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仔的纠缠着实令人反感,可现实就那么残酷,李思瑶将一缕愁思化作斑斓的构想,将张墨然风衣上掉下的那个大纽扣,用丝线精心做成一个坠子,连在茶树根项链上,挂在胸前日夜相伴。一有空就对着镜子,从不同角度欣赏,还时不时托起坠子深情地亲吻。
谷雨过后,芒种之前,山里的人们会有一个多月的休整备耕期,大部分青壮年们都会趁这段时间下山打个临工,补贴家用。村里剩下的大多都是些老人和小孩,他(她)们日复一日悠闲地料理着一些零散农活。
环境越是静谧,就越容易触景生情,像李思瑶这样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感触尤为深刻。寂寞加纠结,终究让李思瑶下定决心走出大山:既然改变不了现实,就接受现实的改变。
接到李思瑶终于下决心要到城里找工作的消息,黄小娟甭说有多高兴了,从今天起又有人不厌其烦地听她叨叨了。她将李思瑶安顿在自己的出租屋里,好在也不用添置任何东西,反正从小俩人就睡一张床,盖一床被,就连衣服也不分你我,抓着谁的就穿谁的。只是时过境迁,黄小娟在很多生活习性上,都被环境给改头换面了,不过与李思瑶的友谊倒是依然故我。
已经是立夏时令,李思瑶还穿着大翻领春秋衫,黄小娟也不用刻意翻箱倒柜,随便拎出几件衣服,都能让李思瑶赏心悦目。在黄小娟的再三逼迫下,李思瑶才很勉强地挑了一套不太张扬地夏装换上。从李村坐中三轮下到镇里,再从镇里坐公共汽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汽车到市里,李思瑶足足在路上颠簸了一天。黄小娟却毫无怜花惜玉之意,迫不及待地要为她接风洗尘,就想让她好好感受一下城市里的生活,改一改那自以为荣,抱残守缺的老年人习惯。
这是武夷山东北麓的一座地级城市,改革开放的速度虽然赶不上沿海城市,但也到处都能看见大搞建设的工地。高档大酒店,歌厅、舞厅、按摩院随处可见。一条“信江河”由东向西穿城流过,在城市的南段,又有一条从武夷山下来的支流汇入。
据说这条河是明朝的一位姓杨的大官,带着老百姓私自开凿的一条运河,私开运河在古代可是死罪,这事被一个奸臣了解后,就告到皇上那里。皇上也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这个好官给杀了。后来,皇上了解到实际情况,是这位好官回乡探亲,用自己的钱,治理洪涝灾害,疏通河道,为家乡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可怜一个忠心耿耿的清官,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给杀了,这人死不能复生,人头已经没了怎么办?皇上就下旨,用五斤四两黄金,浇了一个金人头。还用红木做了三十六口棺椁,分别葬在三十六县。这三十六县都像迎接真命天官一样,迎接这口棺材,一直到现在也没人知道这金头在那口棺材里。倒是这个清官从此被当地百姓尊称为“杨天官”,这条运河几百年来,也一直庇佑着沿岸的百姓旱涝保收,风调雨顺。
有这条运河水的汇入,信江河就显得河道更加宽阔,水质清澈见底,两岸风景如画。自古就是四省通衢的重要水路枢纽,承载着这座千年古城厚重的文化积淀。
就在运河汇入信江河不远处的下游,有一处激流漩涡,经常有行船行至此处被漩涡卷入河底,撑船人都将此处称为“龙潭”,可见有多么险恶。奇妙的是,在龙潭北边约莫十五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犹如平地拔起的大山,名叫“灵山”。他之所以“灵”,是因为绵延三十多里的整座山,宛如一个平卧的江南淑女,自古得名“睡美人”。更“灵”之处,在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上,竟有一处瀑布,名叫“回龙瀑”,于千丈悬崖之上狂泻而下,常年不息。回龙瀑布下方恰有一深潭,深不见底也叫“龙潭”。明朝一姓李的知府,赴实地考察“回龙瀑”,据当地村民介绍;很久以前,灵山脚下出现连年干旱,百姓汇聚到此处设下祭台供案,祈求天降大雨。玉皇大帝见离灵山不远处就有一条大河,常年奔腾不息,便派来一条白龙,吸取河水供灵山脚下灌溉农田。从此,白龙吸水处的信江河就出现了一口龙潭,灵山上就出现了这个瀑布,所以取名“回龙瀑”。
李知府了解此事后,认为这千丈高山上有流不尽的水,与民间传说兴许有一定的关联。为此,他大兴土木,在龙潭附近建了两座宝塔。一座取名“龙潭塔”,一座称作“乌龟塔”,祈求龟龙神灵庇佑百姓平安。从此,百丈宽的“回龙瀑”缩小到十丈来宽,龙潭的漩涡也平缓了许多,行船者再也不需提心吊胆地“闯龙潭”了。这两座宝塔历经五六百年,至今依然耸立在信江河边,风铃声脆传诵着古朴神韵。
城市的东南方向有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在群山环抱中,古木遮庇下,建有一座“东岳庙”。据传,东岳大帝棋技高超,如来佛祖不信,就来到东岳庙要与东岳大帝比试比试,俩人约好,赢者弹输者脑门儿一响指。两人在棋盘上杀的天昏地暗,也不知下了多少盘,如来佛始终赢不了东岳大帝,被东岳大帝弹的满头是包。东岳大帝心想,要是再赢他的话,他脑袋都没处可弹了!何不让他一局,给他留点面子。如来佛终于赢了一局,心中大喜,笑盈盈地端坐莲花台上,抬起右手闭上眼睛正在运气准备弹。东岳大帝忽然觉得不对!凭如来佛祖的神功,这脑门儿要是被他弹上一下,还不知要上那儿去找脑袋呢?还不如赶紧溜,保住脑袋再说。待如来佛祖睁开眼睛,发现东岳大帝已经逃了,顿时龙颜大怒,派出天兵天将抓捕,终于在灵山上将其抓住。东岳大帝自知脑袋不保,何不索性做个人情,免得如来佛祖亲自动手,闹个不好的名声,遂拔刀自刎与灵山顶上。从此,一座高约十二丈的巨石,形似一老人端坐,双手抚膝,有颈、有肩、有身躯,就是无头,孤零零地在灵山峰顶上端坐。一块形似人头的巨石,落在“石人峰”西侧山脚下,西侧一面山林植被全被染成红色。如来佛祖也因失去一位好对手而终身抱憾,决意留着满头鼓包,保持着弹指状坐姿,以示对对手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