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的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英文缩写HbA1c。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病情也越重。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因此,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一是它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其次,糖化血红蛋白生成缓慢。由于血糖受饮食、生活、情绪变化影响,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即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第三,糖化血红蛋白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红蛋白(Hb)是多种色蛋白的总称,血红蛋白通过电泳法显示,分为HbA, HbA2及HbF。其中HbA含量最多,它是能被糖化的主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上的球蛋白存在游离氨基,葡萄糖与游离氨基的非酶促的共价附着反应产生糖化血红蛋白,糖化以后产生的多种糖基化血红蛋白(GHb)统称为HbA1c。因此,测定HbA1c最能反应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程度。糖化血红蛋白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可反映阶段性血糖水平,可代表采血前120天内任何一个时期包括采血当天的血糖值,但其中以前1~2个月为最佳反映时期。不同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也是以此为工作原理。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微柱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高压液相、免疫凝集、离子捕获法、电泳法等。糖化血红蛋白的6种不同检测方法,主要是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占血红蛋白比例(Hb)的比例来确诊糖尿病。
看懂你的化验单
糖化血红蛋白单位是%。正常参考值是参考值4.0%~6.2%,即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4.0%~6.2%为正常值,表明2个月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未有任何异常。是否判断为糖尿病,还需结合其他几项糖尿病监测报告结果。当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6%~7%时,表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当占到7%~8%时表明血糖控制一般;8%~9%表明血糖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当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量大于9%时,表明患者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