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食蝉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内则》,其中排列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三十一物,内有“爵、鹦、蜩、范”。郑玄注云:“蜩,蝉也;范,蜂也。”
可见,当时蝉不仅是庶人的食品,而且为人君筵席上的佐食。《神农本草经》
“蚱蝉”条云:“味咸寒。主小儿惊、夜啼、癫病、寒热。生扬柳上。”陶弘景:“此昔人瞰之。”这说明,蚱蝉除供食用外,还可药用。
古人食蝉,多是晒干为脯。因为蝉以五、六月问为盛,至八月后日渐稀少,将蝉制为脯,则可备四时食用。具体吃法,分为炙食、蒸食、瀹食、食几种。《齐民要术·菹绿七十九》引《食经》云,“蝉脯菹法:‘槌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又云:‘蒸之,细切香菜置上。’又云:‘下沸汤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这就是所谓的炙、蒸、瀹三种食法。至于膳食,即将蝉制成蝉腥,也就是蝉肉羹。
现代国内外营养学界很推崇昆虫的营养、食用价值,认为蝉、蜂、蚯蚓、蚂蚁等都是高蛋白食物,食用不仅可增加营养,还可防治多种疾病。
虫菜杂拾
蚯蚓蚯蚓具有清热、定惊、利尿之功能。还能松弛平滑肌和降低血压,是重要的中药材,也可入馔。晋人张华《博物志》讲:“闽越江北山间,蛮夷瞰丘(即蚯蚓)脯。”至今苗族仍有这种习俗,其待客的盛馔之一,便是腌蚯蚓。还有些地方捉到特大蚯蚓后,或斩片,或切丝、以鸡鸭鱼肉相配,煎炒爆熘,蒸炖氽烩,名为“龙菜”。
蜗牛据《周礼·天官·醢人》记载,周天子享用的珍品中有种肉酱。
“赢醢”,就是蜗牛制的。后来吃者较少。明代,它又出现在餐桌。邝露《赤雅》云:“中山有蜗壳可容升者,以米水去涎,竹刀脍之,角大如指,甘脆,去积解平。余东粤人亦食之,鲜有如其大者。”鸦片战争以后,蜗牛菜逐渐多了起来,其中的名品有:宫保蜗牛、串烤蜗牛、蜗牛烧平菇、蜗牛烩鸽蛋、晚香玉炒蜗牛肉丝、蜗牛肉片砂锅汤等。
龙虱它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龙虱科,种类很多,水栖,常以鱼苗或其他小虫为食。岭南人视其为珍肴,福建人亦偏爱之。《清稗类钞》说:“闽人谓其(指雌性)嚼后口中作金墨香。若设盛席,辄供小碟一二十,必以此品居上。碟中铺以白糖,仅缀数虱于其口而已。粤人亦嗜之。”从这段记叙看,龙虱的身份是相当高了,大概仅有蝎子才能与媲美。
蔗虫学名蔗龟,栖居土中,是甘蔗的一害。这也是《清稗类钞》推荐的名菜:“蔗虫性凉,杭人极贵之,出痘险者,赖以助浆,然不可多得也。
潮州蔗田接壤、蔗虫往往有之,形似蚕蛹而小,味极甘美,居人每佐以饮酒。”据了解,现在的浙、台、粤、闽、桂等省区仍有吃蔗虫的,但由于施用农药,数量大为减少,人们也就难以饱口福了。
吃鸡蛋的名堂
鸡蛋是农村人家常用来招待客人的东西。但在有的地方,例如湖北黄陂,人家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煮鸡蛋,你可别由着馋嘴一扫而空——那吃法是大有讲究的。
你若是他家未过门的女婿或媳妇,那么你碗中的鸡蛋必是双数,并且你可放开肚量,将碗中鸡蛋全部吃掉。但你若只是一般客人,那么碗中鸡蛋一定是单数,一般是三个,也可多达五、七、九个的。如果是三个,可以全吃,也可以一个也不吃。若吃一留二,便是骂了主人;若吃二留一,就是骂了自己。若是五个,可吃一留四或吃四留一;若是七个、可吃四留三或吃三留四。总之,切记避开“两个蛋”,否则大家都不愉快。
在鄂西土家族中,以“敬鸡蛋茶”为招待贵客之礼,一般是在油茶汤里打上三个或四个荷包蛋。土家人认为:吃一个是独吞,吃两个是骂人,吃五个是销五谷,吃六个是赏禄,吃七、八、九个则应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利之语,所以,吃三个或四个才最为恰当。
结婚时,许多地方都有以红蛋待客的风俗。在湖北农村,抬嫁妆的小伙子们往往以抢吃马桶中棉子裹着的红蛋为乐事。侗族人布置新房时,男女老幼争抢花被里的糯米裹红蛋,据说抢到红蛋者,不孕妇女可生育,老人长寿,儿童活泼健壮。
妇女坐月子,鸡蛋是必备之物。孩子生下后,主人会感激地给接主员端上一碗糖鸡蛋。给亲戚朋友报告喜讯,也忘不了带上几个红蛋,并且一定是双数,意为“双喜”。鄂西土家族还喜欢在婴儿满月时,将产妇月子中吃鸡蛋留下的蛋壳倒在路口,表示家中有添丁之喜,母子平安。
与结婚、生子时相反,办丧事是既不能吃也不能送鸡蛋的,因为“蛋”
与“断’同音,不吉利。在春节期间也要避讳,改称“元宝”。
在古代,中国人想象天地就像一个大鸡蛋,天是蛋清,地是蛋黄,开天辟地的盘古,就产生于这个蛋中。由于鸡蛋与宇宙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而许多少数民族中盛行鸡蛋占卜,遇有疾病、战争、迁徙、耕种、建房等事情,就以鸡蛋占卜来定吉凶。卜法有的是将生蛋扣入盛有清水的碗中。视其凝结状态如何;有的是将鸡蛋煮熟,切开观察蛋黄、蛋白或蛋壳上纹路的走向。
台湾高山族人以炒鸡蛋包在树叶中摩擦病人头、胸、腹等处,据说这样可以将人体内作祟的妖精引诱出来。看来,连妖怪也是喜欢吃鸡蛋的。
素食古今
素食,泛指蔬食,习惯上叫素菜,又名斋莱和素馔。素食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2500多年前,《诗经》、《吕览》中就有“野老献芹”、“汉上石耳”
