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农民!再见,有产业的和定居的人,忠诚的和有德行的人!我可以爱他,我可以尊敬他,我可以嫉妒他。但是我为模仿他的德行,已花费了半辈子的光明。我本非那样的人,我却想要成为那样的人。我虽然想要成为一个诗人,但同时又想成为一个公民。我想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和幻想者,但同时又想有德行,有家乡。过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不可能两者兼备和兼得,我才知道自己是个游牧民而不是农民,是个追寻者而不是保管者。长久以来我面对众神和法规苦苦修行,可它们对于我却不过是偶像而已。这是我的错误,这是我的痛苦,这是我对世界的不幸应分担的罪责。由于我曾对自己施加暴力,由于我不敢走上解救的道路,我曾增加了罪过和世界的痛苦。解救的道路不是通向左边,也不是通向右边,它通向自己的心灵,那里只有上帝,那里只有和平。
从山上向我吹来一阵湿润的风,那边蓝色的空中岛屿俯视着下面的另一些国土。在那些天空底下,我将会常常感到幸福,也将会常常怀着乡愁。我这样的完人,无牵挂的流浪者,本来不该有什么乡愁。但我懂得乡愁,我不是完人,我也并不力求成为完人。我要像品尝我的欢乐一般,去品尝我的乡愁。
我往高处走去时迎着的这股风,散发着彼处与远方、分界线与语言疆界、群山与南方的异香。风中饱含着许诺。再见,小农舍,家乡的田野!我像少年辞别母亲似的同你告别:他知道,这是他辞别母亲而去的时候,他也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离开她,即使他想这样做也罢。
胡其鼎 译
解读
黑塞的散文呈现出一种朴素美和思想的深度,而且这两个特征是有机融合的。游记的写法多种多样,但黑塞始终坚持他自己独特的认识,他的笔调总是抒情与思考相交织,描写的景观虽是一些普通的自然景物,如农家,农舍,高山,天空,风……但都有一种智性的光辉寓于其中,从而获得独特的思想魅力,达到化平凡为深沉的艺术效果。随着作者旅途向南,阿尔卑斯山南麓的景色与人民生活都得到了舒展自如的显露。它们似乎并没有经过作者剪裁,作者只是随心所欲地见到什么就描写什么,但实际上这正表明了黑塞艺术的高超。与一般思乡之作有所不同,这里“忧和虑仿佛已留在雪山的那边了”,“我将带走我的心”,“我是背离、变迁、幻想的崇敬者”,这种独特的感情经验显示出作者的理性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人们流离失所,作者不得不远走他乡。在德国,“要找到生存的理由,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至关重要”,“如果有许多人像我似的由心底里鄙视国界,那就不会再有战争与封锁”,可见他是关注着全人类的苦难与生活的,他的恨与爱都具有崇高意义。作者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又是异常矛盾的,他提倡美与和平,但战争却在摧残、毁灭着这些,他是德国公民,热爱自己的家园,却不得不痛恨战争带来的罪恶。“我在宇宙中漂洋过海,去取一个新的太阳”,告别时“他永远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离开她”,因此,在文中流浪与定居的矛盾也就成为一种带有悲怆性的象征:安定居住的农家与农舍都是与美好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流浪却难以避免。作者心中的矛盾十分深沉,这也正是黑塞散文既优美又深刻的精神之源。
话题
1.黑塞对围墙、房屋、屋顶以及田园等自然景色都描写得如诗如画,但是作者为什么不能够留在这美好之中,却不得不说再见并告别呢?
2.安静、美好的农家和农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具有和平的象征意义。这无疑与战争、杀戮构成鲜明对比,但是作者为什么在赞美的同时又呈现出忧郁的一面?他的忱虑真正留在了香山的那边了吗?
相关资料索引
1.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黑塞的小说每经一次战争便风行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稍迟的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后,都曾出现“黑塞热”,使黑塞成为当今国际文坛上出版和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之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挺身而出,发表了《啊,朋友,不要这种腔调》的反战文章,触怒了德国军国主义者,遭到他们御用报刊的围攻,使黑塞家庭失和,又失去生活来源,几乎精神失常。在他发表的小说《德米安》里,就揭示了一个青年人由于反战而被视为叛国,产生了心理分裂的痛苦。1923年,黑塞放弃了德国国籍,尔后发表了长篇小说《荒原狼》,表述了一代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精神苦闷。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激战正酣的时刻,黑塞完成了自己最后一篇小说《玻璃球游戏》,提出了教育救世的理想。战后的几年内,黑塞获得了多项大奖,除诺贝尔奖外,还有“歌德奖金”、拉贝尔奖金和德国图书和平奖,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1962年8月8日,黑塞在听完莫扎特一首钢琴协奏曲之后,与世长辞。
http://www.*****.com/?wgwx/german/hesse/about/001.htm
2.《外国散文名家经典》,于文心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版。
3.《外国散文名篇鉴赏》,陈慧君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
1894-1980 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色的盾牌》、《荣誉和赞扬》,剧本《假面舞会》等。也是杰出的散文家,《草莓》是其脍炙人口之作。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檞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和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需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一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韩逸 译
解读
作者的思绪首先在秋天的旷野上展翅翱翔:从草薄的香味飘荡到其成熟季节周遭景致的变化,“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再联想到秋日的来临将意味着自然界面貌的改观:“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秋是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预示着冬天的脚步一天天临近。时光流逝,循环往复,这是大自然一条不可抗拒的岁月链。
于是,作者的思绪又从自然景观的改观过渡到对于青春和生命成熟以及人生变化的思索,“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这已不是纯粹的咏物和抒情,而是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警句,也是饱含着人生经验的总结: “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读到结尾处,你就更会明白作者为何要品尝这颗“晚熟的硕大草毒”了:它“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落香”。在这里,草莓的“香味”喻示的正是对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韶华的品尝与回味。由林间草地上意外发现的一颗草莓,到品味出如此丰富、甘美的人生滋味,草莓的成熟与香甜,显然已成为人生岁月的灿烂与美好的一种象征,而连接这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的,正是作者那颗敏于感受的心灵和那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其实在此文的一开头作者就暗示过你了,他在描写树上有一片叶子的颜色稍淡时写道:“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只有将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紧紧契合的人,才能发现这样一颗虽然“晚熟”却又香甜甘美的草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也正是这样一颗需要去不断发现和品味的“草莓”。
话题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但又与一般的咏物小品不同,请说说它的不同之处。
相关资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