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回答一位朋友的信中曾这样说道:“我受了这样可耻的腐刑,所以要隐忍苟活,是有原因的:我多年来搜集了全国的历史资料,并进行了考察、比较,研究其成功、失败、兴起、灭亡的道理,撰写一部阐述古代到现代发展的历史书,建立一家之言。不料工作还没有完成,便遭遇了这种惨祸。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不让国家的历史断绝,便只好活着忍受这种刑罚。假如书已经写完,并传布于世,即使要我立刻死去,以至死一千次一万次,也是决不后悔的。”
正是由于司马迁这种对于事业的坚毅、郑重、严肃、负责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经过前后几十年的努力,司马迁终于用整个生命和血汗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完成了《史记》的全部编写工作。
人生感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任何伟大成功的背后充满着艰辛与汗水。司马迁以其坚毅、郑重、严肃、负责的治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成为世代文人的楷模。
乐羊子辍学如“断织”
古时候,河南地方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为人懒散,游手好闲,做什么事情都缺乏一种毅力和恒心,今天想东,明天慕西,结果一件事也没有正经干成。
乐羊子在学习上也是朝三暮四,时断时续,从不专心致志地研究一个问题或看完一本书。
他的妻子经常为他的这种毛病伤心落泪,至于规劝、启发,以至埋怨、咒骂,更是不计其数。
乐羊子曾经也想过要下决心改掉自己的毛病,多次对妻子说,要出去寻求一位最有学问的老师,寄居门下,埋头苦读几年。他还当着妻子的面作出保证:“不学出个名堂来,不回来见你。”
可是,每次出门不几天工夫,等到把钱花光了,游逛累了,又耷着脑袋回来了。
他的妻子为这种情况真是着急万分,无论什么法子都想了,试了,什么话也说了,还是不见效果。
一次,乐羊子打听到离家较远的一个偏僻山村住着一位善于教育的老先生,他又去跟妻子商量,准备再次去求师就读。临行前,妻子给他作了长期就学的物质准备,并再三规劝,希望这次一定要做到学成回家。乐羊子又满口答应下来,痛痛快快背着行李书籍出门去了。
刚刚过去一年光景,乐羊子跟过去一样,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妻子见了实在感到痛心,便扑通一声跪倒在丈夫面前,问他是什么原因又要中途辍学回家。
乐羊子回答说:“离家太久了,我实在想念你。再说,读书也太艰难了,我真是不能习惯,所以我又……”
没等丈夫把话说完,妻子便起身拿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跟前,非常伤感地对丈夫说:“这些蚕茧丝绒,经过一寸一寸的积累,才可以成为一丈一丈和一匹一匹的布,现在我要用刀把这些茧丝统统砍断,什么布也织不成了,还白费了过去的时间。你读书求知,也同样是靠一天一天的长久积累,才能成为有学问有才能的人,而今你又中途辍学回家来,这同用刀砍断茧丝有什么两样呢!”
说完,妻子正要举刀砍下去,乐羊子急忙抢步上前抱住妻子的手。这时,只见他全身颤颤巍巍,眼中含着热泪,嘴唇喃动着但没有声音。
乐羊子被妻子这一席意味深长的话语深深打动了。他二话不说,便又背起行李书包出门返回山村求师去了。这次求师就学,一直在外认认真真地读书,他日夜苦读,简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季节,甚至也忘记了自己那个温暖的家庭。
这样整整在外过了7年,乐羊子学业上终于有了很大长进,他的才学和刻苦精神,受到了老师的赞誉,被学友们推崇为品学兼优的典范。
人生感悟:不学习的人是可怜的,而不求前进的人更是可怕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向前那就只有后退。若想学有所成,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一点一滴地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持之以恒,聚精会神,终有一天,你会建成学术大厦的。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是西汉时期一个有名的经学家。他出生在山东苍山兰陵镇,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穷孩子匡衡从小喜好读书。
但是,在那时候,穷孩子想念书,如同蛤蟆想飞天一样难。
匡衡不仅没有条件进学堂,白天还要帮着爹妈干活,利用晚上时间来读书吧,家里又没有钱买灯油,也是读不成。
有一天,他望着家里的土墙壁出神,眼睛都不眨一下。
一会儿工夫,他想出一个既不要家里买灯油,又能就灯夜读的好主意。主意拿定后他就干了起来,他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开一个小洞,让隔壁邻居家的灯光能够照射过来,然后自己坐在小洞旁,借夜光读书,一天,两天,三天,数年后,匡衡终于用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使自己成了才。
后来,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还善于咏诗,并且具有超人的理论修养和政治见解。到了汉元帝时,匡衡还被任命做了朝廷丞相。
人生感悟:有条件要上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进。态度决定成败。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只要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念,条件再怎么恶劣也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书市上的常客王充
