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林间暂歇
大树林子里有树叶回旋着,那些树叶呼叫着,似乎希望马上的人能够慢一点前行。望着林子,全林的树木似乎是关落下来的打伞,稀疏的阳光,晒着所有的树木。随着马蹄声,他们离渔村越来越远,向后一望,再无青砖黑瓦,坡面屋的房屋,只有树木,和些些树叶。
两匹骏马似乎连续赶路,抗议地发出啼叫,无奈地缰绳一拉,两匹马停了下来,踱步而立。
叹息声齐齐出口,齐齐一怔,又齐齐对视一眼。
“马想歇息,要不我们在林间暂歇?”穆寒说了一句,再去瞧自己所骑的黑马,那匹马似乎很傲然地扬扬头,然后一脸无辜地看着自己的主人。
孟朝雨点着头,下了马,她的嘴角甚是不满意这匹马,昨日还是兢兢业业,一路不停,今日便耍着小孩子的脾气,不想太着急回到凝雨镇。
寻了一块空地,席地而坐,倒也没有女孩子家的娇气,穆寒把水壶递给孟朝雨,也坐了下来,不过离孟朝雨坐的地方有一定的距离。
“你有什么打算?”穆寒喝了一口水,问道。一路上孟朝雨就愁眉不展,那双深黑的眼眸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可是当孟朝雨听到穆寒的这句话后,又仿佛走出了愁绪,轻声道:“这句话应该我问大人!”
她的话语就如同林间的落叶般,轻弱却又带着一丝娇俏。
“少帮主何出此言?”穆寒不解地问,但他的心里很清楚,老帮主之子已经找到,而穆寒和凝安帮的交易,也应该快结束了。
“寻畔密室还未曾找到,大人是准备如何做?”孟朝雨问,她把水壶放在一旁,“杨哲成并没有做恶事,大人不可以动用私刑,但他给出的信息只有竹林,可是竹林并无可疑之处,只是一片普通的竹林罢了!”
穆寒微微笑着,注视着她的眼波,带着几分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温柔,道:“所以,希望少帮主帮忙,能够从杨哲成身上获得更多的信息。”
“杨哲成似乎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凝雨镇的人对‘黯销魂’没有任何兴趣,他们只想平安地度过余生。”孟朝雨回答,“我可以协助大人去到寻畔竹林探一探究竟,但是希望大人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后,离开凝雨镇,还凝雨镇一片安宁。”
听了孟朝雨的话,穆寒并没有恼怒,只是浅浅点头,道:“门佺已经离开凝雨镇,他来凝雨镇只是路经此处,他有意阻扰我,不过是不想我太快回京,少帮主不必担心,我自会在调查到‘黯销魂’的消息后,离开凝雨镇,不会再打扰。”
孟朝雨听着他的话,她感觉到有些恍惚,眼前的这个人似乎没有任何戾气,对于她的要求都一一接受,对于她的疑惑,他都一一解答。如果他探寻出寻畔密室的秘密,他便要离开凝雨镇了。京师可是一个离凝雨镇很远的地方,这一别,可能不会再见面。
不见也好,他本来就是一个过客。
没有再听到声音,孟朝雨抬头一看,她清明的眸子正好与另一双眸子相望,他在平静地看着她。
赶忙垂下眼,孟朝雨声音低语却很利,道:“官家和商家自始至终都是两条路,大人自有大人的阳关大道,切勿留念这路途的风景,以免搅了大人的前途。”
语气听着和婉,但话语却并无温和之意,听在穆寒的耳中,让他觉得自己的心中似乎突然被揉进了一把沙子,糙糙的揉捏着到哪哪里生痛,一张口想说什么,却又生生忍住。
人生难得有这样的光景,在林间看着阳光从稀疏的叶间洒落,身旁有一个看着不那么讨厌的人,虽然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大人,小女子想问个事情。”孟朝雨一直的疑惑终于在无人打扰的时候说出。
目光一斜,穆寒轻点头,道:“你问!”
“传言,‘黯销魂’是一种蛊术,早已经失传多年,你奉命调查‘黯销魂’是为了什么?”孟朝雨问完,便觉得是自己多事,这个人寻找“黯销魂”又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听到这个疑问,穆寒沉默不语,半晌笑了笑。
说话的语气有些弱,一股风般从她耳朵掠过,他道:“‘黯销魂’能取人性命,不动一兵一卒,朝廷对此深信不疑,执意寻得次蛊术,来剿灭敌军。”
猛地一怔,孟朝雨觉得此举是如何的荒唐,不动一兵一卒来守卫大好河山,这是多么痴心妄想!况且,当年有人故意销毁此蛊术,必定想过这种蛊术有其危害之处,既已消失匿迹,又怎知多年后有人重寻此术。
孟朝雨慢慢地偏过头去,一瞬间觉得心里有些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穆大人怕是也是很无奈,宁愿上战场与敌军浴血奋战,恐怕也不想用此邪术获得胜利。
“大人有没有想过此术怎么破解?”孟朝雨目光幽深,似乎洞悉了穆寒的心思。他寻找“黯销魂”,不是为了让这种蛊术传播,而是更想破解这种蛊术,让此等骇人之术可以不再扰乱军心。
目光一惊,穆寒摇头,等着孟朝雨继续说。这个未涉世事的女子,竟然如此通透,看事情绝对不止看表面,会挖掘本质探究其根本。
“传说,这世上有一种汤,可以让人忘记前世,再入轮回。”孟朝雨轻轻一笑,伸出自己的手看了看,“如果此汤让人可以忘记一切,那‘黯销魂’自然无法勾起人最‘黯销’的情绪,也伤不了人。”
看着手掌,穆寒一瞧,便答:“就如同掌心的指纹,虽然斑驳错综,但若不看,便也觉得无妨。‘孟婆汤’虽好,但是终究不是可以轻易饮得的。”
“的确啊,人活着,怎么可能一点遗憾都没有,黯销,黯销,终究是心有不甘,却又无力改变。”
穆寒仰头看了看,说道:“我还是愿意相信世间有‘孟婆汤’,有些事情忘记比记得更好。”
低头不语,孟朝雨只是挪了挪位置,靠在了树旁,她有些累了,闭了闭眼,想到了关于“孟婆汤”的传说。
孟婆汤是民间传说中一种喝了可以忘记所有烦恼、所有爱恨情仇的茶汤。传说中孟婆汤的做法是取人的鬼魂和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另一说,是人的泪收集煎熬成汤。
传说中孟婆汤的做法是先取在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如酒一般的汤,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
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脚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的灌下,没有任何鬼魂可以幸免。
另一种说法,孟婆汤八泪为引: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这第八味,便是一个孟婆的伤心泪。孟婆汤八泪为引,去其苦涩,留其甘芳,如此煎熬一生,方熬成一锅好汤。
如果可以轻而易举地忘记,那人为什么要记得呢?
可能宁愿记得发生的一切,留在心里独自黯销魂,也不愿饮下那汤,把种种往事忘得一干二净。
因为发生过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那都是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