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6600000022

第22章 葫芦河畔(2)

随着男性地位的上升,葫芦的象征意义发生了改变,在象征女性的意义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又发展出象征男根的意义。这意义的改变,更主要的是因为远古先民对葫芦的内涵的理解,也就是说先民祈望男根之“种”如葫芦般地多籽。比如,临潼姜寨遗址二期出土的彩陶葫芦瓶,就是男根的象征。在苗族的祭祖的仪式上,礼师将盛酒的葫芦置于下身,用来象征男根,然后向妇女做性交的表演动作。台江、剑河一带的祭祖仪式非常特别,祭祖家族的妇女们盛装经过矮桌,礼师手持装着酒的葫芦,并放置下身处,当妇女们登上矮桌时,撩起围裙表示受射。当杀牲祭祖的高潮时,司仪用葫芦盛着酒水,象征性地向盛装的妇女们洒去,以祈求人类繁衍。华北、东北一带的民间,姑娘们出嫁时要在织物上绣“子孙葫芦”,即使至今,许多地方的民间仍将男孩子的生殖器称为“亚腰葫芦”;在道教仙话和民间传说中,神仙总是用葫芦装长生不老的金丹玉液,生殖崇拜的葫芦已经演变为吉祥物。

这些都表明葫芦自身不仅具备生殖崇拜的意味,并且具有阴阳双重品质。葫芦之所以具有阴阳双重品质,关键还是在于它是母体的象征。因为母体虽然是女性,但她既能生男,又能够生女,而葫芦既能够象征男女合体交媾,又能够象征母亲生男生女。因此,葫芦既能象征女性,又能象征男性;葫芦就是生“二”的那个“一”。女娲和伏羲既然是兄妹始祖,他们的源头也就与葫芦自身的象征形态重合了。女娲代表阴神、伏羲代表阳神’阴阳合和,就像一只合体的葫芦。这也正是女娲、伏羲出于葫芦,而女娲、伏羲作为人类始祖或“造物主”的种种传说的依据。

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女娲、伏羲与葫芦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比如,在西南苗、瑶、彝、黎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伏羲、女娲同乘葫芦避洪水,洪水后二次造人的神话故事。他们兄妹因乘葫芦而免于被洪水灭顶。洪水退后,人类灭绝’于是兄妹为繁衍人类而结为夫妻,成了二次造人的兄妹始祖。葫芦实际上成为伏羲、女娲一母同胞的象征。有些传说称各族的祖先都是从葫芦中生出的,正是根据这些传说。闻一多先生做出结论:女娲与伏羲“本皆谓葫芦的化身,所不同者,仅性别而已”。遗憾的是,闻先生没有看到葫芦身上具备的生殖崇拜的意义,却认为女娲与伏羲是南方葫芦图腾的产物。如前所述,女娲、伏羲的形象是复杂的多样的,况且,所谓“图腾”,在信奉图腾物的民族那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通常具有异常神圣的性质,是绝不可以随便用作食物和日常器具的。所以,“葫芦图腾说”很难成立。

葫芦生人的神话,不仅与女娲、伏羲兄妹始祖神话关系密切,还和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黏合交织在一起。比如常州的一则神话就是如此,它将伏羲、女娲同盘古黏合起来,但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再造人类的原初形态没变。这则神话是这样描写的:

盘古开天辟地后,精气变成了一个葫芦,在洪水中漂浮。千万年后,洪水退落,葫芦流落在高山顶。一天,葫芦破开,里面跳出了伏羲、女娲兄妹俩。伏羲欲繁衍人类,向女娲求婚。女娲提出用“追赶”方式卜婚。伏羲反方向赶上妹妹后,二人结为夫妻。生了十八对子女,从此,世上便有了人类。

