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我在讲苍耳妈妈是怎样把孩子送走这一段时,突然刘牛打断了我的讲课,“老师,苍耳是不是像耳朵一样的东西,它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呀?”
“苍耳不像耳朵,它是小小的……”我不禁惊诧于孩子天真的提问了。小时候我也见过苍耳,苍耳挂住我的衣服,多有趣啊!可现在,仅仅让我用语言来描述,显得是多么的苍白。“书上不是画有吗?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有些自作聪明的同学已经不耐烦了。
难道就这样搪塞过去吗?我正思考着怎样回答。忽然,一个声音传来:“老师,我知道。”刚从农村转学过来的王雪举起了手,“苍耳是绿色的,椭圆形的,外边有许多小刺,可以挂在衣服上,可好玩了!我们山上有可多呢。你在它身边走过时就会勾在裤腿上,袜子上。”
接着,王雪又像小博士一样,给大家讲了豆荚,什么是毛豆荚、绿豆荚等等,讲得一脸自豪。同学们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眼光,这节课她也学得特别认真。哦,不同的生活经历,带给王雪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一课,她背得特别快,特别熟练。
课下,回味课上的情景,让我常常体会到,学生的审美个性差异与其不同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学生的审美欣赏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过程,而是对作品的再度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它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展开要以生活体验和生活情感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基础,想象的翅膀就飞不起来,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就会流于肤浅。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觉得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很喜欢读,但对苍耳等植物的审美感受,由于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仅仅停留在课本描绘的字里行间;而王雪,因为生活在农村,经常于这些植物打交道,才有了比较深刻的审美感受。
因此,生活才是孩子们最美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