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是,今天晚上才是十四而已,这月亮就已经很圆了。”
有月的夜晚,大地上的一切景物都更美丽。哪怕这是个鬼乱窜的时节,也不影响人欣赏诗意的朦胧树影和花魂。
程瑶佳带着丫头婆子从祖父的明武堂出来,仰头看看天,月亮真漂亮,一路慢慢前行,时不时地在花前、树下逗留,徘徊一阵儿…
静静地望望月,看看影,记忆起了一首歌曲《望月》,在《星光大道》节目的舞台上重新听到的演唱,更加喜欢。
一个盲人姑娘唱的,已经记不起她的名字了,但一直记得她甜甜的笑容,她优美动听的歌声…那是一首渗着思念的歌…
春芬看着前面的大小姐不慌不忙的闲庭信步,心里着急,这是什么时节,大晚上的在这园子里逗留,徘徊,想劝一句,“郡主,时辰不早了…”又不敢。只得慢慢地跟着大小姐瞎遛达。
程瑶佳不知道这个大丫头的想法,不过,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会理睬,恐怕还会嘲笑大丫头胆小。
七月如何,八月又如何!鬼又如何,人又如何!在这个世界上,鬼比人可爱,人比鬼可怕。
她想着那个姑娘,想着她可以妣美月亮的甜甜笑容,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她的歌声想起母亲…
望着月亮的时候/常常想起你/望着你的时候/就想起月亮/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是月亮/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
没有你的日子里/我常常望着月亮/那溶溶的月色/就像你的脸庞/月亮抚慰/抚慰着我的心/
我的泪水/浸湿了月光/月亮在天上/我在地上/就像你在海角/我在天涯/月亮升的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的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月亮在天上/我在地上/就像你在海角/我在天涯/月亮升的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的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望着月亮的时候/常常想起你/望着你的时候/就想起月亮/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是月亮/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更美的是你/更美的是你
望着月亮,想着母亲,想着想着…月亮就成了妈妈的脸…
程瑶佳无意识地将歌词唱了出来,越唱越大声,越唱越动情…唱完,泪落两行,悄然无声。
“妈妈,女儿又想您了。”程瑶佳望着月亮,抬手抹净泪痕,吟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唉…”一道无声的叹息,溢出喉咙,消散在风中。
~~~
月华流照千家,不分,你,我,他。
西武大街,三巷,义泽候府,此时,各院的灯光都未曾熄灭,主子奴才们皆未得休息。
“祖父,祖母,父亲,今儿已到了亥时,这么夜了,你们找秀玲来…有什么教诲?”真有什么十分要紧的事儿?否则,明儿,咱们不能再谈吗?
白秀玲强撑着精气神,看着祖父和父亲,可,还是忍不住掩嘴打了个秀气的哈欠,好困哦。
既使是在嫡亲的长辈们的跟前,这样子的行为,亦显得很不礼貌,只是,她忍不住啊!
白候爷看着长孙女一副眼睛都睁不开的模样,看看壁上挂着的更漏,时辰是不早了,一时亦觉得自己太过于着紧了一些,在老伴的瞪视下,不禁失笑…
“好吧。今晚,是太过夜了,咱们明儿再谈,是祖父的心里过于紧张了些,一时之间不记得秀儿到了歇息的时候…扰乱了你的入睡时辰。祖父忘记了,你们女孩儿家更需要好好地保养。”
(其实,这件事情可以缓缓再说,不必着急,自己终究是老了,经不得事情了。)白候爷心里失落又伤怀地一叹,“你们父女俩且各自散去,都回院子歇了吧。我们亦当是歇息的时辰。”
白秀玲又糊里糊涂地率先行礼退下,困的时候,她的脑子不清醒的很,管不了那么多,也没大注意祖父的神色,便又在两个大丫头提着走马灯,又有一众丫头婆子的陪伴下回去她的松秀院。
好在,松秀院离祖父祖母的正院_清白院不算太远。清白院,顾名思义,取一清二白,清清白白的意思。白家乃是清白贫寒之家出身,在前朝时,只是一户大世家,萧家的世奴。
乱世来了,白候爷的曾祖父凭着一把子天生的力气,跟着护院学的几把式,包着二件旧衣服就叛逃出了主家府邸…
他不想做一辈子奴才,更不想后代儿孙都做奴才,便随意地加入了一只起义军,跟着起义军东征西战,南下北上,被人合并了几次,好在,命大,一直都侥幸活着,到了最后差不多的时候,还能带着一支小义军自愿投入太祖爷的麾下。
“父亲,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紧张,忧烦?”白世子不仅仅语气上关心,眼神也满是担忧,关切。
父亲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紧皱过眉头了,亦很久没有这样失去过分寸了,不顾得今晚是什么时节了。
今晚,七月十四,子时,鬼门开,该是地府的小鬼陆续飘到阳间来讨要水饭钱财的时节…所以,他没有忙着退下去休息,觉得,须得了解了情况更要紧。
“算了。一时半会儿的,爹且讲不完,时辰确实不早,你赶紧的,回去歇了,关好门户。”白候爷到了这里,总算是想起了今晚是什么日子,又问老伴…
“今日晚上,你带着儿媳妇给祖宗们烧了纸钱,送了水饭没有,在园子的边角处,十字路口给小鬼们些烧些纸钱没有?”
