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皖南八校考试后召开家长会。召开家长会,就意味着复读过半。
母亲早早地向领导请好了假。坐在座位上的母亲用她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字看着桌面上我写给她的信。
班主任让学习委员挨个请家长签字。快到我的座位上时,我拉住了她的手。
“我妈不识字,等会她的那份我来签。”
“哦,好。”
迅速签完字。
那个时候我刚好卡在本科生的名次上。班主任也不好说什么。那是我复读阶段唯一一次考进了学校本科生的名次内。
看着班主任恶狠狠不悦地看向母亲。站在后排我握紧了拳头。母亲困惑班主任怎么总盯着她看。
我没有告诉母亲,因为我的父亲你的丈夫跟老师有联系。老师们一间办公室,加上数学总考倒数,老师们能喜欢我吗?班主任能对你有好脸色吗?
只是默默地心酸。
刚进这所学校时,我的梦想是一本。
母亲出事后,寝室出事后,我对这个学校失望透顶,梦想由一本降为二本。
经历水痘回来后一模直接将我打回了原形。百日誓师那天,我的梦想降为了本科。
想起刚来学校时,每一幢教学楼的每一层的走廊上抬头都能看见各种各样的名人名言。而在每一层楼靠近厕所的楼梯口之处依次贴着着每位学子向往的大学。在每个人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醒目地见证来来往往的人。
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去得很早去看各个年级的教室前都有哪些话,她们每个人都有什么样的梦想。最后发现:
每一位应届学子内心都有一个重本的梦想。
每一位来这复读的学生最初心底里都有一个一本的梦想。
百日誓师后,它们被贴在了教室外的墙壁上。
偶尔欣赏。发现大家志存高远。复旦大学,海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各种学校都有。每一张卡片上都承载着各自的梦想。
每位老师都是自己班级里负责的班主任。
羡慕过政治老师会给自己班学生念《谁动了我的奶酪》教她们人生道理。
羡慕过历史老师对班级同学犯错的宽容,给她们时间慢慢改进。
羡慕过地理老师在学生真的有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满足她们的愿望。
离高考还有三个月的时候,班主任会在他的晚自习给我们播放FM用别人的故事鼓励我们追逐梦想。
想起语文老师难得的分享他自己创作的一首诗。诗里有着他遭遇挫折的自嘲,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信心。想起他曾对我们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是他在一次习题中补充的语法点。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是他人生的写照,也是他的信仰。那首诗出现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将这句话与诗联系在一起。虽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我想生活不会辜负一个胸中有丘壑的老师,相信中加也不会。
想起班级同学对地理老师的调侃:“如果你的地理老师是他,恭喜你自学吧。如果你的班主任是他,恭喜你退学吧。”
想起地理不及格时老师要求我们抄他编写的讲义。因为不及格,我需要抄两遍。老师挨个询问各位同学的学习进度。到我的时候,我头也不抬的说:“我需要抄两遍。”只见老师睥睨走过我的身边。
想起寒假班主任给我的评语: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不管跟谁都能相处得特别好。看到的时候感到惊讶。这不像平日里班主任眼中的我。
寒假结束回中加的第一个晚自习。地理老师见我们不在状态。花了大半堂晚自习给我们灌毒鸡汤。他说:“好好看看给你们的新年评语,那写得真的是你吗?”
恍然大悟。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大过年的。”所以那只是班主任违心的评语。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为了让我们早点从这种虚假的美梦中醒过来。老师给我们当头一棒。
想起他给过我们的毒鸡汤:同是复读一年,别人在学你不学。一年后别人背着书包上大学,现实只告诉你你的复读结束了。你成了陪读。
或许这也是多年以后有同学感激他的真正原因。或许他用毒鸡汤灌醒了正在迷茫中的人。
再后来,平日里最擅长毒鸡汤的历史老师唯一一次给我们说了一个鸡汤:“法乎其上,取乎其中。法乎其中,取乎其下。”用学姐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有最远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这样即使到最后未能如愿也有一个还不错的结果。
想起有次午饭,班主任端着自己的午饭坐在我的对面。
“你中午就吃面?”
“因为那个窗口没人。”
“你成绩怎么总是上不去啊?”
“我数学不好,英语没有背单词的习惯。现在有背,因为,看不懂。”
老师点点头,我说:“老师我先走了。”
那是我复读时班主任唯一一次真诚的找我谈话。
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必然。
那也是我唯一一次被看见。
想起有天清晨,在荷花池旁碰见原来的寝室长,虽然只住了三天,后来她们对我还是很好。
“你怎么弄到现在,打扫卫生间吗?”卫生间是寝室卫生耗时最久、最难打扫、最容易扣分的环节。
“嗯。”
看着她校服背后的“厦门大学”。我说:
“想考厦大?”
“被你们班老师笑。”她有点失落地说。
班主任总跟我们说复读生考重本不要想多了。在我们班说也就算了到别的班还说。
“谁是没有被他笑过的呢?这不还有时间,一天涨十分也够了。”
“嗯,一起努力啊。”
想起在我需要的时候,她没有因为我不再是她寝室成员而表现她的冷漠。相反很热情地对我施以援手。
想起张杰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里的歌词:“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过地每一分钟。”
前半句是我们的幻想,后半句是我们的努力。我想我们都曾见证过自己或者身边人对这句歌词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