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素缺乏,或胰腺功能受损而导致的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要控制好糖尿病,在健康饮食和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的运动对于防止糖尿病,提升患者免疫力,调节新陈代谢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有效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此外,运动还可以降低血脂、胆固醇,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防止骨质疏松,提高糖尿病人生活质量等诸多功效。糖尿病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和饮食疗法并称为治疗糖尿病三大法宝。
运动可降血糖,减轻体重
糖尿病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占90%左右。运动和饮食治疗是各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三者缺一不可,最根本的原则是保持三者的平衡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晚饭后坚持运动30~60分钟,根据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血糖监测对比,每次有效运动后,患者的血糖明显降低。这是因为运动会消耗大量葡萄糖,促进葡萄糖的代谢,有助血糖下降。运动时肌肉在血浆胰岛素浓度相对降低以及对胰岛素不敏感的情况下,需加强对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以满足运动时消耗的热量,此时,运动促进肌肉脂肪利用,提高骨骼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进葡萄糖的利用,减轻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负担,纠正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不敏感情况下带来的糖代谢紊乱。运动疗法降血糖的机理主要是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和脂肪代谢,提高机体维持血糖稳定的激素调节能力,同时提高体力和工作能力,促进健康。
运动的过程也是机体消耗能量的过程,通过运动,血糖降低了,胰岛素的效用被提高了,同时消耗掉多余的热量,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运动帮助降血脂,降血压
对于高脂血、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血液中的有害脂肪是很重要的问题。由于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是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肪,如果运动量大,身体还会动用体内储存的部分脂肪,从而快速消耗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血脂构成,纠正人体生理、生化代谢失调,对降血脂很有好处。
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全身肌肉运动,可使肌肉血管纤维逐渐增大增粗,冠状动脉的侧枝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管腔增大,管壁弹性增强,这些改变均有利于血压下降。另外,运动疗法还能产生某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能促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中的胆固醇里有一类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运动后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清除,使血管保持应有的弹性,因此可有效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防止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坚持体育疗法还可调整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管的反应性,引起外周血管的扩张和血压下降。
运动帮助提高药物疗效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最好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时运动锻炼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促使胰岛素和受体结合的亲和力的提高,使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的敏感性增强,从而使胰岛素的作用得到加强,运动后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当的运动疗法,可减少用药量,血糖控制稳定时可使用最小药量维持,也可减轻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
运动帮助增强体质,提升人体免疫力
生命在于运动,人越是锻炼,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越强。通过运动可增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运动还能使骨骼强健,肌肉发达,对预防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糖尿病并发症有不可替代的疗效。
运动帮助调节情绪,激发愉快心情
糖尿病患者长年承受疾病的压力,加上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刚得知病情的患者,生活、饮食、作息的巨大改变,容易引发抑郁、烦躁、悲观等情绪。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情不好不但阻碍患者积极就医,且情绪本身就会引起血糖波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调节心情最好的方法,参加运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是患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交换治疗的心得、方法等,长期保持运动的好习惯,多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能保持心情愉快,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