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枫自从殿试放榜以后,除了参加朝廷的各种仪式,还得应酬各种宴席邀请,不胜其烦。他性喜自由,不爱拘束,讨厌繁文缛节,不爱应酬,向往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望着桌上还放着一堆的邀约请笺,叹了口气。
正当他备感无奈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一开门竟然是张廷玉来访,自此殿试放榜之后,两人还是第一次在私人场合见面。张廷玉是当朝重臣之子,根基深厚,京中关系更是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自给点翰林改庶吉士入仕之后,各种巴结攀交的宴请应酬,比之杨丹枫,那是只多不少。
门一打开,张廷玉便躬身拜道:杨大人,多日不见,甚是思念!
杨丹枫初一愣神,跟着双手抱拳回礼:张大人,好久不见!旋即两人相视大笑,都还没有适应从白衣到公卿的身份转换。
两人桌前坐定,杨丹枫给他倒了杯茶,说道:张大人,你我识于微时,日后若非在宫廷之上,还是以兄弟相称吧!
张廷玉称是。
两人坐着闲聊了一会,述说近况。张廷玉说道:近日忙于应酬,大伙多日不见,今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咱们不如出去逛逛,也不知年大人是否有空?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年羹尧刚进门就说:没想到张大人也在,在下看今日天气正好,正欲邀杨大人出游。人间四月,鸟语花香,时光正好,不该辜负韶华啊!
京城乃天子首眷之都,自是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车马粼粼,人流如织,不远处隐隐传来商贩颇具穿透力的吆喝声,偶尔还有一声马嘶长鸣,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张张恬淡惬意的笑脸,无一不反衬出康熙王朝民众对于泱泱盛世的自得其乐。
其中天桥是最为热闹和繁华的,历代身怀绝技的各行业的民间艺人都会在天桥施展自己的艺术绝技:京剧、评剧、曲艺、武术、杂技、术数!他们个个出类拔萃,水平精湛高超,差不多可以说是他们就代表了行业中在当时的顶峰。
甫入天桥,就听得一角传来敲锣打鼓之声,有人在“捻场子”!
捻场子是唇典,又称江湖行话,是聚人儿的意思。三教九流、五花八门都有自己的行话切口,江湖卖艺属于五花八门中的四门挂。
只听一个年约五十的老者,边敲锣打喊道:兄弟初来乍到,借贵方这块宝地,承蒙诸位捧场,我这里献丑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脚踏贵地,眼望生人,城墙高万丈,全靠朋友帮……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把势把势,全凭架势,没有架势,不算把势;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势;光练不说,那是傻把势……
年轻人都爱看这种既精彩又热闹的杂耍表演,三人听着有好戏开台,不觉间都凑了过去。
首先上来的是一位身穿宋朝戏曲古装打扮的少年,手执一支小火把,上台后向四方抱拳作揖,说道:小弟来自四川,向各位朋友表演一个小节目:火龙!
只见他绕场走一圈,舞动着小火把,然后扎稳马步,吼一声,只听见“噗”的响声,一条火龙喷出,直冲天际,火焰还伴随着浓浓的黑烟,围观的人甚至能在瞬间感受到脸上的炙热。加上各种杂耍动作,场面十分震撼,伴随着每一次的火光冲天,都能迎来阵阵尖叫喝彩。
之后上来一个手持扇子、脸上带着个绿色的大师面具的人表演变脸。
只见他迅速地转过身去,轻轻挥动了几下扇子,再次转过身时,原本绿色的脸忽然间就变成了黄色,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又把脸侧过去,扇子在手中一挥,脸又变成了蓝色,瞬息之间,居然变了三种颜色,让人赞叹不已!玩得尽兴处,大师索性走下舞台,来到了观众的身边,一边扭头变脸,一连变了好几次,弹指之间,大师就将脸换了七、八次,这个举动看的旁边的看客瞠目结舌,纷纷鼓掌叫绝。
紧接着上来一个生得粗壮高大、膀大腰圆的大黑粗表演气功:胸口碎大石!只见他手捧大石头往自己裸露的胸部猛砸,斗大的石块砸在胸上,跟夯地似的,砰砰直响,可没砸几下,石头竟碎了,而胸却安然无恙,一点事儿也没有。众人看得那是目瞪口呆。
接着他又表演了“铁掌拍石”和“三指断石”。只见他先将气运到手掌,然后“嗨!”地一声大喊,半尺多厚的石块立刻被拍成碎瓣儿。而三指断石亦有惊人之处。他将所运之力贯于食指和无名指,并拢后,他虎目圆睁,凝神于石上,三指随吼声猛击石面,如刀砍斧斫一般,遂将石头拦腰切断,再看他的三根手指头,活动自如,安然无恙。观众无不为之拍手称赞。
于是助威之后,纷纷向场地上扔钱。
紧接着是一个身材曼妙的姑娘在杠架上表演杂耍,看她手脚灵活,腾上翻下,做各种艺术。如单手大顶,噎脖子,左右顺风旗,燕子翻身,哪吒探海,种种变幻,不可名状。观者无不喝彩。
还有艺人表演“骑杠”和“二指倒立”。骑杠是两腿前后分开骑于杠上,向前或向后连续旋转数圈儿,其股骨夹杠大致相同。二指倒立是以食指和中指着杠,将身体徐徐倒立起来,惊险无比,每每练时全场观众齐声喝彩。
惊险刺激,动人心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真可谓是场场精妙,让人叹为观止。喝彩之声,那是此起彼伏。
再是惊艳,终有收场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