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渐黑了下来,我突然发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同伴们在一起了,在混乱的人群中根本无法和他们取得联系,雨越下越大,我和另一些民兵模样的人抬着一个腿断掉的人往县城收费站外走去,把那个分不清年龄和伤势程度的人送上车,突然看见一个穿着红花呢绒衣服的老婆婆独自走着,我刚才已几次看见她孤独地在这条路上了,问她是不是一个人,她说“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咧,只是老伴走丢了”。
我说你赶紧上车吧,她坚决地说不,她说她的老伴叫贾(也许是成才,也许是占才,我记不清了),和她从泥巴下面逃出来时约好了——要走就一起走,谁也不能一个人逃到山下去,她要在这里等老伴,因为老伴这时一定在等她,在找她。
我怀疑她并不能肯定老伴是否生存着,因为她的老伴已经八十一岁了,那么混乱而充满余震的地方,随时有再掉落下去的可能,但是我仍然说,你老伴肯定在哪里等你,我帮你找,她说你就喊他“贾大爷,他听得懂的,你要告诉他我在收费站这里等他”,我跑回去到处喊“贾大爷,有人找”,这样的喊声在那时并不少见,我跑到加油站,跑到一中门口,又跑到山梁处,见过一些老人,但对我的喊声没有回应……
天越来越黑,我跑回去让那个还坐在收费站的老婆婆先走,她坚决不走,她说老伴以前是个老公安,很讲信用的,他俩本来是在成都的,因为支边很年轻就到了北川,他家本来有八个人,现在只剩下她和贾大爷两个人了,要是她先走了,老伴肯定一直会在北川等她,一直……地又动了一下,按照要求我这种编外人员必须撤退,失去同伴的我还得去找车,这时老婆婆突然看见一个过去的邻居,那邻居说曾经在下午时看见过贾大爷,但后来就不见了,我带着她向加油站再次走去。
我走的时候,她还在念叨“他不会走的,他说过要在这里等我”。
按照要求我必须撤退了,失魂落魄走在山路上,心情很不好,很不好,不是因为恐惧……我觉得就像看到泰坦尼克号两个男女在船行将沉没时的样子,我很无助。
人类太渺小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就是一根草,一个蚂蚁,我仰头看远处正下流的泥石流,觉得这好比从米仓高处往下倒米,而人类就是想爬出来的小米虫子,无论怎么奋力,都没用。
不知什么时候碰到了老段,他没有表情,其实他是成都1810酒吧的老板,平时非常搞笑的,这天却一言不发。
看见一个妇女带着一个男孩站在山路边,她们是刚刚从山上跑出来的,问我们可不可以带她们去山下的绵阳。
我们飞快地带着这个母亲和儿子向山下开去,而且必须争取在天黑之前送到,否则看不清山上的飞石,路上,老段的妻子曹燕让她的儿子吃面包,可小男孩眼睛直直地坚决不吃,那位妇女说儿子可能被地震吓着了,那天她正好午觉醒得早,正准备喂猪时,就地震了,儿子是小学里只逃出小部分的学生之一。
(来源:http://www.*****.com/?lichengpeng 作者:李承鹏)
写在交通生命线上的记者日记
一处垮点堵了2万多方石头
5月19日 晴 成都—雅安—宝兴—小金
这一天,我们被无数人、无数事感动着,差点忘掉了危险。
我们沿着最早打通的往汶川的路前行。绕行700公里,从成都出发,经雅安、小金、马尔康、理县,终于折回汶川。
车过雅安,不断有少先队员、志愿者朝沿途赈灾的车挥动着小红旗,大声地吼:“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饭? ”
到宝兴县蜂桶寨,我们碰到了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他停下车,正在查看一处险情。这是省道210线上第一处非常大的垮点:地震发生后,2万多方石头从山上滚落,横在路上形成一座小山,其中最大的一块有3000多方,生命线被阻断。宝兴县组织人员,30多小时不间断打钻、挖掘、爆破,终于清通道路。清通这一垮点,成为抢通生命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一路察看,冯部长得出结论:以前只能过小型车,今天通过努力,可以过25吨的大型车。这意味着大型物资能通过这条线到达灾区。从今天开始,交通保障进入到“重点保通干线、全面抢通支线、形成能够迂回道路、适应运输需求”的新阶段。
