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运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如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强,降低血脂、血压,以及心血管并发症危险性的降低,但是,糖尿病人又是相对虚弱的人群,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都不能和普通人相比,因此,掌握最理想的运动量才是防病、治病的关键。下面来教给患者最简易的运动量计算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用心率计算适宜的运动
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有很多种方法,用心率计算是比较简单而实用的方法。那么怎样用心率计算适宜的运动量呢?一个人每分钟的最高心率为男子220次/分,女子210次/分,一般可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数出每分钟心率。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20-年龄)×70%~85%的范围之内,比如一个60岁的老年人,他运动后心率范围=(220-60)×70%~85%=112~136次/分比较适宜。也有人主张用更为简单的方法,直接用(170-年龄)作为运动中适宜的平均心率,60岁的人平均心率应在110上下。
运动项目不同运动时间不同
下列每种运动在所列出的相应时间内锻炼,平均消耗约330千焦热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所消耗的热能会逐渐增加。
最低强度运动(约锻炼30分钟):散步,做修身养性家务,打太极拳,开车购物。
低强度运动(约锻炼20分钟):跳交谊舞,下楼梯运动,平地骑车,打桌球。
中等强度运动(约锻炼10分钟):平地慢跑,溜冰,做广播操,上楼梯运动,划船,打羽毛球。
高强度运动(约锻炼5分钟):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
用自我感觉来衡量运动强度
极大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100%。非常吃力,不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大强度运动:耗氧量80%。相当吃力,但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中等强度运动:耗氧量40%~60%。有适度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这是个对治疗有效的运动量,应该逐渐达到这个目标。
低强度运动:耗氧量20%。运动后无汗,脉搏也无明显变化,人有较轻松的感觉。
八类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运动
1.严重的1型糖尿病
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患者,在未应用胰岛素很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运动不仅不能促进肌肉对糖的利用,反而能促进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使脂肪分解增加,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2.伴有肾脏并发症者
运动会减少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蛋白尿,加重糖尿病肾脏病变。此类病人不适于进行运动治疗。
3.伴有心血管并发症者
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者,运动能增加心脏负担,升高血压,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此类病人运动前应作严格的身体检查,即使允许参加适量运动,也应严格控制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严密观察运动反应的各项指标,并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切不可超过自身负荷能力。
4.严重视网膜病变者
视网膜微血管异常,通透性增加,过量运动可加重眼底病变,甚至引起眼底较大血管的破裂出血,影响患者的视力,近期有明显的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者,也不宜从事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
5.糖尿病足患者
运动会加剧肢端缺血、缺氧,加重足部病变。
6.急性代谢紊乱的患者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运动会加剧代谢紊乱的程度。
7.老年糖尿病人伴有下列情况者为绝对禁忌证
各种感染,肝肾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新发的心肌梗死,严重心律不齐,期前收缩(早搏),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肺心病,换气功能障碍。
8.老年糖尿病人伴有下列情况为相对禁忌证
运动后加重的心律不齐;左右束支传导阻滞;装有心脏起搏器者;最近有脑缺血病史者;严重静脉曲张,过去曾有血栓性静脉炎者;神经、肌肉、关节活动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