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芸进校不到一天,便接二连三地惹出数起风波。上午体育课练健美操,女生们按要求一律着体操服,唯独丁晓芸不肯随大流,怎么也不肯换衣服。体育老师说了她两句,丁晓芸一声不吭掉头就走。东方冉梅追出去,可丁晓芸偏偏抱定了不合作的态度,任凭东方冉梅讲得口干舌燥,她始终以沉默相对。东方冉梅说服不了丁晓芸,只好说服自己,想丁晓芸性格内向,胆小怕羞,不愿春光乍泄,才会坚决抵制穿体操服。找到答案,也就作罢,由着丁晓芸去沉默。
但沉默只是过程,不是目的。鲁迅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死亡,便在沉默中爆发。丁晓芸和鲁迅先生的想法雷同,在整整沉默了一个白天之后,终于在晚上爆发。午夜钟声一过,丁晓芸诈尸一样从床上弹起来,有条不紊地穿好衣服,悄然出门。李莹被惊醒,担心丁晓芸出事,慌忙抓起件衣服披在身上,蹑手蹑脚跟出门去。
丁晓芸沿着楼梯一直走到楼顶,双手扶住栅栏,望着月亮若有所思。李莹以为她要跳楼,急忙扑过去,把丁晓芸紧紧抱住,两人一同摔倒在地。丁晓芸受到惊吓大喊大叫,要李莹放手。李莹放了手,却放不下心,问她晚上不睡觉跑到楼顶去干什么。丁晓芸没好气的说,这是自己的隐私,别人无权干涉。回到寝室,丁晓芸随手打开床头灯,让半个身子依偎在光晕里,玩起了扑克牌算命的游戏,看得李莹目瞪口呆,简直像生活在《世说新语》里的小诬。
魏老师接到反映,把上述情况综合起来分析,断定丁晓芸是患了心理疾病。她特意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心理医生》,打算仔细阅读,对症下药。然而,对任何一门知识的掌握,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心理学也不例外。魏老师连熬了三个晚上,把书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只粗粗学了个皮毛,并没有看出什么门道。
魏老师又寻根溯源,特地把丁晓芸的父亲请到学校,问他丁晓芸以前是否受过什么刺激。然而丁父在这问题上不是吞吞吐吐,就是三缄其口。
魏老师不忍丁晓芸这只迷途的羔羊就此迷失下去,但自己能力有限,只好求助外援,向学校请了一天假,按图索骥地找到医科大学心理研究所专治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刘教授。见面后方知,所谓大名鼎鼎的刘教授其实就是陈枫的母亲。
刘教授不愧为行家,听完魏老师的介绍,心里已有七八分底。又通过对丁晓芸的实质性接触,很快便得出结论,丁晓芸患的是精神抑郁症。见魏老师似懂非懂,便向她解释,说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一般是由惊惧恐吓和过度的心理压力引起的。
魏老师忙问此病该如何治疗。
“这种病没有特效药,主要是进行心理治疗,也可以称为精神治疗。说白了,就是在交往中,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外部行为影响病人,以此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帮助她走出阴霾,增强信心,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和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
“那具体到丁晓芸该怎么办?”
“丁晓芸敏感脆弱,内心异常封闭,对外界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久而久之,便造成了行为上的自我保护。比如说,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惧怕社交,对身边的人都心存警惕,所以,不能对她进行强制干预,这样会让她的症状加重,并产生逆反心理。最好的办法是用温暖疗法,让她多参加集体活动,逐渐克服对他人的恐惧心理。同时,要鼓励她和同学多进行交往,过一段时间,她的情况会慢慢好转的。”
魏老师认真领会刘教授的谈话精髓,总结出了几条治疗方法。先是选丁晓芸担任了班里的生活委员,让她从检查卫生、健康宣传、设立卫生角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中,一点点地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来,二是让班里所有的男女同学为丁晓芸送温暖,从学习到生活,一点一滴地帮助她。不出两周,丁晓芸的病果然大有起色,开始和同学们说说笑笑,连她画的画,也一反往常的沉重阴郁,色调开始变得明朗清新起来。丁昌看到女儿的变化,不由得喜上眉梢,对学校感激不尽,还专门为魏老师送来了一面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