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身世之谜
闲时岁月容易,转眼已经是初夏,那一角花墙牵了一丛常青藤蔓,风过藤蔓只有叶片摇动的声音,丝毫感应不到人的存在,只在深翠叶片之间,隐约露出一抹浅杏色纱裙,外穿一件江淮绸纱,朦胧可透灯影。
稍稍伫立了一会儿,便转身,走出了清雅别院。孟朝雨前去向欧阳池东道一道自己的行踪,今日,她要和穆寒一起去探一探竹林的奥秘,寻一寻寻畔密室。
“爹,我等会儿出趟门,和穆大人一同去寻畔竹林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寻畔密室。”孟朝雨在正堂大厅说着,继而,她神情闪烁,不知道哥哥的消息是否该告诉爹爹,爹爹的身体越来越差,他一直期待着哥哥能够回来。
欧阳池东点点头,叮嘱道:“一切小心!”
在孟朝雨出门的那一刻,欧阳池东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中已满是惆怅之意,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恐怕熬不过这个月了。不禁轻咳一声,越发觉得胸口难受,赶忙去扶椅子,却不料自己重重地跌在了地上。
待孟朝雨出了门,先去了凝江码头看了看,宁思在码头管理着货物,她正在清查是否缺货。见到少帮主过来,她赶忙放下手中的活,上前说:“少帮主!”
孟朝雨点头,问:“今日可还顺利?”
“一切都好!”宁思道。
“那就好!”孟朝雨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宁思,帮内事务就拜托你了,我今日要去一趟寻畔竹林。”
宁思微微皱了皱眉,觉得今少帮主的话怪怪的,但她也只是点头,答:“是,少帮主!”
在凝江码头不远的柳树下,正有人注视着孟朝雨所站的地方,孟朝雨朝柳树下的人看去,便走了过去。
看着孟朝雨走过来,穆寒的唇角微微勾起,觉得初夏真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今日,穆寒着一身杏色锦衣,在初夏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风度翩翩。让人一时间产生错觉,这两人不是去探寻蛊术的秘密,而是一起去竹林幽会。
“大人,我倒是很少见你穿官服,连习武之人的窄袖衣服都甚少见到。”孟朝雨似乎在给路途中的两人找找话题,以免一路沉寂,显得分外别扭。
“入镇随俗!”穆寒说着便笑了,他用余光看了一眼身旁的人,便又笑了。这笑,和身为当官人的虚伪客套不同,而是难得的干净和温暖,跳跃着微微的欢乐,像夜里一点深红的星火,远,却那般真实的暖着。
“你的护卫怎么不跟着一起去,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可不好交代!”孟朝雨疑惑,穆寒平日不离身的护卫怎么没有在身旁。
“你说郇祜?”穆寒问。
只是点头,孟朝雨等着穆寒的回答。
“他今日去寻找孙韵禾了,等他找到,自然会去寻畔竹林接应我。”穆寒解释道。
“那便好!”孟朝雨点头,脚步一步一步的,与地面轻轻摩擦,似有似无的声音。古庙是她身世的唯一突破口,无意中的天意,杨哲成曾经到过那个古庙,他曾听说已死的胡氏和古庙的那位老僧曾有往来。
在幼婴被收养后,那个老僧不久便去世了,只有胡氏才会更加清楚那个女婴是何来历。不巧的是,胡氏在一年前去世,没有人再探究过女婴和她的关系。
若不是,冯寻在某一日醉酒,在杨泽海面前吐露真言,正巧被杨哲成窃了墙角,他也不会知道——原来,那个女婴是瑶族蛊师的女儿,她的身上流着蛊术家族的血,她是唯一可以重新运用此蛊术的人。
欧阳池东当年收养她,是受胡氏所托。
胡氏知道瑶族蛊师为了自己的血脉,不想再招惹是是非非,便让此蛊术绝迹江湖。
未曾想自己因为这蛊术而遭到反噬,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不得不与她分离,把刚满月的婴儿在一个朝雨后,放在了古庙的门前。等到胡氏赶到的时候,瑶族蛊师已经奄奄一息,在临终前将孩子的下落告诉了胡氏。
胡氏深知自己无法让这个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顾,便寻求欧阳池东。
凝安帮,可以护得此女婴,让她健康成长。
与赵家结亲,可以让这个女子有一个靠山。
这世间事情,真的是沉重婉转至不可说,穆寒寻找了这么久的“黯销魂”,想不到与“黯销魂”最有联系的竟然是身旁的这个女子。如果他知道,他会怎么做?逼她练就蛊术,还是……
匆忙进入凝安帮的正堂大厅,一个布衣男子刚忙去扶摔倒的欧阳池东。一只很有力量的手,欧阳池东一看,耳边却传来了一个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声音,那个人道:“爹,对不起!”
来者是欧阳彬蔚,他离开了渔村,回到了凝雨镇。可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并未一同来。那个叫阿佳的女子曾说,渔村,是她一生的依靠,她不愿意离开。她还说,她会等着他回来,不管是潮起潮落,还是花开花谢,渔村永远都有他的一个家。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只听见欧阳池东说着,便倒在了欧阳彬蔚的怀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欧阳池东或许看不到清雅别院满池的荷花了,他心里的牵挂还未放下……
院内,床榻上,沉睡中的人双眸紧闭,眼眶深陷,虽剑眉浓密,鼻若悬胆,轮廓优美,但唇色苍白,像是从未进过食,上面附着一层层死皮,整个人更是形如枯槁,难看极了。
欧阳彬蔚眉头紧皱,额头上附着一层冷汗,他在害怕心里那个最不好的事情发生,他三年前说走就走,却忘了那句“父母在,不远游”,想到这,他有一阵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