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进入汶川的陆路和水路两条道都不通,她想起直升机应该可以进入震中,但当时广播中说由于天气原因空降部队无法降落,这时她的好朋友左婷给她发来了短信。左婷是张琪的发小,现在在九寨沟工作,也是汶川人。左婷就住在“大平头”山脚下,她听到解放军没找到合适的落点,就一下子想到了她家旁边的那个山头,因为这个山头是一个“大平头”,地形很宽广。当时左婷并不确定这里能降落飞机,就打电话和张琪商量。
张琪告诉记者:“‘大平头’是一块田地,平时村民就在那种些玉米,最主要的是,那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下山后离县城仅7公里,而且有新旧两条公路直通汶川县城。那里原本是打算修建大禹祭坛的地方。很适合直升机降落,我觉得那至少可以停两架直升机。”
如果没人顶的话,帖子就会沉下去
可消息怎么传递到抗震中心?张琪想到了运用网络。“平时我也上网,经常会看到QQ群和一些帖子上的消息只要有一点轰动就会有很多人知道,我就去网吧发了帖子。”张琪回忆道。
张琪和左婷用的是同一个百度贴吧ID号,她们俩都发了很多帖子。14日晚上8点04分,张琪在百度贴吧的汶川吧上发了第一个帖子。“第二天我就想要在地震吧、四川吧等吧发这个帖子,但当我进去看的时候,发现已经有网友把我们这个帖子发了上去。”张琪说,“平时我也经常上网看贴,知道如果帖子不顶起来就没人看,我当时就想如果这条消息有很多人顶,就会一直在最上面,每个人一进来就会看到,如果没人顶的话帖子就会沉下去,这个办法就没有用了。”
怕网友认为是假消息,就留了手机电话
那几天成都还有余震,张琪每天中午去网吧看帖子的情况。张琪班上的27个同学都帮她转这个帖子。“我在上网的时候把这条消息传给我认识的每一个人,他们再传给他们认识的每一个人,就这样帖子就广泛流传了。当时,网上关于地震的假消息也是比较多的,我们怕网友们认为我们这条消息是假消息,就留了手机电话。
“帖子一发出去就有人顶了,很多网友打电话过来问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们只要一问我就给他们解释。每个人打电话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不是在网上发了个消息?我就说嗯,他们就问我这个帖子中说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我就说是真的,网友们问完就说他们会尽自己全力帮我把这个帖子转给谁谁谁,会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这个帖子的回复有好几百条。”张琪告诉记者。
空降部队确认消息,她第一次哭出了声
“14日晚上由于很多网友都给左婷打电话询问这件事,她一晚上没睡,第二天我让她休息一下,就把她的电话转到我的手机上了。”回忆起空降部队联系到张琪的情景,她激动地说,“15日中午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了,接起来后,对方就说‘我是空降部队的’,我心里就一直念叨‘空降部队,不会吧?’他就问我那个消息是不是真的,我说是,然后给他解说了一下那个地方的地形,他就说他们会去核实一下那里的地形。”
挂断电话后张琪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接了很多电话都是网友打来的,她并没奢望过空降部队会这么快打来电话。这之后她苦苦等待了近4小时,电话都没有响起。晚上6点多,正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吃午饭的张琪接到了一个上海记者的电话,他告诉张琪空降指挥部已经确认了她们提供的消息。“哇!真的啊!我也能为灾区做一点贡献了!”地震之后,张琪第一次哭出了声。
16日的时候,张琪和在茂县的父母通上了电话,但家里的情况她并不清楚。“我父母并不知道这次空降和我有些关系,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主要关心的是他们的安全,其他的都不重要。”
现在张琪已经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以前在学校默默无闻的她现在成了大家谈论的焦点,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同学在学校里碰见张琪都会主动走过来跟她聊天,这种转换用张琪自己的话说就是“不习惯,真的不习惯”。
左婷,女,1987年生人,四川省九寨沟县移动公司职员
