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做的事情当中,有许多都受到情绪的影响。由于我们的积极的情绪可为我们带来伟大的成就,而消极的情绪也可能使我们失败。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对我们有刺激作用的情绪有哪些?我们可将这些情绪分为七种消极情绪和七种积极情绪。
常见的七种消极情绪为:恐惧,仇恨,愤怒,贪婪,嫉妒,报复,迷信。
而七种积极情绪为:爱,性,希望,信心,同情,乐观,忠诚。
以上14种情绪,正是你人生计划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他们的组合,既能意义非凡,又能够混乱无章,完全由你决定。
上面每一种情绪都和心态有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心态的原因。这些情绪实际上就是个人心态的反映,而心态是你可以组织、引导和完全掌控的对象。你必须控制你的思想,你必须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着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
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你的一生将会因为不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害。
如果你正在努力控制情绪的话,可准备一张图表,写下你每天体验并且控制情绪的次数,这种方法可使你了解情绪发作的频繁性和它的力量。一旦你发现刺激情绪的因素时,便可采取行动除掉这些因素,或把它们找出来充分利用。
将你追求成功的欲望,转变成一股强烈的执着意念,并且着手实现你的明确目标,这是使你掌握情绪控制能力的两个基本要件,这两个基本要件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其中一个要件获得进展时,另一要件也会有所进展。
一个小男孩,脾气很是暴燥却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总是大发脾气,不是和班里的同学吵架,就是和邻居的孩子们打得不可开交,而且他还几次和老师、自己的妈妈、外祖父母顶嘴、大声争辩。
父亲为了改变他这种情况,有一天拿了一大把铁钉和一把小锤子对他说,杰克,你以后想要发怒的时候就跑到门口的那根粗木桩那里,用这把锤子狠命地砸进去一颗钉子,想发怒一次就钉一颗钉子。
小男孩很高兴地接过了钉子和锤子,于是每当他想发怒的时候就跑到家门口的木桩那里,狠命地砸进去一颗铁钉,最多的一天他甚至向木桩里钉进去100颗钉子。每当他没有了钉子就找父亲要,父亲很爽快地就给他了。慢慢地,小男孩对钉钉子感到非常地厌烦了。
又有一天,父亲对他说道,杰克,每当你感到心情不错时就从木桩上取下一颗钉子吧!听完了父亲的话,小男孩就走到木桩那儿取下了一颗钉子,他发现,取出钉子要比钉钉子难多了。可从那一天开始,小男孩每天往大木桩上钉的钉子越来越少了,而取出的钉子越来越多了。终于有一天,他不再向木桩上钉钉子了。那天,父亲亲切地表扬了他,小男孩心里喜滋滋的。
直到有一天,小男孩把所有的钉子都取出来了。父亲带他来到那根大木桩跟前,对小男孩说道,你知道取钉子为什么比钉钉子难吗?这是因为责备辱骂一个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想要重新获得友谊却很难。你再看看这根木桩,虽然你把所有的钉子都取了出来,可你钉钉子留下的伤痕却永远去不掉了,不要轻意伤害你的亲人朋友,因为这种伤害即使再怎么弥补,不论再过多少年,它的伤痕永远也去不掉。
想一下你最近一次感受到的消极情绪,例如压力,愤怒或挫折,是不是伤害到了别人或是自己。当你处于那种消极情绪时你在想些什么?是充满了混乱的思绪?还是陷于麻木、无法思考?