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是省道210线保通任务比较艰巨的地方。余震不断,巨大的石头从山上滚下,一下雨就出现泥石流。资阳的养路工人赶来了,在反复塌方的地方反复疏通;宝兴县夹金山道班20多个人要维护200多公里道路,共有18处垮塌,人员不够,130多个当地农民主动报名。一次在排障路上,一块巨大的石头在车后1米的地方砸下来,大家吓出一身冷汗,又继续排障。
路途中,接到湖南交通抢险队打来的电话,说湖南11台机械设备131人,正前往理县抢修受损公路。
走走停停,到小金已是傍晚。小金人民用当年迎接红军的方式,迎接前往灾区的救援部队。村民们拿出自家的粮食、蔬菜,给救援人员做饭,自己却舍不得吃。今天,他们已经做了400人的饭,只为救援人员能保持体力进入汶川。
蜀道难,大爱感动天。
红叶电站一公里有3处塌方
5月20日 晴 达维
今天,我搭乘省交通厅的车从小金到马尔康,到达达维镇时,见到公路边许多受灾群众举着“谢谢”标牌,迎送来往车辆。再往前走,公路两旁站了不少身穿民族服装的学生,他们手里举着矿泉水大声请我们喝。
从小金到马尔康这段路,路况较好,两旁依然山清水秀。但从马尔康南下理县,路面破损十分严重,车行困难。在鹧鸪山隧道、古尔沟隧道、红叶电站等地方,余震不断,陡峭的山上不断有石块飞落。在红叶电站,短短1公里就有3处塌方,路边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横七竖八倾倒的电杆外层水泥已脱落,里面的钢筋被扭成麻花状。公路前方,3台推土机正加足马力清障。
我们在这一段路上缓慢行走,途中遇到了六七十辆大客车,车上坐的全是转移到其它地方的汶川受灾群众。
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说,到汶川的317国道是唯一生命线,也是通往九黄机场的最便捷通道,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抢通。
(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李秋怡)
警嫂累死在救灾一线
5月20日,连续抗灾180多小时的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分局民警唐勇军遭受到巨大打击,年仅32岁的妻子、共产党员齐羽病逝在福利院的抗灾工作岗位上。悲音传来,唐勇军不禁苦泪长流。自从地震发生后,唐勇军在派出所连续作战,只和妻子见过两次面。他怎么也没想到,妻子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累倒离去,连一句诀别的话也来不及对他讲。
地震突来,病妻担起工作、家庭双重重担
地震使绵阳城区遭受破坏。涪城分局民警全部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加班加点执行抗灾的各项任务。从部队转业到小浮桥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共产党员唐勇军向所领导主动请命,投身到维护辖区社会秩序、巡逻执勤、服务灾民的各项任务中。
“所里人少任务重,我这段时间都回不了家,余震不断,家里你要多操心。”唐勇军给妻子齐羽打电话说。齐羽身患心脏病,自己在绵阳市福利院的工作繁忙,但为了家中六岁的女儿,更为了丈夫热爱的公安事业,柔弱的齐羽没有怨言,毅然担起了福利院工作和照顾家庭的双重重担。
“你那里情况现在怎么样?身体还好吗?你身体不好,要注意休息,也要按时吃药。”在执勤间隙,唐勇军总是要挤出时间和妻子聊上几句,相互关心鼓励。唐勇军告诉记者:“我和妻子感情非常好。虽然她身体不好,但她看我派出所工作太忙,回家后她从不让我干什么活。”唐勇军的眼眶又红了,“昨天我岳父从老家赶来后,我在家里竟然找不到枕头。昨晚我特意请假在家陪岳父睡,今天早上起床后,看到没有爱人的家,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抗震救灾,夫妻双双谱写爱民曲
地震灾害发生以后,唐勇军一直忙于南河体育中心灾民安置点维持秩序、辖区治安巡逻等工作,他还在巡逻中查获两名盗窃犯罪嫌疑人、一名抢夺犯罪嫌疑人。为了安抚城区群众的情绪,唐勇军热情而仔细地为辖区群众宣传抗震救灾知识,帮助群众搭建帐篷,运送抗灾物资。一个星期以来,绵阳城区已安置灾民三万多人,维护秩序的公安民警已经严重透支着身体,但没有一个人下战场。“我多上一会儿班,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就会多一分。”朴实的唐勇军没有什么惊天的豪言壮语,太累了,他就在车上打个盹儿;嗓子哑了,喝口水继续战斗。
