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屿”分手之后,我心里的火苗彻底熄灭了。我失魂落魄,变得比以前更加颓唐、懒散。我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功课上,以减轻一些“失恋”的痛苦。然而,每当我拿起书,每当我坐在电脑前,眼前就不由地浮现出她的影子。唉,算了,顺其自然吧,我本就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承认自己没出息。
每天晚上,我都在两点以后才上床,第二天睡到十点多。洗漱完毕,就该吃午饭了。天气暖和的时候,我爬爬宝石山、逛逛西湖。刮风下雨的时候,我呆在寝室里打游戏,翻来覆去地玩“NBALIVE”、“真实战争”、“拳皇”。寝室里冷得难以忍受的时候,我就跑到有空调的图书馆,翻翻体育杂志,看看报纸,浑浑噩噩地打发一下午。
我在颓废地混日子,别人却没有停止努力的脚步。陈俊杰和苏小敏入党了,陈俊杰还在某二级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甚至连肖国才、阮雪都在我曾经发表文章的那份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联合署名的译作。看到大家都在努力,我心里更加自责,想想这个学期,我除了网聊、追女生、失恋,还干过什么?
这个寒假里,换芝像以往一样接纳了我。她就像在家苦等的忠贞的妻子,心里只有她的男人。她越对我好,我越感到羞愧。我的心情经过了大起大落,又回到了原点。与换芝结合、回省城工作,这才是我命中注定的归宿。
转眼开学了,在回杭州的路上,突然下起雨来。一觉醒来,火车已经过了长江,雨停了,山青了,草绿了,水亮了,眼前的景象让人神清气爽。远处的小山,连绵起伏。近处的农家,屋前屋后种满了竹子。鱼塘一片连着一片,闪着清亮的光波。在浅浅的水塘里,水牛把身体没入水中,露出脑袋来,悠闲地瞪着呼啸而过的火车。羽毛白得像雪片似的水鸟,一动不动地站在田埂边。江南水乡的美景触动了我,爸妈在家省吃俭用,把我送到这么美的地方,我要是再不努力,怎能对得起他们?
上个学期,专业课都学完了。接下来这两个学期的任务就是写毕业论文。例行公事的开学见面会之后,翁老师专门给我们研二的又开了个会,布置了一大堆跟论文有关的事情。开题报告啦、收集资料啦、撰写提纲啦……让人头都大了。意想不到的是,翁老师这么快就宣布了我们研二的论文指导老师。更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论文导师居然是翁老师。
翁老师除了带我,还带苏小敏和朴基福,林老师带陈俊杰和一位美国留学生,去年博士毕业的潘老师带阮雪和一位澳大利亚留学生,甘老师带李红娟。此外,王水根院长居然也担任论文导师,他带肖国才。
我很意外,我想其他同学同样感到意外。我觉得,其他人的安排,基本在预料之中,最让人想不到的,就是我和陈俊杰。大家都想让翁老师当自己的导师,这一点谁都心知肚明。可是,我们都知道翁老师标准高,要求严,他对学生应该是很挑剔的。反观我们六个人,论做学问的态度和水平,陈俊杰应该是公认的头一份,他自己肯定也渴望成为翁老师的弟子。照常理来说,翁老师带的应该是勤奋好学的陈俊杰和聪明伶俐的苏小敏,而我,应该被胡乱塞给甘老师或潘老师。
翁老师为什么选我呢?思来想去,答案可能只有一个,因为我是六个人当中最弱的,翁老师担心我不能顺利毕业,所以把这负重担挑在了自己肩上。可是,这也不影响他带陈俊杰呀?我想了半天,还是猜不透翁老师的用意。
会后,大家揣着各自的心思默默地离开了教研室。陈俊杰头也不抬,径直奔向逸夫楼。我和肖国才相跟着回研究生公寓。肖国才看看陈俊杰走远了,冲我一努嘴,“呶,老陈不高兴了。”
我明知故问:“是吗?因为什么?”
