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斯登不是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行,但却是近几年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行。在2007年第四季度的公告中,彭博社数据显示,由于出售服装零售商NewYork&Co带来的特殊收益,至11月底贝尔斯登第四季度多赚22%,纯利由2006年同期的2.88亿美元增加至3.52亿美元,每股盈利为2.61美元,连续三个季度创出新高。而事实上,早在2003年,贝尔斯登就因占领抵押担保债券业务(CMO)的主要市场,税前利润超过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成为全球盈利最高的投资银行。
贝尔斯登的灾难最早始于2007年旗下两只对冲基金的倒闭,当时投资人的损失超过15亿美元,贝尔斯登从此也元气大伤。2007年5月底至8月底间,公司账面资产缩水达420亿美元。随后,9月20日贝尔斯登宣布季度盈利大跌68%,继而又在12月20日宣布19亿美元资产减记。
2008年3月10日,星期一。美国股市开始流传贝尔斯登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消息。一些美国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员开始把现金从贝尔斯登撤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似乎闻到了市场上的紧张气氛,破天荒地在那一天替贝尔斯登辟谣,称“投资银行都具有足够的缓冲资本”。但后来的事态显示,美国证交委的乐观表态并没有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从2008年3月11日开始,越来越多的贷款人和客户开始从贝尔斯登撤资,贝尔斯登的超额流动性迅速枯竭。3月13日,形势已经很明朗,以前愿意接受抵押的证券公司坚持要提取现金,贝尔斯登已经无法应付客户的资金要求。在短短一周时间内,股价如高台跳水般从30美元狂跌到4.8美元,其间更是差点以折合每股2美元的超低价被摩根大通收购。仅仅上任两个月的贝尔斯登主席兼CEO阿兰·施瓦茨彻底崩溃了,他接通美联储的电话,发出了求救信号。
2008年3月14日,美联储决定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应急资金,以缓解该公司的流动性短缺危机。这是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美联储首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5月31日,摩根大通最终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宣布完成对贝尔斯登价值14亿美元的收购。至此,这家拥有85年历史、经历过大萧条及多次起起伏伏的顶级投行,正式消失在华尔街的历史中,成为当时信贷危机最大的受害者。
2.雷曼兄弟猝死
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其设在全球48座城市的办事处组成了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这一网络由设在纽约的全球总部和设在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统筹管理。
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创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这一声誉来源于其公司杰出的员工及其热忱的客户服务。截至2008年9月,公司的雇员人数为12343人,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决定了其在所从事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成为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它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由于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雷曼公司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强生、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利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
能够走过百年历程的机构必然经历过风风雨雨。历史上的雷曼也曾经四次在巨额亏损的危机中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其中的两次重大危机分别是:1994年雷曼被美国运通卖出后,面临严重的资金紧缺,并蒙受巨额亏损,股价下跌30%;另一次是在1998年,因俄罗斯卢布贬值,俄罗斯债券发生违约,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崩溃,使雷曼再次面临生死考验。然而,雷曼兄弟凭借着其百多年的经验、良好的信用和掌舵人的智慧,在两次重大危机中最终化险为夷。
不幸的是,2008年上半年,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的雷曼兄弟因持有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而撑不住了。2008年6月16日,雷曼兄弟公司发布财政报告称,第二季度(至5月31日)亏损28.7亿美元,是公司199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9月10日,雷曼兄弟公司提前发布第三季度财政报告,巨额亏损大大超过市场预期。报告显示,雷曼兄弟第三季度巨亏39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成立158年历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财报公布之后,雷曼股价应声下挫近7%,股价从2008年初的超过60美元跌到7.79美元,短短9个月狂泻近90%,市值仅剩约60亿美元。
在从外部投资者获取资金的努力失败后,雷曼兄弟决定出售旗下资产管理部门的多数股权,并分拆价值300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以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生存下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证交委主席考克斯以及来自花旗银行、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高盛、美林等公司的高层,连续三天云集位于曼哈顿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部,研究如何拯救面临破产的雷曼,以阻止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但财长保尔森反对动用政府资金来解决雷曼的财务危机,会议没有取得成果。受此影响,与会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宣布,由于美国政府不愿提供财政支持,决定退出拯救计划,撤出对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由于陷入严重财务危机而申请破产保护。其提交的破产申请显示,雷曼的负债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
3.美林、高盛、大摩一个都不少
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业内亦称“大摩”)都是华尔街的著名投资银行,它们的名字是那么的闪亮,以至于金融企业都唯其马首是瞻,金融业的从业者要是在那里不小心遇到了这三家公司的金融精英们,都会赶忙让道并献上注目礼。而今,它们虽然都还活着,但身份已变,光彩已逝。
