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字意为高、极、最。
太子的意思自然就是皇子里那个最尊贵的、最大的的皇子。
其实尊贵不尊贵对刘辩来说真的是无关紧要,刘辩在意的只是那太子权柄。
太子与皇子虽只有一字之差,可权柄全是天差地别。
皇子,皇上的儿子,平日待人倒是可以肆无忌惮,毕竟是皇上的儿子,大家总会给几分面子。
但真说要说权利,嘿,那还真算是一点都没有。
皇子虽然生活在宫中,但是其实平日里是连宣室殿也进不了的,这上朝啊,也是看人的,非两千石以上官员不可进宣室殿。
若是受到皇帝喜欢,皇帝可能还会赏皇子个官做,要是皇帝不喜欢,可以参考刘辩以往的待遇。
但太子权柄却截然不同。
太子权,监国摄政也。
监国,监管国事。
摄政,代国君处理国事。
太子,已经开始接触帝王权柄,太子之权,仅次皇帝。
汉太子宫,刘辩坐在首位,宴请宾客。
场中落座者,袁氏家人也。
没错,刘辩现在宴请的正是早晨来访的袁氏一家。
首座刘辩坐北朝南,宴中时任司徒的袁隗与时任虎贲(bì)中郎将的袁术坐东面西,而安国亭侯袁基与在野(不在朝当官)袁绍坐西面东。
至于袁隗亲子,袁满来、袁懿达等人,袁隗自答曰,“碌碌庸才,不敢见于太子殿下。”
刘辩位于首座,举杯邀饮道:“今司徒大人携袁氏众子走访,吾甚是荣幸,愿与诸君共饮。”
说罢,刘辩直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场中袁隗等人,亦是一饮而尽,同谓刘辩曰:“承蒙太子抬爱,臣袁隗(术、基、绍)幸与太子共饮。”
一时之间,宴席之上,气氛融洽,刘辩与袁氏子弟宛若挚友。
酒过三巡,袁隗开口道:“太子殿下,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座上刘辩起身,走到袁隗跟前,谓袁隗道:“父皇常言,次阳司徒,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实属国之栋梁,袁公但讲无妨。”
其实刘辩早已看穿袁隗来意,无非是看自己成了太子,而太子属官又还未落实,想从其中讨得好处,安插袁氏子弟在自己身边。
“古往今来,为太子者,无一不有坚实班底,太子势弱,则国势弱,则天下不稳矣”,说到这,袁隗顿了顿才接着道:“故老臣垦请早日确立太子属官,以免有心人布谣。”
“喔,司徒大人言之有理,敢问司徒大人可有推荐之人选?”
袁隗一听,站起身来,右手捋了捋他的山羊胡子,笑了答之曰:“隗虽略知世间贤人,但隗无识人之名,不敢向太子殿下妄自举荐。”
刘辩听之,顿时皱眉作愁苦状,道:“袁公亦无人可荐乎?”
袁隗躬身道:“老臣心中虽有明选,但奈何与老夫亲之,故老夫无人可荐。”
刘辩扶袁隗起身,大笑道:“袁公高义,实乃大汉良臣也。”
说完刘辩转身,双手背后,踱步回到主座。
刘辩落座,看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袁隗,取酒举杯示之,曰:“袁公莫要站着,坐下畅饮之。”
刘辩此时于高座观场中百态,袁隗神色尴尬,袁术眼角狰狞,袁绍一脸平静,袁基脸上的轻笑从来没有停过。
刘辩轻笑道:“袁公适才言,心中已有明选,不若谓吾言之,至于亲近袁工,如此甚好已,吾亦亲袁公也。”
袁隗面露感恩之色道:“吾兄袁逢,生有三子。大子袁基,世袭安国亭侯。次子袁术时任虎贲中郎将。还有一子,名为袁绍,年少为郎,有清正能干的名声。后因母亲病故服丧,又补服父丧,拒绝朝廷辟召,一直隐居在雒阳。”
主座上的刘辩点头称赞道:“袁司空(袁逢曾官至司空)生前颇有贤名,虎父应无犬子,吾料想,袁氏三杰必定子承父风。”
袁隗受其兄袁逢照顾颇多,袁逢一直给袁隗一种亦兄亦父的感觉,今听到刘辩赞扬袁逢,此时袁隗心中难免有两分欣喜,心中亦是难免对刘辩起了两分好感。
不过好感是一回事,行事又是另一回事。
这兄之遗愿,袁隗势必要完成,所以对于刘辩,该下手还是会下手的。
袁隗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道:
“承殿下抬举,三杰之名,吾兄三子自是不配,不过其三人各有长处。长子袁基擅御,次子袁术擅断,袁绍善(擅表示在某一专业方面特别精通,善表示某方面具有特长)谋,得其三人辅佐,殿下必可稳如泰山。”
刘辩扫视着下方众人,发觉脸色一直平静的袁绍,此时脸上表情有了些许变化。
刘辩一看,顿时心中有了底。
袁绍终究是比袁术大上几分的,此时袁隗话中袁基长子袁术为次子,而不提袁绍,此举实在是将袁绍内心放在火上烤。
袁绍是袁逢与婢女所生庶子,刘辩看刚才袁隗言行,袁绍在袁家无疑是不受重视。
而在刘辩的印象中,前世袁绍无疑是袁氏三兄弟中最后的赢家。
相比于早夭的袁基,以及中途称帝却呕血而死的袁术,袁绍算是笑到了最后。
即使后来袁绍官渡之战大败,其实也无甚影响,官渡之战后袁绍又陆续平定了各处的叛乱,只因死后三子夺权,权势家业这才被败尽。
为何会出现三子夺权?只因为三子皆有权也。
为何三子皆有权也?此袁绍恨己之所遭不公,不愿己之故事重演也。
袁绍虽生于四世三公袁氏,但未得家族之助力与扶持也。
袁绍,布衣之雄也。
刘辩略一思索,便知自己接下来该如何行事了。
刘辩一边取酒,一边似不经意间说道:“安国亭侯与虎贲中郎将袁公路吾皆听闻,独不知袁绍是何人哉?”