下次你发现自己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时,或感到气愤或受挫时,停下来。对,停下来。不管你在做什么,停下来,坐上一分钟。坐着的时候,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那种消极情绪之中。
让那种消极情绪吞噬你,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去真切地体会那种情绪,不要欺骗自己。花整整一分钟的时间——但只有一分钟,去体会那种情绪,别的什么也不要做。
当一分钟结束时,问自己:“我是否想在今天余下的时间里要继续保持这种消极情绪?”一旦你允许自己完全沉浸在那种情绪当中,并真切体会到它,你就会惊奇地发现那种情绪很快就消失了。
如果你觉得还需要点时间来保持那种情绪,没关系,再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去体会它。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充分体会了那种情绪,那就问自己是否愿意在今天余下的时间里继续保持这种消极情绪。如果不愿意,那就深呼吸。呼气的时候,把所有的消极情绪都释放出去。
这个方法似乎很简单,但却非常有效。通过给自己空间真正体会消极情绪,你是在处理这种情绪,而不是将其压制下去然后尽量不加理会。通过给予消极情绪所需的空间和关注,你实际上是在消解其力量。当你沉浸在那种情绪之中,并且明白它只是一种情绪时,你就摆脱了它的控制。你可以清理头脑并继续做事。
当下一次消极情绪笼罩你时,试一下这种做法,给自己一点空间来体会那种情绪并看看会发生什么。随身带一张写着如下字句的纸条:停下来。沉浸一分钟。我想保持这种消极情绪吗?深吸气,呼气,放松。继续做事!这会提醒你该怎样去做。
记住,要花你所需要的时间,去真正沉浸于那种情绪之中。然后,当你感到自己已经充分体会到了它。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很快就能摆脱消极情绪,并开始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人是情感类动物,有着复杂的情绪、情感。而在多种负面情绪里,焦虑又总是被人们体验得最多、最频繁的情绪之一。
选择,是伴随人一生的话题。所谓选择,就是做决定;所谓自由选择,就是能够自由做决定。对于不能选择的人,选择就意味着痛苦,他们不能自由做决定,就像是患了慢性的不能选择的焦虑症一样。
选择无处不在。任何事情需要做出判断和决定时(比如早餐吃什么,找什么样的工作,是否考研等),人们会做何选择?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本身就是普通人的常态生活。可对于有焦虑情绪的人来说,做这些决定并非那么简单了。
人生面对的“不能选择”,选择,不选择,还是选择?
人们有时在面对“要么选择,要么不选择”时会出现焦虑,而焦虑的结果往往是采取回避,即选择“不选择”。比如,公司领导层在商议是否同意某人进领导班子的表决时,有人表态“同意”,有人表态“不同意”,也有人“弃权”。最后一类人的选择,即是一种“不选择”的选择。曾有来访者说,他最讨厌作选择,曾经在做“妈妈和爱人同时落难,你只能救一个”那样的“可恶”游戏时,感到受煎熬一样,强忍着对“游戏”的愤怒,始终不做回答。他说“只要面临作选择,我肯定是选择不选择”。而这种“不选择”,其实就是他的选择,正是他在不能选择的焦虑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其实,人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程度上都会出现焦虑,但区别正常与异常的选择焦虑,是看一个人在两难时能否自主决定。心理学上的神经症性不能选择的焦虑,就是在选择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且因拖延了时间而又加重焦虑。或者即使作了选择性决定,之后又产生因对选择对不对的怀疑而陷入懊恼。
那么,这种不能选择的背后是什么在决定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深层心理发展学说解释神经症焦虑人格,是发生于婴儿时原始信任遭到损害。但除此之外,具有焦虑人格的人所处的环境很可能还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或是充满竞争风险性的环境。这种环境下,人的内心总体验着紧张、疑虑、害怕等不安全感,其“高标准严要求”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对自己的要求。
若进一步来看,它可成为对做人做事力求完美的强烈欲望。那些过分追求完美的人,理性上明白“没有完美也用不着完美”,但就是不自主地要求完美。这其实并非完美本身在吸引他,而是他内心唯恐“不好”的危险,迫使他必须追求完好,以免“不好”带来的焦虑。任何过分行为,实际上都带有强迫性,这是人由不得自己的无奈。心理学上所谓不自由,就是指过分行为的强迫性重复(即行为不受主观意志所控制),其根源还是与人的焦虑人格相关。
焦虑源于对权威的崇拜和惩罚的恐惧。