这一则神话的一些基本原初形态都在,比如葫芦、洪水、伏羲、女娲兄妹成婚,卜神旨等等。但是,却多了一位作为天地开辟的大神盘古。那么,盘古与伏羲、女娲的神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黏合呢?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观点,伏羲就是男“葫芦”,女娲就是女“葫芦”。而盘古最初见于书面的文字形式是“盘瓠”。《说文》载:“盘”,“承盘也。承盘者,承水器也”。古代盘与盘可通假,所以“盘”即“盘子”。“瓤”,“匏也”。匏、瓠都为葫芦科植物,所以匏、瓠也就是葫芦。两个字加起来,“盘瓠”、“盘古”就是“葫芦”。伏羲、女娲是葫芦,盘古也是葫芦,那开天辟地的盘古与伏羲、女娲岂不是一个神了?其实,盘古是葫芦,是整体的葫芦,伏羲、女娲也是葫芦,是一分为二、阴阳两半的葫芦。分而为伏羲、女娲,合而为盘古。这就是盘古和伏羲、女娲的关系。

二、卦台山市与生殖崇拜

由于女娲造人的神话与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的神话之间存在着时代上的前后顺序,所以确认了女娲造人神话的源头之后,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神话的源头应该是不证自明的。但是,为了增强本书的说服力,我们继续寻找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神话的源头。为此,我们来到天水市北部的葫芦河畔进行田野调査。在距离天水市区西北方向15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宽阔平坦的川道,叫“三阳川”。渭河由三阳川西口人川,渭河人川处有一座形态特别的小山,BL)“卦台山”。据当地人传说,伏羲就是在这座小山上画的八卦。卦台山附近还有所谓“龙马洞”、“分心石”等与伏羲画卦神话相关的景点。卦台山上有风格古朴的伏羲庙建筑群,是上世纪80年代在原址的废墟上重建的。卦台山一带流传着很多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

(一)胡缵宗的《卦台记》

最早对卦台山进行全面描绘的是明人胡缵宗。胡缵宗(1480年~1560年)字孝思,又字世甫,号可泉,一号鸟鼠山人,明代秦州秦安(今秦安县)人。曾任山东、河南巡抚,督察院右副都御使。他所作的《卦台记》义是我们今天了解卦台山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重要的文献资料。登临卦台山,感慨颇多,欲为之文,但是阅读了胡缵宗的《卦台记》之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还是将胡氏的文章解释一遍,也许效果会更好。胡氏在其《卦台记》中开篇道:

成纪之北约三十里,曰三阳川。其西北隅有台焉,羲皇画卦处也。

“成纪”就是现在的天水市区,三阳川与天水市区相距15公里,与胡文记载相符。在三阳川的西北角,也就是渭河入川的西口,有座台地,传说是伏羲画卦的地方,就是今天所谓的“卦台山”。接着胡氏又对“成纪”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

夫成纪,故名地也。汉为郡,唐为州,宋为军,国朝亦为州;然自晋及南北朝,与雍州并称焉。

“成纪”之所以有名,就在于传说是伏羲降生之地。汉代始设为郡,唐代改设为州,宋代设置为军,国朝也就是胡氏所处的明朝,又改为州。自晋代直到南北朝时期,成纪与雍州并称于世。接着胡氏又介绍了卦台山附近的地理环境。他说:

陇抵亘于东,朱囷雄于西,峤塚屏于前,崆峒望于后;汉起于南,渭衍于北,乃生羲圣。而三阳则渭河纳陇河处也,今为三阳里。

陇山属于秦岭山脉,横亘于甘肃和陕西之间,所以在成纪的东部;朱圉山雄踞于成纪之西;蟠塚和崆峒山共同构成成纪的前后屏障。成纪的南边是汉水,北边是渭河。陇河就是今天的“葫芦河”,在葫芦河人渭河的地方,叫“三阳”,当时叫“三阳里”,就是现在的“三阳川”。关于“三阳”的意思,胡氏解释说:

三阳云者: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

原来所谓“三阳”,就是太阳一天经过卦台山上空的三个位置。因为卦台山的特殊地理位置,登临此山,观天象的视野比较开阔。日出东方的时候,卦台山是一片蒙昽中的荧亮;太阳中天的时候,卦台山上一片朗日;夕阳西下的时候,从卦台山望去,金光万丈。卦台山在三阳川中的位置,胡氏在文中如此描绘:

