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ie:您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像您这么好说话,有的同学的父母就特“霸道”,他们对孩子的意见总是持不屑一顾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看法,或对他们的建议不能有丝毫的异议,需要绝对服从。就像我们班小韩的妈妈,她就从来都是说一不二。面对如此“霸道”的父母,该怎么办呢?
妈妈:面对如此“霸道”的父母,更不能说赌气的话,也不能说较劲的话,要以一种平和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哪怕其间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争论,也不要回避,因为适当的争论才可使父母了解乃至重新认识你。若只是一味地以沉默来抗拒,丝毫不会改善与父母之间僵硬的关系,还会让代沟越来越深。
虽然说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下与父母倾心交谈可以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可这种理解毕竟有一定限度,一旦超出了父母的接受范围,那你的见解和要求便会被悉数“驳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不服气的你与意见相左的父母发生争论。这时,如果害怕与父母争论,而违心地收回自己的意见,听从父母的安排,是不可取的,因为在以后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父母还会“如法炮制”,那就惨了。所以,该坚持自己意见的时候一定坚持,只要你能向父母证明你的话是你思考得到的,并且有充分的理由,并借机向父母展示你独立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尽管可能当时他们会因为你顶撞他们而让他们心里不高兴,但从长远看,他们一定可以理解你。适当地争论不但可以让父母更加了解你,知道你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更会促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僵硬。
因此,拿出勇气来,说出自己的看法,但千万注意不要让争论升级为争吵,更不要让情绪代替理智。
Frankie:班里还有的同学的家长是这样一种类型——无限引申型。就是当孩子和老爸老妈说什么事情时,父母的注意力根本没有关注这个事情,或者根本就没认真听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而是立刻跟其他的事情或过去的事情相联系。例如,如果孩子对父母说:“我现在累了,不想看书了,想休息一下。”父母会浮想联翩,无限引申,认为孩子想休息,那就是不想再往下学习了,或者想别的事情,没心思学习;孩子想休息,是不是昨天晚上看电视看得太晚了,没精神学习了。于是把自己的想象一股脑儿强加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有口难辩,让孩子觉得很委屈,尤其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妈妈:面对这样的“伤害”,可以先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乐观一点,然后想想父母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Frankie:是这些父母自己有心理问题,该去做家庭心理咨询了,哈哈……
妈妈:这种类型的父母的确有些问题,他们不会“倾听”。其实,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来说,听比说重要。
Frankie:我们太需要有人能好好听我们说话了,但据同学反映,更多时候不能跟父母说,只能跟同学说。
妈妈:你知道吗,即使没遇到那样不会倾听的家长,青春期的孩子也会更注重同伴关系。孩子开始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父母的关系逐渐疏离。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青春期重要的生活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心事总是找同学朋友说,他们不想和父母沟通交流,逐渐出现了与父母关系疏离的现象。然而,有的父母在这一时期最烦恼的也就是这一点:自己辛辛苦苦将孩子养到这么大,孩子居然要处处提防着自己,什么事也不愿意告诉自己。这种情况下,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缺乏理解,彼此互相伤害。相信这种局面也是你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要学会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与父母建立起知心朋友式的关系。学会与父母沟通,大胆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告诉父母,求得他们的理解;平日里,对父母要多关心、多体贴。总之,只要双方都求同存异,做到相互理解,做到在实践中主动协调好人际关系,讲究人际交往的艺术,不仅可以消除摩擦,填平代沟,而且完全能够成为好朋友。
Frankie:看来只交同龄的朋友还不够,还要同老爸老妈交朋友。
妈妈:学会和父母做朋友,将受益无穷。
Frankie:就是要跟父母求同存异。
妈妈:说得好!就拿穿着打扮来举例吧,青春期的中学生穿着打扮喜欢“时尚”,喜欢标新立异,讲个性,但父母总是看不惯,在我们眼中,夸张的服饰让我们觉得过于张扬,我们更喜欢专注于学习而衣着朴素的孩子。你们眼中的“时尚”与我们眼中的“时尚”真的存在冲突,怎么办?还是要求同存异。
对时尚的理解,孩子跟父母作为两代人可能会不同,但你们一定有共同的对美的追求。你们希望穿出自己的风采,穿出自己的美,父母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美的。这就是共同点。对于穿着而言,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穿了什么,而是服装的总体搭配,只要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并符合学生的身份特点,就是美的。本着这个原则,既能穿出你们自己的风格,显出你们自己的个性,又便于父母理解你们的穿着打扮。
Frankie:看来不管怎么说,我们要在理解父母的基础上与父母交流。
妈妈:对,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叫同理心。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可以使用同理心的沟通方式。它的特点是能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地位、心情、处境,但不放弃自己的正确见解。使用的语言要能肯定对方的好意与良苦用心,讲话语气不伤人,心平气和。对同理心沟通方式抱有的想法应该是尽管听起来令人不太舒服,但知道是为自己好。如认为父母有不当之处,可在适当场合交换意见。在行为上,你们应该对父母恭恭敬敬,有礼貌,面带笑容。在策略上,第一求同,即寻找与父母的共同之处,努力去理解父母。第二存异,即允许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
也就是说,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要掌握几点:首先,时刻提醒自己珍惜父母的爱心和关怀,对你们来说,天下爱你们的人莫过于父母,父母总是处处为你们设想,不惜牺牲自己,即使父母想法与你们不一致,做法欠妥,也必有他们的良苦用心。其次,要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消除潜在的误解;学习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父母交谈,对父母态度要谦恭,不要任意发脾气;尊重父母的建议和指导,当与父母出现冲突时,要主动寻求父母谅解。
Frankie:明白。还要不回避与父母的沟通,是不是?
妈妈:说得好!改变别人就要从改变自身入手,这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青春期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和与父母相处上。所以应主动与父母沟通。随着你们的长大,与父母亲人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常嫌父母啰唆,嫌父母对自己管头管脚,毕竟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父母可能不接受这样的想法,而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所偏颇。作为孩子,为了求得父母的理解,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经常对父母聊聊学校里、班级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让他们与自己取得情感上的共鸣。父母对自己的批评如果是对的,就应该承认错误,迅速改正;如果对自己的批评是没有根据的,又听不进自己的解释,不妨将此事先放到一边,等到父母情绪状态好的时候再予以指出;如果口头上说不清,可以通过邮件等形式与父母交流。
Frankie:我大致明白了,青春期我们出现逆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尽管父母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加剧我们的逆反,但我们孩子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被动的,我们自己的调整可以带动父母的改变。
妈妈:说得太好了!方法很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原则就是:要能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求同存异,找到共同语言,与父母建立较好的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