“这还用说吗?他本来以为翁老师会带他的,没想到给了林老师。老陈很看重这个,这下肯定想不通了。”
看来大家心里都有秆秤。我说:“这为个不至于生闷气吧?做论文主要得靠自己,哪个老师带都差不多。”
“得了吧,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翁老师带的学生,肯定有点不一样,别的不用说,毕业论文答辩都比别人容易通过一些。”
肖国才说得我心里很受用。我自嘲道:“我想翁老师是担心我的论文通不过,才带我的。我是班里的重点扶贫对象。”
肖国才现在显然没心思管别人的事情,他没接我的话茬,自己嘟囔着:“你们的导师起码都是专业课老师。我的导师却是搞行政的王水根,什么意思嘛?娘希匹。”
我怕老肖嘴里冒出难听的话来,连忙说:“那不是更好吗?王院长级别高,又是咱们专业出来的,行政和学术两头都占了。翁老师这么安排是照顾你。”
老肖扁了下嘴,“说得蛮好,我看跟着他,什么好处也得不上。”
“那可不一定,王院长认识的人多,说不定在找工作的问题上能帮你呢。”我安慰他道。
看来,我这话说到老肖心里去了。他咧开嘴笑了,“你说的有点道理,我也是这么琢磨的。老陈成天把学问挂在嘴上,其实那都扯淡,毕业找个好工作才是真的。王水根在外面兼了很多职务,说不定到时候真可以靠他呢。”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开题报告。翁老师一再强调,要重视开题报告,它是毕业论文的基础,研究方向越明确,框架结构越细致,对以后写毕业论文越有帮助。
我真是焦头烂额了。首先,写什么题目,就把我难住了。以前,翁老师一直鼓励我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找个自己的研究方向,还建议我涉略一些全球化、非政府组织等领域的知识。实际上,他太高估我的经济学基础了。当我拿起那些学术著作时,看得头疼得要命,还是云里雾里。尤其上学期,我更是心灰意懒,把时间都荒废了。
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我最初的设想,还是写世界贸易组织吧。时间紧张,连题目都定不下来,就没法动笔了。翁老师听了我的想法之后说,这两年世贸组织方面的论文很多,要创新不容易,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有利的一面,在大量地占有材料之后,往往能形成自己的一些想法。他最后说,我目前设想的研究方向还是很笼统的,要进一步细化,找到一个点,以小见大,这才能做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挂了电话,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深意了。前三个学期,如果我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和论文,现在也不至于这样的狼狈和苦恼了,真是“恨”啊。
研究方向大体确定下来之后,就得有个具体的题目,然后是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和框架结构。都火烧眉毛了,我哪里顾得上仔细琢磨这些?我只好跑到图书馆,胡乱找了几篇一知半解的论文,拼凑了一下,先把开题报告应付过去再说吧。
没想到,翁老师把开题报告搞得非常正式。教研室布置成小会场,前排是五位导师的座位,报告人像受审似的,坐在导师对面,两边是候场和旁听的座位。
我一进会场就紧张起来。看看别人,陈俊杰阴着脸低头沉思,苏小敏和阮雪若无其事地说笑,李红娟面色沉静地坐在角落,肖国才急得抓耳挠腮地在一大堆杂志中乱翻。更让人尴尬的是,研一的同学居然悉数到场观摩,研三的黄芬也晃悠着来了。唉,看来我今天要在中外所全体同学面前大大地丢一回脸了。
九点钟,导师们准时走进会场。蔡老师居然也来了,这让我有些激动。同学们都站了起来,小敏、小雪抢过去问候蔡老师。
翁老师紧跟在蔡老师身后,招呼大家坐下。除了他二位,还有林老师、潘老师和王院长。
大家都坐下后,翁老师轻松地说,今天最荣幸的是把蔡老师,我们大家共同的老师,请了回来。他一来是指导研二同学的开题报告,二来是回所里看望大家。甘老师本来要来,可是上海那边有事,只好请假。王院长推掉了学校的一个会,专程来指导开题报告,可见对同学们学习的重视。今天的开题报告,一方面是各位同学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也是导师们互动交流,帮助同学们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翁老师的开场白讲完了,我们六个人依次介绍自己的开题报告。陈俊杰打第一炮,这个家伙,平时老说自己没怎么准备。到了正经场合,才看出他比谁都准备得充分。说实话,我很反感老陈的套路,他总爱用艰涩拗口的语言表达简单的事情,他的开题报告中充斥着“视角”、“路径”、“考量”这类词汇,听得人一头雾水。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老陈的治学态度远远超出其他人,他的积累也是相当深厚的,这从他列出的一长串参考书目上就能看得出来。
陈俊杰啰里啰嗦地讲了将近二十分钟,要不是翁老师打断,我估计他还能再讲二十分钟。翁老师委婉地表示,时间有限,接下来还要请指导老师发言以及其他导师点评,所以后面同学们发言的时间尽量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
我心想,翁老师您还不如干脆限定为每人五分钟,要我讲二十分钟,我哪有那么多话可讲啊。
林老师首先点评,作为陈俊杰的论文指导老师,他实际上是在陈俊杰发言的基础上,作了一个补充和提炼。经他一讲,我觉得导师就是导师,水平就是高,有一种拨开迷雾重见天日的感觉。但是,林老师似乎跟陈俊杰一个口味,都喜欢使用冗长难懂的学术语言。他难以掩饰对陈俊杰的欣赏,不住地夸陈俊杰有学术思维能力、勤奋刻苦、素材丰富,等等。接着,其他导师发表了一些看法,大体都是赞成陈俊杰的研究方向,鼓励他努力做下去,争取出点成果。