的记载。从汉明帝时开始,素菜便以寺院为立足地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早期,它以羹粥为主,辅以茶点,是寺院款待施主的小吃,以后随着行脚僧人和游方道士的频繁往来,素菜品种才得到不断充实,到北魏以后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菜系。
有趣的是,曹操为了图强称霸,据说自奉节俭,常常茹素,此举不能不对他的从属臣下及后世带来影响。更有意思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以帝王之尊,笃信佛教,素食终身。素食一经皇帝提倡,便涂上了神秘的色彩。在“江南四百八十寺”,僧徒大增,“天下户口,几去其丰”的南朝,素食得到迅速普及,并向精羹发展,“变一瓜为数十种,食一菜为数十味”随着出现。
唐宋时期。烹调技术日臻完美,植物油广泛使用,豆类制品大量增加,素食之风更盛。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素菜可以和用猪、羊肉做成的荤菜相媲美、以假乱真,开后世素菜“荤作”的先河。宋人陈达叟着《本心离蔬食谱》,是我国第一部素菜专着。
至清朝,素食出现黄金时代,有寺观素菜、民间素菜、宫廷素菜和市肆素菜四个分支。北京的“法源寺”、西安的“卧佛寺”、广州的“庆云寺”、镇江的“金山寺,”、上海的“玉佛寺”、杭州的“灵隐寺”、武汉的“归元寺”等烹制的“释菜”闻名遐迩。
在宫廷中,御膳房内专设“素局”,负责皇帝“斋戒”素食,能调制二百余种素馔。素菜主料多为三菇、六耳、蔬果、豆品,完全不沾荤腥。烹制上很讲究“素质荤形”,力求形似、味近。素菜可以配套成龙,组成规格很高的“佛光普照全素大筵”。数十个盘碗洋洋洒洒,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由于营养学家提倡饮食宜“三低一高”(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素菜在世界上更为风行。
如意菜:豆芽
江南民间新春时有个风俗,炒盘如意菜,象征来日事事“称心如意”。
如意莱为何物?豆芽也。
如意菜是怎么得名的呢?据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察访来到一户农家,正饥肠辘辘。这家农妇就炒了一盘黄澄澄、金灿灿的菜肴给乾隆吃。乾隆吃着感到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就问农妇这是什么菜?农妇随口答道,此菜形似“如意”,乃“如意菜”也。
乾隆回到了京城,山珍海味吃腻了,想吃“如意菜”。御厨却弄不懂“如意菜”为何物。
豆芽菜是黄豆芽、绿豆芽、黑豆芽和小豆芽的总称,是我国传统的菜肴,据记载远在东汉时期就已广泛食用。
北宋《东京梦华录》说,东京城里“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柬之,谓之‘种生’”。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惟此豆芽自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豆芽的形象很吸引人,古人赞誉它是“冰肌玉质”,“金芽寸长”,“白龙之须”。豆芽入菜,人们又赋予它美好的雅称,清代寺院素菜中行它为“金丝吊葫芦”。北方饭店中有一道“寿星拄拐杖”名菜,就是用豆芽配以大虾制成,弯曲的大虾犹如蹒跚的寿星,而那银白细长的豆芽就是拐杖,确实别具匠心,妙趣横生。
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脆嫩多汁的豆芽除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糖外,矿物质、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某些营养成分比豆子含量还高。这是由于豆子发芽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使豆芽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淀粉分解为糖的缘故。
豆芽所含的叶绿素能够分解人体消化道的亚硝酸胺,有助于预防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一些营养和食品专家认为,豆芽含有若干强力的抗癌物质,具有意想不到的营养和医疗价值。
豆芽菜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声誉与日俱增,1956年毛泽东与音乐工作者谈话时说:“中国的豆腐、豆芽菜、皮蛋、北京的烤鸭是有特殊性的,别国比不上,可以国际化。”如今中国的豆芽已成为国际时髦的食品。在德国的冷盘中如果少了豆芽,客人会认为这是偷工减料。在萨尔瓦多,当地人把豆芽菜看作中国菜的象征。美国把豆芽菜列入防癌食品。不少国家还把绿豆芽奉为减肥健美的蔬菜。“如意菜”的美名,它当之无愧。
豆皮今昔谈
每个地方都有特产。武汉的特产是什么?是豆皮,“老通城”的豆皮。
豆皮,在湖北民间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人们每逢佳节,都要用绿豆加黄豆加米磨浆,在热锅上烙成薄薄的一张张皮,切成丝,或炒,或煮,或焖,名曰“豆丝”。约半个世纪前,一个名叫高金安的人,经过反复研制,在薄皮上加肉丁、笋丁、鲜虾、冬菇和熟糯米,稍炯后切成块状,起锅装盘,名曰“豆皮”。
1929年,汉阳商人曾厚诚在汉口开了一家“老通城食品店”。他为了创王牌,邀做豆皮的高金安入伙,从此,三鲜豆皮与“老通城”胶合在一起了。“老通城”靠豆皮而名闻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