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农民起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理所当然,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2001年12月9日的新华网上发了一篇《史学家提出新观点:〈水浒〉的主题是反腐败》的文章,介绍了笔者这一论点:
史式教授近日在海口出席一个研讨会时对记者谈到他的这一新观点。他认为,在封建社会里,直接迫害农民的是贪官污吏,是高俅一类人物。农民起来反抗,矛头直指贪官,这是理所当然。至于皇帝,在农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维持正常秩序所必需的人物。农民不可能梦想去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只希望出个好皇帝——真命天子,为民除害,铲除贪官污吏,实现天下太平。因此,奋起反抗的农民“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一种正常现象,实际上就是反贪污反腐败,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
过去有人批评《水浒传》——既批评水浒寨里的人物,也批评《水浒传》的作者——为什么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种批评实在不近情理。贪官污吏直接迫害农民,农民为什么不反他们!“皇帝”这个词,是指封建社会中国家的领导人;如果“国”是一个大的“家”,他就是“家长”,是维持正常秩序所不可缺少的人物,即“国不可一日无君”。农民不懂什么叫专制制度,什么叫民主制度,分辨不出各种制度的优劣,但是他们懂得家庭需要有家长,社会需要有秩序。没有秩序就会乱套,就会天下大乱,这是他们所十分畏惧的。所以他们需要皇帝,但要的是一个好皇帝——有道明君。不能因为出了个坏皇帝就提出不要皇帝,那是因噎废食。在农民不懂得建立一个民主制度,不懂得用普选的办法产生一个理想的国家领导人之前,他们绝不会不要皇帝。因此,对于皇帝,农民要分青红皂白,他们绝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一切皇帝。
水浒寨中的群雄,人人都反贪官,但是并不反皇帝。《水浒传》第19回中说:
行不到五六里水面,只听得芦苇中间,有人唱歌。众人且住了船听时,那歌道:
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
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何观察并众人听了,尽吃一惊。只见远远地一个人,独棹一只小船儿唱将来。有认得的指道:“这个便是阮小五。”
宋代的臣下与老百姓对皇帝俗称“官家”,“赵官家”就是姓赵的皇帝。阮小五当时正在抗拒官兵,却说要杀尽酷吏赃官以报答皇帝,这种说法是否自相矛盾?不。农民认为贪官横行既对老百姓不利,也对朝廷不利,贪官是朝廷与老百姓共同的敌人,所以才有此说。
李逵是被认为水浒寨中最有反抗性格又最敢说话的人,请看看他的言论。《水浒传》第41回中说:
李逵跳将起来道:“好哥哥,正应着天上的言语,虽然吃了他些苦,黄文炳那贼也吃我割得快活。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
第60回中又说:
吴学究又劝道:“晁天王虽是如此说,今日又未曾捉得那人,山寨中岂可一日无主?若哥哥不坐时,谁人敢当此位?寨中人马如何管领?然虽遗言如此,哥哥权且尊临此位,坐一坐,待日后别有计较。”宋江道:“军师言之极当。今日小可权当此位,待日后报仇雪恨已了,拿住史文恭的,不拘何人,须当此位。”黑旋风李逵在侧边叫道:“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了大宋皇帝,却不好!”宋江喝道:“这黑厮又来胡说!再若如此乱言,先割了你这厮舌头!”
