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涌泽
盛世修志。我们这次沿黄河两岸采访,正赶上各地都在修志。大凡修志的人都是本地通。这为我们的采访提供了不少方便。
按着中卫县志办开列的名单,我们来到宣和乡,找到本乡修志人刘兆庆。这是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头,身着一套褪了色的蓝中山装,脚穿沾满泥巴的黑色布鞋,他眼睛明亮有神,对本乡的情况熟悉得很,真是个本地通。原来他还是宣和乡的乡长,两年前退居二线担任了调研员。除了修志,他还做一些乡领导托办的事情。我们坐在他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给一位女乡干部交代一项工作:调查全乡养猪的情况,并口授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他要调查的这件事情,我们自然也很感兴趣,便凑上去聊了起来。
他说,眼下城里人买猪肉,出高价,还要排队,我们乡下人吃肉也不如前几年便当了。搞商品经济就要按价值规律办事,否则就要受惩罚,吃苦头。城市经济是这样,农村经济也不例外。城乡吃肉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宣和乡是中卫县养猪基地乡。养猪是这里经济一大优势。多年来生猪存栏都不下1万头。半数以上的村庄养猪过千头,不少农户十几头、几十头甚至上百头养。大概是猪养多了,猪肉价格大幅度下跌,毛重每公斤售价最高0.29元,一般0.27元。同时,饲料价格上涨,一斤饲料0.56元。育肥一头100公斤重的猪,至少要500公斤饲料,需花去200多元钱,卖掉猪收回100多元,工夫白搭进去还赔钱。一头猪娃子只卖几块钱,甚至卖几角钱。母猪不值钱了,猪贩子花几块钱就可买一头母猪。后来,一些农民也不要那几块钱了,干脆把母猪扔进黄河。有一阵子,经常在黄河滩上见到死母猪。黄河给这里的农民以恩惠,农民把母猪白白送进了黄河,这大概也是一种反馈吧!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1987年全乡养猪下降到6000头,比1986年减少近4000头。
今年,国家调整了猪肉的价格,农民养猪的热劲又上来了,可市场上仔猪价格又暴涨,买一头猪娃子要花去80元到120元,以往,买一头小猪最多花20多元钱。这是影响今年养猪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刘兆庆说,由于违背价值规律,类似农民把母猪扔进黄河的事并不少见。他还讲了一件这里的农民毁茨园的事。宣和乡也是枸杞的产地。红崖子村的枸杞名闻遐迩,在西欧市场是抢手货。实行大包干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1986年全乡茨园发展到上千亩。就在这一年枸杞价格猛跌,一公斤只卖4元钱。当年农民毁掉800亩茨园。眼下,一些大路菜又卖不出去了,一些地方一手扶拖车韭菜只卖2元,一袋子萝卜只卖几角钱,农民又骂娘了。按价值规律办事,作好市场预测,这是农村经济的新课题,关键是向农民提升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