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四十二章接驾
“他们想提前准备一下皇帝的接驾仪式,杨太后那边也在等消息。”于苏急忙说到。
因为之前的军饷,和站队问题,张陆两人与赵昰之间的关系,闹得有些不愉快。虽然没有冷藏弃用,可也远离了皇帝的核心圈子。
赵昰的日程行踪关乎着他的安危,为了避免意外发生,魏忠贤就把两人排除在知情人的名单之外了。
不过两人沉浸官场多年,起伏跌宕的场面也见识过很多了,此路不通,另寻他路的思路都不用哪怕一秒,就能转换完毕。
而银弹攻势的无往不利,成功的让于苏多说了最后一句话,也证明张世杰和陆秀夫用对了方法。
魏忠贤嘴角抽动了一下,却没有多说什么,微微摇了摇头,却只是吹了吹茶杯上漂浮不定的茶叶。
于苏张嘴欲言,最后却停住了,垂首直立,略低了头看着旋转不停的茶叶不再言语。于苏正自乱想,就听自己的上司轻言轻语的说道:“接驾啊!那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魏忠贤答应的这么快,那么顺利,是张世杰和陆秀夫两人没想到的。
他们以为,就算魏忠贤最后答应了,也会提出很多的条件为难一下他们,最少让欢迎仪式不再完美还是能做到的。
他们不知道魏忠贤是系统招募的,并不是原住民,没有任何歪门邪道的整人心思,只要无害于赵昰,哪怕是敌人都可以进行合作,更别说忠心耿耿的两个老臣。
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立刻欢天喜地的离开了酒楼,急急忙忙的准备去了。
魏忠贤站在酒楼的窗户前,看着窗外辽阔的海面,自言自语道:“你就当这是老奴,送给你的礼物吧!”
魏忠贤身为探事司大司长,掌管着南宋朝廷的所有秘密,俗话说知道的越多,也就越危险。不只是朝臣们的猜忌,就是敌人的无孔不入,就能轻易的上演无数次,关于他的刺杀行动。而敌人若是成功,南宋朝廷对外的眼睛和耳朵就会灭掉一多半。
这也就决定了他只能永远的隐藏在幕后,不能出现在世人面前,更不可能正大光明的去参加接驾仪式。
虽然在魏忠贤心中,十分想去参加,哪怕只是见一见赵昰这个主人。
“准备一下,咱们去蜀地,那边好像要顶不住了,咱们去帮帮忙!”魏忠贤看着窗外张世杰和陆秀夫的背影,缓缓的说道。
只见他那被阳光拉的老长的影子,晃了一晃,旋即恢复了原状。
船队是在第二天中午到达的祥龙码头。巨大壮观的舰船刚刚停泊靠岸,就被码头上忙碌的船只包围的水泄不通了。
皇帝陛下今天回岛的消息,早已被传的沸沸扬扬,巨大的船只也遮挡不住渔民们的热情,靠着接力传信的笨办法,在船队还未靠岸的时候,船队的信息就已经传回了翔龙码头。
大船上悬挂的金龙旗猎猎作响,阻止了这些小船近距离观摩的想法。
这些都是附近出海打鱼的渔船,虽然好奇,却也不敢距离大船太近,以免冲撞了皇威。
渔民们并不是好奇大船的构造,而是好奇皇帝的样貌。
硇洲岛是皇帝的龙腾之地,也是皇帝首先实行土改的地方,民众可能不知道什么叫老有所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理论,但是对吃饱肚子的事,那是格外上心和敏感。
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不再挨饿,谁就是他们心中的菩萨和神灵。
经过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人们见识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自然就会做出信仰上的抉择。
以前生意火爆的贩卖佛像的买卖,已经凋零了不少,现在都在打着皇帝神像的旗号,售卖皇帝造型的神像。
只不过因为无人见过皇帝陛下的真容,皇帝唯一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还是在元将李元海来犯的时候。人们也没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能与他们这些泥腿子有什么瓜葛,导致出售的皇帝神像都是无面的,高矮胖瘦也都各不相同,什么鬼样子都有,甚至还有店铺出售的皇帝神像是女装模样!