李逵是主张“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急进派。他虽然想赶走一个坏皇帝,但是还需要立一个好皇帝,并不主张不要皇帝。
燕青在李师师家里见到了宋徽宗,立即向这位“赵官家”表明了梁山泊宋江等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立场。《水浒传》第81回中说:
天子便问:“汝在梁山泊,必知那里备细。”燕青奏道:“宋江这伙,旗上大书‘替天行道’,堂设‘忠义’为名,不敢侵占州府,不肯扰害良民,单杀赃官污吏谗佞之人,只是早望招安,愿与国家出力。”
总而言之,农民起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合情合理的事;谁要加以指责,那是不明事理。
《水浒传》是一部反贪污反腐败的书
《水浒传》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笔者认为:它是一部反贪污反腐败的书。2001年12月9日新华网上所发的《史学家提出新观点:〈水浒〉的主题是反腐败》一文报道了笔者这一论点:
新华网海口12月9日电(记者胡辛庄斐)《水浒》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歌颂反抗精神,有人认为是宣扬投降主义,这场争论持续了半个世纪。近日,著名史学家史式教授提出新观点,“《水浒》是一部反贪污反腐败的书。”
史式教授指出,正因为起义的农民“不反皇帝”,所以《水浒》不可能是一部鼓吹反抗到底的书。《水浒》里的人物,一个个都如生龙活虎,跃然纸上,要说这是宣扬投降的书,显然说不过去,很难被人接受。从《水浒》中的许多故事——如鲁智深故事、林冲故事、智取生辰纲故事、武松故事等等——看来,虽然情节复杂纷纭,但其主题总离不开一件事——反贪污、反腐败。
笔者认为:《水浒传》是一部文学作品,它的题材是写农民起义的,时间跨宋、元、明三代,长约四五百年。因为其中包含了不少“生活的真实”,即历代农民起义的某些真相,所以也不失为研究农民起义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它的主题是反贪污、反腐败,因为当时的贪污、腐败是激发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试以鲁智深故事、林冲故事、智取生辰纲故事与武松故事为例,说明当时贪污、腐败现象之严重。
鲁智深是个性情耿直的中级军官,经常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看不惯豪强欺压善良的“肮脏事”。他为解救被人霸占的金翠莲,一怒之下,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户)。后来为了避祸,他出家当了和尚。虽然当了和尚,他的禀性不改,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得罪了高俅,无处容身,只好上二龙山落草。
林冲的性格与鲁智深完全不同,对于横逆之来,他尽量忍让,但求息事。宋徽宗时代的第一个大佞臣高俅出场了,他为了自己的养子高衙内能够达到霸占林冲妻子的目的,不惜亲自出马陷害林冲,一再欲置之于死地。恶人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这是最大的腐败。林冲无论如何忍让都逃不脱高俅的迫害,最后还是被逼上梁山。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从表面上来看,只不过是七八个小人物想拦截一批贵重的寿礼,发一笔财,谈不上是什么正义的行为。但从事情的背景来看,就很不简单。生辰纲是蔡京的女婿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礼物——十万贯金珠宝贝。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第一红人,以太师的名义前后执政20年,安置私人,引用群奸,童贯、王黼、朱 等人都是他引进的。宋徽宗爱好花石,他就投其所好,在江浙各地大肆搜求奇木异石运来京城,称为花石纲。民间的一石一木,只要被他们看上了,即被劫取。在运输巨石大木的时候,宁可拆屋拆桥,也要及时运到,老百姓不敢稍有违抗。执事的官员在民间到处搜求,许多老百姓因为供应“花石纲”而被害得家破人亡,民怨沸腾。蔡京的女婿梁中书送的寿礼生辰纲,也是在民间到处搜求聚敛而来,老百姓恨之入骨。晁盖等人劫走了这一批生辰纲,人心大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抢劫案件,而是老百姓对这个头号大官僚的腐败行为的反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武松虽然力能打虎,还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小人物。他的哥哥武大被害,他估计对方西门庆是当地一霸,有钱有势,自己势单力薄,未必能打得赢这场官司,所以决心先斩后奏。他邀请了证人,收集了证物,取得了口供,然后杀了仇人,投案自首,终于获得从轻处理。在这件案子上,武松并没有什么冤屈可言。不过通过武松的故事,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贪官污吏、地方土劣,互相勾结,鱼肉平民。武松本来愿意认罪服刑,希望以后能过平安日子,全无为非作歹之意,最后还是被张都监设计陷害。他忍无可忍,在报仇雪恨后,上山落草。
