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拳脚功夫和中国扯上关系,那真是容易极了。从少林到武当再到峨嵋、华山,哪一门派没有自己独门的拳脚功夫?近代享誉海内外的霍家拳,在外强恣意欺凌国人的环境下,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与威风,有关霍元甲、陈真的电影也热遍了华人圈。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多年前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面对强劲的金融风暴,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和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姿态,重拳出击,对抗风暴。这套重拳不属于哪门哪派,它属于全中国,它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中国功夫!
一 漂亮的组合拳
金融风暴的全球影响是在2008年9~10月间加速的。这个时候,对中国的影响也逐渐全面凸显出来。最明显的标示是,我国GDP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下降,2008年三季度的增幅回落到了个位数9.9%,是五年来第一次降到10%以下。而9月份更是回落到了9.0%,是近年来最小的增幅。面对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决策层审时度势,及时确定抗击金融风暴的对策,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为此到2010年底将投资4万亿元。11月9日,10项措施公布。
1.10项措施包括哪些
2008年11月9日公布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10项施包括:
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国务院提出的10项措施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于具体实施,温家宝总理指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10项措施出台后,获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有关专家指出,10项措施是一个遏制经济下滑的综合政策,是非常时期采用的非常之策。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鉴于我国有经济过热及通货膨胀势头,我国政府在2007年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是“双防”,就是防过热、防通胀。2008年6月,又及时调整成“一保一控”——保增长、控通胀。提出十大措施,就是说现在宏观调控的主要精力要放到保增长上。10项措施出台的时机选得也比较好,是对金融危机的危险性看准摸清了,火候到了的时候才出手的。其实,美国金融危机在2008年上半年已经愈演愈烈。但当时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如果那时出手,就有可能推高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稳定。而现在,通货膨胀率降下来了,危机的危害性也看得越来越清楚了,所以此刻出手恰逢其时。
与美国及欧洲各国的救市措施相比,我国采取的措施要更有针对性和效用。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采取的措施不同。我国率先采取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导的一揽子措施,而其他大部分国家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是货币政策,比如降息等。就目前情况而言,在银行惜贷、企业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只靠货币政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导。从这次推出的财政措施来看,我国刺激经济政策的受惠面比美国更广。我国政府的支出,不应该像美国那样直接拿去救金融企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投入,这些都能帮助农民与低收入者增收减支。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投资不但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10项措施出台之后,首先付诸实施的就是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已经规划的项目和新增的建设项目。见诸传媒的,就是各地上马了一批铁路、公路、机场、能源等基础建设项目,大有轰轰烈烈之势。诸如:
2008年年底,开始在福建福清、浙江万家山、广东阳江建设三座总装机为10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三座核电站总投资1300多亿元。
继西气东输二线西段2008年2月开工后,西气东输二线东段从宁夏中卫至广东深圳直至香港的天然气管道工程也在年内开工,管道长2517公里。这项1400亿的管道投资(其中东段投资930亿)建设能够带动我们目前国内冶金、建材业3000亿投资的规模。
2008年11月,国家投资40亿元支持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
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已规划完毕,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
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我国多条南北大动脉的咽喉工程。
郑州铁路局在建的重点工程投资已达到170亿元。郑州铁路局有关负责人指出,170亿里面将近120亿都是建筑材料,所以对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这是广西2008年下半年以来开工建设的第四条高速公路。随着这四条高速公路的开工和千亿资金的注入,广西高速公路建设正成为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
正在建设的紧邻沈阳铁路局山海关铁路编组站的山海关港,港口的工程量已完成50%。此港具有非常明显的“水陆联动”的交通优势。码头尚未建成,就已经吸引了重型装备、粮油食品加工等40多家企业在这里快速集聚。
江西省樟树市污水处理厂正加紧施工。江西省计划用两年时间,投资65个亿,新建85个污水处理厂,以达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目标。与这些污水处理厂配套的管网建设也已经同步展开。到2010年7月,江西省所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将进入污水厂处理,4300万群众将因此受益。
总投资为400亿的“宁夏宁东煤电化项目群”2008年12月15日启动。项目包括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聚甲醛项目、拥有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空冷机组的灵武二期电厂和神华羊场湾煤矿等。建成后,每年的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22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0万千瓦。
截至2008年12月中旬,新增的200亿元中央水利投资全部到位,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中央拨付陕西的2亿多元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资金已经发放到56个重点县区。为保证足额供水,政府对进村入户的供水管道进行了替换。
2.4万亿从哪里来、用哪里去
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预计到2010年底将需投资4万亿元。这一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人们注重“10项”,但谈论更多的是“4万亿”。
4万亿(约5860万亿美元),这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个数字一出来,马上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全世界的人们似乎都为之兴奋了:4万亿,将拉动GDP增幅约2个百分点(有人更认为可以拉动2.8个百分点);4万亿,将增加160~240(甚至200~400)万个就业岗位;4万亿,将带来至少1.65亿吨的钢材需求……
数字是简单的,把数字落实却要困难多了。在人们兴奋地计算积极效应的同时,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4万亿相当于我国年财政收入(以2007年的51321.78亿元为基准)的近80%,即便是分摊也将达到每年财政收入的30%多。而财政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的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5.6个百分点,10月份同比下降了0.3%,11月更是同比下降了3.1%。2009年1月份下滑17.1%。由于经济增幅的持续放缓和减免税赋等措施,预计未来的财政收入还有可能下降。
这样,有一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出来:4万亿从哪里来?
很快,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给出了解释:首先,4万亿并不全部来自中央;其次,4万亿也不全部来自政府。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说,4万亿的来源,有中央、地方、民间、银行等几个渠道。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看来,这4万亿投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系统贷款和其他来源资金包括可用的国外资金的总和。
那么,中央财政到底要拿出多少呢?有学者指出,大概是1万亿。这个数字并不难推算出来,10项措施出台时,国务院决定,2008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就是说,中央财政和其他渠道的比例基本上是1.2∶2.8。2008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4万亿中,中央将投资1.18万亿。
关于4万亿来源的议论中,一个经济学词汇凸显出来:乘数效应。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夏业良表示,在政府投资过程中,将吸引其他资金进入,从而产生乘数效应,因此4万亿并非政府独力投资的额度。有学者指出,由于乘数效应,最终在这一时期的投资要远远超出4万。国家发改委的一位负责人也指出,4万亿仅仅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不等于全部的投资。更有媒体统计称,至2008年11月底,各部门与各地区宣布的投资计划总额早已突破4万亿,超过10万亿。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4万亿都要投到哪里去?
对此,10项措施其实已有侧重,国家发改委也给出了具体的安排。2008年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宣布,4万亿投资的分配方向是:
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
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3700亿
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18000亿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亿
生态环境方面:3500亿
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
灾后的恢复重建,重灾区:1万亿
3.1000亿按时落实
4万亿元的投资要到2010年底才能全部完成,而形势紧迫,不能不快速应对。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央在作出4万亿投资计划的同时,也对2008年内的投资作出了安排:新增1000亿投资,提前安排200亿2009年的灾后重建基金,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
那么,中央新增的这1000亿投资情况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