人们因为难以选择而产生焦虑,这背后存在着追求绝对正确的幻想。从心理角度看一个人对绝对观念的幻想,源于早期对权威的崇拜和对惩罚的恐惧。这实际上跟人早期处于高焦虑人际环境一样。
权威,在这里泛指人们必须服从的人(包括自己)、法令、思想性的东西。每个人在过去的养育环境和教育环境中,都曾感知过权威的力量和作用。古往今来“顺则昌,逆则亡”的文化内涵,也说明了专制文化对人们权威崇拜和惩罚恐惧产生的心理影响。权威象征拥有,象征无敌的自由。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的厮杀、侵略,还有很多不遗余力谋取权力(权威)的人,大都是想拥有不受控制的自由!其本质都是想消除不安全的恐惧。
可是,依赖权威却隐藏着无尽的忧患。因为,如果想确保自己的选择正确,必然害怕丧失正确而带来紧张焦虑。这种忧患意识,会促使人心进一步不安全,以致做任何事都生怕出错(如不敢表达意见),作任何简单的选择都会有焦虑而无法决定(如今晚吃不吃安眠药?)。
那些害怕人际交往,不敢发言,不敢做主,不敢谈癌症、谈抑郁症……不敢“许多”的人的心理现实,都是在追求绝对安全的幻想破灭后,又一再执意追求着绝对安全。
不能选择,也可说是一种慢性预期焦虑症。其心理机制,还与人的无责任感、无责任能力相关。因为伴随人自由选择之后的是责任,是行为责任。能自由选择的人,对选择后的行为,有履行相应责任的自信。不能选择,往往说明一个人缺失责任感、缺乏行为能力,其深层心理动因是人的依赖情结。可以这么说,不能选择的焦虑,是心被控制的不自由表现。
有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焦虑这种消极的心态对人的行为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地穿过了。
然后,这位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里面的一切,都吓出了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有一个大水池,水池里面有十几条鳄鱼,水池上方只有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刚他们就是从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这10个人,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的。没有人回答。沉思了好久,终于有3个比较大胆的被试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慢了许多;第二个颤抖地踏上了小木桥,走到一半的时候,竟趴在上面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了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了。
接着,心理学家又打开了房间里的另外9盏灯,房间里头一下子如同白昼,小木桥下方的安全网显露出来了,刚才由于光线很暗,而且网的颜色很浅,这些被试者都没有看见。心理学家又问,你们现在还有谁愿意穿过这座小木桥。这次有5个人站了出来。心理学家问剩下的2个人为什么不愿意。这2个人则异口同声地问,这张网牢固吗?
从这个心理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阻碍我们作出某种决策、某种行为的往往就是这种心理因素。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能力不足、力量微弱,而是心理恐惧、焦虑,还没有和对手对战沙场,就败下阵来了。
所以,一定要学会摆脱焦虑,摆脱所有的不良情绪。
当感到焦虑或是被其他不良情绪控制时,尝试让自己有一小段的空白时间,好好沉静一下,或者发呆,或者沉淀一下杂乱的思维。留出休息的时间,因为身心是需要定期保养的。
自信是治愈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的人,对自己完成工作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
主动去想象一些宁静、放松的景象。这些景象可以是真有其地,在那里你觉得安全和松弛,也可以是你想象出来的宁静、安全和放松的景象。比如,你想象自己走在两旁都是树的山路上,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鸟儿歌唱上,阳光从树枝间照下来,松树的香味、浓绿的树林、阵阵的微风轻拂在你的脸上。
当你被不良情绪控制时,分散注意力会有所帮助。当你专心于其他的思维活动时,会减轻或消除你的不良情绪。比如,如果你在乘坐飞机时感到焦虑或是烦躁,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天空和云彩上。仔细观察每一朵云彩的纹理,试图从云彩里找出图像来排遣自己。当你专心于天空和云彩时,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总之,你要用一切可以用的办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真正掌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