卦台俨于南,长山负于北,龙马山集于西,尉迟峡约于东;承渭于上流以资沃,纳陇于下流而纳污。

卦台山是从三阳川南山延伸出的一个台地,台对面就是长山。龙马山在卦台山的西侧,三阳川的东口,就是“尉迟峡”。整个三阳川,承受着渭河水的灌溉,而葫芦河则蜿蜒穿过秦安北部的丘陵地带,最终在三阳川汇人渭河。一条河的终点,自然泥沙俱下,所谓“纳污”也。胡氏文中对卦台山的具体描绘,很是传神。他说:

故是台也,前揖卦山,卦山若屏若拱;后俯龙马山,龙马山若围若犄(渭水环乎其北,周道修乎其南。而卦台自西倾南(属岷州)蜿蜒随渭引漳而来,来至三阳川之东南而止。于其将止也,突出一小山,其出如维(即地理家所谓蜂腰然者),其止如伫(即地理家所谓山皆大,此山独小,小者为尊);自上视之如缀珠,自下视之如充纩。高可若千丈,广可若千亩。其峦层起,俯视之如台之出,其周壁立,仰视之如台之升,故古今谓之卦台(亦谓之卦爻堡,俗讹称为蜗牛堡)。

卦台山的前部突起,是整个山最高的部分,像拱起的屏障;龙马山环抱在卦台山之后,登其顶时似围靠于龙马山之怀。卦台山北脚下,渭河水环绕而过。山南有路可拾级而上。卦台山山势自西向南沿当时属岷州地界的渭河、漳河蜿蜒连绵而来,至三阳川的东南处截止。在其将止的地方,突出一座小山,就是卦台山。其与南部群山有一段状如蜂腰的山脉相连,卦台山伫立在渭河畔。从上往下看,卦台山像颗宝珠;从下往上看,此山像充实的棉屯。其最高处达千丈,方圆近千亩。无论俯视还是仰视,此山都如台状,所以叫“卦台”山。此台亦称“卦爻堡”,民间讹称“蜗牛堡”。因为,卦台山远远望去,的确像只蜗牛。胡氏接着说:

龙马山自西倾北(属洮州郡)迤逦约渭截陇而来,至三阳川之西北而止,于其止也,循渭之滨,若启轩开襟,约台然者。而台与龙马山相若相远,而实不相连也,盖界以渭矣。

卦台山北靠的龙马山,处于三阳川西北处,由渭河沿当时属于洮州郡的陇河流域自西向北迤逦而上。龙马山脚沿着渭河展开,似开启的门户,迎卦台之山人怀。卦台山与龙马山遥相对视,若近若远,其实两山并不相连,中间以渭河为界。胡氏接着又对渭河的来源进行了描述。他说:

渭水自陇西首阳县鸟鼠山东流,经襄武、螈道、冀三县,乃受荆泉诸水,出岑峡,经新阳川(至三阳里),自西循北,迳东沿洄台下。其溪才容其流,而两岸皆滨山;其水若为台环抱然者。

渭河的源头就在陇西首阳县的鸟鼠山。源出之后向东,流经襄武、羱道和冀县,中途汇集了荆泉等河之水,出岑峡,然后经新阳川到达三阳里。进川之后,从川的西口开始北流,然后向东,流经卦台山脚下。两山相夹,恰好容得河水的流量,河的两岸都与山相连。渭河水环绕卦台山而过,如同怀抱着卦台山一样。胡氏接着描述登上卦台山时的感受。他说:

故登台而望之,视卦山若却若顾,视龙马山若抱若倚,视渭水若环若带,视新阳川若吞若吐,视三阳川若沈若浮,视陇水(俗称为葫萝河)若引,视长山若附。

登上卦台山,远望卦山(即郢山,天水市区北面,现称凤凰山),与卦台山遥遥相顾;近处的龙马山,卦台山似倚靠在其怀抱之中;视山脚下的渭河水,则如巾带环绕。西望新阳川,有山峦遮掩;东望三阳川,在暮霭中沉浮。远眺葫芦河蜿蜒流入渭河,北面的长山,似乎要依附而来。面对卦台山如此的环境和地势,胡氏不禁发出感叹:

故二山一水之间,其台若坐若盘,而羲皇观天察地于此,画卦于此也。岂天设此以后其神哉?抑地因此以兆其灵哉?夫岂偶然哉?