王充出身低微,祖先曾以种田养蚕为职业。父亲王诵,曾经因为得罪了当地豪强恶霸丁伯,被迫从钱塘迁居到上虞这个地方。
王充8岁开始读书,几乎对所有的书籍部感兴趣,都想把它们学通弄懂。可是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书,就只好到处去找书读。他常常兜里揣着干粮,跑到书市上贪婪地埋头读书,当读到最有兴味的地方时,他总是聚精会神细心地领会,如入其境,往往连带在身上的干粮都忘了吃。不管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朔风凛冽的寒冬,王充从不间断去书市读书,吸取营养,为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诸子百家之长的思想家、文学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到了青年时期,王充不仅注意博览群书,从书本上猎取知识,他还特别注意接触社会,联系实际钻研各种学问。凡是民间风俗、传说异闻、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昆虫草木等等,他都用心体察,加以搜罗整理,分析研究,求得透彻的理解。
到了30岁的时候,王充的家境更加艰难了,他既勤于操劳家里的生活,而又片刻不停地追求学业上的长进。由于他具备的渊博知识,加上他又有注重接触实际的习惯,因而他能够解释和识破一些鬼神之说,并勇敢地对当时风行于世的谶纬迷信的社会风气,给以有力的批评。
一次,有一个地方被雷电击死了5只羊。社会上一些不学无术的儒生便乘机散布说:人要是像这些羊一样触犯了天道,也会遭雷击的。王充听后心里想,这一定是虚妄之说。
于是亲自去现场观察了雷击死羊的情况,发现死羊的毛皮都被烧灼焦了。根据现场观察的印象,他当即广泛宣传:所谓雷电就是火,并不是什么天道。
又有一次,王充听到这样的流传:说是有一个女人家里,忽然在一夜之间长出了5棵灵芝仙草,有人说这是上天喜降祥物于人间,是当朝皇帝的宏福感动了天的结果。王充听了心里觉得十分可笑,他根据自己学得的知识和实地掌握的材料,公开明确地纠正说:灵芝草只不过是和其他草木类似的植物,只要土壤气候适应它的生存,它就会长出来。他还说:天是无知的,决不因为皇帝治世有道,而降下灵芝草之类的东西来。
从此以后,王充便酝酿着要写出一部分辨真假的书来。
但是,写这样的书是要冒生命危险的。因为当朝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迷恋于“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谶纬之学,谁要是对这套荒诞不经的东西稍有异词,便会立刻遭罪。一次,有一位70多岁的老臣,仅仅由于向皇上列举了谶纬学的一些谬论,便被扣上“非圣无法”的帽子,再三叩头求饶,才免去死刑,被流放到外地,结果屈死在途中。王充耳闻目睹这类事实很多,可是他仍决心不移,一定要把书写出来。
到了晚年,王充孤独一人,生活更是贫困潦倒,甚至有时缸里没有了水,锅里边没有了米,饿得肚子咕咕叫,头发昏,眼发花了,他还一直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写作。
当时,也有一些好心的朋友,不忍看到60多岁的王充在生活潦倒中度过晚年,也可惜他的满腹才华未能得以施展,都来推荐和聘请他去做官。他却毫不犹豫地假借有病,一概加以推托,决心不入仕途,要把最后的精力都用到写作上。
直到他70岁的时候,王充终于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写出了一部包含84篇文章、20多万字的大著作。王充决定给这部著作起名为《论衡》,他明确无误地解释说:《论衡》,就是表示言论的公平,如同衡器一样,符合客观真理。
人生感悟: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的激流所淘汰,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继续前进。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就应当像王充那样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贫穷,坐得住“冷板凳”,并且有坚持真理的勇气。
侯瑾燃薪夜读
侯瑾字子瑜,甘肃敦煌人,东汉知名学者。
在侯瑾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他孤孤单单一人被收养在家族中一个长辈的家里。从此,他过的是寄人篱下的困苦生活,一年到头,挨饥受饿不说,还不知受了多少讽刺和讥笑,挨了多少拳脚之痛,忍了多少世间不平之气。
然而,侯瑾终究是个有志气、有度量、有耐劳精神的孩子,他从小就有一种刻苦好学的毅力。只要有书读,他无论什么气都能忍,无论怎样的艰苦都能经受得住。为了不中断自己的学业,侯瑾经常白天帮人做工,当苦力,挣得一点微薄的工钱,用来买书籍和学习用具,天一黑,就钻进自己破草棚里,燃烧起柴火照着读书、练字。他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起居时间,规定得十分严格,什么时辰起床,晚上几更就寝,一天要读几课书,写几篇字,都无一懈怠。一旦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按时完成规定的事情,第二天无论如何也要把它补完。一天夜间,侯瑾正蹲在柴火旁读书,忽然一阵狂风吹进门来,把火全给吹熄了,屋子里黑洞洞的,什么也摸不着,狂风一个劲地刮个不停,柴火又点不燃,书就没法子读完,字也写不成了。经过再三思索之后,仍然想不出能读完书写完字的办法,只好抱着不安的心情和衣躺下。待到天刚麻麻亮,他便急忙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完成昨天未完的读书、写字任务。
数年之后,侯瑾扎实的才学基础和良好的为人品德,渐渐传扬开来,远近学者蜂拥而至。有的来求他题字赋诗,有的来找他切磋学问,研讨问题。这时,也有一些州、郡官吏拿着州长、郡长的聘书,征聘他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