这可是害苦了把皇帝当做神灵膜拜的民众。
可以说,渔民们对皇帝的样貌,已经达到了朝思暮想的程度。发自内心的尊重,使人们只是远远的观瞧,并不太靠近。只是有的渔民胆大,爬到了小船的棚顶上,这样的还不在少数。
船只刚一停稳,不等护卫的士卒列阵,赵昰就急忙下船,钻进了已经备好的銮驾里面。
在场的人们只看到了赵昰头冠十二旒的侧脸,不少人捶胸顿足,叹息不已。
銮驾是陆秀夫提前准备好的。那天魏忠贤告知皇帝的行程信息后,还给了两人一只信鸽,用来和皇帝的船队沟通。
蒙古人用鹰或者雕传信,而汉人则以信鸽为使。当然,你要非说谁干的过谁,那就另当别论了,就用途而言,信鸽还是优于老鹰的。
关于信鸽,就不得不说中国奇特的饮食文化。一个物种的出现,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至于其他的用途,都是吃饱之后的事情。
据史料记载,周天子御膳房的菜谱上,就有鸽子这一道菜肴。后世在三门峡妇好墓出土的殷商玉鸽,也正是一只体态丰满的食用鸽。一道菜肴,一件艺术品,均在公元前1060年出现,说明我国饲养鸽子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
人只要吃饱了,不只是有力气干活,还会思**。而玩,也是**的一种。
据考证,我国的玩赏鸽育成于东汉年间,从徐州东汉墓出土的东汉玉鸽推断,我国的玩赏鸽育成,应在公元25-220年之间。
传信鸽便是从玩赏鸽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品系。隋唐时期,广东一带就有鸽子传信了。到了盛唐,用鸽子传信的记载更多了,据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养了一只白鸽传信,从西安到洛阳,空距285公里,“日返数回”。唐玄宗开元时期,有一位宰相张九龄,少年时他在岭南老家养过许多鸽子,并用它们与亲友通信。唐代的传信鸽除了用来与亲友通信处,还用于军事通讯。
描写边疆征战诗著称的唐代诗人高适,有诗曰:“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远,神鸽羽衣单。”这里的神鸽,就是说的信鸽了。
銮驾来的快,去的也快。抬轿的力士健步如飞,只片刻时间,就进了行宫宫门之内。
而落在銮驾后面的,是跪了一路的人群。
赵昰已经通过六扇门得知,也已经料想会被行人围观的事情,只不过还是没想到,场面会如此夸张。凡是銮驾所经之地,行人俱都停下所做之事,跪地行礼,无一例外。
这就是陆秀夫和张世杰,给赵昰准备的接驾仪式,而他俩只是把皇帝还朝的信息,散播出去了而已,其他的什么也没做。
这确实也是搔到了赵昰的痒处,深得帝心。只看他笑得合不拢嘴的程度就知道了。
不得不说,华夏的老百姓就好似牛羊般的容易管理。只要给口饭吃,就会老老实实的任劳任怨。
“老臣张世杰,陆秀夫恭迎圣驾,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张世杰和陆秀夫不等銮驾落地,就急忙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两位爱卿有心了,照理朕当奖赏。不过,你们的苦心要是被元军奸细利用,岂不是陷朕于危机之中么?鉴于两位爱卿也是好心,只不过方式欠妥。故,朕觉得对两位爱卿功过相抵,不奖不罚,不知是否妥当?”赵昰笑眯眯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说出来的话却叫两人心惊肉跳。
对于自身的安全,赵昰是最为看重的。不是他怕死,须知人固有一死。只是他身上维系着,避免华夏沉沦的希望所在,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若是南宋朝廷灭亡,华夏大地会遭受何种的蹂躏。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坐在了华夏皇帝的宝座上,就要肩负起守护华夏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有人会说元朝还加速了民族融合呢,也没什么不好的啊。说这话的人首先需要去看看脑袋,是不是灌满了水。
文明之所以叫文明,首先得有文字,其次还得有历史和传承。
华夏文明传承了五千多年,是靠的文化和人口,就算没有融合,照样可以屹立不倒。就像牧羊犬和羊群也能和平共处,能把它们称作文明吗?这是同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