陈俊杰一开始就把调子定高了,这让我感到巨大的压力,心情也更紧张了。看看自己手里单薄的那几页纸,肯定会招致导师们一通狠批,唉,我这真是杨白劳过年啊。现在体会到什么叫如坐针毡了,屁股难受不说,两条腿似乎都紧张得失去了知觉。
第二个发言的是苏小敏,这个女生,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能挥洒自如。她只讲了十来分钟,可是条理分明、清清爽爽。不过,即使外行也能听得出,她的论文比陈俊杰的浅显得多。最后,她自我解嘲,说自己达不到陈俊杰那样的深度,只能做一些浅层次的对策研究。
导师们似乎对小敏总是偏袒和宽容。我都能看得出,小敏的开题报告充其量只能说是条理清楚、文通句顺而已,说到亮点和创新,实在不敢恭维。可是没有一位导师指出这些问题,反而嘻嘻哈哈地闲聊开了,和刚才点评陈俊杰的气氛完全不同。我心里默默祷告,希望我发言时,导师们也能像这样格外施恩放我一马。
接下来,阮雪、李红娟、肖国才依次发言。我的心情越来越紧张,到后来根本听不到他们在讲什么,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心跳。从小到大,只要当众发言我就会紧张,但很少有像今天这种极度紧张的情况。我觉得身体都变得僵硬了,五官和四肢似乎都不听指挥了。一阵阵麻酥酥的感觉,像电流一样从心脏传到腿上,还没发言,我已经被自己打败了。
终于轮到我了。肖国才带着轻松的笑容地走回座位,拍了我一巴掌。我拖着僵硬的两条腿,走到会场中央那个小桌前。
等我坐下,周围嗡嗡的说话声立刻静下了来。导师和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注视在我身上。我心里哀求,你们别这样盯着我,还继续说你们的吧,没人注意到我才好呢。
但是,会场偏偏出奇地安静,比陈俊杰发言时还要安静。导师们期待地看着我,会场两旁的同学也都向我转过头来。我得说话了。
我用力张了张嘴,可是胸口堵着一团气,一个字都没蹦出来。我似乎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我这张不争气的嘴巴,有人在同情我、可怜我,也有人露出了嘲讽的轻笑,看着我出洋相。
我鼓足勇气,再作尝试,这次总算蹦出几个字,“各位导师、同学们,大家好。”
可是,说完这句话之后,我又说不出话来了。我双手发抖,喉结艰难地蠕动着,感觉天旋地转,世界末日到了。
这时,前面传来了翁老师从未有过的温和亲切的声音,“秋枫,不要紧张,慢慢讲。”
我尴尬地抬起头,只见翁老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从没见过他这么和蔼的神情,心里充满了感动。
我的亮相彻底失败,索性不再掩饰了。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带着颤音,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
这种照本宣科的发言实在是无聊之极,我知道这对听众们是一种折磨,可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只求顺顺当当地念完这几页纸。至于导师们怎么批评,反倒无关紧要了。
我念得磕磕巴巴,上气不接下气,但总算没有再发生大的停顿。当念完最后一个字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导师们沉默了几十秒种,似乎仍然在为我的表现而捏着一把汗。过了一会儿,翁老师轻轻长出一口气,说:“魏秋枫是我指导的学生,我先谈谈对他论文的意见。”
翁老师恢复了严肃的口气,不紧不慢地讲了很长时间。总体意思是,我的开题报告准备得不够充分,在选题方面有待进一步挖掘,结构方面显得比较单薄,文献综述不够丰富,谈不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把握。总之,通篇都是批评。
我的脸上火辣辣地发烫,刚才是紧张,现在又是羞臊。翁老师讲完了。其他导师显得很为难的样子,互相推脱,都不愿表态。后来,蔡老师开口了,他讲话没什么顾忌的,直来直去,说我的开题报告太单薄了,能够供导师们提出意见的内容不多,应该说,没有达到开题报告预期的目的。
我的脸更烫了,不敢抬头,只顾埋头记录。其实,记的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无比悔恨,我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学生,坐在这里,纯粹是浪费导师的时间,浪费教学资源。我不仅丢自己的脸,连翁老师的面子也被我丢尽了。
蔡老师讲的时候,林、潘、王三位导师跟着附和了几句,表示有同感。翁老师扭头征求他们意见的时候,他们都摆了摆手,不讲了。
三位导师的沉默比严厉的批评更加让我难受,唉,我的开题报告太失败了,导师们连批评都懒得批评了。
最后,翁老师作了个总结,总体上肯定了同学们开题报告的质量,说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知道,这个“基本上”全是由于我一个人造成的。
一上午的煎熬总算过去了,几位同学围着蔡老师问长问短,我一个人偷偷溜了出去。
这件事重重地打击了我,几天以后,我仍然不敢面对导师和同学,怕他们回忆起我那副可怜样。我整天躲在寝室,吃饭时才会下楼,而且是在食堂快关门的时候。
我自卑到了极点,不仅仅是开题报告的原因,更是因为我在场上那拙劣无比的表现。其实,单说开题报告的话,苏小敏和肖国才的比我的也强不到哪里去。但是,这两个人,一个是巧舌如簧左右逢源,一个是嬉皮笑脸无所顾忌,他们开题报告中写得欠缺的地方,可以口头弥补。我呢?本来写得就不好,再加上丢尽了脸的发言,让导师们的印象坏到不能再坏了。我这怯场的毛病由来已久,我觉得根源是不自信,越怯场越表现差劲,由于表现差劲而更自卑,由于自卑而更加怯场,这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想到这里,我几乎绝望了。难道我这辈子就这熊样了吗?以后,我还能工作吗?是不是在工作中也会变成大家可怜和嘲笑的对象?
