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宥败战之责,反更能激发败将雪耻之心。
“秦国称霸中原的机会终于来了!”
秦穆公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在朝廷上对群臣说:
“前不久晋文公逝世,消除了秦国东方的强敌;几天前郑文公也去世了,而新立的国君背秦事晋,实在可恨。现在上天给秦国这等良机,正可出兵伐郑,讨其失礼之罪,让中原各国见识我秦国的兵威。齐、晋相继称霸之后,总算要轮到秦国扬眉吐气了。”
于是秦穆公不听宰相百里奚和蹇叔的谏阻,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率领大军千里袭郑。但晋国早有防备,在崤山之地伏击,一举歼灭秦军,俘虏了三员主将。
秦军的大败令秦穆公既愤怒又痛惜,因为秦国的精锐部队几乎在这场战役中损折殆尽,必须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他向晋国要求遣返三位囚将,交由他亲自问罪处死,以偿其战败之责。晋国为了结好秦穆公,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三名败军之将回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穿上祭服,表示对阵亡将士的哀悼,然后亲自出到城郊迎接。三将见到了国君,都觉得惭愧万分,一起跪在地上自请死罪。秦穆连忙扶起,哭着对三人说:
“我不听百里奚、蹇叔之言,强要出兵攻郑,导致秦军大败,更害得三位将军被敌人俘虏,深受侮辱。这完全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和三位将军没有关系。我希望你们能继续为秦国效力,日后再替我报仇雪耻。”
于是秦穆公便恢复三人原来官职,继续让他们掌管军队,而且给他们的待遇比前还要优厚。秦穆公的这种做法让三位败将非常感动,发誓不忘战败之耻,必报丧师大仇。
在三位将军矢志复仇的积极训练下,秦国的军力渐渐壮大。数年后,秦国做好完善的准备,再次由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旧将领军,向晋国进攻。很巧,两军对决的战场依然是在崤山这个地方。这次秦军将士视死如归,打了一个大胜仗,洗刷了以前的败战之辱。
让败战之将戴罪立功是领导者常用的手法,这种手法的效用在于:
一、减少人才的损失。
二、激发败战之将的潜力及战斗意志。
秦穆公的做法又有一些不同,他不但穿上祭服哀悼阵亡军士,还亲自出城迎接三位败战之将,甚至把所有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不管崤山之败的真正责任为何,一个国君愿意如此承担,作为败战之将还有什么话说呢?只有感动而已。这种感动具有扩散性及感染性,当秦穆公的承担广为全民及军士所知,谁不感念他的大度及慈怀呢?
事实上秦穆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制造这三位败战之将的愧疚感和罪恶感,而这三位败战之将为了消除这种感受,就必须重回战场,就算秦穆公不指定他们出战,他们也必须自动请缨,否则根本无法在朝中立足:就算秦穆公不计较,其他朝臣也会有意见!
秦穆公虽然罪己,不追究三将的败战之责,实际上已做好了要这三位大将重上战场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