空降部队选的降落地不如“大平头”方便
左婷的家就住在“大平头”的山脚下,从小就在那玩,她告诉记者她家的田地都在那,那个山头至少有一二百平方米,而且地比较平,全是樱桃树,没有什么障碍物。
“我看到电视上说空降部队找不到合适的空降地点,温总理下了死命令让部队一定要下到汶川县城,那些部队就找了一个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那山好像叫‘阳山寨’,虽然离汶川县城比较近,但是山很高,从山上下来会走很远,而且部队肯定会带很多物资,运送物资很麻烦。”左婷说,“我在网上看到网友们发的直升机降落的地方,我觉得还不如我们那呢。我家那个山头可能只有一两百米高,下山之后还有两条公路可以直接到县城,我就想如果空降部队能降落在‘大平头’上可能会方便许多。”
发帖用“重要情报”吸引网友眼球
说到为何会选择在贴吧上发布这个“重要情报”,左婷笑着告诉记者:“以前我经常在百度贴吧上发帖子,我是快乐男生魏晨的粉丝,我的ID叫恋晨风景,以前总在贴吧上顶他。我知道每天进贴吧会有很多人,当时我们的这个消息比较有价值,但没敢肯定网友们会顶起来,就想试试吧。”
当时九寨沟也一直有余震,由于当地网络不稳定,左婷发了几次帖子,验证码都输不进去,她就打电话叫张琪在成都发,两个女孩在两地同时发着这条珍贵的情报。
一般帖子的名字比较吸引人才会引起网友们的点击和浏览。“我发的帖子名有‘重要情报’四个字,看见没?紧接着名字上写了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空降,仅离县城7公里。”左婷说她当时这样起帖子名就是要抓住大家的眼球,“我发的时候就想,这个帖子肯定会引起大家关注,但我特别怕帖子沉了,结果发完帖子3秒钟后就有人给我发短信了。”左婷告诉记者。
收到几千条短信,有陌生人给充电话费
第一个网友给左婷回的短信写道:“朋友,看到了你发的帖子,你可以打当地的110或114,应该都能帮你联系到指挥部”。左婷看到这条短信后,给北京的114打了个电话,但似乎没打对地方,没找到合适的地方汇报情况。
“我第一时间知道空降指挥部采用了我们的建议是通过短信得知的。”左婷想到当时那一幕还十分激动,“网友们给我发短信说,搜狐主页上已经登了空降部队选择我们提供的地点降落,我看到这些短信根本不敢相信,就打开搜狐看了,发现是真的,我特别高兴。我觉得这些情报很重要,空降部队真的去实地考察了,我很欣慰。”
这次能成功把情报发送出去用左婷的话说就是“我一直相信网络的力量和速度”。左婷非常感谢网友的帮助,她说前两天她光删网友发来的短信就删了一下午,大概有4000多条,有数不清的网友都给她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有不少不认识的网友还给我充了话费,他们怕我手机停机,空降部队不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我。有几个网友给我这样发的短信:‘朋友,知道肯定有很多人联系你,你也会联系很多人,我帮你充了100元话费’,他们都在没有核实我身份的情况下给我充的话费,我特别感动。”左婷说到这有些激动。
从地震到现在,左婷只在16日的时候和父母联系了一次,汶川的信号很不好,左婷只听见父亲在电话里说:“家里没事,都没事”,其他什么都没说,但左婷告诉记者她只要知道家里没事就放心了许多。
(来源:《青年周末》 作者:王媛)
北川县长经大忠:
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
“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喊出这振聋发聩一句话的,是北川县长经大忠。
经大忠喊出这句话时,并没觉得它会振聋发聩——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县礼堂正在举行青年创业大会,500多人济济一堂。当地下传来强烈震动,礼堂发生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坐在主席台上的经大忠“想也没有想”,就用麦克风最后的扩音,喊出了这句话——“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300名中小学生涌向仅有的两扇小门,而在场的北川县百名干部,没一个转过身去,没一个挪动脚步。8分钟后,所有学生娃全部撤走,经大忠才带着干部们跑出濒临倒塌的礼堂……