这种念头折磨着我。我甚至连写论文的动力都丧失了。就算毕业论文写得不错,答辩怎么办?还像那天那种表现吗?
一个星期后,翁老师打过电话来,让我再细化一下选题和结构,半个月后发邮件给他。
以前,我对翁老师的严格要求总是有抵触情绪。开题报告之后,我越来越理解他,也越来越感激他。现在我明白了,他的严格要求不是对我苛刻,而是关心我、偏爱我。换成别的老师,大可以像甘老师那样忙自己的事情,何必操心费力地帮助一个落后的学生呢?
在翁老师不停的督促下,我顾不上胡思乱想,埋头于浩瀚无边的资料之中,总算按时完成了翁老师的任务。虽然自己不是很满意,可是毕竟明确了前进的方向,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
一天下午,我在湖滨校区的图书馆查资料,突然背上被人拍了一掌。我一惊,扭头一看,是韦云波。
“老魏,你怎么在这里?”
“查查资料,你怎么也跑到这里来了?”我吃惊地小声问,能在这个校区遇到熟人,确实是小概率事件。
“还不是被翁老师逼得呗,每两个星期就要交一次论文,哪有什么写的嘛?咱们校区图书馆的杂志,我都翻得差不多了,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没办法,跑到这里来抄了。”他旁若无人地大声说,立刻招来了旁边两位同学抗议的白眼。他冲那两位同学抱歉地笑了笑,小声说:“待会儿回学校一起吃饭,有些问题要请教你。”
其实,我挺不愿意和韦云波多聊的。开题报告会上,他现场观摩了我的表现。我可不希望重新勾起他的回忆。
我回头看了一下,韦云波坐在离我不远的座位上。他皱着眉头,胡乱翻着一本杂志,笔在手指间转来转去,却始终不见他记下什么。
我的心情受到影响,看书也不专心了。五点半,韦云波走过来,拍了拍我,“老魏,走吧。”
我收拾好书本,跟着他离开了图书馆。在这个矮小的韦云波面前,我却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我俩骑车子路过永谦活动中心时,韦云波冷不丁冒出一句,“老魏,上次跟你跳舞的那个美女把得怎么样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随即平淡地说:“很少联系,只是普通朋友嘛。”
韦云波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感慨道:“唉,现在被翁老师逼得连把妹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们回到学校,食堂已经开饭。韦云波买了一份三鲜砂锅,我买了两个小菜,我们把三个菜并到一起。
韦云波搓着手说:“这么冷的天气,吃个热乎乎的砂锅,真是太美了。”
这是开题报告以来,我第一次在这个时间吃饭。食堂里人很多,韦云波不时打着招呼,我只顾埋头大吃。
韦云波突然停下筷子,以诗人般饱满的热情说道:“老魏,我现在很感慨呐。你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吗?”
我想了一下,说:“咱们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认识的吧?”
“对,我就是去年的今天给你打的电话噻。时间过得真快啊,都一年了。”
我却觉得,这一年过得不是太快,而是太慢了。当人比较痛苦时,肯定是度日如年。但是,韦云波的话,又让我想起和他的几次接触,就像他说的,感觉没见了几次面,就过了一年。
他接着说道:“想想去年的今天,晚上我在我们学校旁边脏不拉几的小店里吃了碗淡得没味的蛋炒饭,晚上就等着给你打电话,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这个魏秋枫是什么样的人,说不定,他根本就不睬我呢。所以,我现在特别懂得珍惜、感恩。就像今天,坐在曾经向往的学校的食堂里,心安理得地吃着砂锅,还配上两个小菜,这种感觉真是他妈的太幸福了。”
感慨了一番,他又苦笑道:“可是偏偏有这么多恼火的事情,翁老师让写那么多论文,我这种蒙混上来的学生,怎么写得出来嘛?”
我说:“我们去年也一样啊,研一下半学期是最累的。”
“那是你老兄水平高,不发愁噻。我每天都愁死了。”
他这么说可能是无心的,我却羞愧难当,叹了口气,低下头往嘴里扒拉米饭。
韦云波根本没注意到我的尴尬,继续说:“我正想请教你呢,你去年是怎么搞出那么多论文来的?”
