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部分开头之前,我有必要详述一下我和一首歌的羁绊。
之前提到,在中学的时候小情侣之间流行写情书,我习惯把字写的很小,大部分字都不到信纸上行间距的一半,难看又挤在一起,这样正常能写八百字左右的信纸就能挤上一千二三百字。不过不是每次都能写那么多,说的也大多是无聊的事情。子孚跟我不同,关于爱情她总是有她的一套道理,我觉得她说的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对,但比我还要理想主义,谢就是说她也努力想让自己做到自己满意。这就是我那时候跟不上她思维的时候,因为我对爱情这事实在没有心得,看到她写的问我,倘若我爱上别的姑娘会如何,这种问题就回答不出。
我猜子孚可能深深痛恨我的书写习惯,除了我的笔迹,还包括我在信结尾的签名。我的签名是珊瑚Sea,跟我从前的QQ昵称一样。不用说,这名字来源于《珊瑚海》这首歌,虽然我们那个年代很流行非主流的写法,但我没有把QQ昵称改成非主流——从前的班长回了老家之后变得很非主流,而且参军之后很早回来结了婚生孩子,在我看来很奇怪——除了珊瑚两个字因为是左中右结构,每一部分都写的细细长长,就像长了几条长腿一般;Sea中,S的头和尾都额外加长过,有一般字的四倍高度,形成一个巨大的又圆润的闪电,ea两字写的尽可能小。这样这个签名就更加接近于花押,倒成了一个我个人的特殊符号一般。这后面还是会签我自己的名字,签的就相当潦草——其实子孚看到了这笔迹就会知道肯定是我写的,其他人写不出这么难看的字和唠叨的内容。但是我写珊瑚这两个字绝对是下了相当的功夫,我觉得这歌异常好听,而且给了我很多灵感。珊瑚这东西很有趣,首先它长在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些形状和色彩在陆地上倒不是没有,但是只有真菌和植物才能长得那么特别。其次珊瑚海这地方真的存在而且有很多珊瑚,多到堆积成礁石和岛屿,那地方就在澳大利亚跟所罗门群岛之间的南太平洋,终年温暖,吸引色彩更好看的鱼虾住在里面。这就满足了我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幻想,主要是要有水,且有动物。我在数学课上写小说时就幻想子孚所扮演的人鱼公主生活在南方大海里,是以这点为源头幻想出去的。因此我在《珊瑚海》-现实中的珊瑚海-珊瑚-我自己-子孚之间形成了一个圈,当中充满了移情作用。
我开始用珊瑚这个名字的时候跟子孚还是愉快的蜜月期,只是觉得这歌好听,加上Lara在MV里特别好看。但是众所周知珊瑚海是一首悲伤的歌,它的歌词试图描述的是情人间的差异导致问题积累的分手。一开始我是不明白情人之间还能积累矛盾的,只是在看熟了这歌的MV之后不由自主地开始代入自己还有子孚,这是因为子孚对我坦白她很喜欢阿伟,并且我自认很文艺,所以跟会写词的方文山自然属于一类。后来分手之后她也经常说起阿伟怎么怎么样,说一句这就像是让我吃一个柠檬。因此那时候开始我竟觉得这歌的MV是给我拍的,尤其是叙述了我跟子孚有关的一切事实。
子孚走了以后的几年里面可能是我到现在为止生活陷入黑暗最深的日子,一年以后我给她去了一封信,她在网上回复了,题为《珊瑚海的爱,如何重来》。照我对子孚的认识,她对我应该是有点心疼和感动的,就像她看电视剧里的痴情的男配角一样。她希望我move on,“我知道,你是个执着的人,即使我在劝一千一百遍,你也不会听我的话就此放弃。但是,毕竟过去的就该让他过去。我们的缘分早就在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续集~珊瑚海的爱,毕竟只是意外”这是让我难过的,因为她这时候一点都不爱我——也许有一点,但在她看来只能是一点了。
照理说,珊瑚这个id应该已经不适合我了,这歌预示着终结,MV的最后方文山也没有跟女主在一起。但是那段时间我已经在网上经常用珊瑚之名发言了,更重要的是这歌本身的意义倒变得不那么重要,我从中解构出了我对子孚的爱,因而这歌意味着我最终想要和子孚在一起的愿望,对“海鸟和鱼相爱”的结局我是不接受的,因此这歌也代表了对宿命的反抗。但这不是贯彻始终的,我也试过别的选择,幸好最后又找回了初心。
上个周末,我和老婆骑车郊游,一路唱着各种各样我们学生年代的歌。唱完了千里之外之后,她问我还有什么(周杰伦的对唱)歌,然后自问自答说,那就珊瑚海吧。她是知道我和这首歌的典故的,不过就我自己来说,现在唱这歌已经不难受了,因此可以唱的很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