为什么经大忠的一声喊,那么振聋发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也曾有过的“一声喊”,久久地刺伤过国人之心。那也是“一声喊”,喊的却是“让领导先撤”——14年前的西部某市,也是在一个礼堂,发生了一场大火,奇怪的是,30余名教师无一生还,数十名小学生葬身火海,而同在火场的官员,却安然无一罹难。什么原因呢?因为大火乍起,麦克风里却高喊“大家不要乱,让领导先走”,于是坐在前排离起火点最近也是最危险的官员们,一个个“从后排的学生中挤出仅有一个大门”,就这么扬长而去,丢下了救护学生的教师和几百名小学生……
这“一声喊”,已经过去了10多年,但至今为国人所痛。因此到了今天,当我们听到同样是麦克风里“一声喊”,喊出的却是“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时,感到那样惊天动地,感到那样振聋发聩——经县长“想也没有想”的“一声喊”,喊出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喊出了几千万共产党员、几百万领导干部的“先后观”乃至“生死观”。这“一声喊”,没有给党丢脸,而是为鲜红的党旗增添了无上的风采;这“一声喊”,没有让人民失望,而是为党的执政基础夯下了最坚实的磐石。
共产党人也是人。由一家死了四口却“想也没有想”就喊出一声时代强音的经县长,我们还想到同样是北川县的副县长翟永安。翟副县长一家几口,被埋在废墟之下,他确知家人无法救出来后,在废墟前磕头一跪,说了一句“父亲,对不起了”!就奔离现场,一头扎进了救援别人父亲的救灾之中。翟永安是个孝子,但在“忠孝不能两全”之际,他选择了对人民的大忠,他选择了请老父原谅他的“不孝”……
这些年来,我们的干部中,也曾传出忠孝不能正确对待的事儿。占据几十亩良田,为亡父建造豪华坟墓者有之,利用职权便利,为老父谋求豪宅广厦有之。他们应当从翟永安的一跪中警醒,懂得尽忠和行孝的关系。而从翟副县长的一跪中,我们更可以看到,什么是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
大灾当前,震区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交出的是出色的答卷。我们从经大忠振聋发聩的一声喊和翟永安忠孝两全的一跪磕中,难道不能得出深刻的结论,难道不应全面真实地重新审视我们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凌河)
记者冒险再入北川:
难忘死去小城和忠心的小狗
回到上海已经几天了。在这座车水马龙、有着蓬勃生命力的大都市里,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里还是会不断闪现出北川,闪现出那座已经千疮百孔、再也无法重建的城。
去北川前,我遇到了许多同行,都说晚了,北川已经封城,路上前后有三道封锁线,军队严防死守,就算绵阳市委给你一纸证明,也白费工夫。
我十分沮丧,但万不甘心。此次汶川大地震,破坏最重、最为惨烈的,是北川。两万人的小城,罹难就有8000多人,至今仍有许多尸体被埋在废墟下。
封城之后,这座没有一条活着的生命的城市,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这座空空荡荡、埋葬了近万生灵的死城,该是怎样的一番凄凉?如果头顶的堰塞湖一旦泄洪,谁能为北川留下最后的身影?
于是,我决定冒险进入北川。
前 往
5月24日一早,我背上行囊,备好行装,与两个年轻人——新华社山西分社的江宏景,以及《东方早报》的赵昀,租了一辆小车,从成都向北川急驶。
车朝山里开,路途坑坑洼洼,内心忐忑不安,我们三人随时准备被军警阻截。但直到距北川很近的安县老城,也没遇到警察拦截。我心里不时嘀咕:不是说有三道防线吗?
秩序井然的安县老街,看不到什么戒备森严的迹象,倒是小超市成了我们最后的补给站。我们买了一大堆饼干、牛奶和矿泉水。尽管这里是灾区,但店家老板娘仍旧本分,不发国难财。
我看了一眼租来的这辆大众车,外表普通,真想买张红纸,写上“指挥车”或者“抢修应急”的字样。可又一想,连绵阳市委的证明都不管用,这些还能吓住谁?
山风扑面而来,混浊的气味里夹杂着漂白粉、消毒水和焚烧后焦糊的味道。路的两边,有很多士兵的身影。田里,士兵和农民一起在收割油菜籽和插稻秧。天很阴沉,没人荷枪实弹,也无人设岗盘查。路过的几个公路收费站,一律免费放行。
我们一路飞速驶过。
严 查
天更加阴沉了,淅淅落落开始滴雨。
司机突然松下了油门,车速骤缓。我从前窗中看到,山路的上坡处出现了路障,还有许多军警在把守。
终于遇上盘查了。我们只能把车停在一边。同伴轻声告诉我,此地距北川还有一两公里,是进入北川唯一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