卦台山就坐落在这两山一水之间,山势之稳,如老僧盘腿打坐。这里正是当年伏羲观天象,察地貌,画八卦的地方。是上天设此台然后使其有神性的吗?还是以此地貌以预兆灵性呢?这样的山势难道是偶然的吗?

嗟夫!岷(《一统志》:即陇山之南首,在陇蜀之交),江之源也;峤塚’汉之源也;鸟鼠,渭之源也。河出于昆仑,扬于积石;洮出于西倾也;陇出于陇首也。则西北山水皆自陇而之东南,支委繁衍不有渊源耶!是羲皇之所以毓,而卦爻之所以画也。

在甘肃与四川交界处的岷山,是嘉陵江之源;蟠塚山,是汉水之源;而鸟鼠山则是渭水之源。黄河源于昆仑山,由积石山开始向北流。洮河由东向西在积石山注人黄河。葫芦河则源于陇山北部的边缘地区。西北的山和水都从陇山向东南延伸,这里是渊源之地啊!这正是羲皇孕育于此,八卦勾画于此的原因。显然,胡氏确信卦台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他的依据是:

郡人相传:台有羲皇遗画,着雪即融。今候之无验。盖居人见诸田畦界址,横直层列卦山之麓,有类于画,雪将融而形益彰,遂指以为先圣灵迹。不知羲皇,天生圣人也。务骇人观听而遗是踪,示人以黎邱之幻耶?抑岂居人仰瞻圣皇,不欲见其遗台荆棘也,互为相传耶?然画不在台,今在册矣;亦不在册,今在人矣。

据其家乡人传说:卦台山上有羲皇遗留下来的图画,雪落在上面会即刻融化。但是,胡氏在下雪时观看,却没有验证此传说。据胡氏推测,也许是家乡人见到三阳川里的地埂田畦,横竖规整地排列于卦台山侧,就像图画一般,尤其是在雪将要融化的时候,其图案越发清晰,因此说这是伏羲画卦的遗迹。岂不知羲皇是天生的圣人,怎么可能留下这种令人惊骇的遗迹,在蒙昽的山色与田野间给人以幻觉?或者是当地人想瞻仰羲皇,却不愿意看到这遗留的卦台被淹没在荆棘之中,所以才这样相互传说的吧?然而,伏羲所画已不在卦台山,而在书册中;也不在书册中,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在人们口传耳授的传说中。

胡缵宗的《卦台记》不但将整个卦台山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勾勒得十分清楚,而且对关于伏羲神话的传说,也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他虽然没有“神话”这个概念,但是他显然将伏羲理解为具有神力的圣人。所以,不会相信有能够被证实的神迹存在。他最终认定,伏羲的神迹“今在人矣”,这也是比较合理的认识。即使对我们今天研究伏羲文化,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二)反驳几种不同观点

然而,人们对卦台山的神话传说并非都与胡缵宗先生一样。即使是现代人,也未能免俗。他们不仅神化当时的历史,而且运用所谓“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论证伏羲在此画卦的确实性。为了进一步说明笔者的观点,现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综述于后。

第一种观点认为,卦台山是“风水之台”。看风水,亦称堪舆,这本来是古代方士的一种方术。现代人也将其装扮成环境科学。在此暂且不对看风水是否是环境科学下结论,仅就有人用风水的观点,论证伏羲在卦台山画卦的确实性,表示笔者的不同看法。

上引胡缵宗的《卦台记》,的确也说卦台附近的山水“是羲皇之所以毓,而卦爻之所以画也”。然而,在天水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的《卦台山》一书中,引用了吴耀彰的文章《伏羲画卦台地理验证》文。据说这位先生世居三阳川卦台山麓吴家庄,其祖上从清代开始,即以阴阳职业传家,精通勘舆之学,对三阳之地理更是见解独到。书中称赞其文“高屋建瓴,分析透彻”。该文说:

渭河由西而来,在三阳川碗蜒东流,在卦台山和东西峡口的马嘴山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S”形;而南北山脉,呈外弓形,若抱若合,整个三阳川犹如一幅巨型的太极图,阴阳的分界就是渭河。雪后登卦台遥望,图形格外显明。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北大人文合集(套装共3册)

    北大人文合集(套装共3册)

    本套书包括《北大国学课》、《北大逻辑课》和《北大领导课》。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菜根谭(插图版)

    菜根谭(插图版)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热门推荐
  • 九域天穹

    九域天穹

    异界大陆,星辰陨落!九玄天。第九域天,在这里不需要绚烂的魔法,没有先进的武器,在这里魂脉主宰一切。少年叶辰出生人族皇族世家,从小天资聪慧,九岁达到八重星魂第五阶,然而天妒英才,一场天劫使他沦为废材。少年泪,跃千愁备受欺辱!少年恨,雪前耻逆天称雄!痛,不痛,一阵风,一场梦。回眸转千年,少年此生不倦!——————2015辰风落尽全新玄幻小说敬请支持。
  • 化天破武

    化天破武

    小草惊呼道:“啊?!你竟然想杀我?!你真是太胆大妄为了,你难道不知道我是一只神兽吗?!你难道不知道杀一只神兽会遭到天谴的吗?!尤其是像我这种集天地日月之精华的、旷古烁今的堪称武道大陆一朵奇葩的超级神兽!啊!苍天啊!降下神雷劈死这个罪大恶极的暴徒吧!”张武:“少废话,你赶快施展主仆契约之阵跟我签订主仆契约吧!”这是一个武道大陆,尚武精神充斥着整个大陆,武道大陆的每一个男子都以成为一个强大的武者为目标。看一个山村的普通少年如何纵横着武道大陆,如何保护自己的家人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如何带着令人大跌眼镜的神兽去追寻那武道的极致!武道一途分为六大境界:武师、武灵、武仙、武圣、武帝、武神。每一个大境界又分为三个阶段:入武、识武、破武。而武师之下统称武者,武者分为九级,只有突破九级武者,踏入武师境界才能算是步入了武学殿堂。
  • 快穿之数据男友带回家

    快穿之数据男友带回家

    她进入了故事不断重置的死循环,不过,扑朔迷离的真相并不重要。 这天下,也就美食不可辜负。某男(委屈脸):哼,我不玩了,他们都得消失。某媚儿:哼,我还没和你算账呢!某男:我错了嘛,咱回去好不好(委屈)
  • 看不清却深爱

    看不清却深爱

    有一种病,它叫爱情,让人在快乐中并痛苦着。有一种路,它叫迷茫,看不清前路,但是却每天坚持着继续前行。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它需要良好的方式。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
  • 千山飞绝

    千山飞绝

    千山飞绝,万径飞雪,神秘天池龙鼎面临歇灭!神算医圣洞破天机,一代前无古人之长白神童横空出世!
  • 男人40健康枕边书

    男人40健康枕边书

    本书是一本专门为即将步入40岁或已经步入40岁的中年男性精心打造的健康书,从疾病、日常习惯、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及性健康等几个方面为中年男性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指导。
  • 末世系统之逆袭人生

    末世系统之逆袭人生

    “重启人生!让我们这群屌丝在末世里来个大翻盘!”郑爽看着大脑中的末世系统,知道了它的功效后,仰天长叹,以前苦逼的流血生活突然感觉是那么幼稚,要是早得到这么个系统,我现在是不是也成为聚集地的大佬了?看着系统空间中堆积如山的粮食和一听听末世里没有的肉罐头,他咧开嘴猥琐的笑着,似乎看到了自己以后的美好生活~
  • 入骨相思知不知

    入骨相思知不知

    恋生。恋死。不过是恋尘间的茫茫浮世。如舍,便舍,无恋与不恋之说。于她,本该如此……一场说不准是“孽”是“缘”的相遇,改变了本不该改变的命数……他:“我愿护你一世周全……”她:“我只求一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