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义,利之本
“原典”义,利之本也。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可以滋长。(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年》)
“注译”利之本:利益的根本;蕴利:积聚利益,这里有强行聚敛钱财的意思;孽:邪恶,罪恶;姑:姑且,还是;滋长:自然增长。全句译意为:道义,是利益的根本。聚敛钱财就会产生邪恶,还是不要聚敛钱财,而是让它自然增加。
“品读”春秋时鲁昭公十年五月,齐景公的家族发生内乱,陈氏、鲍氏攻打栾氏、高氏,并瓜分了他们的财产。晏子(齐国丞相)劝陈氏家族的陈桓子把分得的栾氏、高氏财产交给国君,并说了上面的话。可见早在春秋时期,晏子等思想家已经提出“义”是“利之本”、“利之足”。虽然晏子的话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而发,但是他所说的“义,利之本”、“蕴利生孽”,阐明了道德对利益的影响和作用,包含有一定真理性的因素。墨子也认为,“义”是“利之本”。这是因为义能“利民”(《墨子·耕柱》)“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穷”,“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墨子·天志》),从个人的生死、贫富到世之治乱,都要有“义”作根据,作保证。
367.利以丰民
“原典”义以生利,利以丰民。(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一》)
“注译”全句译意为:道义可以生出利益,利益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
“品读”义为利本,义以生利。这是传统义利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人看来,义不仅是对利的节制,而且还是生利的基础。因为义是道德准则,道德准则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利益的反映,义在本质上代表着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从执政的角度看,倡行道义可以使国家安定,人民团结,安居乐业,从而生出利益,这样对国对民都有好处。
368.义以天下为芬
“原典”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利之,不必用。(战国《墨子·经说上》)
“注译”芬:即分,本分之意。全句译意为:义就要立志把天下的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之事,去兼利万民,而不必考虑自己是不是被重用。
“品读”墨子的“义,志以天下为芬”,是“利天下为志”的另一种表述。正是这种“利天下为志”的激励,为了“利天下”,甘愿苦行寡欲,赴难就死,区区个人利益和个人升迁更是置之度外了。在墨子“志以天下为芬,而能利之,不必用”的思想境界面前,那些汲汲乎“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的人要自叹弗如、自惭形秽了!
369.利过则败
“原典”利过则为败。(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利益过了头就要失败。
“品读”齐景公封给晏子邶殿上的六十个城邑,他不接受。子尾对他说:“富,人之所欲也,何独弗欲?”晏子说:“不受邶殿,非恶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嫚,谓之幅利。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利不能贪得无厌。晏子认为,“足欲,亡无日矣”,“利过则为败”。所以,他不敢贪多,要有所节制。
370.以其道得之
“原典”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春秋《论语·里仁》)
“注译”欲:盼望;道:指一定的方法或途径;处:接受;不以其道得之:此处“得之”应为“失之”或“去之”;去:远离,抛弃;恶(wū污):何处。全句译意为:财富和地位,这是人们所想要的,若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君子是不接受的。贫困和地位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若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去摆脱,君子是受而不避的。君子离开仁德,怎么成就他的名声呢?
“品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在孔子看来,道就是仁,就是义。违反仁义而得到富贵,君子不应该接受;违反仁义而摆脱贫贱,君子也应该拒绝。孔子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个有仁有义的人,一定是严于自律的人,哪怕是显贵极顶,哪怕是穷困绝顶,哪怕是泰山压顶,都不会背离仁义去获取富贵,摆脱贫贱。
371.摩顶放踵利天下
“原典”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战国《孟子·尽心上》)
“注译”摩顶放踵: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全句译意为:墨子主张兼爱,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一切都干。
“品读”墨子为了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理想,不惜慷慨赴难,甘愿视死如归。在诸子百家中,很难找出几个像墨子这样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人。所以孟子非常赞赏和敬重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自我牺牲精神,而鄙夷杨子那种“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极端利己思想。
372.兴天下之利
“原典”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战国《墨子·兼爱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仁人所做的事,一定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并以此作为法则治理国家,对民众有利的就做,对民众不利的就制止。
“品读”墨子的人生抱负是“利天下为志”,所以他提出,作为“仁人”,要把普天下民众的利益作为自己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看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否符合民众的利益。如果自己的言行有利于民众,就不顾艰难险阻努力去做;如果自己的言行不利于民众,就坚决加以制止。“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墨子·节用》)。二千多年前的墨子尚且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今天以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上,应有更高的境界,更高的自觉。
373.修其道,行其义
“原典”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战国《荀子·正论》)
“注译”汤武:汤,商代的开国之君;武,指周武王,周王朝的建立者。全句译意为:汤王和武王并不是夺取天下,而是遵行正道,实行礼义,兴办天下人共同的利益,除掉天下人的共同祸害,因此天下人都归顺他们。
“品读”这是荀子驳斥当时所谓“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的谬论时所说的话。荀子认为,汤、武不是“篡而夺之”,而是因为桀、纣“其行为至乱”,导致“亲者疏之,贤者贱之,生民怨之”,汤、武遵行道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因此,“天下归之”。如果,汤、武不是遵行道义,不是“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不可能“天下归之”。荀子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夺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其言下之意,就是“有天下”、“得天下”的关键是“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
374.利而勿利
“原典”周公曰:“利而勿利也。”(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
“注译”前“利”指利民,后“利”指利己。全句译意为:利民而不谋私利。
“品读”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被封为鲁国的国君,他将要去鲁国时,向周公请教治鲁之策。周公以上面的话答之。周公这句话是强调,治国一定要把利民放在首位,不要去谋取私利。周公的话,对今天的党政领导干部还是很有警戒意义的。
375.以安乐一世为事
“原典”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一世为事,好恶喜怒而备用也。(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注译”全句译意为:天通常是以爱利为自己的本意,以培养万物成长为自己的职责,春秋冬夏都为其所用。君王也通常是以爱利天下为自己的本意,以使世人得到安乐为自己的职责,好恶喜怒都要为其所用。
“品读”董仲舒指出,“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而能通其道的,非王者莫属。因此,“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作为王者,“亦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一世为事”。人主出此四者,义则世治,不义则世乱。董仲舒的意思是说:“王者”的职责,就是沟通天意,并按照天意来治理国家,如天体现出爱利和养长之情,“王者”也应以此意为万民兴利,使万民得享安乐。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董仲舒的为政之道,是以天道为依据为权威,但他“爱利天下”的本意是可敬可取的。
376.为天下兴利
“原典”仁人在位,常为天下所归者,无他也,善为天下兴利而已矣。(西晋傅玄《傅子·安民》附录)
“注译”归:指得到民众的拥护,天下归心。全句译意为:仁德的人在君主的位子上,常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能善于为天下民众谋利益。
“品读”天下归心,民众拥护,关键是“善为天下兴利”。“利天下者,天下亦利之;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民众得不到为政的利益,必然离心离德,怨声载道。“利天下者,天下亦利之;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历史的教训。“昔者圣人之崇仁也,将以兴天下之利也。”(《傅子·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