美林公司是世界最大、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作为世界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美林在纽约曼哈顿4号的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34层楼。公司前身于1885年创立,公司于1914年1月7日正式创办,1915年正式更名为美林。
美林公司的业务涵盖投资银行的所有方面,包括债券及股票的承销、二级市场经纪及自营业务、资产管理、投融资咨询及财务顾问,以及宏观经济、行业、公司的调研。美林拥有阵容强大、范围全面的调研分析队伍。在《机构投资者》杂志每年的“全美最佳研究小组”评选中,美林公司连续三年获得全球最强研究实力这一最高荣誉奖。美林公司在世界4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也是首家获邀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美资投资银行。1993年,美林在上海的办事处正式开业。几年来,美林通过首次公开上市和债券发行等形式参与的中国政府和企业融资项目数量超过任何其他投资银行,总额接近100亿美元。
2007年春天以来,由于受次贷危机重创,美林公司财务极为糟糕,股价从2007年1月每股97.53美元的最高点至年中时暴跌80%,与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净损失大约190亿美元。在15个月中,美林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拥有数百亿美元的高风险、流动性不良的资产,负债权益比率超过了20倍。2007年四季度业绩更创下十余年的最差纪录,准备金减记160亿美元。其中,CDO(债务抵押凭证)减记达125亿美元。当时,美林尚有218亿美元的CDO相关资产以及840亿美元与房地产相关的资产。由此,美林前任CEO斯坦利·奥尼尔在困境中黯然引咎辞职。
相比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美林公司现任CEO约翰·赛恩更有预见力。上任之后,他采取了比其他诸多美国金融巨头更多的措施。如2007年12月,美林向淡马锡和资产管理公司DavisSelectedAdvisors定向增发1.17亿股新股,每股价格48美元,募集了约56亿美元。在2008年中报发表的同时,美林宣布完成出售价值44.25亿美元的彭博股权以及预计出售的约35亿美元的金融数据服务公司股份。剥离这两项资产,为美林补充了近80亿美元资本。2008年7月28日,美林宣布再次筹资85亿美元,同时将价值111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打折出售。此举曾被市场认为是“壮士断腕”之举,有助于之后的稳定发展。这些均是约翰·赛恩试图使美林在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中保全自己而采取的措施:筹集了巨额资本,清除了问题资产,出售了所持的大笔股权资产。
然而在采取了这么多措施的情况下,美林仍然难逃出售命运。就在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的当天,2008年9月15日,美林公司CEO约翰·赛恩与美国银行CEO肯尼斯·刘易斯出席在纽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美国银行宣布以接近5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林。
有了对美林的详尽描述,高盛、大摩可以不再徒费笔墨,它们的“光荣历史”不难查寻,只简单介绍一下结果就够了:2008年美国当地时间9月21日晚间,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世界上最后两大投行不复存在。
至此,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
4.AIG被政府接管
美国国际集团(AIG)是全球最大的商业保险公司,旗下的AIGAmericanGeneral更是全美最顶尖的人寿保险机构。AIG在全球各地的退休金管理服务、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也位居世界前列。其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飞机租赁、金融产品及全球消费者信贷业务。AIG也是个人和大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中的翘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股票、定息证券、地产及其他投资管理服务。AIG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ArcaEx电子证券交易市场、伦敦、巴黎、瑞士及东京的股票市场均有上市。
然而,一场划时代的金融危机,加上过多地下注那些深奥难懂的证券,规模相对较小的AIG业务部门因大量缺乏监管的衍生品而产生了巨额账面亏损。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让这个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命悬一线。2008年2月11日,AIG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文件中作出预亏修正,将次贷担保损失由此前公布的11亿美元,修正至48.8亿美元。这一损失仅涉及2007年10月和11月。2008年2月29日,AIG公布其200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数据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净亏损达52.9亿美元。AIG业绩公布后,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表示,将维持AIG及其子公司的债务展望评级为负面。穆迪、标准普尔两大评级机构也相应下调了AIG的总体评级级别。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前三个季度AIG共损失185亿美元,股价自2008年以来跌去了96%,仅9月12日一天便跌去了31%。9月15日,AIG股价再跌61%,收报3.75美元;次日开盘之后,AIG的股价又遭遇一轮暴跌,曾经下探至1.25美元。
股价暴跌、信用评级下调、交易对手追索抵押品,这些危机环环相扣,仅三天的时间,AIG这个具有1万亿美元资产的巨人走入了绝境。2008年9月16日,AIG不得不接受了来自美联储的850亿美元贷款,从而落入政府之手。按照美联储与之达成的协议,美联储向AIG提供850亿美元贷款,作为代价,美联储将持有79.9%的股权,AIG需要出售资产以偿还这笔巨额债务。美联储给出850亿美元贷款的条件异常苛刻:贷款利率高达11.5%。为保障纳税人的利益不受损害,贷款将以AIG的全部资产为抵押。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宣布,再次向AIG提供高达378亿美元的贷款,用以帮助其补充资金流动性。然而,事态并没有在AIG获得贷款解救后得到太多的缓解,在获知AIG面临生存威胁不得不向美联储借过渡贷款并打算出售资产的消息之后,亚洲的投保人对AIG亚洲子公司友邦保险(AIA)信心丧失,新加坡、韩国及香港等地有不少民众纷纷前往AIA当地的客服中心要求退保,香港的AIA两天内就接到2000份的退保要求。
多么可怕的一场金融飓风!
然而,风暴并未结束。
三 风暴过处是寒冬
不同于历史上那些金融风暴的是,这次金融风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极具传导性,在不长的时间里,它已经从美洲刮到了欧洲、亚洲、大洋洲,从发达经济体传到了新兴经济体,从虚拟经济领域波及了实体经济。在这次金融飓风所过之处,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所有的地方都同时进入了冬天。
1.最幸福的国家“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