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黑人老先生,他是个盲人。
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时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也从未和黑人一起上过学。到了北方念书,有次他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他居然在请帖上注明“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方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当时全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抓去骂了一顿。
他说有时碰到黑人店员,付钱的时候,他总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去拿,不肯和黑人的手有任何接触。
曾有人问他:“那你当然不会和黑人结婚了。”
他大笑回答那些人:“我不和他们来往,如何会和黑人结婚?任何白人和黑人结婚,都会使父母蒙辱。”
但他在波士顿念研究生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虽然大难不死,可是眼睛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进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里学习如何用点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等。慢慢地他终于能够独立生活了。
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我最苦恼的是,我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辅导员谈这个问题,他也尽量开导我,我非常信赖他,什么都告诉他,将他看成良师益友。”
有一天,那位辅导员告诉这位老先生,他本人就是黑人。从此以后,他的偏见就完全消失了。他看不出对方是白人,还是黑人,对他来讲,只知道对方是好人,不是坏人,至于肤色,对他已毫无意义了。
老先生说:“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眼睛在很多时候误导甚至欺骗了我们,盲者倒是幸运,因为他必须用心眼去打量这个世界,所以“看”得更为真切。因此,看待事物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仅用眼睛去观察世界,多半是不全面的;而用心则能体悟实际的灵魂。
和别人相处时,我们都惯于戴上一副“先入为主”的眼镜,将别人放进一个“框框”里,再用这个框框解释此人的角色与行为:他是好人、他是坏人、他好像有外遇、她很爱占小便宜……我们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以致经常偏离事实真相。
有两个女人,坐在同一张桌子喝饮料。其中一个,把雨伞靠在桌边,另一个在喝完饮料时,迷迷糊糊的,顺手拿起雨伞就走。雨伞的主人大声叫道:“喂!你拿了我的雨伞。”前面那个女人一脸尴尬,红着脸向对方道歉,说是忘了自己没带伞,一时误拿。这件事,让她想起自己需要买把雨伞,顺便也买一把给孩子,于是她便去买了两把。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误拿雨伞的女人坐在同一辆公车上。那女人注视着那两把雨伞,说:“我看你今天的成绩还不错嘛!”原来那女人把她看做是跟自己一样的小偷了。
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常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人概分为“好的”或“不好的”两部分。
当一个人留给人的印象是好的时,人们就会把他的言行举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释,反之,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的印象时,那么,一切不好的看法都会加在他的身上。
有一名年轻犹太人和老犹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车上。年轻犹太人问老犹太人说:“先生,请问现在几点了?”老犹太人却默不作声。“对不起!先生,请问现在几点了?”老犹太人还是不答。“先生很抱歉打扰您了!但是我真的想要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你为什么不回答我呢?”老犹太人答道:“孩子,下一站就是最后一站了。而我一点都不认识你这个陌生人。如果我现在回答你,依照犹太人的传统,我就必须邀请你到我家坐。你长得很英俊,而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你们俩一定会爱上对方,然后你就会把我的女儿娶走。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一个连手表都买不起的女婿呢?”
几乎每一分钟、每一件事,我们都依凭着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在作判断。比方,我们常听说或不自觉地认为:生意人都很狡猾、女人都是烂驾驶、男人都很不卫生、犹太人都很吝啬、美国人都很浪漫……等等。此后我们心中就会建立一整套的印象,并用这个成见去解释或评断周遭的人和事物。一对男女若看到一个男的拿把花走在街上,女的可能会想:“哦!他真体贴、好浪漫。”男也许会认为,“天啊!我看这家伙完了!”
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国不久,某个早上到公园散步,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晒太阳,他心想:“美国人生活真是悠闲,有钱又懂得享受生活。”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几个黑人也悠闲地坐在草坪的另一边,这位先生不禁想到,“唉!黑人失业的问题还真是严重,这些人大概都在领社会救济金过生活。”艾斯曾有这么一段妙喻,当你暗夜走在街上,看见某扇窗亮了一盏灯。也许有人会说:“这一定是母亲为还没有回家的子女在祷告。”也有人会说:“老天,一定有人在偷情。”
哈兹立特有句话:“偏见是无知的孩子。”说得一点都不错,“人”“扁”为偏,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把“人”看“扁”、看“偏”了。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你,你也不完全了解这些人,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该轻易地去论断他人,当然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论断。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不是吗?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只能看到别人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一个人的本质,由于看不到本质,则无法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直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直觉,就像月晕时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环效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光环效应”的例子随处可见。
一个演员在某一部影片中表演非常成功,紧接着就片约不断。哪怕那个角色不适合她,但导演也会选择她,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现在社会里,很大一部分人都在无意识地利用这光环效应,大多数人只要一见到是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所认可的事情,便会立即放弃自己的主张,转而去迎接合适权威的话语。
一位演讲者在一所大学两个班级分别作了内容相同的演讲。
演讲结束后,一个班的学生与演讲者一见如故,亲密攀谈;而另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
同一个人结果何以相异悬殊?原来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做的一个心理实验。演讲前,凯利对一个班的学生说,演讲者是如何热情可亲、平易近人;而对另一个班则说,演讲者是如何冷峻严肃,不易接近。
结果,学生们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去观察演讲者,演讲者被蒙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学生们看到的都是被自己涂上了色彩,“光环效应”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光环效应在对认识他人时影响很大。因此,在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切不可太看重事前得到的印象,而要根据他的言行来判断他。要学会从细微处观察一个人,切不可只是隔着有色眼镜去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