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先帝陛下开国立朝,创下这大周的千秋大业。一举将漠北蛮族赶到了玉门关外,这一战,奠定了他在整个人族的威望。在这场开国之战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门子弟。
除了如今守在长安,护佑国都的天策将军肖遥,还有几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杨家七子便是其中几位佼佼者,可以说,在那批将帅中,除了肖遥,便数杨家七子最为耀眼。
而在先帝驾崩之初,杨家七子有四位便被分到了大周东南西北四处边疆。有人说是宫中有人害怕他们功高盖主,设计让他们镇守边疆,远离国都,分散实力。其中云云,没人得知真相。
大周南靠南国灵族,南国日渐昌盛,国力稳稳地压过大周一筹。南国的边界防守自然是重中之重,而这南疆防线的总领,便是杨家七子之首,先皇陛下钦定的镇南王,杨庭狮。
杨庭狮有一女一子。长女杨晓寒,小小年纪时便参与开国之战,经略天下,漠北狼骑莫不切齿含恨。若是只如此,杨家便也称得上是将门虎女,可是杨庭狮还有一子。长子杨殊,生在开国盛世,醉卧花丛,凭一己之力,养活了整个长安青楼。
这环采阁后院剑眉星目,带着个憨傻老仆的少年郎,就是杨舒。杨舒缓步向前厅走去,那小二紧紧跟在杨舒后面,有意用身体挤兑那老仆,仿佛他才是杨舒的贴身奴才。那老仆也不生气,自顾自的跟着,露出满嘴的黄牙。
杨舒负手登上高梯,站在大堂二楼的勾栏前,这勾栏外有帘幕围着,小二慌忙上前替杨舒撩开。这个地方,俯视整个外厅,一转头,后院也尽在视野之中,倒是极佳的观望之地。这二楼,也没有客人上来。
环采阁的老主顾都知道,二楼是内部人员以及老妈子花魁等人休息的地方,自然没有不识相的上来骚扰。
他们知道,二楼深处的红房里,住着环采阁的花魁,尽管谁也没有见过。这花魁,不接客,不见人。也曾有酒醉的富家子弟硬要闯一闯红房,但都被环采阁里养的壮丁们打了下去。
杨舒在环采阁的地位,自然不是那些富家翁官二代相比的,他是环采阁最大的股东,在后院都有他的独栋小楼。他躺在小二端来的梨花躺椅上,经小二指点,细细端详起王明来。环采阁的外房雅间本就是通透的,为的是听曲儿听得仔细,真正寻欢的地儿,都在里面的客房。
王明在那雅间里坐的端正,丝毫不像是来寻欢作乐的,只自顾自的喝着送来的一寸砂,眉眼之间没有任何神色,让人看不出情绪。他并不知道,这小小的外厅之间,已经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他。这自然仰仗于他朗声点的一寸砂。
忽的,一个胖子少年模样的人一脚踹开了王明的门,小门咿呀作响。小胖子脸上酿着醉酒的粉色,看样子还没从酒中醒来。小胖子身后跟了几个奴仆样的几个人,个个撸起袖子,一副要揍人的模样。
小胖子借着酒劲,晕晕乎乎问道:“你就是那西都尉朱达的门前狗?”听到这里,旁边路过的几个客人和下人差点吓得瘫倒在地。竟然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辱骂当朝圣后娘娘面前的大红人,怕是不想活了。
王明倒是眉眼神色不变,说道:“我从未说过我是谁,而且,我不是狗。”的确如此,王明自踏入此间,一句都没有提过自己是谁,什么朱达的家眷,圣后娘娘身边的红人,都是旁人的推断而已。
二楼站在杨舒身后的小二听他这么说,满脸疑惑,难不成真的是装的?想到如果是装的,这个少年该是怎样的下场,小二摇了摇头。
杨舒看到这里,脸上露出笑意,看热闹的人从来不嫌事大。伸手摸来桌边的果子一边看一边咀嚼。身后的老仆,也上前拿来个白果,用仅剩的几颗黄牙吃力地啃咬。小二看到,撇了撇嘴,满脸的嫌弃。
小胖子听得王明这般说,哼了声说道:“难不成你还要让小爷给你道歉不成?你知道小爷是谁吗?”
