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以后,满汉全席从官府中传到民间,许多菜馆酒楼,也都以满汉全席为名广为招徕。北京的满汉全席传到了直鲁豫各省;四川的满汉全席传到了江南各地;广州的满汉全席则传遍了广东、福建和香港。咸丰皇帝死后,慈禧曾下过一道旨令:京外各省市一律不许使用满汉全席这个名称。到了1890年,光绪皇帝到天津私查军情时,有人把慈禧的旨令面奏于光绪,于是他又下了一道旨意:王侯将领可以享用满汉全席。以致后来天津一带大兴满汉全席之风。至今,一些天津的老厨师们还保存着当时在民间流传的满汉全席菜单。
辛亥革命后,清宫中的御厨们纷纷逃出宫廷另谋生活。一些大饭庄为招揽生意,雇用了一批这样的清宫御厨,把清宫中的一些菜点移到饭庄的台面上。满汉全席遂在各大城市中名噪一时。随着满汉全席的逐渐普及,它的内容有所简化,由原来的200多款菜点减少到100多款。从搜集到的各地满汉全席的菜单来看,有64款至110款不等。许多满式菜点,也都并入汉席之中,满汉全席食谱中,菜款名称虽然光怪陆离,但基本上都是由燕窝、鱼翅、海参、鲍鱼、熊掌、豹狸、螺蚧等山珍海味做成的,也有生猴脑子这样的生番食品。
后来,由于军阀连年混战,满汉全席逐渐不为时尚。它们已被新形式所代替:京津一带的回民饭庄挂起了“全羊席”的招牌;南京的回民饭庄挂起了“全凤宴”(鸡喻为凤)的招牌;福建地区的饭店挂的是“海王席”(即龙虾席);扬州地区挂“全龙席”(鳝鱼喻为龙);苏州地区挂“全素席”;东北地区挂“全虎席”(猪喻为虎)……此外还有“燕翅鸭全席”、“海参席“等等。天津各大饭店出现了八大件、八小炒、四冷荤、四热荤、两甜点、四京果、四看果、伊府面、四饭菜组成的筵席,也有以四冷荤、四鲜果、六大件、六小炒、四干果组成的筵席。抗战时期,又改为八大件、两热荤的筵席。
近几十年来,香港成了繁华的消费城市,一些饭店酒楼,竞相办起了满汉全席以招徕顾客。日本、泰国、新加坡等晷的一些中式酒楼,也都举办过满汉全席。但是,其菜点食谱往往并非正宗。
正宗的满汉全席有一定的礼仪、程序和格局。
在清朝官府举办满汉全席时,要奏乐、鸣炮、行礼恭迎宾客入座,赴宴的客人也有专门接受这些礼节的方式。客人入座后,由侍者先安排进门点心,如约请的客人是高官显爵或是主人的长辈,当他们进了府门后侍者要先上“安位菜”,以示主人对贵客的尊敬和热忱。整个接待过程中,侍者要做好“亮、安、定、收”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客人未就坐前,要把干果、糖饯、蜜饯、鲜果、冷荤、点心摆放在餐桌上,并要穿插摆齐,分布协调,先让客人欣赏一番,以示台面的精美和豪华,此为“亮席”。接着,撤去桌面上的干果、鲜果和点心,重新摆放餐具,做好就餐前的准备,此为“安席”。
客人被请入餐室后,按职论辈就坐,此为“定席”。客人食毕,要及时收拾台面,此为“收席”。
满汉全席上菜的先后和菜品的基数也有一定的规格。每道菜品,一般以四件和八件为基数。也有以十件为基数的。比如,扬州的“扬席”,共有菜点110种,这是不多见的。如此名目繁多的食品,往往边吃边娱乐要用一整天,甚至分几天吃。现在北京北海的仿膳饭庄承办的满汉全席,每次宴会已经简化为六道大菜,取意为“六六顺”;每道大菜带有两个或四个副菜,象征“带子上朝”。这都是民间传统的说法,表示吉祥如意的愿望。
厨师称谓种种
鼎俎家对厨师的尊称。鼎、俎均为炊事用具。《茶馀客话》:“鼎俎家蒸玉面狸与烹黄雀,必先以蜜涂之。”
厨娘女厨师。宋·洪巽《谷漫录》:“京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姿质,教以主业,用备士大夫采拾娱侍,名目不一。就中厨娘最为下色,然非极富贵家不可用。”
炊家子古代的炊事兵。《孙子兵法·作战篇》:“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唐·杜牧引《司马法》注:“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炊家子十人。”亦为“炊子”。明·王志坚《表异录》:“曹公兵法,谓主炊者为炊子。”
庖丁厨师。《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唐·成玄英疏》:
“庖丁,谓掌厨丁役之人,今之供膳是也。亦言:丁、名也。”
庖正庖,厨师。庖正,掌管膳食之官。《左传·衷公元年》:“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注曰:“庖正,掌膳羞之官。”