我苦笑着说:“那算什么论文啊?全是胡乱抄抄应付导师的。”
“不能这么讲嘛。谁的文章不是抄的?如果不参考别人的,就让坐在那里自己写,我估计翁老师也写不出来噻。”
我想了一下,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这个阶段,实际上主要是模仿别人,有样学样。于是,我讲了一下我的体会,推荐了几本与我们专业比较契合的期刊。
韦云波连连点头,说太有用了。他又问:“老魏,你最近怎么隐居了?躲在寝室用功?我在教研室经常见俊杰、老肖他们,就是不见你过去。”
我说我最近作息时间颠倒,经常白天睡觉,夜晚上网查资料,晚上的网速快。我顺口打问陈俊杰等人的情况,快一个月没见到他们了。
“俊杰蛮用功的,张口闭口就是做学问。其他人嘛,都是随大流而已。像老肖,我看他就不急,每天到处晃。”
我稍稍松了口气,但愿不要被同学们越甩越远。
韦云波愁眉苦脸地歪着头说:“老魏,我最近郁闷死了。和你们这一届比,我太差劲了。像老弟你,去年这个时候,已经发表了一篇论文出来,我呢?狗屁没有,还得为应付课堂作业发愁。”
我现在最怕别人拿我那两篇上不得台面的文章说事,觉得这是一种讽刺。我说那两篇豆腐块文章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我的水平该多差还是多差。
韦云波却认真地说:“你就别谦虚了,这不是我说的,是翁老师要我们向你们学习的。他说你们这一届基础都不错,学习氛围也很好。”
我心想,如果没有我这个拖后腿的,我们班就更好了。但是,韦云波丝毫没有察觉我的情绪,他甚至谈论那天开题报告的情形,感叹毕业论文原来如此之严格。我发现,我那么在意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原来根本不算什么。
自从这次和韦云波见面以后,我心里的包袱稍稍放下了一些。论文提纲获得了翁老师的肯定,让我暂时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该按部就班地搜集材料写论文了。
最近这一个多月,是我读研以来最充实的一段时间。我可能天生就适合这种与世隔绝的书虫生活,平时读书、查资料、写论文,隔三差五地爬爬山、打打篮球,生活虽然单调,却也安逸。
一天晚上,换芝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今天公布了研究生考试的笔试成绩,她没能达线。这个结果,早在意料之中。她是那种天分一般还不求上进的人,遇到事情想得开,缺乏进取的动力,这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怎么能脱颖而出呢?
我本来幻想,假如她能考上北京的学校,我就去北京找工作,这是最理想的结果。现在她没考上,以后的道路就难以预料,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丧气。
换芝可怜巴巴地说:“秋枫,你是不是嫌我没考上?你不陪在我身边,我就学不进去嘛。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我就不是那种自觉的好学生。如果没人督促我,我一下都懒得动。今年我再好好复习,还不行吗?”
我问她打算怎么办,她说她爸正在找关系,希望能帮她在省城找个稳定的单位,同时让她继续复习考研,两手准备。
聊完这些,换芝说最近学校没事,她想来杭州找我玩,又催我赶快买一部手机。
其实,我也感觉到了,从今年开始,身边买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苏小敏、阮雪这种家境好的同学自不必说,就连陈俊杰也扔掉用了好几年的数字传呼机,买了一部波导牌手机。以前,我一直视手机为成年人的奢侈用品,而且听说话费很贵,一个学生,要那个干啥?可换芝说,用手机可以发短信,又便宜又简单。她的好多同学都买了,她也买了一部诺基亚2100。
我一想,下半年就要找工作了,迟早也得买。于是,我向阿发咨询这方面的情况。阿发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内存、下载、和弦……听说我想买个一千元左右的,他列了一个单子,有诺基亚、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索尼爱立信,还有国产的夏新。
阿发说,学校旁边的颐高数码大厦就有卖手机的,比较可靠。我就来到了这里。
手机专柜前,人头攒动,特别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这几个大牌子前面,更是挤得水泄不通。我暗自吃惊,想不到现在的人这么有钱,这情景不像是在买东西,倒像是在发钱。
我在人群后面,踮起脚看了一圈。诺基亚用的人太多了,我不想和大家一个样。摩托罗拉有点贵,彩屏的要一千三百多。最后,我决定买索尼爱立信,那款机型方方正正,很适合男生。
售货员小姐麻利地拆开包装,安装好电池和手机卡,调试了一下,说可以用了,便交给了我。我左手拎着包装袋,右手紧紧捂着装手机的口袋,快步走回学校。
我迫不急待地想试试手机,第一条短信当然要发给换芝。我笨拙地写了几个字,她很快就回复了。