妻子齐羽所在的福利院本来就照顾了180多位孤寡老人和儿童,灾害发生后,福利院又安置了从北川重灾区转来的20多位孤寡老人和儿童。要强的齐羽虽然身体不是很好,但看到福利院里安置的许多灾区的孤寡老人和儿童,她心里难受,主动要求多干工作,每天很早就去抚慰这些受到沉重创伤的老人和儿童,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家。
于是,夫妻通过电话商量,把女儿送到了唐勇军的妹妹家里,请妹妹照顾孩子。这样,夫妻两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自抗震救灾以来,同在一座城市的夫妻俩只能每天用电话报个平安,期间仅匆匆见过两次面。
因为唐勇军的妹妹也有孩子,长时间带两个孩子很累,于是,夫妻俩通过电话商量,决定21日把女儿飞机托运到吉林的姥姥家。5月20日10点多,唐勇军订好了孩子的机票给妻子送去。谁也没有意识到这竟是永诀。唐勇军匆匆把票交给妻子,说了声:“自己好好保重啊!小心余震。”没有想到,两个小时后,就接到妻子单位打来电话,说齐羽病倒了。
唐勇军立刻赶到福利院。然而,这时的齐羽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特殊祭奠,我来完成你未竟的事业
一边是瞬间痛失爱妻的巨大悲痛,一边是维护灾区秩序、重建家园的重大责任,坚强的唐勇军没有倒下。在医院里,唐勇军一遍又一遍地轻唤着齐羽的名字,尽管齐羽再也不能睁开眼睛回答。“你的战斗也是我的战斗,你的爱心就是我的爱心。”唐勇军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爱妻默念着。
安顿好齐羽的后事后,唐勇军婉言谢绝了所领导让他休息的建议,于当日下午2点多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今天是我值班。”这一刻,唐勇军已将齐羽未完成的心愿和灾区所有人的心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截至发稿时,唐勇军托付在妹妹家的女儿唐琪还不知道,她已经永远失去了疼爱她的妈妈。六岁的唐琪告诉记者:妈妈住院了,爸爸爱哭。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王自然)
网友们,谢谢帮我“顶”起情报
“我是汶川人,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空降!请救援人员速到那里。就在距离汶川县城往成都方向仅7公里的七盘沟村山顶,是一块平坦开阔的山顶平地,很适合直升机降落。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请广大网友顶起来。千万不能沉,如果可以请帮我把这条消息报上去。”14日,网上流传起这样一篇帖子,瞬间帖子被发入各个QQ群中广泛传播。15日,四川省抗震救灾临时指挥中心指挥层联系了发帖人,核实情况后根据帖子信息展开勘查,并最终成功空降汶川。
发布这个“重要情报”的是两个“80后”女孩,5月19日,记者联系到她们时,电话那边的声音透着一种成熟的口吻,情报提供者张琪和左婷详细解说了情报出炉的全过程。
张琪,女,1986年生人,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大二学生
平时汶川到成都要5小时,全是盘山路
发帖人是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大二学生张琪,从小就在汶川附近的茂县长大。“当时地震都过去两天了,震中汶川还是没有一点消息,我怎么能不着急啊!”
当得知震中在汶川后,张琪第一时间就给住在茂县的父母、在汶川县城的妹妹打了电话,但是打了好几个电话根本打不通,与亲人失去联系的张琪心急如焚。在操场避难的她无法看电视,所以就打开了收音机一直听广播。
当时收音机里的新闻说,解放军部队正准备往汶川赶,但是由于公路被掉落下来的山石堵住了,而且地震当晚又下了大雨,无法进入震中,听到这个消息后张琪很着急。“我平时在成都读书,大概要坐5个小时的车才能从汶川到成都,而且途中全是盘山公路,会绕很多弯,阿坝州里都是山,有时候下大雨就会有泥石流,会把公路堵起来,有时候在去学校的路上会堵车。”张琪在电话中给记者介绍了汶川的地理情况。
“大平头”地势平坦可以降落两架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