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病牛转移到温暖的厩舍中,停止饲喂可疑饲草和饲料。用0.1%~0.5%高锰酸钾溶液或1%鞣酸溶液灌服或洗胃,排除瘤胃内有毒的草料。必要时内服硫酸钠或硫酸镁等盐类溶剂,并大量饮水。对病牛末梢皮肤干性坏死病灶,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洗涤,然后涂擦磺胺软膏,以防止继发性感染。
在有麦角菌感染的地区或牧场,收获的谷物、麦类饲草料,在饲喂前必须严格检查,发现麦角立即清除掉,不要转移外地,也不要磨碎外卖。对可疑的粉料或切碎的饲草,应进行检验,如确认混有麦角时,应立即停喂。
十七、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采食过多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类饲料,在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导致以前胃机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全身症状重剧,死亡率高。
【病因】
采食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尤其是加工、粉碎的谷物;长期过量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玉米或质量低劣的青贮饲料,精粗料搭配不当,突然变换饲料。
【诊断要点】
(1)病牛有采食或偷食过量的谷物饲料、根块饲料、水果史。
(2)发病迅速,病程短急。一般在过食8~12小时发病,最急的食后3~5小时突然死亡。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蠕动音消失、触诊有波动感,冲击式触诊有震水音,脱水、休克、瘫痪、腹泻等。
(3)血液乳酸增高,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尿pH值降低,瘤胃液酸臭,乳酸含量增多。
【治疗】
治疗原则是迅速排除瘤胃内容物,缓解酸中毒,纠正脱水,恢复瘤胃功能。
(1)硫酸钠500g,鱼石脂50~100g,石蜡油500~1000ml,小苏打100~50g,大黄酊10ml,陈皮酊10ml,龙胆酊10ml,加水2000~3000ml,1次内服。
(2)糖盐水2000—3000ml,5%碳酸氢钠溶液500ml,20%安钠加10ml,5%维生素C30ml,促反刍液500ml(或5%氯化钙250ml,20%安钠加10ml)1次静脉注射。
十八、牛瘤胃碱中毒
瘤胃碱中毒是由于饲养失误导致瘤胃内异常发酵产生大量的氨,使瘤胃内微生物群失调的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当病势恶化,伴有瘤胃内微生物群中的大肠杆菌和大肠变形杆菌等急剧大量增殖,并使瘤胃内容物腐败过程占优势时,特称为瘤胃腐败症。通常在临床上将两者统称为瘤胃碱中毒。本病发生不限于肥育肉牛、成年奶牛,在1~2岁犊牛中也有发病报道。
【病因】
(1)为了缩短肉用牛肥育周期(催肥)或为了提高泌乳性能(催奶)起见,在饲养过程中有意过多饲喂富含蛋白质饲料后,瘤胃内异常发酵,使其中蛋白质腐败分解过程占优势,产生大量氨,瘤胃液PH值升高(7.5~8.5),尤其当氨含量达30mg/100ml以上时,由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而更易发病。
(2)饲喂粗料不足或缺乏致使瘤胃内发酵过程改变(异常发酵),氨的吸收受阻,从而使瘤胃内蓄积大量的氨和过多的(约占32%)丁酸等。
(3)饲料突然改变即由饲喂牧草和谷类饲料为主的日粮突然改饲青嫩豆科牧草(生长在氮肥施用过多的土地上)的过渡阶段中,往往使瘤胃内发酵异常,产生过多的氨。
(4)过饲尿素及非蛋白氮添加剂这是为了补充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但由于饲喂方法不当和用量又过大,均可使瘤胃内氨含量增多。
(5)其他在瘤胃碱中毒发展过程中,由于瘤胃液PH值升高,瘤胃内微生物群减少且区系改变,如被其取代的大肠杆菌和大肠变形杆菌等病原菌大量增殖,引起瘤胃内有毒产物的产生和自体吸收,并严重影响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的合成机制,相应地致使维生素缺乏。此外,在犊牛群,由于喝进不清洁饮水,采食污秽变质饲料,以及酸败的脱脂奶等,同样会使大肠杆菌和大肠变形杆菌群大量增殖而诱发本病。
【症状】
