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为生命而战,为爱欲而战,也就是为政治而战。
——马尔库塞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德裔美籍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他试图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全方面的批判。由于他的理论在六十年代被西方青年造反者广为接受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七十年代联合国的一次调查显示,在所有哲学家的著作中,马尔库塞的著作是当时出版数量最多的,其影响可见一斑。
青年造反者的领袖
马尔库塞作为一名哲学家享有着世界性的声誉,这与他在六十年代学生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在六十年代,西方世界的年轻人不满于社会现实,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反抗运动,而马尔库塞就被视为他们的领袖。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当时的学生运动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因为这次所谓的“革命”既不是经济危机下工人们陷入贫困后的不得已而为之的造反,也不是由于政府的严格控制而进行的自由斗士的反抗。在当时,革命的多数都是中产阶级家的子女们,他们生活优越,就读于高等学府,但却对这个给予他们厚待的社会制度莫名的不满。他们革命形式也令人叹为观止,并不是去推翻政权,而是占据学校、占据公园,要求自治,同时与政府进行各种形式的对抗。在生活方式上,他们也极尽反抗社会之能事,吸毒、酗酒马尔库塞、性滥交、同性恋,总之从各种方式上向现代文明表示自己的抗拒。
而这一切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马尔库塞的理论影响所致。当时的革命学生们,在大街上游行,高举着三个人的头像。这就是号称“3M”的三位思想家,被他们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所谓“3M”,即是马克思、毛泽东和马尔库塞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的名字在拼音文字中首写字母都是“M”,所以合成为“3M”。其中,马克思被视为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革命创始人,毛泽东被视为发展中国家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而马尔库塞则被奉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马尔库塞的影响可见一斑。
六十年代之前,虽然马尔库塞已经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哲学家,但他的影响力还仅仅保持在学术圈范围内。但经过六十年代学生运动的波涛,他的思想一跃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他发表声明支持学生的革命行为,还对他们的运动进行各种形式的指导和帮助。这一切使他成为众矢之的,美国政府监视他,他的论敌指责他欺骗年轻人。在学生运动走向低潮之后,他又为他的同伴们所不满,认为他过于激进的思想应当对革命的失败负责。但马尔库塞并没有气馁,他继续自己的余生对现实进行批判,并从理论上反思六十年代的革命运动成败,寻找着人类实现美好未来的可能前景。他的诸多理论,至今还启发着我们的思考。
反抗单面世界
《单面人》(又译作《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最著名的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马尔库塞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他指出,在当今西方社会,人们普遍生活水平很高,贫富差距极小,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得舒舒服服,每个人也都过着自由的生活,大家共同遵循着科学和理性,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反抗也不太可能有任何反抗的社会。然而,马尔库塞却认为,这样一种状态仅仅是表面现象,人们仍然生活在不自由之中,这种不自由是舒舒服服的,是富足的,但却是受人控制的。
马尔库塞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始终被虚假的需要所包围着。这种虚假的需要是什么呢?马尔库塞说:“最流行的需求包括,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恨的东西,这些都是虚假的需求。”也即是说,我们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甚至走在路上,都在无时不受到广告的影响。广告使人们想去买汽车,广告使人们想去买房子,广告使人们想去学习外语,人们在生活中总是难以摆脱掉广告的影响。这些广告使人们以为自己需要很多东西,给人们创造了许多虚假的需要。于是乎,人们以为自己需要大房子,需要名牌小轿车,需要当上白领等等。于是,人应该怎么活这个问题就被遗忘了,大家都为着购买广告上宣传的商品去努力工作,最终将人生的目的寄托在实现那些虚假的需要上。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另类的控制,有另一种方式使人生活得不自由。由于它表现得更加隐蔽,因此也就更加难以为人们所发觉。
正因为如此,在马尔库塞看来,革命就不仅仅意味着消灭贫穷,对于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来说,革命更多地意味着按照自由的方式去生活。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六十年代西方那些革命学生们的种种行为了。他们的种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的自由和对社会控制的不满,是用一种堕落的姿态去反抗现实的社会秩序。
革命与性解放
革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有着成千上万种的回答,为了自由、为了公正、为了复仇、为了创造一个不再有罪恶的世界……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思想指导者,马尔库塞的回答仍然有些惊世骇俗。在他看来,革命的最终意义在于解放爱欲。所谓爱欲,实际上就是性欲,但马尔库塞认为现实中人们对性欲的理解过于狭隘,因此他采用爱欲这个词来与之进行区别。这一命题源自他的作品《爱欲与文明》,而这正是马尔库塞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之一,就是将弗洛伊德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相结合,形成所谓弗洛伊德式的马克思主义。
在马尔库塞看来,爱欲是人的本能,是人获得真正快乐的途径。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人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欲望,并且通过种种道德禁忌来对之强化。但是,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压制住的,他会通过种种途径来获得表达,比如做梦、口误等等。马尔库塞认为,人类获得解放的关键就在于爱欲不再受到压抑,人能够自由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且在他看来,当前社会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满足这一变化的条件,之所以不能实现爱欲的解放,仅仅是由于人们为种种陈规所束缚。而革命的意义就在于打破社会对人的种种约束,使人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欲望。
这一点同样在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中得到体现。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他们大胆地打破了社会的陈规陋习,进行同性恋、保持多个性伴侣等各种为社会正统思想所难以接受的行为。在法国,激进的学生还在游行队伍中打出了“我越做爱,我就越革命”的口号,震惊了世人。至60年代以后,西方性解放思潮发展迅猛,深刻地影响了当代西方人的生存现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马尔库塞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