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就是全部哲学。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1908~2000),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是20世纪美国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创立和倡导“逻辑实用主义”而著名。蒯因主张,哲学问题不应该去探究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而应当寻找一种方便的语言形式和概念框架,以是否方便有用为取舍。
求真的哲学家
《真之追求》是蒯因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对蒯因整个哲学人生的概括,蒯因就是要沿着维特根斯坦开创的语言哲学的路径寻找到一条求真的哲学道路。
年轻时,蒯因深受维也纳学派的影响,是一个逻辑实证主义者。40年代的时候,他首次阅读到弗雷格的著作,现代逻辑的真正创始人。从此以后,蒯因对弗雷格异常推重,他甚至根据一本逻辑书封面上的一张一英寸大小的弗雷格画像,用钢笔花了一张很大的弗雷格像。
蒯因的治学态度极为坦诚。他曾有一部著作《语词和对象》,有人称它是本世纪两部影响最大的哲学著作之一。当年,蒯因把装着这本书书稿的皮包挂在屋门的挂钩上,对家里人说,如果着火,这是第一件要拿出去的东西。可见这本书凝聚了他多少心血,他对这本书又是多么的重视。用他儿子的话说,那时蒯因的态度使他体会到了“某种重要的东西”。然而,到了晚年蒯因的一些学术观点发生了改变,在他看来,这部书中许多观点并不足够正确。于是在与另一个教授交谈的时候,他又表示这部书不属于他最喜欢的,他更喜欢自己写的那些逻辑教科书。甚至在送给另一位教授的那本《语词和对象》上蒯因这样写道:“送给波特,但是不送他可能会更好”。
有时候,蒯因又显得过于的坦诚,结果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的儿子是计算机专家。但蒯因却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计算机确实使事情做慢了,但是必须要说,它们为一些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否则这些人就会失业。”结果引发了父子间一场不必要的争论。
在哈佛大学,教授在退休的时候有一个仪式:学校会有一些老师来听他的一堂课。这个仪式比较正式,参加者衣冠楚楚。由于蒯因是著名教授,因此在他1978年退休的仪式上来了许多人,包括哈佛大学的一些领导和知名人士。但蒯因就在这么具有纪念意义的一节课上,居然慢悠悠讲起了上节课留下的逻辑习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外界干扰,不为他人所动。这就是蒯因的治学特点。
从逻辑的观点看
《从逻辑的观点看》是蒯因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关于这部著作的名字,却是源自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据说当时蒯因刚刚完成了这部著作,但却为想一个好的书名头痛万分。这天他去一家夜总会散心,听到舞台上传来当时流行的小调:“从逻辑的观点看,找老婆要找个丑老婆”,蒯因一下子大受启发,回去之后就将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定名为《从逻辑的观点看》。
从逻辑的观点看,可以说是蒯因整个学术的出发点。二十世纪的主流哲学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用蒯因的话说,这种哲学的特征就是“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现代逻辑,“越来越关注语言的性质”。蒯因是哲学家,也是逻辑学家,他的著作集中体现了分析哲学的根本特征。
蒯因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们出于两个原因研究哲学,一个是对哲学史感兴趣,另一个是对哲学感兴趣。”按照蒯因的想法,哲学在逐渐走向一门科学,哲学史上的许多问题已经被发现是错误的提问。因而,在他看来当代的许多哲学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能算是哲学问题了,而只能算是哲学史问题。这就像当代的物理学家已经不需要继续阅读牛顿的著作一样,在蒯因看来,学习哲学的人也不需要去过多的学习哲学史。这种观点对于哲学家无疑是惊世骇俗的,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众多当代的哲学家无不强调哲学与科学的不同。但在蒯因看来,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哲学应当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这是以他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家长久以来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