“是的,要道歉,我不知道你是谁。”王明挨个回答了他的问题。
两旁看热闹的人听到这都不禁笑出了声,这小子果真是个木头。
“我爹可是当朝东都尉的都尉司,和你主子一个级别的。”旁边看热闹的自然知道他是东都尉高通的儿子高长林,只不过说到“一个等级”时,自然有人笑出声来。东西都尉职位平级不假,不过任谁也知道,西都尉朱达是圣后娘娘面前的大红人,而东都尉高通,除了官位,啥也不是。
在圣后主持国道的岁月里,官位只是个虚晃,能得到圣后娘娘的恩宠才是荣华富贵,滔天运势的源头。尽管,高通是个官拜一品的都尉,尽管,他是个不参与党争,直言纳谏的好臣子。
父亲比别人矮了一个个头,高长林在众多富家子弟中的实际地位自然比不上朱达的儿子,尽管他的父亲很宠爱这个独子。今天他在环采阁内房里喝酒寻欢,听得手下的人说外面有一人好像是朱达的人,一问,却不是见过的朱家的任何一个家眷。想到这朱达在朝中种种明刀暗枪挤兑父亲,就借着酒劲找上门来。
“竟然是个有眼不识泰山的玩意儿,给我打。”一声令下,两边的仆从窜上去就要扑打王明。无故加之,就算是王明,也会生气。
二楼的杨舒看到这番情景,脸上笑意更盛,他期待着,期待着后面的剧情。旁边的小二看到杨舒这般神色,便安下心来,并不准备安排人去阻止这场纷争。那个少年并不重要,就算他是朱达的门客,环采阁也不会担起什么责任。真正重要的是杨舒的心情,他的心情若是好了,他心里的那件事怕是就有着落了。
高长林身边的几个壮汉自然是有些修为的,一眼就看出王明身上并无真元流动,这才放下心来,收到命令,自然冲上去,拿第一份功劳。
只见冲在首位的壮汉一拳向王明的面门挥去,拳头裹挟着几缕微弱的真元,他刚刚步入杨花境,初窥三千大道。他嘴间已经泛起笑意,这一拳挥下去,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少爷的赏赐,说不定等会少爷高兴了,他也能分得一个歌姬,今夜便可以不眠了,想到这里,他的脸上竟露出略带张狂狰狞的笑意来。
两边的人,有的甚至已经背过脸去,更多地,还是带着笑的看热闹。
只见那拳头已经快要落到王明的面门上,忽的一下,王明已经动起身来,脸一躲,那拳头就扑了个空。若是别的修道之人,遇到这么个不能硬接的拳头,大多都会向后躲去,但是向后躲确实不是化解这一拳的最优打法,因为拳头会继续向前,继续落在你的脸上。
所以王明选择的是侧身躲,拳头,可不会拐弯。
王明抓住他的小臂,顺着他的力气方向,将那个带头的壮汉扔了出去。两边人啧啧称奇,懂行的更是暗赞一声,好解法。二楼的杨舒,更是从梨花椅上直接跳了起来,说声“好!”惹来一众目光,几个歌姬看到杨舒,更是瞬间红起脸来。
其实躲过一拳并不称奇,那些人称奇的,而是王明的反应能力,能在一瞬之间做出肢体上的反应,可见这个少年已经在肢体上训练过多少次。
师傅没有教过王明一招一式,即便是疼爱他的师兄,也未曾指导过他。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那本书越加烂熟于心,随着他的思维容量边疆的扩大,随着他对三千大道越加的向往,他自己悟出了一个身法,或者说,一个心法。
说是身法,却没有准确的一招一式,说是心法,却没有能说得上来的心法口诀。
简言之就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根据对手的招式做出最优的解法。这需要极强的思维能力和身手的敏捷度,恰好,王明的思维判断能力远超常人,恰好,自小到大的山间生活没有限制他手脚的发育。
王明甚至想过,这样的身法等到日后修习了三千大道,配合身法剑招,真元灵识,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在自己的心意之下,运作自己的身体,做出最优的判断,实在是自在。所以,王明给它取了个名字,自在极意法。
后来,这个名字出现在了大周所有身法教材的扉页,无人不知,被封为经典。当然,这是后话。
看到第一个扑了个空,后面的几个壮汉自然也冲上前来,在王明的眼里,他们的招式被放慢,握拳,提手,抽掣,手骨便在一提一伸之间,瞬间错位。
此人下盘不稳,扫腿,破形,侧击后腰,第三个便倒下身来。
没错,我不曾修行,但是我可以通过别的方法打败你。王明没有痛下狠手,那些个倒下的壮汉,大多是被王明抓住了弱点,一时间失去战斗能力。
终于,最后一个被王明撂倒在地,王明缓步走到了小胖子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