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以冀、青、幽、并等处七十余万之众,向官渡进发,欲取许都。曹操起兵七万迎敌。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袁绍竟大败于曹操。
曹操得胜,袁绍败此,是有它的必然性的:曹操从善如流,取得主动;袁绍拒听忠言,丧失战机。
袁绍进兵时,谋士田丰上书:“宜静守待天时,不宜骤兴大兵。”当时田丰已囚在狱中,但他仍实行忠谏。谋士沮涭也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但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且宜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退矣。”对这些顾及全局的建议,袁绍却缺乏判断能力,而急于求战。曹操则在探知虚实、胸中有数后与众谋士商议。荀攸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尽精锐之士,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则粮草不足,事可忧矣。”操纵观大局,一锤定音:速战。
初战,袁军统帅审配利用弩箭乱射,袁绍随后赶至,曹军败绩。审配又拨兵十万守官渡,在曹军寨前筑起土山,居高临下,下视放箭。审配认为,得此隘口,许昌可破。结果刘晔用霹雳车,破了审配,袁军不敢登高射箭。审配又掘地道进攻,也被刘晔绕营筑长堑阻住。袁军为了急战,浪费了大量兵力,丧失了许多时间,却一无所得,反而丧失了战机,曹军取得了主动权。
曹操抓住主要矛盾,决策井然有法;袁绍不识主要矛盾,决策殊欠周全。
官渡一战,关键在粮草。曹操粮尽欲退,用荀或计,断了袁军粮路。审配也懂得用兵以粮草为重,建议以重兵守乌巢屯粮之处。袁绍却令审配回邺都督运粮草,而遣淳于琼引二万人守乌巢。淳于琼好酒,终日与诸将聚饮。这样重要的去处,派一个酒鬼把守,兵力又少,简直形同儿戏!曹操军粮告罄,星夜去信令荀或筹措。信为袁绍谋士许攸所得。许攸投降曹操,献计:诈称袁军蒋奇去乌巢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曹操用其计,绍军自乱,曹操夺了乌巢。袁绍派蒋奇往救。操又诈称乌巢败军奔回,蒋奇不疑。张辽、许褚忽至,奇措手不及,死于张辽刀下。曹操又使人向袁绍伪报:“蒋奇已杀散乌巢曹兵了。”袁绍遂不再遣人接应,只添兵顾官渡去了,还是为了速战。袁绍失了乌巢,人心惶惶。曹操紧紧抓住了主要矛盾——粮食问题,而袁绍则对此用人不当,指挥颠倒,终于败北。
袁绍听信谗言,处处疑人;曹操善择良言,用人不疑。
许攸得曹操致荀或急措粮草函,径见袁绍,建议分兵两路,一袭许昌,一袭曹操,许昌空虚,曹操粮尽,必能取胜。袁绍得审配书,谓许攸在冀州,曾滥受民间财物。袁绍竟不问许攸献计是否恰当,而与贪赃事混杂一起,斥许攸与曹操有旧,受了曹操的财贿,为他做奸细,把许攸痛骂一顿,逼使许攸投降曹操。为曹军获胜,起了关键作用。袁绍知乌巢有失,商议派兵往救,张郃自愿与高览前往。郭图则建议张、高去劫曹营,而由蒋奇往救乌巢。结果两头都失利了。袁绍听郭图谗言,急召张、高归寨问罪,张、高被逼,也投降曹操去了。这两人的降曹,对袁绍损失极大。而曹操则善于听取意见,对许攸的投降与献计,毫不怀疑。而对张郃、高览等降将,立即拜将、封侯,而且在破绍之战中,命两人各领一队,与曹操旧人同样使用,予以充分信任。结果袁绍父子被杀得胆丧心惊,血流成河,军马死亡殆尽。
官渡之战,袁绍以大败告终,完全是措施失当,咎由自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