西列下座的袁绍起身拱手道:“太子殿下,在下袁绍,字本初,草民在野,不在官位,无甚名气,殿下不知,亦是正常。”
刘辩笑道:“众人皆知,袁逢二子,布衣之雄也,本初,刚才吾只是戏言,莫要当真。”
说罢,刘辩举杯对着袁绍,将酒一饮而尽。
刘辩放下杯子,起身开口道:“诸位,吾等只干喝酒,未免不太雅致,不若行酒令如何?”
袁隗道:“太子雅兴,吾等自是不敢不尊。”
袁绍、袁术、袁基等人皆答“可”。
刘辩谓殿中侍者道:“去取六博棋来。”
“唯”,侍者应声答道。
不多时一副六博棋便摆于殿中。
“本初,刚吾戏言谓汝,不若吾二人先博弈一番如何”,待六博棋摆于殿中,刘辩率先向袁绍邀战。
袁绍笑而答之曰:“甚妙哉。殿下,本初精通此道,殿下可要小心了。”
刘辩亦是笑曰:“可。”
刘辩与袁绍对坐,棋局正式开始。
六博棋局盘分十二道,两头之中名为水,用鱼二枚,置于棋盘水中,用棋十二枚,六白六黑。
掷采用玉石,锐其头,四面钻眼,下棋时互相先后掷采行棋。
棋行到处即竖之,名为骁棋。
胜法即入水食鱼,也叫牵鱼,每牵一鱼,得二筹,每翻一鱼,得三筹,得六筹为大胜。
不多时,刘辩起身拱手曰:
“本初之谋,吾见矣,幸本初谦让,未得六筹,否吾颜面俱失矣”,刘辩话音刚落,便哈哈大笑,自取三杯酒饮之。
刘辩道:“本初顾及吾颜面,未取大胜,实吾已大败,故饮三杯酒。本初实在好谋也。”
袁绍答之:“殿下尚八岁,博道已至此,本初未来不敢于殿下争锋也。”
刘辩摇了摇头,不再执着于此博胜负。
刘辩看向袁术道:“公路,汝且和汝兄博之?”
袁术起身,躬身后道:“殿下,六博棋一道,未免也太过讲究运气。”
袁术顿了顿接着言之,“吾愿与吾兄博弈,以围棋一道,分之高低”,袁术特意在“吾兄”二字上加重了口音。
“喔,既然如此,本初,汝可愿与汝弟以围棋弈之?”
袁绍看了看刘辩,又看了一眼袁术,这才答之曰:“殿下,既然吾弟,愿以围棋与吾相争,吾自是恭敬不如从命。”
“善,去取围棋来。”
刘辩一挥手,围棋就已入殿。
袁绍与袁术对坐,袁绍执黑,袁术执白。
执白先行(清末以后才采用日本围棋规则执黑先行),袁术右手执白落子。
刘辩是懂围棋的,可刘辩现在亦是看不懂袁术的落子。
第一手落子往往在星位、小目、三三这三个位置,因为那是最常见、亦是最容易取得胜利的三个位置。
可袁术不仅没有在这几个位置落子,甚至次一等的目外位与高目位,他也没有落子,白子落定,子在天元。
天元起手,恐怕除了彰显自己的气魄,就再无用处了吧。(天元位有特别下法,但普遍认为天元起手会是废棋)
要不是因为这次围棋博弈是袁术提出来,刘辩多半会认为袁术根本不会下棋。
袁绍执黑,袁绍后行。
袁绍黑子握于手中,一时之间,竟犹豫不决,无从落子。
刘辩此时不仅想起前世《三国演义》里曹操给袁绍的评价,“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袁绍望向袁术,试图从袁术脸上看出些什么来,可袁术脸上却除了一贯的骄横,就再一无所有了。
袁绍还是没有落子,他左手取锦帛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看向袁术,道:“公路,汝懂弈道乎?”
袁术听到袁绍这句话,咧开大嘴奇异一笑,道:“懂乎?不懂也。”
袁术懂围棋吗?
那得问从始至终坐在边上不说话,老神自在的袁隗了。
那日里,袁隗见天命入汉,失去覆汉斗志,是袁术左手执一子,落棋盘问:“叔父,何不如此为之?”
坊间传闻,袁术出生之时,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