膳夫古时官名,主管王及后妃等的炊饮膳食之事。《周礼‘天官冢宰‘’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诗经叫、雅·十月之交》:“家伯维宰,仲允膳夫。”《左传·庄公十九年》:“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母,而收膳夫之秩。”
宰夫古时掌管膳食的小吏。《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真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国语’周语上》:“宰夫陈飨,膳宰监之。”注曰:“宰夫,下大夫;膳宰,膳夫也。”又称“宰人”,《庄子·说剑》:“宰人上食,王三环之。”
庖人古时掌膳食之官。《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孟子·万章下》:“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后泛指厨师。《文苑英华》139《烹小鲜赋》:“力刀之任,庖人是司。”
僧厨寺院中的事炊者。《清嘉录》引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双弓学得僧厨法,瓦钵分盛和蔗胎。”
炊人厨师或担任炊事的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渐米匠人苏润,本是王家炊人。”
厨下儿炊事工。《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
饔人古代官名,掌割烹煎和之事。《周礼》:“凡王之好赐肉惰,则饔人共之。”“饔人”又有内饔、外饔之别。
内饔古代官名。掌管王、后、世子的饮食等。《周礼。天官‘内饔》载:
“内饔掌理王与后、世子的肴馔切割、烹煎调味等事物。同时也掌管一些宗庙祭祀之事。
全球的中国餐馆
现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式的饭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据粗略统计,中国餐馆在美国有25000家,其中纽约5000家;在巴黎有1600家;在荷兰有3000家;在比利时有3000家;在英国有4000多家;在马德里有31家;在维也纳有70家;在罗马有10多家;在加拉加斯有50多家。
意大利米兰市有3000多名华侨,开设38家中国餐馆。拥有80多万人的圭亚那,华人不到6000人,几乎包揽了全国的饮食业。美国有一家杂志曾就“哪个国家的菜最好吃”的问题作过一次民意测验,结果90%的投票都认为中国菜最好吃。
中国小吃漫话
在色香味形竞奇斗芳的中国食苑中,有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古朴奇葩,这,就是植根于各地民间的传统风味小吃。
“小吃”一词见于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一书:“世俗例,以早晨小吃为点心。”但见诸文字记载的小吃品种,却可以上溯到距今3000年左右。
先秦古籍《周礼。天官》中的“羞笾之食,糗饵粉糍”,便都是粉、糕之类的小吃。这说明在周乃至商代,我国已具有品种多样的米、面小吃了。
汉代小吃,已初成体系。饮食市场“熟食遍列”,“燔炙满案”,着名品种有:白切狗肉、煎鱼切肝、腌羊酱鸡、马奶子酒、烂煮羔羊、甜味豆浆、烧雁羹、甜瓠子等等,真是主副杂陈、应有尽有。
唐宋两代,随着经济繁荣、饮食业的发展,小吃品种更为琳琅满目,唐朝宰相段文昌编纂的《食经》中,就记有馄饨、粽子、汤中牢丸(元宵)、五色饼、佧食(饺子)等等。其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仅饼一品就有阿韩特饼、几当饼、饣是饣胡饼、赍字五色饼等花色,并已有“豆沙”之制的记载。至如韦巨源《食单》中记述的“七返糕”、“金铃炙”、“同心生结脯”、“金银夹花平截”、“火啖盏口饣追”等,则是工艺水平更高一级的主副小吃。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描写经营小吃的盛况时写道:“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糕、粥、血脏羹、羊血粉羹之类……有卖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者,以赶早市直至饭前方罢。”仅早点小吃就有如此繁多的品种。
金、元、明、清四朝,少数民族小吃与汉族小吃相互交融,在传统的中国小吃家族中,又增加了珍味逸品。如流行的回族小吃有“设克儿匹刺”
