申宏连续几天守在使馆临时馆舍,在武警战士营房中的沙发椅上凑合着熬过了五夜。其他人也都没睡过安稳觉。当使馆成功争取到八名中国公民获释,他们被平安接到使馆馆舍时,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就像悬在众人头顶的炸弹被拆除一样。即便在这个时候,我和分社的同事也不能休息,必须进一步向获释者了解情况,并将使馆的营救努力整理成篇,做到报道有始有终。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付出这些体力和精力还是值得的,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切都应该以挟持事件为中心,如果没能及时将有关消息如实报回国内,不仅国人不会原谅我们,我们自己也将终生遗憾。
平衡报道,切忌以偏概全
报道要全面,讲究平衡,这一点在战后伊拉克这种政局比较微妙的地方尤其重要。以战后经济报道为例。战事刚结束时,有报道判断重建将马上开始,项目马上会开始招标,可实际上一系列政治、安全因素导致这些重建动作没有如期而至,记者应该对时局有基本的判断,及时反映这种真实状况,纠正人们片面的认识;当我们报道伊拉克工业设备老化无法更新、油管接连遭袭发生泄漏时,不少人又形成了“伊拉克油田处处起火、根本没有石油生产”的印象,这时我们就应该在报道中交代当时的产油量和其他相关背景,告诉人们尽管处处起火,但伊拉克的重建还是在缓慢地进行着。同样,当报道战后社会动荡、人们不敢出门时,读者会认为伊拉克市场一片萧条,街道冷清,而实际上,战后各种商品大量流人,美国出资重建政府部门,伊拉克无论是居民购买力还是市场繁荣状况都较战前有所提高。种种客观状况,记者应该全面、如实、平衡报道。
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如伊拉克人怎样看待萨达姆,伊拉克人是否将美军视作入侵者,伊拉克人是否支持大选等,更是无法一言以蔽之,而需要全面的报道和深入的解析。实际上,不同派别、民族、信仰、部族的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交错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而且,有人态度坚决,有人立场摇摆,有人漠不关心,如果我们仅引用某个伊拉克人的话来报道,会给人造成“伊拉克民众都这样想”的错觉。总而言之,我们在采访中听到某一种说法时,不要立即无限扩大,而是要多长个心眼,想想这种说法是否具有代表性。把握了整个大背景,对于小的新闻事件就能判断自如。
另外,为了避免以偏概全,在适当的时候采访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对政局理解比较客观的人,发一些分析『生的稿件,对读者理解时局将大有帮助。比如,在伊战一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几名参与反击美军、后来又自行组建政党参与政治重建的前伊军将军。他们谈了很多关于伊战的信息,以及他们对前政权和占领当局的看法,在一年前战争刚结束时是无法被批露出来的。他们说,他们几个人曾经因不满萨达姆周围的一些官员,想组织兵变,后因阴谋泄露而失败;当大敌压境他们想保家卫国时,因萨达姆用人不当而壮志未酬;美军占领后,他们想组织政党参政议政,却被美军及美军所支持的政党所压制。他们的这些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动乱时期的各种冲突,展现了一个特有阶层的抱负和无奈,对我们掌握时局整体情况大有帮助。
筛选材料,判断真伪
对采访得来的素材,不要草率使用,应该加以筛选,判断真伪,尤其要注意剔除材料中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