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天气晴朗,与往日似乎是没什么不同。
程瑶佳刚刚吃个朝食,又漱口净手完毕,便接到了二等丫头的禀报,说,二位宫嬷嬷请见。
“请吧!”反正,早晚都得见她们,与她们打交道,都得跟着她们学那些个宫规礼仪。
一会儿,二个着浅绿上衣,深绿下裙,腰佩土黄色绶带的年青女子缓缓步上两梯台阶,款款进屋,先一行行礼,待程瑶佳叫了起,她们方缓缓起身,站定,微微抬眼,看着人的下巴处,其中一人,先徐徐地回话…
“禀佳庆郡主,吾,司马嫣,乃大庆皇朝内宫、内务司七品内礼女史官,你可唤我司马女史或者司马女官。吾,今奉皇后之命向你传授讲解现行宫规条列。”
说到这里,司马女官顿了顿,从宽大的衣袖内取出两本,外观精美的小册子,“这二本,就是《大庆皇朝内宫现行行列手册》,请郡主得了空闲了,仔细阅读,且,记在心里,若有不解之处,可垂询于吾,吾为你分解。”
程瑶佳仔细地看着她的袖子,怎么像乾坤袋似的,又看看她端正的相貌,想想她刚刚一板一眼的言行举止,有许多的好奇…
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的史官都是如此模版,也不知道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是不是她的高祖…不大好问呀!
程瑶佳只得收起了好奇心,朝她点点头,微笑着接过了她呈上的厚厚的二本手册子,略微翻了翻其中一本,看看底页右下角,第六百八十八页。七个小字。
看起来,宫规很多啊,似乎是比清朝的都多了许多页数,可能管的很繁杂吧,不会,一天喝几口水,上几回厕所都要管吧!不然,哪儿来二本这么厚的册子呢。
或许,我的拿出当初高考的劲头来,将这些全部都背熟,再看看能不能钻点点空子…
程瑶佳胡思乱想着,将手册递给一边侍立的春芬,又抬眼看着欲言又止的司马女官,问道:“犹有何事?不防直言。”
“吾,今日有事情待办,欲向郡主请假一日。未知准否?”司马嫣见郡主相问,便不扭捏了,直言请假一天。
“准。”请假的爽快了,准假的也爽快。看着她扭捏,觉得与她的气质不符。别为难人为好!
司马女官行礼,“谢谢郡主,既如此,下属先行告退,待佳庆郡主阅览过一部分手册后,下属明日准时过来听差。”
“去吧!”程瑶佳干干脆脆地点头,既许了人退下,又许了人明日过来听差,也就不耽误人去办事的时间,也不耽误自己的时间,重新学一遍礼仪嘛。
司马女官行礼退下了,待她出了正屋门,转过了拐角处,不见了身影,程瑶佳收回了注意力,看着另一位着同样颜色品级的衣服,佩同样绶带的年青女子,应该也是一位女官,又依礼依程序,盈盈上前来行礼,待叫起后,方起身回话…
“佳庆郡主,自今日始,吾,钟翠缕,您可唤吾为钟嬷嬷,内务司七品内仪官,奉皇后之命,向您讲解礼仪的规范,并示范礼仪。”
钟嬷嬷说完,又向人曲膝行一礼,待程瑶佳又叫了起,方起,退一步,立定,低垂眉眼,微微收着下颌,待上位者(郡主)训示。
一套礼仪下来,钟女官的一举一动,姿态飘逸,若行云流水。
程瑶佳看着她美丽的容颜,飘逸的身姿,出众的仪态,愣了一会儿神。看她的样子,这些可能是已经刻在骨子里,成了身体的本能了吧!
飘逸的动作,姿态,都很漂亮,很赏心悦目可,可,再飘逸,再又观赏性的动作,重复的太多了,也让人会感觉审美疲劳。
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一生都如此,感觉生命都浪费在了这太过于繁琐,又耽误时间的礼仪之中。难道,非得以这些来维持皇家的尊贵吗?