“烧了的,你放心,儿媳妇把一切都办得妥妥当当的。”忘记了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忘记了下面的祖宗们和小鬼些。
白世子爷见父亲不说,只好给父母行礼退下了。回去歇息不提。
~~~
山东,烟洲辖下青水县,驿站,客房。
张从善立在窗前,窗户支开着的,看了一会月色下笼烟的清湖,端着一杯水酒,向天向月敬了敬,便倾倒在窗外的湖水里。
“择之,他肯定是又想念尊亲家父母了?”不过,今日这个日子,也是难怪…过早失去双亲,义弟的心情肯定不太好。
张择又看着张从善的神色,表面上平淡,可是,眼睛里却透着一层浓浓的哀伤。
他不怎么会说劝慰人的话,只能走过去,大力地拍拍义弟的肩膀,给予支持,安慰。
张从善对于义兄的好意,抱以微笑,又拱手谢过。他并不是怀念父母,父母故去,无可改变的现实,他只能够努力活着,活得有出息,最好,考个举人,圆了父亲,祖父改换门庭的愿望。
他对着月亮,想起了那个与月亮一般皎洁美丽的女子。只是,他不能提她的名字,永远都不能,只有将那个名字和她,一起放在心里。
张从善抽下发髻上的玉簪子,这是她送给他的,由妹妹带回她给的一堆笔墨纸研之类的礼物里,这支青玉簪,很打眼。
好在,妹妹喜善是个老实的丫头,可能遵大小姐的命令已经成了习惯,不敢翻看大小姐送给他人的礼物。尽管,收礼物的这个人是她的哥哥。
她没有说,为什么要送他这支玉簪,只用眉笔写了一张小纸条,这支簪,很适合你。字迹娟秀,和她的人一般漂亮,就是缺笔少画的。他从来没有见过用眉笔写字的人,竟然写的那么好,或许,她一时,懒得让丫头研墨。
张从善看着玉簪,在月光下莹莹生辉,就像是她玉润的肌肤。想着她大方坦荡地看着他的眼睛,毫不做作,亦毫不掩饰地夸,你的眼睛生的真好。其实,她的那双眼睛方是真的生的好。桃花一样,顾盼流光,却并不多情。
想着,她看着他,没有居高临下,没有同情怜悯,反而,有一股尊重,敬佩。她将他当成了朋友,一眼可相交的朋友,尽管,他们不能像男子之间交往。自那日过后,她在他的心里,便已是知己。
“相望相闻不相亲,愿逐月华流照君。”知己,天涯安好!
~~~
程瑶佳并不知道在千里之外,有个男孩子在想着她。在园子里,歌了一曲,宣泄了心中对母亲的思念,便回转院子,沐浴,更衣,睡觉。她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完全融合了原主的灵魂以后,她在识音辨谱之上,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不再跟以前一样,唱歌走调。
如果写字,放空意识,只凭身体操作,居然可以与原主的字迹有八九分相似了。以后,多练练,是不是还能成为一个书法精通的大小姐呢!其实,程瑶佳的硬笔书法本来就写的不错。
~~~
皇宫,隆正帝的寝宫,乾正殿,灯火通明,他纵未休息,在灯光下,仔细辨别几张纸上的字迹。
一张,原主程瑶佳大小姐誊写的《长相思》,一张,二个多月前,陈瑶佳在兽神节时抄的诗,一张,今天,陈瑶佳修修改改的词。
“这个,这个大小姐到底又在玩什么花样?她的字迹变化怎么会这么大?或是,她的书法进度真的如此之快,已然从蒙童阶段进步到了秀才的程度。若是如此,她这段时间肯定很拼命,难道是,日日不出门,就是在府里练字,嗯,能够知耻而后勇,性格实在不错。”
隆正帝又读一遍今天收上来的词,“相思意未深,白纸半张足。字字苦参商,是要隆君读。分明记得美昭仪,绿肥红瘦东篱处。何事月圆时,奏那于归曲?”
“啍,月圆花好夜,正是女子嫁人时。你那个娘家,有什么不舍得的!”隆正帝心里哧笑一声,不理解这个陈瑶佳的心理,对于那句词,也不理解,“分明记得美昭仪,绿肥红瘦东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