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实力、能力,“盟主”还要有一定的风范,才能受各路人马拥戴,
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经常侵扰中原,首当其冲的燕国深受其苦。某一年山戎大举南下,劫掠燕国城邑,燕庄王无力抵御,于是求救于齐。
齐桓公是当时天下霸主,倡导“尊王攘夷”的政策。由于号称“尊周”,所以尽管燕国过去不服从齐国,但燕王是周朝功臣召公的后代,不能坐视其灭亡。更因为“攘夷”的关系,齐桓公自然必须兴起仁义之师,前去救援燕国。
齐军抵达燕国,立即就击退了山戎;为了永绝后患,齐桓公更乘胜追击,深入北荒,远征孤竹国,将这些外族彻底赶离中原边境。
凯旋之后,齐桓公将新征服的广大土地并入燕国,使燕国的国土一下子增加五百里,几乎扩大了一倍。燕庄公大为感激,隆重招待齐国君臣。
过了半个月,齐桓公班师返回齐国。为了表示感激,燕庄公特地派太子留守国都,自己亲送齐军出境,陪桓公南归。由于忘了留意时日和路程,燕庄公不知不觉竟离开了燕国,送进了齐境五十里之内。
当时的礼法规定:除非是向周天子送行,否则诸侯相送,不得离开本国之界。齐桓公为了不使燕庄公违背礼法,便主动将这五十里的土地奉送给燕国;并再次励勉庄公,复修先祖召公之政,永世朝贡周天子不绝。
桓公真是大方,一送就是五十里的国土!
姑且不论他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至少他送得出手,要不然怎么办呢?他若不送,燕庄公便显然因为齐桓公而违背了礼法,站在盟主的立场,这个问题他当然要帮忙解决!好在齐国强盛,这五十里地齐桓公送得起!
这五十里地说明了“老大”真不好当!一般来说,要当好“老大”必须有两个条件:
一、力能服人。所谓力指的就是力量,就国家而言,力就是武力、财力和领导者的能力。有这三力,才能对抗外敌、保护盟国、帮助盟国!如果缺乏这三力,谁会听你的呢?这是基本条件,也是现实条件!
二、德能号众。德包括了体谅、包容、宽厚、谦让等人格特质以及美好的理想等,领导人若具备了这些“德”,自然会产生号召力,不用大力鼓吹也可吸引人们奔赴旗下。
若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则不太可能当“老大”,即使当了也会当得很辛苦,而且气度有限。
但在这两个条件中,以第一个条件最为重要,因为缺乏服人的“力”,则“德”的力量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因为无论是国家或个人,当他投在某个国家或某人的旗下,都想通过这个体系获取生存及安全的资源,若无法获取,他为何要服你,而且还要尊你为“老大”呢?
或许你会说,也有一些“老大”没什么财力,但仍具有极高的声望和号召力,但你要知道,这种人虽然自己没什么财力,但却具有高超的吸引、募集资源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老大只是好看,充其量只是“精神领袖”,而精神领袖有时候也是不管用的。
你想当盟主、当老大吗?请参考齐桓公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