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巳时正,天空更高远,阳光正灿烂。安良候府的前院正屋的大堂门前,香案端正,香烟袅袅,香案后面跪了一地的满府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主子。
程瑶佳端端正正地跪在了最前面,面色郑重严肃,微敛眉眼,等着监管礼部的和清亲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大庆皇朝隆正皇帝诏曰:程氏瑶佳,端娴慧致,堪为贵妃,着,册封尔为正一品佳贵妃,以昭贤德之范。
另,着,尔于隆正三年八月十四日巳时正入宫,赐尔居于瑶华宫正殿。钦此。”
程瑶佳双手高举过头颅,声音清亮,无悲无喜地唱,“程氏瑶佳接旨。”接过圣旨,又叩首拜俯身子谢恩,“谢隆正皇帝陛下隆恩,愿大庆皇朝国强民富,国泰民安,更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佳庆郡主,快快请起。陛下喜欢你作的诗词,让你就此作一首诗或词,稍后,本王犹得上呈陛下。郡主,快请吧!”和清亲王自己喜欢程瑶佳的诗词,因此,今日特意抢了胜庆亲王的这份差事。
他坦荡地向皇帝禀明了原因,让皇帝出面,讨要一首程大小姐的诗词,他顺便欣赏一回就算了。皇帝见他是个爱诗书画成痴的人,也不在别的地方给他捣乱,便准了。
“MMP…”程瑶佳差点爆出粗口,心中真是一万匹羊驼驼踏过,看了和清亲王一眼,见他殷切的目光,不敢与之对视,麻蛋,这不老的脸,它也羞红了,此时后悔莫及,“抄什么诗啊!现在抄出问题了吧!”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答应炯炯有神盯着她的人,稍等。
和清亲王见程大小姐答应了下来,高兴地笑了,便随安良候爷和世子爷父子俩进大堂喝茶,世子爷先陪着王爷聊聊天,顺便让他等待着欣赏自家女儿的好诗。
程瑶佳却是转身将手上的圣旨交给了祖父,安良候爷双手高捧着,放到了祠堂的大前正殿供奉起来。
与众人告辞出来,程瑶佳回到明慧院的书房,又只能再次绞尽脑汁地回忆前世所读过、所记过的诗词…
还要想想这个原主程瑶佳所读过的前朝和本朝的诗词,须得尽量找一首年代后面一些又合乎情景的出来…最好修修改改,拼拼凑凑。
“王爷,未知,今日有几家女儿得了于归旨意?”程世子想打听的消息是有几家的女儿获封进宫。
对于自家的这个讨债女儿能够得封贵妃,犹有封号,程世子爷还是蛮开心。就算怎么样都是妾,这个贵妾还是高贵过良妾和婢妾的。
如果,大义不道地多想想…打住打住…不能多想…程世子赶紧压下又欲膨胀起来的心思,静听王爷讲讲他所知的消息。
“今日,有三位公候家的小姐,二位文臣的小姐获封。贵府大小姐位份最高,另二位公候小姐为二品妃位。二位文臣家的小姐为才人和美人。
她们都是…礼部官员去各位大人的府上颁旨。”和清亲王的话意,程世子爷一听就明白了,忙又抱拳躬身一礼,“王爷,辛苦了。多谢王爷。”
和清亲王点点头,他也不在意透露出这些很快于康都来说就会人尽皆知的消息。不说拉拢这个候府,总之,也当示个好。不结怨。
且说,大庆皇朝的皇帝召选贵女、良女进入后宫,这些都是需要颁下诏书,要记档,也是要晓喻天下,咸使闻知的。得让天下百姓知道皇帝有多少个名正言顺的老婆。
大庆朝律法规定,皇帝最多可以同时拥有十二个大小老婆,超过了,也是要受罚的。就算皇帝犯了,没有人敢直言罚皇帝,可皇帝不遵律法,这也是受天下人诡病的。更怕下面的官员有样学样。
因此,这样子的规定,对于后宫的妃嫔来说,就是相当残忍的一件事情。先帝朝,后宫死于非命的妃嫔就特别多。
特别是先帝朝中后期,老皇帝若有看上了哪个贵女的苗头,有了尝鲜采花之意,后宫就一片人心惶惶。乱得一批。
不过,现在就担心后宫乱还为时尚早。当今比先帝要靠谱得多,不仅仅是于美色方面,犹在于钱财方面,他是个吝啬于花钱养女人的皇帝。
况且,和清亲王也不知道,这个程大小姐能不能活到后宫会人心惶惶的时候。
自古以来,女子,丧命的机会太多,生育关,就很不好过。当今在做皇帝以前的王府后院,因产子而亡的也有三五个。
其实,哪家哪户都有。和清亲王也有二个小妾因难产而亡,且,都为一尸两命。
程世子爷得了初步的消息,假装看不见人王爷脸上的恍惚,又站起来向人躬身,抱拳一礼,朗声致谢,“多谢王爷!”