这四个在民间流传的平平常常的小故事交织在一起,就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官贪吏暴、民不聊生、民变蜂起的历史画面。广大的老百姓既没有分析能力也找不到可靠的数据去探讨造成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只就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自体会来判定,一切腐败行为都由贪官污吏所造成。因此他们奋起反贪官,反腐败,或者个人复仇,如“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或者集体反抗,如“三山聚义打青州”。一部《水浒传》,主要的内容,大量的篇幅,都是写的这一类的故事,因此,《水浒传》是一部反贪污、反腐败的书。
有人批评《水浒传》是一部宣扬投降的书,这未免有些离题。我们儿时读《水浒传》,总觉得水浒寨中的英雄们,如鲁智深、如武松、如李逵、如三阮,人人一身正气,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都是可亲可敬的好汉,印象深刻,终身难忘,与那些卑躬屈膝的叛徒、投降派完全沾不上边。《水浒传》是文学作品,读者最有发言权。我们如果发一批调查表,请读者们谈谈读过《水浒传》(也无论是70回本还是120回本)所留下的印象,笔者认为:100人中至少有99人会说水浒英雄都是些昂头挺胸的硬汉,要说他们是一批打躬作揖的投降派、窝囊废、可怜虫,鬼才相信!读者自己的感受,理论家是没有理由去批评,批评也是没有用的。
批评水浒英雄是投降派的人,一定是反对投降、反对招安,主张水浒英雄既反贪官,又反皇帝,一反到底,“不把君主专制制度彻底消灭,绝不收兵”的人。但是请看看当时的大环境。在北宋宣和二、三年间(112 0—1121),也就是张叔夜招降宋江的时间,辽、金两国激战的时间。三四年后,金兵灭辽,大举南下进攻东京(开封)。在这种敌骑踏进中原,整个民族存亡继绝的关键时刻,水浒英雄接受招安,与宋王朝的军队并肩作战,保卫祖国,这又有什么不对。虽然《水浒传》是文学作品,我们无法去一一考证水浒英雄的结局。但是偶从一鳞半爪的史料中,也能窥豹于一斑。例如《宋史·刘豫传》中说:
金人乃解去,因遣人啖豫(刘豫)以利。豫惩前忿,遂畜反谋,杀其将关胜,率百姓降金。百姓不从。豫缒城纳款。
《金史·刘豫传》中也说:
挞懒攻济南。有关胜者,济南骁将也,屡出城拒战。豫遂杀关胜出降。
这个关胜,很可能就是梁山泊中五虎上将之首大刀关胜(当时的名将如果有同姓名的,可能会被人指出来)。他被招安之后,参加了抗敌卫国的战斗序列,坚持抗金,拒绝投降,最后竟被汉奸刘豫所谋害。根据这一段史实,关胜绝不是投降派,而是响当当的抗战派,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汉奸刘豫才是真正的投降派,为老百姓所唾弃(“百姓不从,豫缒城纳款”)。
《水浒传》是一部文学作品,许多水浒英雄不一定实有其人;即或实有其人,其事迹也不一定与书中的故事皆相吻合。我们要从大量的史料中找出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既不可能,亦无必要。我们只要认识到这是一部反贪污、反腐败的书,许多疑问就能迎刃而解。他们是绝对地反贪官污吏,反地方土劣,反豪强恶霸,对于这些直接迫害老百姓的人,他们绝不软手,对待的办法就是鲁智深的“一条铁禅杖劈头打下”,李逵的“两把板斧,迎面砍来”。对于反贪官,他们从来没有动摇过,当然也绝不会向贪官投降。对于皇帝,他们也反,不过反的是无道昏君,却拥护有道明君。就是主张“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李逵,也还没有说不要皇帝,只希望让宋江去当一个有道的皇帝,使老百姓能过太平日子。接受招安,有时候也只是一种策略,如果因此而能转移到抗敌卫国的最前线去,那也是一件大好事。水浒英雄很多人的结局我们都不知道了,仅就大刀关胜一个人的结局而言,功昭日月,气壮山河,丝毫也不辱没水浒英雄的称号,而且上升为响当当的民族英雄。水浒英雄铁骨铮铮,怎能把他们说成是投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