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述
概括:武经七书之一
作者:黄石公
年代:东汉
入选理由
。《三略》是一部从政治与军事关系上论述战胜攻取的兵书,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
背景搜索
《三略》全称为《黄石公三略》,曾被收入《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一部影响很大的兵书。
关于《三略》与黄石公及张良所受之书的关系,古代学者曾作过多种推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几种:
其一,《隋书?经籍志?子部?兵家类》著录为下邳神人即黄石公撰。这种说法既将“圯桥献履”故事指实,又将书名作了直解,显然是不可取的。
其二,宋真德秀《西山文集》认为《三略》应当是张子房所受之书。此说只是提出《三略》不会是姜太公吕尚所作,但对作者是谁,并未深究。
其三,明张居正(见《鳌头七书?三略》转引)、刘寅(见《武经七书直解?三略直解》)等认为《三略》本太公书,而黄石公或推演之以授子房。这种说法指认周初的姜太公为原作者,黄石公为解说者,更缺乏实据。
关于张良所受之书,《史记留侯世家》说得很清楚,乃《太公兵法》。据现代学者考证,这部《太公兵法》应即是流传至今的《六韬》(参见张烈《〈六韬〉的成书及其内容》等文),所以《三略》并不是张良持有的那部秘籍。如此说来,圯上老人作此书的说法也就更不可信了。
那么书名中的“黄石公”三字又该如何解释呢?我们认为这是出于我国古人著书的特有习惯。古人尚古,更欲法古,因而托名先圣先贤之名所作的书比标明普通作者所写的书更容易流传,所以我国古代的伪书(作者隐匿本名而托名前人的作品)很多,有些伪书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兵书中自然也不少,如《六韬》即是。《黄石公三略》也属于这种情况。张良原本是一个只知逞匹夫之勇的贵族少年,后来却变成了开国君主的最重要的谋臣良师,而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将这种转变导源于圯上老人的授书,所以圯上老人一直深受人们的景仰敬佩,再加上授书老人不仅举止奇异,学识超群,更兼神机妙算,所言皆中,并托言自身即是谷城山下黄石,自我神化,因而他的神秘光环愈加耀眼,后人托其名著书就是很自然的了。今天我们在历代书志上还可以查到《黄石公阴谋行军秘法》等一二十种,现存的也有《黄石公素书》等数种,这部《三略》正是其中的代表作。
至于《黄石公三略》的具体成书时间现在也很难确考,以往曾有先秦说、秦代说、楚汉说、两晋南北朝说等数种说法,近年学者们通过分析《三略》书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及其所使用语言的时代特征、所引用诸书的流传时代、作者著书立说的目的,及古籍上有关本书的记载等,认为《三略》当作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期(参见许保林《(黄石公三略)浅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黄石公三略》是西汉末年或稍后的精通兵法、熟悉张良事迹的隐士因袭吕尚等兵家思想,并借用黄石公名义所作的一部很有成就的兵书,作者究竟是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今已无从查考,准确的成书年代也很难确定。
《三略》成书后,先是以《黄石公记》一名行世,《后汉书?臧宫传》中即收有《黄石公记》的引文,与今本《三略》文句几乎完全一致。《三略》一名出现稍晚,但生活于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陈琳在《武军赋》的赋序中已提到了《三略》,并把它与孙武、吴起的军事著作及《六韬》相提并论。三国时期的士人引用此书时,也采用《三略》一名,如曹魏李康《运命论》即选用了此名。这一书名可能与原书分上、中、下三略,且《中略》中有:“是故三略为衰世作”一语有关。至唐朝人们仍随各自习惯分别采用两名,《隋书?经籍志》的有关著录说明文字即是明证。宋以后人们才普遍取用《黄石公三略》一名,《黄石公记》之名渐不被世人所用。
《黄石公三略》篇幅不长,约为四千字,关于它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各卷正文后的大意中进行解说,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黄石公三略》的结构比较松散,论述不够集中,同一议题常分散于几处阐述,我们阅读时需要随着作者的笔触经常转换思路。不过,《三略》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问题的专著,内中关于政治战略的论述尤其充分,其论说的核心是如何收揽人心,选贤任能,我们牢牢记住这一点就比较容易把握该书的精髓,领会作者的主旨。
作品快读
《黄石公三略》是产生并流传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著名的兵书,其价值是多方面的。
从兵学发展史上看,《三略》继承了姜太公吕尚一脉的兵学思想(这正是后人讹托本书为太公所作的原因之一),并有所发挥,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如关于如何控制战略要地问题,《三略》的论述就比前此的兵书战策前进了一步。
战略要地通常是指那些对于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地区或地形地物。中国古代的各种兵书都曾论及征战部队遇经险要地形时的处置方式。如孙武主张应尽量避免在险要地区交战:“圮地则行,围地则谋”(《孙子?九地篇》),《吴子》却认为要积极利用险要地形作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要“避之于易,邀之于厄”(《吴子?应变》)。《六韬》对此说加以发展,提出:“依山林险阻,水泉林木,而为之守;谨守关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六韬?虎韬》),这些提法各有所据,均具有指导意义,但却都没能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对险要地形的占领和控制问题,而《黄石公三略》则明确提出“获固守之,获厄塞之,获难屯之”(《上略》),即获得坚固之地要把守,获得险隘关卡要封锁,获得艰危冲要要屯兵驻守。这样《三略》不仅把战略要地区分为“固”“厄”“难”三种类型,而且提出了、“守”“塞”“屯”三种相应的处置方式,远比前人的论述更精细、准确,也更具实战价值。书中类此之处很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略》在军事战略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它关于政治谋略的阐释留给人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三略》虽名为兵书,并被列入《武经七书》,但其内容与《孙子兵法》却不尽相同。《孙子》的论述以战略为主,本书则以政略为主。
《三略》的政治思想主要渊源于儒家,如《下略》中有关仁、义、礼等的提法即是,但它对道家的“以柔克刚,以弱击强”、“无为而治”、“功成身退”等思想也特别重视,而其有关四民社会、赏罚分明、令出必行的法治精神又渊源于管子的法家思想。因而《三略》可说是博采众家之长。但《三略》又绝非机械地搬用各家学说,而是在此基础上终成一家之言,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比如《上略》中“通志于众”的提法即要求为君为将者主动使自己的意志与民众的意愿相沟通,说明作者对人民大众在军国大事中的重要作用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故尔才能提出这种更显平等的主张。我们知道,战争的主体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人,兵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人学。《三略》作者深谙此道,书中关于如何选贤任能,收揽人心的论述比比皆是,其中的某些提法对我们今日如何为人处世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其实目前许多人醉心于研读古代兵书正是想从中学习借鉴做人的艺术)。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黄石公三略》的文献价值很高,它保留了一些已经失传了的古代兵书中的文句,为我们了解这些佚书的概貌提供了最重要的线索。《三略》主要引用了《军谶》、《军势》两书,其中征引最多的是《军谶》,这大约是一部假托神明,预言军队吉凶祸福,及征战胜败输赢的古兵书,早已佚失,今日我们只能在《三略》中看到它的一些片段。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三略》版本(许保林《(黄石公三略)浅说》统计为一百四十余种),这些版本可以大体上分为两个系统,即《群书治要》本和《武经七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