“程世子,客气了。”和清亲王收敛心中的杂绪,收起对满天下女子的怜悯之情,自己也客气了一句。
这时,安良候爷抱着一幅卷轴进来大堂,躬身行礼,上呈,不说送礼,只是说求助,“王爷,这是一幅吴道元的书画,别人说是很少见到的山水。
老臣当初在这康都收到此画时,并不知道真假,一直亦未寻着机会请人鉴别,此番,想请求王爷帮帮忙,为老臣掌掌眼…”
“好好好…”和清亲王激动地站起来,眼睛放光,双手合掌一拍,“呈上来,本王帮你鉴别鉴别…”话这么说,心里却想,“这老货,府里竟然藏有道玄之画作。今日,本王亦算可以饱眼福了!”
且话明慧院那边,半个小时过后,程瑶佳从记忆中找出了一首词,并作了自认为的适当修改,使之合乎自己的心境,当下的情景…
《获封妃偶感》…相思意未深,白纸半张足。字字苦参商,是要隆君读。分明记得美昭仪,绿肥红瘦东篱处!何事月圆时,奏那于归曲?
改好了词,程瑶佳取出香氛的诗签,放空大脑意识,只凭身体的本能行事,将这首词于其上用行书誊抄好,又折成千纸鹤的模样,喊来程嫂子,请她送去前院,让便宜父亲程世子爷转呈上去。能免了一些麻烦还是免一些吧!
和清亲王刚刚打开了卷轴,还没有看出个所以然,程嫂子就拿着个小盒子到了,交给了世子爷,世子爷又转交给王爷,托请他上呈隆正皇帝。
和清亲王见盒子送到了,知道里面肯定是程大小姐作的诗词,这应该是回宫复命的时间了,便略为难地看着手中的画作,“安良候爷,你看,本王这…”没有来得及鉴赏辨别!
于是,安良候爷趁机向王爷进言,讨好卖乖,“王爷,此卷轴,不如…烦请您带回府去,好好鉴别一番,老臣不识货,亦不好此道,并不着急。若为赝品,且得烦劳王爷费些柴火。”
和清亲王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变相送礼呢!不管那么多,这么文雅的礼物,收了也就收了,回宫复命时,在皇帝堂兄处,过一下明路就是。
律法规定不能收钱财,没有列明,不能收书画字贴之类…且,若是他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不收,皇帝堂兄更可能不会开心…
“好好好…本王喜欢,一定慢慢的鉴赏。”和清亲王收起卷轴,笑道:“既如此,本王就先告辞了,且得回宫先向皇上复命,君上,他等着呢!”
“好,这是应该的。吾等不敢阻扰王爷办差。王爷,忠心于皇上和朝廷,又实心任事,皇上和朝廷有王爷,乃是幸事。今日,真是辛苦了王爷。”安良候爷与世子爷父子俩一起,说着好听话,准备恭送和清王爷出府。
“没有没有,为皇上为朝廷办事,不辛苦不辛苦!这亦是本王当尽的本分。”和清亲王也是熟练地打着官腔,率先大步行前,一行三人,后面跟了一长串仆从,送王爷和各位随从的宫人太监。
~~~
今日,康都城,与安良候府一起接收到封妃圣旨的还有镇国公杨家的嫡枝三房的嫡小姐,这也是皇后的娘家,父族。不同房数。
虽然,杨家嫡枝三房的杨德容小姐被封为了从二品的良妃,但是,镇国公家在送走了宣旨的礼部官员后,没有一个人的脸上还能维持住笑容。
他们不知道皇帝的意思,不论敢不敢乱猜,眼下,三房与皇后所在的二房,生间隙是肯定的。
义泽候府白家的嫡枝长房大小姐,白候爷的长孙女,白秀玲亦是被封为了从二品端妃。
义泽候府白家与安良候府程家乃是姻亲。白秀玲的大姑婆就是程世子爷的亲娘,原主程瑶佳的血缘亲祖母。
程瑶佳和白秀玲算起来是一对表姐妹。表姐妹共侍一夫,历史上有,而且,不少。亲姐妹共侍一夫的都有先例。
她们那对疏表姐妹与皇后和堂侄女姑侄同侍一夫的关系比起来,似乎是要正常些。
可以说,今日这三道封妃的圣旨,让康都城所有的茶馆,瓜果点心铺子,都生意兴隆了几倍。
有了这三道圣旨,它们的光环完全盖过了三品户部右侍郎的女儿只是被封了个七品才人的新闻。更别说,四品国子监祭酒的小女儿也是被封为七品的美人了。
隆正皇帝的这波骚操作,没有人能够看懂。简直是勾起大波大波吃瓜群众的八卦心理。大家都纷纷买了上好的各类茶叶,瓜果点心回家,准备坐着慢慢的欣赏后续。
~~~
凤仪宫内,以往雍容华贵的皇后娘娘此时独坐窗下,看着凤仙花的影子,颇有点愁眉不展,暗下寻思,“不知道,我是否因为昨儿晚上劝诫皇帝而得罪了他?”
否则,何以定要纳本宫的堂侄女入后宫,姑侄共侍一夫,这不是让天下人看本宫的笑话吗?
不对,皇帝不会纯粹为了这个而下本宫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