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用重臣需多方考虑,否则所用非人,遗害深远。
秦穆公以五张羊皮从楚国赎回百里奚,举之为相;百里奚又荐好友蹇叔,秦穆公亦欣然任用,使与百里奚同列相位。在二人的治理之下,秦国气象一新,日益富强。
百里奚自知年迈,而蹇叔也同样到了垂暮之年,因此在悉心治国的同时,也致力于考察各方人才,提携后进,栽培日后的接班人。其中有复姓子车的兄弟三人,各有所长,净是一时之选。百里奚深知此三兄弟将来必是国家栋梁,能够继他和蹇叔之后扶持国政,所以经常向秦穆公提起,希望秦穆公能早日重用他们。
但百里奚觉得奇怪,秦穆公向来对他信任有加,对其意见多能采用听从,可是为何他屡次向秦穆公推荐这三人,秦穆公都不置可否,没有意愿重用这三兄弟呢?
几年后蹇叔去世,而百里奚接着生了重病,不能理事,国家大政一时无人主持。百里奚原本要抱病上朝,但秦穆公亲自前去探望病中的老相国,请他先安心善养病体,待痊愈后再为国家尽力。
百里奚已知临死不远,对秦穆公一直未宣布重用子车氏三兄弟甚感焦虑,于是趁这个机会又向秦穆公推荐子车氏三兄弟。见到百里奚病重,再也无法胜任治国重担,秦穆公这次就一口答应了百里奚,不再推托敷衍。
果真第二天,朝廷颁布了新的人事命令,任子车氏三兄弟为上大夫,接替百里奚掌管国政。
子车氏三人原本只是下级官吏,如今却连升数级,跃居朝廷高位,无不对秦穆公的恩宠感戴万分。
虽然三兄弟在不同的职位上,但都同样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做事,以报答秦穆公的恩惠。这三兄弟才能卓越,不久就把秦国治理得欣欣向荣,一点也不输蹇叔和百里奚在位的时候。秦国百姓都称他们为“国之三良”,同时更赞扬秦穆公有知人之明,能为国家找到出色的社稷良臣。
百里奚见子车三兄弟都得到了重用,他在秦国的辛苦经营已是后继有人,心中因而了无牵挂,不久后就过世了。
秦穆公也算是个知人善任的明君,因此他一直没有宣布擢升子车氏三兄弟,应该不是推托敷衍,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对子车氏三兄弟不了解,需要时间再观察。
二、表示对老臣还需多借重。
三、不希望太快擢升这三兄弟,以免这三兄弟起了骄心。
四、看看百里奚的举荐是否是始终如一,而不是一时起意。因为若是一时起意,则这举荐便不太确实。
五、不希望这三兄弟只知感谢百里奚的举荐,而忘了这是君主之恩。
六、不希望造成容易接受举荐的错觉,宁可再慢一慢,营造天威难测的氛围。否则臣下大举推荐,将不胜其烦,且易造成误用庸才的情形;至于用不用子车氏三兄弟,其实心里早已有底。
以上这些分析可能不符当时实际上的状况,但用人不外乎以上这些考虑,值得现代人做参考。
现代社会用人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见光死”!
所谓“见光死”指的是人事案尚未确定,却因走漏消息,遭到各路人马的破坏搅局,导致被举荐的人未上任就阵亡。因此有些政府高层的人事案常在最后一刻才对外宣布,之前的消息其实都是烟幕,一方面是试探各界的真实反应,一方面是为了掩护真正的人事安排。
不知秦穆公迟迟不宣布擢升子车氏三兄弟,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