真是太奇妙了。这么个小东西,就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如此轻松。我想起考研时,在图书馆里地找换芝,经常从一层一直跑到四层,那时如果有手机,会省去多少不必要的麻烦啊。我又想到,如果去年我和夏屿都有手机的话,也不至于是无果而终的结局吧。
有了手机之后,我和同学们的联系突然密切起来。有的同学平时很少见面,有事没事可以发个短信,陈俊杰就经常发一些搞笑的段子。但也有不好的一点,我不管在哪里,翁老师都随时可以找到我。有几次,我正在爬山,翁老师就打电话问我论文进展,搞得我十分紧张。
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个陌生女生的电话,咨询我考研事宜,这是今年的第四个考生了。
与从网上查到我联系方式的其他考生不同,这个女生是通过熟人介绍得知我的寝室电话的。她说是胡阿姨介绍的,我愣了一下,一时想不起这个胡阿姨是谁,这个女生说是我妈的同事。我仔细想了想,终于回忆起来了,就是去年寒假在街上遇到的那位热情的阿姨。她和我妈本来是同事,后来调到市局了,但和我妈一直保持着联系。
“哥哥。”她叫得很亲切,但听得出有点紧张,“胡阿姨和我妈现在是一个单位的,她知道我想考你们学校,就问了阿姨,后来就告了我你的电话。”
她说她叫周菲,是我的校友,国际金融专业,今年考研没达线,准备再考一年,想了解一下我们学校的情况。
这么说,她跟我算半个老乡,而且还是校友,又一口一个哥哥,叫得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
虽然她的专业和我的基本不沾边,但是我还是尽自己所了解的,介绍了一些我们学校的情况,此外,我又谈了谈公共课的应试心得,希望对她有所帮助。
她老老实实地听着,不住地答应着,后来问我有没有QQ。我说当然有,我的好友里面有好几个考研的同学。
她很高兴,奶声奶气地说:“你们研究生也聊QQ吗?那我加上你吧,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网上请教哥哥。”
“好啊,我的QQ成天挂在网上,有事你随时可以联系。”
她当即加我为好友。她网名叫“月影”,在网上,她活泼开朗。她说考研之后,她一直呆在家,爸妈让她继续安心复习。
对有志向的学生和家长,我一向比较尊重,于是便赞叹他爸妈的远见。
她却不以为然地说:“其实那只是他们的想法,我这人玩心比较重,根本坐不住、不想学。今天给你打电话,也是他们催的。”
她说得非常坦诚,看来真的把我当成了可以交心的大哥。作为长她几岁的过来人,我忍不住要教育她几句。
“你爸妈真的很有远见,你应该听你爸妈的。经历过考研的人,都知道那是个很折磨人的过程。可是,只要熬过那段时间以后,就会豁然开朗,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嗯,所以我很羡慕哥哥,每天生活在西湖美景之中。”
“那有你说得那么轻松,研究生的压力也很大,生活很枯燥。”
“是吗?我还以为研究生随便混混就能毕业呢。我考研的动力,就是将来可以在杭州那边好好玩玩,这下又被你打击了。”
这个周菲,想的真是太单纯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咱们学校的研究生,可能比较好混。但是,越是好学校,要求越严。既然想考,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考研不光是为了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更不是为了能多玩几年,而是为了提升自己,这种经历是别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也是以后无法弥补的。”
“哥哥,你真的很像唐僧呐。”她发了一个可爱的笑脸。
她又告诉我,她英语考了七十分,可离总分数线还差了十几分。
“哇。”我不禁感叹道:“你英语这么厉害,没理由考不上啊。”
“嗯,小妹我是咱们学校英语演讲协会的会长哦。我就是太不用功了,去年没好好复习,专业课考得太差了。”
我鼓励她一定要好好复习,发挥好英语这个最大的优势。至于专业课,我把蔡老师讲的那番道理转述了一遍,好让她安心复习。
过了一会儿,妈妈打来电话,问有个叫周菲的女孩打过电话没有。她叮嘱说,周菲妈妈是市工商局的,她俩虽然不熟,可开会经常见面,让我耐心一点,尽量帮助帮助周菲。
其实,不用妈妈吩咐,我对周菲这样的聪明学生,也是十分愿意帮忙的。另外,我读研这两年,也积累了一肚子的感悟和体会,希望能分享给更多的考生。
周菲和我很快熟了。她说想趁学校最近没事,来杭州玩,让我做向导。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不踏实,如果她来了正好撞上换芝怎么办?
换芝倒是说来就来。她做事很少这么果断,大概是无处不在的手机信号给了她安全感。
说也奇怪,我第一年来杭州的时候,特别盼望她能陪在我身边。现在她真的要来了,我却没有了以前的期待和渴望,她来,我当然高兴,她不来,照以前的样子过下去就是了。
她来的那天,天气难得的晴朗。我趴在火车站出站口的围栏上,不时用手机短信跟她联系。
火车到站了,一大波戴口罩的人流涌了出来。我在人群中吃力地搜寻着,等她笑嘻嘻地站在我面前,我才猛然发觉。
换芝拉着我的手亲热地说:“秋枫,两个月没见,认不出我来啦?”
我细细端详,发现她的头发重新烫过,还化了一点妆。以前,我从没见她刻意打扮过,她这种样子让我挺不自然的。
她说:“我前天刚弄的头发,好看吗?”