(蜜面为皮、胡桃肉为馅的面饼),“卷煎饼”(面皮卷白果馅的油炸食品),“糕麋”(煮烂羊头皮肉加米粉及蜜制成);女真族小吃有“柿糕”(粘米干柿同捣粉,蒸熟,人果仁做饼),“栗糕”(栗粉少加粘米粉,蜜水和,蒸熟)等;蒙古族小吃有“不朵”(蒙古粥食),罗撤(汤面),口涅(馍头)等。
在中华民族各个传统节日里,五花八门的小吃也都有各自的吉祥喜庆的寓意。例如,北方人年三十吃饺子,“更岁交子”为的是新年诸事交好运气,岭南的年宵煎堆又叫油糍,每到农历岁尾,家家主妇都精心制作,务使炸得松圆胀发,以示吉兆——圆满而生发,并以此作为春节互贺的馈礼。“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大家都有,这是多么质朴而和谐的美好愿望啊!南北皆食年糕”,寓有生活“年年升高”之意;煮面条馄饨,被称为“银线吊葫芦”,意味着聚财聚宝;合家吃元宵,象征年年团圆……所有这些,都是将美意寓在美食之中,使喜庆节日更加增添喜庆气氛,并激励人们更加奋发向上。
除了特色独具的应典应节小吃,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时令也均有自己的小吃群。中国小吃的这一特点,古代已有体现,今日愈加鲜明。明代刘若愚《酌中志》载,那时人们正月吃年糕、元宵、双羊肠、枣泥卷;二月吃黍面枣糕、煎饼;三月吃江米面凉饼;五月吃粽子;十月吃奶皮、酥糕;十一月吃羊肉包、扁食、馄饨;腊月吃灌肠、油渣……小吃的时令特点,自然与该品种小吃的起缘有关,而各种小吃在创制之初,也都维系于时令和当地人们的饮食尚好,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以北京为例,每当嫩柳吐绿的春天到来时,传统小吃艾窝窝、豌豆黄等即随之陆续出现于食市;时值溽暑蒸人的夏令,冷凝滑爽的杏仁豆腐、奶酪、漏鱼等,又纷纷应市为人们消暑解热;在收获的金秋季节,以新收子实炊成的江米藕、栗子糕、八宝莲子粥等,则又展现在人们面前;至于白雪皑皑的隆冬,那热腾腾的盆糕,滚烫喷香的羊肉杂面、白汤杂碎,又登盘人桌,为食者送暖驱寒。在山明水秀的杭州,一年四季的小吃又是另一番江南的情致:当新葱抽叶,嫩韭发芽的春季,韭芽肉丝春卷、葱包桧儿以及清明艾饺便应时上市;在骄阳似火、荷花飘香的夏令,清香淡雅、解渴消暑的西湖藕粥、冰糖莲子粥、八宝绿豆汤、地粟糕等登盏人盘;至若蟹肥菊黄、桂花吐芳的秋季,南湖蟹肉包子、西湖桂花藕粉以及重阳栗糕,又香飘街巷;而在岁寒年末,腊梅傲雪的冬天,又有酥羊大面、菜卤豆腐等香热小吃供人们食用驱寒。
中国小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结晶,它所具有的主副兼备营养台理、应时应节、食用方便、经济实惠、宜于贮存等优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既是吃的食物,又是一件件工艺品。
各地的特色主食、小吃和菜肴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口味不一,有很多有趣的主食、风味小吃和菜肴。
“米粉”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地方风味小吃。主要是壮族、汉族的饮食习俗。在广东、广西、云南、湖南一带很流行。形如细条的米粉,在广西叫“线粉”,在云南叫“米线”。食用时,根据烹调方法的不同,又各有称呼。
将米粉和各种配料、佐料凉拌而食的,叫“凉拌粉”。将米粉放在滚水锅里烫熟,捞起,不放汤,加配料、佐料,叫“冒热粉”。加汤,称“汤粉”。将配料、佐料另行煮熟放于一容器,由吃食者自行安排,叫“过桥米线”。此外,根据米线中所放佐料的不同,又有“叉烧粉”、“牛肉粉”、“鸡肉粉”、“螺丝粉”等多种米粉,很受欢迎。
“狗不理”包子,是又一种有影响的风味小吃。传说100多年前,有个叫高贵有的14岁的孩子,只身来到天津,在一家蒸食铺当小伙计。高贵有小名叫“狗不理”,人虽小,却很机灵,做的包子又快又好,卖得很快。后来他自己也开了个铺,专售自己做的包子,被称为“狗不理”包子铺。在天津,高贵有是最早放骨头汤做馅、第一个用米发面做包子的,他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所以名声越搞越大,远近闻名。
吃“香竹饭”是傣族人的一种饮食习俗。西双版纳的森林里,有一种蕴含清香的竹子。每年秋收吼后,人们采来香竹,用新米制成香竹饭,十分可口。做法是,将香竹砍成一段段竹筒,注意保存好里面的竹膜。装入新米,掺水,留一定空隙,以芭蕉叶将洞口塞紧。待竹筒内的米浸泡有数小时后,放到火上烤。先弱火,后旺火,不时翻动。烤熟剖开,即可食用,芳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