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购买力的基础,劳动报酬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下降,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的下降,带来了一系列内部结构失衡。一是最终消费率持续偏低、投资率偏高。1996~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从59.2%下降到49.9%,十年间下降了9.3个百分点;投资率从38.8%上升到42.5%,上升了3.7个百分点。二是居民储蓄率偏高、消费率下降。
1996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在25%以上,有的年份超过30%,不仅高于同期中低收入国家水平,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导致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直接原因。1996~2006年,居民消费率由45.8%下降到36.2%,下降了9.6个百分点。三是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相对缓慢。2003~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7.7%、26.6%、26%、23.9%、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9.1%、13.3%、12.9%、13.7%、16.8%,投资增长远远快于消费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企业储蓄即国民收入账户中企业未分配利润增长过快,导致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快速上升,挤占居民收入比重。这些情况表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目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既要从初次分配着手,更需要在再分配上加大力度。十七大特别强调了初次分配要体现公平,政府也采取了多种途径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比如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个税起征点、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上调等,相应的法规也正在制定之中。应该指出的是,对于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来说,政策主导部分的增长受影响较小,市场主导部分的则不免受到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社会保障中的社会福利方面未能大幅推进,居民初次分配收入不足以保障居住、医疗及子女教育无虞,人们还是会尽量储蓄,大量增加消费的可能性有限。而社会福利的推进,根本上在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公共投入。另外,我国居民现有收入主要是劳动报酬,资产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不动产收入)比例很小。而西方发达国家“橄榄型”社会结构中的拥有资产收入的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例远远超出我国,成为社会消费主体。因此,如何改革相关制度、助推居民拥有、增加资产收入,也十分重要。
三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以来的明确诉求,近十几年来的每一次五年规划都要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长期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甚至不合理、低级化的程度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受这一次全球金融风暴冲击,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比较优势不再,重化工业产能过剩,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形势无情地逼迫着,产业结构调整又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在2009年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调结构”就成为与“保增长”、“扩内需”同等重要的任务。
1.协调三次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所追求的目标,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以及二者的统一。合理化,就是产业之间的合理协调,其中主要是三次产业之间比例的协调。
关于第一(农业)、第二(工业和制造业)、第三(服务业)这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于各国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并无统一的比例标准。但就一般情况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均是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工业和制造业次之,农业最小。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均超过了60%,有的甚至高达70%。服务业是否发达、所占比重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与世界趋势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突出表现是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所占比率虽有增长,但比重仍然过小。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三次产业产值的比例为28.2∶47.9∶23.9,2007年则是11.3∶48.6∶40.1。这说明,我国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虽然增幅不大,但却没有回落;而服务业占比虽然已经达到了历年最高值,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三次产业的结构还不尽合理。而且即使在服务业内部,也存在着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高、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低的不合理现象。
我国服务业长期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首先就要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的形势下,发展服务业尤其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发展服务业可以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就历年统计数字来看,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从长远来看,农业、制造业由于科技兴农、技术升级等,吸纳就业的容量不会太大,甚至有可能下降,就业的增量主要要靠服务业来解决。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就业比率虽然有了大幅提升,但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空间广阔。其次,发展服务业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发展服务业吸纳更多的人就业,对居民总体收入的提高显而易见的。而劳动者在发达的服务业体系提供的智力服务中提高了自己的素养和技能,进而从事新兴的、智力型的服务业,又必然会增加个体的收入。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前提下,消费上去了,内需的扩大也就水到渠成。
我国现阶段发展服务业,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改革体制,大力推进。首先是改变那种认为服务业为非生产性活动的观念,构建适合服务业发展的宽松体制,给服务业的发展留出一块广阔的天地。其次是在推动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仓储物流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咨询顾问、设计会展等)。再次是完善生活性服务(如餐饮、洗理、零售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如国际贸易、产品设计、信息服务等)。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在合理化的同时,还必须追求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其主要内容,除了三次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外,就当前而言,更主要的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资金密集型、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在高度化上存在明显不足,此次金融风暴之所以对我国东南沿海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根本就在于那些企业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从事的大多是加工贸易,制造的大多是初级产品,产业高度化不够。同时受牵累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行业,从事的大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生产的是中间产品,也存在产业高度化不够的问题。
总的来看,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产业处在低端位置。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时期,他们依靠原创型的技术及高水平的管理确立了其产业结构的全球领先地位。而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我们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许多工业领域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通过零部件进口组装生产,产品附加价值低,相应的物耗、能耗却比发达国家高得多。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我国,我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因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十六大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作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