说实话,我觉得,像换芝这种极其普通的女生,再怎么打扮,都是一样的。可我知道她这么做都是为了我,怎么忍心忤了她一片好意呢?便点头说好。
她开心地笑了,跟我乘电梯上了地面。
我说:“这趟车上怎么那么多人戴口罩啊?真是一大奇观。”
“这趟车是从北京过来的,听说北京那个什么肺炎扩散得可厉害了,已经死了好多人了。火车上的人都在议论这事,他们说得特别可怕。”
我不以为然地说,“他们说的是非典型肺炎吧,我觉得那是谣传,一个肺炎,怎么会死那么多人呢。”
出了火车站,照亮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晴。换芝兴奋地说:“哇,杭州太舒服了,不冷不热。”
我说:“前几天可不是这样,下了一个星期的连阴雨,昨天刚晴。老天爷觉得你来一次不容易,格外施恩。”
我俩坐上公交车,直接去学校招待所。一路上,换芝紧紧地依偎在我身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公交车驶过西湖大道,沿着湖滨路绕行,车窗外就是波光粼粼的西湖。
换芝出神地望着窗外说:“那就是西湖吗?原来离市区这么近啊。”
我说:“是啊,这就是杭州最幸福之处。城市在山间,湖在城市里,别的城市哪有这个优势呢?”
换芝攥着我的手说:“秋枫,你说要是咱俩一起在杭州上学,该多好啊。”
我颇有感触:“是啊,那就太美了。杭州好玩的地方很多,要是在这里上学,就不会只是逛街、吃火锅了。”
到了学校,换芝不停地问这问那,很是羡慕。
招待所在人文学院背后的一个偏僻角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式建筑,条件简陋,同它前面的教学楼相比,显得破旧寒酸。也许是自惭形秽,它甚至连牌子都不挂,外面的人根本找不到。但是,校内招待所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客人都是学生家长或别的学校的学生,平时房间很紧张。前几天,我每天过来打问,好不容易才预订了一间。
房间里的陈设简单,桌椅很旧,摆着一台老式的十八英寸北京牌彩电,好在床单被褥还算干净。换芝说很满意了。
关上房门,我俩情不自禁地扑倒在床上。激情过后,换芝就急着要去西湖。
我骑车带着换芝,沿着保俶路向南,到了北山路,眼前顿时亮了起来。在明朗的阳光照耀下,西湖像一面闪闪发光的巨大镜子。站在望湖楼前,断桥浮在波光潋滟之中,别有韵味。
我对换芝说:“我每次来西湖,总喜欢在这儿坐一会儿,特别是下雨的时候。”
“为什么?”
“因为小时候学的那首诗啊,苏轼写的《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我经常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在这楼上吃吃饭喝喝茶,体会一下诗中写的风雨突来的感觉,该多美啊。”
“哈哈,你越来越像文人了。在这上面吃饭很贵吗?”
“不知道,应该很贵吧,对我这种穷酸迂腐的文人来说。不过,我觉得杭州确实是养育文人的地方,再枯燥无趣的人,来到这里,也会沾染一些文化气息。”
我俩边说边走,来到断桥近前,这是换芝心心念念想着的地方。
她兴奋地说:“秋枫,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吗?就因为以前看的《新白娘子传奇》,许仙和白素贞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桥上。”
我笑着说:“是啊,桥上的路灯也被拍进电视里了。”
换芝在桥上连蹦带跳,东瞅西看。我指着远方说:“你看,西湖边没有高楼,政府不让盖。如果都盖上摩天大楼,那就把西湖破坏了。杭州的城建和别的城市其实没啥不同,就因为有个西湖,品味马上就提升了。”
换芝没兴趣听这些枯燥的说教,她指着湖中的荷叶大声说:“看,好多荷花,好大一片啊。”
“要不怎么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呢?描写的就是杭州的景色。等到夏天,荷花都开了,粉嘟嘟的一片,那才漂亮呢。”
换芝又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说:“看,湖里有好多鱼呢。”
“这么大的湖,怎能没鱼呢?在北方看见鱼很稀罕,可这里的鱼太多了,都泛滥成灾了。听说,每天春天,西湖这一带要撒一些药水,杀死小鱼,不然,大量的鱼会把荷花的根茎都啃掉。”
“秋枫,你平时在哪逛呢?”
“就像这一样,沿着白堤转到苏堤,有时爬爬孤山,有时进浙****看看。”
今天真是天公作美。云淡风清,天格外的蓝,温暖的阳光洒在湖面上,远处青的山,近处绿的水,色彩都是那么明艳那么饱满。我在杭州这么久,这样的好天气也不多见。
从白堤绕到湖边,将近中午了。我带换芝进了一个小饭店。
换芝犹豫地说:“咱们还是回学校食堂吃吧,在外面挺贵的。”
“从这儿回学校挺远的,我都饿得没劲蹬车了。这个小店不贵,我在这儿吃过好多次。”
平时这个饭店的人很多,经常需要等位。今天却很奇怪,正是午饭时间,店里却冷冷清清。
我接过老板娘递来的菜谱,只见增加了好几个特价菜。我点了西湖醋鱼,又要了两个素菜和一个凉菜。换芝直说太多了,怕吃不完。
我小声说:“肯定吃得完,菜上来你就知道了,这儿的盘子比咱们那边小得多。”
老板先端上来西湖醋鱼,这道菜几乎成了杭帮菜的代名词,但喜欢它的人似乎并不多,嫌它太腻。换芝却不挑食,吃得津津有味。
电视新闻反复报到各地的非典疫情,不少食客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
换芝说:“你看,咱们那里都有好几例了,听说实际感染的人比报到出来的还多呢。这种病太可怕了,得上就治不好。”
我一直将信将疑,无非是个咳嗽发烧,还能要了命吗?现在的科技都这么发达了,连个病都治不好吗?