而且,如果遇到了紧急的救命事情,比如:遇到心脏病发的上位者,想施救的医者却为下位者,这还得行礼,还得等人叫起,才能上前施救,这一套礼仪下来,就会耽误了人的性命。
唉…
程瑶佳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悠悠地收回心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入乡随俗吧,她没有办法对抗整个时代。
在这阶级森严的古代,她能不遵守这繁琐的规矩礼仪吗?只希望,一切的担忧,最终都是杞人忧天吧。她也只得认真地盯着钟嬷嬷规范的示范动作…
原来,她以前向上位者行礼的时候,不待人叫起便起了,是不对的,不礼貌的,不尊重的,失了规矩的行为。
看来,隆正皇帝和胜庆亲王是算比较宽厚的贵人,没有当众叱责于她,也没有降罪。不过,他让皇后派这个女官下来隐讳地指出她的失仪之处。
其实,就算他们当众指出,她也不会觉得丢脸。如今,既然知道了礼仪有错,改正了便是。以后,牢牢地记着有了误差的地方,修正就好了啦。
钟嬷嬷慢慢的示范了两遍,做为宫妃的礼仪,第一次见皇帝怎么行礼,见皇后又怎么行礼。以后再次晋见,又应该是怎么行礼。
两遍过后,程瑶佳已经完全看明白了,便起身,规规矩矩地做了一遍给人看,见钟嬷嬷真心地点头笑着赞许,“佳庆郡主好风仪。下属于郡主已是无用之人了。”
“钟嬷嬷客气了。”程瑶佳见礼仪动作对了,便放了心,总算是知道原主一早做为太子侧妃的人选,学的礼仪都是属于宫礼,且学的很不错。
自己依葫芦画瓢,就已经七七八八,再多练练,又争取收敛一下急躁的性子,静静心,动作放得柔缓一些,舒展一些,并且,注意着,待上位者叫了起,再起就是。反正,能让她行礼的人也不多。
初秋,下午的天气比较燥热,不适于练行礼的礼仪动作,程瑶佳放了钟女官的假,许她带着小丫头自由活动。自己在起居室翻开了《内宫现行行列》册子。
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内容,往往都写在最前面…这也是要进宫当小妾的人,最关心的,内廷后妃管理四则要…
1、定编制,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昭仪(昭容)五人,修仪(修容)六人,婕妤七人,婉仪(小媛)八人,后面的品级不定数…
2、定级别,皇后,皇贵妃(副后)、超品;贵妃、有封号,正一品,没有封号,从一品;妃、二品,有封号,正二品,没有封号,从二品;昭仪(昭容)为三品,修仪(修容)为四品,婕妤为五品,婉仪(良仪,小媛)为六品,才人(美人)为七品,选侍为八品,司侵官女子为九品。后面的也是前面的一样,有封号的高半级,为正品级。
皇后与皇贵妃这都是属于超品级别,在后宫,也绝对是属于王不见王的那一类别。有皇后,就没有皇贵妃的存在,有了皇贵妃,也就表示没有了皇后。
3、定待遇,在吃穿住行用等等方面的规格,待遇的差别不仅是宫分上,规矩礼仪的差距,而且配给各级别的生活用品(称为铺宫)、车舆、服饰等也都有很大差别。
4.定规矩,内廷位次,明确有序。言行举止,遵守本分。谦恭和顺,接上以敬,待下以礼,非本宫的太监、宫女,不可擅自使令。
总的来说,就是安守本分,做个文明的大庆朝后宫女子。就是损人,也要笑意盈盈,且须使用文明用语。
另,《大庆皇朝宫中现行则例》规定:‘内廷等位有父母年老者,或一年或数月,奉特旨许令会见亲者,只许本生父母入宫。
其慰问外家,年节许由各宫首领太监奉本主命前往,但不许宣传内外一切事情。
各宫小太监,许于本宫掖门出入。首领太监,无事不许到本主屋内久立闲谈。……
再另,见到宗室,外臣,又应该如何如何…反正,零零总总的二大本。让程瑶佳看了几页就开始脑壳痛,忍着脑壳痛,也把它初略过了一片,然后,就是没有在心里吐槽完毕,已经是掌灯时分。
夕食都错过了。不错过,不行啊。程瑶佳担心一旦放下了它,就再也不想拿起。怎么样,她也得过完了它。
~~~
今日,学规矩礼仪的,还有另外四家的小姐们。大家都是一样的待遇,只有教导的女官品级不同。各人对于那二大本宫规的反应不同,不过,大家对它都有点过敏。
镇国公府,第五进,四列,杨家三房,玉容院…申时末,斜阳照进了五小姐的绣楼。
杨五小姐,芳名德容,从手上的册子中抬头,迷茫地望望夕阳,不知道今夕何夕,突然一阵晕眩,摇摇几下,便真的晕倒了…
“五小姐,五小姐,你怎么啦?”大丫头惊的大呼小叫,一时失了仪态。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怎么不吓着人。
“快来人啊,晓霞,快去叫人请太医…五小姐晕倒了…”匆匆忙忙上到二层绣楼的晓月,忙不迭地瞎指挥。
“不,不能请太医!”晓霞摆手制止,不能传出去…让外人以为杨家五小姐不愿意进宫,或者,不满意皇上给的这个位份就不好了。
“吵,吵什么吵,晓荷,请府医过来看看…”管事嬷嬷更有威严,制止住了惊慌失措的丫头们些,又下了命令,便亲自上前替五小姐检查,“五小姐可能只是看书时辰过长,又受了点热罢了,喝些解暑汤,稍事歇歇就会好了…”
这只是镇国公杨家三房,黄昏时分,杨德容小姐的玉容院的纷纷乱象。另外纵有三家的小姐,大同小异,不提也罢。
至于礼仪规范,五个小姐,不论出自勋贵还是文臣家的,其实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大家都算是比较熟悉规范礼仪,毕竟都是大家小姐出身,从小就学着,使用着的那一套礼仪,宫礼就是再规范,它也在那个圈圈里。
进宫后的着重点在于服饰,佩饰,色彩方面。
比较好笑的是,五个都懂诗书,都可以算得上是才女的小姐,而且,都要当宫妃的年青女子却都是被那二大本的宫规给惊吓住了…
其中,受惊最严重不是晕倒的杨家小姐,而是,记性特别不好的白秀玲,她拿着那二本厚厚的手册子,犹未曾开始读一个字,就觉得头痛的很了。眼前,未来,都简直是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