通常,在临床上仅呈现消化不良症状,易被忽视。只有当瘤胃内容物腐败分解过程加剧时,才使临床症状加重,如食欲减退或废绝,瘤胃蠕动减弱,逐渐消瘦,反复发生瘤胃臌气,泌乳量明显减少,乳脂率降低,伴发腹泻和呼出气有腐败臭气味。有的病牛头颈和四肢肌肉痉挛,尤其在分娩过后的母牛,站立困难,多被迫横卧地上,并将头向一侧弯曲取乳热病牛的特有姿势,呈昏睡状态后不久多数死亡。有的由于氨和腐败有毒产物的大量自体吸收,病牛出现循环机能障碍,肝区叩诊界扩大并敏感,神经、肌肉不全麻痹或痉挛,以及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一系列症状。
【诊断】
(1)实验室检验
①血液检验血液PH值升高(7.3~7.5以上);血清钙、血清镁含量均减少。
②尿液检验尿液PH值升高(8.6以上);磷酸铵镁结晶出现较多。
③瘤胃液检验呈黑绿色水样,混有泡沫黏稠状,腐败臭气味,PH值为8.0~9.5。轻型病牛瘤胃内微生物群不见大异常;重型病牛瘤胃内纤毛虫几乎全消失,只有大肠杆菌和大肠变形杆菌群大量增殖并存在。
④瘤胃液糖发酵试验可产生大量气体;亚硝酸盐还原试验时间延长;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减少(其中丙酸含量相对减少,而丁酸含量相对增多);氨含量增多(150mg/100ml以上)。肝功能检验谷草转氨酶等活性升高。
(2)诊断通过病因、病史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
类症鉴别诊断方面,应注意本病与瘤胃酸中毒、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病加以区分。前者发病原因是过饲含蛋白质饲料,瘤胃液PH值偏高;后者瘤胃液呈白色,其PH值偏低,并缺如瘤胃腐败症的所固有的症状。
【防治】
首先,要停喂构成病因的所有饲料,改饲优质干、青草,同时调整瘤胃液PH值,投服稀盐酸30~60m1或乳酸50~100m1,1~2次/天。为了调理瘤胃微生物群以及恢复其活性机能,可将健康牛瘤胃液2~5L给病牛投服接种(移植疗法),有明显疗效。
重型以消化不良和腹泻为主的病牛,投服5g、10g链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连续投服2~3天为一疗程。对伴发神经症状的病牛,必要时可酌情施行瘤胃切开术,清除其中大半腐败变质内容物后,或饲喂优质青、干牧草粉,或移植健康牛瘤胃液2~5L。为解毒或排毒目的,可应用谷氨酸钠、精氨酸—谷氨酸,或鸟氨酸—天门冬氨酸合剂试治。对不全麻痹的病牛,除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外,还可与维生素B、维生素C等制剂合用治疗。
十九、牛水中毒
本病是犊牛大量饮水后排出红尿(血红蛋白尿)的一种疾病。生后6个月以内,特别是断奶前后的犊牛极易发生,1岁以上的牛不发生。
【病因】
其原因是由于犊牛摄取过量水分的缘故。因为犊牛瘤胃不发达,所以,水通过食道沟直接进入真胃和小肠,被肠管迅速吸收进入血管后,分布在肠道的毛细血管内的渗透压呈一时性的降低。毛细血管内的渗透压降低到红细胞膜可以耐受限度以下时,红细胞就会破裂,红细胞内的血色素游离出来而引起血红蛋白尿。犊牛之间有个体差异,有人认为一次饮用占体重的8%左右的水时就会发病。如果体重70Kg的牛饮用5~6L的水,也可能发病。
总之,这种病的原因就是由于犊牛具有一次大量饮用水的习性,因为瘤胃还不十分发达,肠道吸收过量的水分引起血管内溶血而引发本病。
【症状】
犊牛大量饮水后10~20分钟,可见到排出红褐色的血红蛋白尿。体温呈一时性的下降,呼吸及脉搏数减少,继而腹部膨大,精神越来越沉郁,呼吸变得逐渐急速,病牛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流涎和流泡沫性鼻汁,继发轻度不安的症状。
重症牛临床表现精神高度沉郁、出汗、可视性黏膜苍白以及浑身发抖等症状。肠蠕动明显亢进,最后排泄水样便,排尿次数增多,尿量也逐渐增加。轻症的时候尿色呈淡红色,重症时尿色由黑褐色变为暗红色。轻症的病例除较轻的血红蛋白尿症状外,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到异常状态。在夏季的6~8月份,犊牛处于不能自由饮水环境下的时候,犊牛饮欲就会异常亢进,在这种情况下发病的较多。
【防治】
首先要充分注意犊牛的饮水管理,每次的饮水量有必要控制在体重的8%以下。如果将食盐按0.4%~0.8%的比例加入水中,可起到预防本病发生的作用。病初每百千克体重的牛可灌服5%食盐水600ml,或者静脉缓慢注射10%氯化钠溶液300ml,同时可注射20%安钠加5~10ml。另外,可静脉或肌肉注射2~4ml速尿注射液。以上的处置主要是使血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使体内的水分向尿中排泄。对于呼吸困难特别严重的病例,在进行上述治疗后,有必要同时进行输氧疗法。单纯的血尿,如加强饲养管理,于1~2天内可痊愈,血尿可自行消失,通常不引起犊牛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