换芝看了一会儿,说:“杭州还好,一例也没有呢。”
“是啊,没事的,你看这街上,人们不是该干嘛还干嘛?”
吃完饭,换芝游兴不减,还想逛。我带她穿过苏堤,来到清河坊街。
这一带的传统工艺品和特色小吃很多,换芝很有兴味,尝了定胜糕、萝卜丝饼等小吃。在胡庆余堂前,我说,“你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吧?这就是他开的药铺。《新白娘子传奇》里面,许仙学徒那一段,就是在这儿拍的。”
大厅里面古香古色,仿佛走进了一百年前的时空。工人师傅操着各式工具,为游客们演示中药材加工过程。药品销售区围着一大群人,我凑过去一看,原来人们在抢购“板兰根”。
换芝拉着我说:“咱们也买点吧,好多城市都卖断货了。”
我不耐烦地摇摇手,小声说:“这些人纯属无知,板兰根连一般的感冒都治不好,怎么能预防这么严重的病?”
这一天过得很惬意,晚上,我和换芝吃了片儿川,回到招待所里。
我没回寝室,和她睡在一起。
换芝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又跑了一天,确实累了,躺下就呼呼大睡。
我习惯了两三点上床睡觉,这么早怎么能睡得着?我只好躺在床上看电视,突然手机振动了一下,有信息。
我拿起来一看,原来是周菲。我吓得一激灵,看看换芝,却睡得正熟。
我和周菲虽然不是那种关系,但比一般同学关系要密切很多。如果被换芝知道,我又说不清楚,她能不发火?
我悄悄背转过身,只见短信写着,“哥哥,你在干吗?今天怎么不上网?”
我心里甜丝丝的,轻轻地回了短信,接着删掉了她和我的两条短信。
此后的几天,我和换芝去了灵隐寺、虎跑寺、云栖等几个地方。我这段时间集中精力写论文,确实很闷,这是难得的放松。
但是,不管去哪里,都能明显感到非典的阴影一天天迫近了。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公交车上喷洒了消毒水,那些平时拥挤的景点也日渐冷落了。
形势越来越严峻,一天晚上,电视新闻报道杭州发现了首例非典感染者。第二天,李可打电话说,从今天开始,学校不许学生们在外过夜,要求各寝室每天报告情况。
换芝的爸爸也打来电话,让她早点回家,说城市里非典扩散得太严重了。
虽然万分不舍,换芝还是走了。在火车上,她发了一条短信,“秋枫,只要和你在一起,我觉得在哪里都是天堂。”
我送走了换芝,回到寝室。李可抱歉地说,最近学校管得严了,让同学们不要出去乱跑。
我打开尘封了几天的电脑,QQ上传来周菲的好几条留言,“哥哥,今天怎么不上网?”“你和同学今天去哪了?玩得好吗?”“我今天很没心情看书,不知怎么了。”
我撒谎说这几天我上海的同学来杭州了,我陪他逛。周菲好像完全相信我说的。
她发了个难过的表情,说:“我也很想去杭州玩,可是这下更去不成了。”
“为什么这么说?”
“还不是让那个非典闹的呗。我妈哪也不让我去,就让我呆在家里。”
上次打电话听妈妈说,周菲家境优越,她妈在市局上班,她爸搞煤炭,是我们市里叫得响的有钱人家。但她家并不因此而胡来,他爸妈作风很正,家教也不错,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从我的感觉来说,周菲的确是个乖孩子,脾气好,懂礼貌。唯一暴露她优越环境的,就是她太贪玩了,而且她玩的都很费钱。
她问:“你有什么爱好?”
我说我平时就是打打篮球,此外好像没什么特别的爱好。
“你喜欢旅游吗?”
其实,如果说真正的旅游,我从来还没有过。在我的脑子里,甚至还没有旅游这个概念。
她说:“我觉得你是真正懂得旅游的人。一般人出去就是看看景点、拍拍照什么的,你却喜欢研究当地的风俗文化。”
她说到这个话题,引起了我的谈兴,我大讲了一通杭州人文环境。
她亲热地说:“哥哥懂得好多,下次咱俩做个伴,出去旅游吧?”
从刚认识开始,周菲就表现得异常亲热。我起初不太习惯,但慢慢适应了她这种风格。我渐渐理解了,她说某些话的时候,心里真的把我当作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大哥,所以,她那些表现,就相当于一个天真懵懂的妹妹在对严肃的大哥撒娇。
于是,我痛快地答应:“好啊,我也很喜欢出去看看,咱俩做伴,旅程肯定会很开心的。”
“那你先答应我,带我在杭州玩。”
“我答应,等这阵瘟疫过去,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