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尘间,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它,聪明的人往往能做到“受气不怄气”。
生气是用别人惩罚自己。生气、怄气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是自己。生气可使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血压升高,甚至旧病复发,所以生气是惩罚自己。尤其是那些以“气人为乐”的人,使你生气正是他的目的。
其次是换个角度看别人。当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时,如果能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想想若自己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也会这样做。若是亲友和同事伤害了你,想想他们昔日对你曾有过的关心与帮助,或许就会怨气渐消,同时亲友和同事间的矛盾也消除了。
第三是要胸怀博大,有自知之明。有的时候怄气并不是别人的责任,而是自己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如有的人生性好胜,不甘落后,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谁超过自己,他就嫉妒谁,谁比自己强,他就怀恨谁。虽然嫉妒心理人皆有之,但智者应明了,没有什么理由不许别人超过自己。
第四是转移心态。如果是自己实在摆脱不了的烦恼,就必须想方设法转移自己的心态。比如去打扑克、下棋、看电视、听音乐或者去林间散散步等等。
所以,当你发脾气、或在愤怒的情绪下工作时,分析所有使你愤怒的原因很重要,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方法避免使自己暴露于那些痛苦之下。如果愤怒的情绪是你自己所引发的,你放任自己于愤怒的情绪中,很可能会更使周围的人感到愤怒、生气。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一位太太说。“我们发觉,彼此渐渐养成了向对方发脾气的习惯,我们的婚姻生活逐渐充满了责怪与仇恨,彼此都不能忘记前嫌。企图逃避不但无法使愤怒的情绪减低,反而更刺激了这种暴戾的气氛。所以我们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也正是使事态好转的一个转折点。”
总是保持温驯和顺的态度,我们并不十分鼓励。可是,也不能总是暴跳如雷、乱发脾气。并非环境本身使你生气,而是你对环境所采取的一种愤怒的反应;并非别人激怒你,而是你对别人表现出生气的反应。如果使你生气的人权力比你大,你完全在他的权限掌握之下,你又觉得如何呢?
有时,你会愤怒的最大原因,便是周围某个人或某些人正在对你做出可怕的事情。他们正威胁着你,对你无礼,忽视你的存在,或者正伤害到你脆弱的自尊。也许那正是你生气的原因,那是一种保护性的情绪,在气愤当中你变得更强壮、更野蛮、更有破坏力。也许偶尔这可以使一个胆小鬼鼓起勇气与恐龙搏斗,但通常这种行为没什么用处。
要如何处理你的愤怒情绪呢?如果那是长年不断,随时会爆发的常态行为,那么你应该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它。让它发泄出来,或与对方讨论,找出原因,不要用偏激的方法来处理它。如果你的愤怒情绪是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就如同大多数人的情况一样,那么你的处理态度就不一样了。你可以让这些情绪堆积起来,然后一次让它发泄掉,就像让气球涨满后飞掉一样。
古时候,有一位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或与人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他工作非常勤劳,所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绕三圈。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不明白,老人为何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绕三圈?岁月流逝,老人越来越老了,他的房地也已经太广大了。他生了气,柱着拐杖也艰难的绕着土地和房子走,等他好不容易走了一圈,太阳都下山了。老人独自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孩子们劝他不要再走了,并且一定让他说出原因。老人禁不起孩子恳求,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家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3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工作。”孩子问:“您年纪大了,又变成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老人笑着说:“我现在有时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三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儿,气就消了。”
这个故事里的老人选择的是负面情绪的宣泄。
借鉴老人的做法,生活中有不良情绪时,首先可以离开岗位,通过活动化解,同时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也可以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怒吼一通,泄尽心头烦恼;或者邀朋友聊天,回忆往事、说说烦恼。
生命可以是一座玫瑰花园,也可以是尘世的地狱,这都依我们心灵的选择而决定。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生气呢?
清末文人阎景铭所写了一首《不气歌》,让人颇有感触。诗中这样写到: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生气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将命废。我今尝过生气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生气是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心里的态度。孰不知,生气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本来不如意的事情更不如意,还严重地影响身心的健康。
康德曾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美国的一位生理学家爱尔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支玻璃试管插入有冰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心情愉快时,呼出的气成水后是澄清透明的。当他生气,情绪暴躁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只要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这位专家进而分析:一个人生气十分钟,所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了一次三千米的赛跑,人生气时会分泌出有毒性的分泌物,经常生气的人是很难健康长寿的。
要使自己少生气或不生气,首先,要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凡是要想开一点、想远一点,不要锱铢必较,退一步海阔天空!特别是夫妻俩,更应该以礼相待,不要为芝麻小事吵架,非得要对方心悦诚服,自己才肯罢休。记得有一首歌里这样唱到:“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如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里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它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其次,要待人为善,对别人多一点理解,遇事要大度、乐观一些。再次,要学会“忍”,学会息怒,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时,要告诫自己不要生气。
“生气就是惩罚自己,自己伤害自己。”人就是这样的,又不是神仙、圣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谦让,才会有和谐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