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能在官场上步步高升,和他的“有恒”关系甚大。比如,他在两位老师的教导下,自立课程十二条:1.主敬;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5.读史;6.谨言;7.养气;8.保身;9.日知所亡;10.月无忘所能;11.作字;12.夜不出门。这个课程表,曾国藩终身行之不辍。除此之外,他还为自己编订了一个自修课程:凡是读书心得、人情历练、本身修养、诗文创作,都要分别记录下来。曾国藩从道光十九年(1839)开始做诗文钞,并且开始写日记,后来基本上没有间断。从咸丰八年(1858)六月起,更是不曾中断过一天。无论是行军还是生病的时候,都仍然坚持记,直到去世的前一天为止。仅此一项,就可看出曾国藩持之以恒的毅力。
再比如,练习书法是个耗时耗力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才有效果。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在短期内见效,而半途放弃了。曾国藩一开始在练习书法方面也是“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他把练字没有恒心看作自己的“三耻”之一。认识到了这样的害处,曾国藩就下决心做出改变,并且能够坚持下来。这一点也能看出他修身之所以能够取得斐人成就的原因。到了同治六年(1867)时,他在家书中欣慰地说:“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素,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曾国藩不光自己如此“有恒”,他还时时将自己对“恒”字的体会与他人分享。
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他在给几位兄弟的信中谈到读书的心得时说:“现看《庄子》并《史记》,甚善。但做事必须有恒,不可谓考试在即,便将未看完之书丢下。必须从首至尾,句句看完。若能明年将《史记》看完,则以后看书不可限量,不必问进学与否也。贤弟论袁诗、论作字亦皆有所见,然空言无益,须多做诗多临帖乃可谈耳。譬如人欲进京,一步不行,而在家空言进京程途,亦何益哉?”
同治二年(1863)十二月曾国藩在给他的侄儿征瑞的信中又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功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侄等处最顺之境,当最富之年,明年又以最贤之师,但须立定志向,何事不可成?何人不可作?”
此类心得,在曾国藩的日记、家书中不胜枚举。他的这些认识自然来源于他的亲身实践,反过来,这样的认识也不断督促他做事更加勤奋和有恒。曾国藩在做事方面一辈子皆有恒,从不搞花架子,从不一曝十寒,从而建起了大功业,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楷模。
由此我们也看到,要做到有恒,必须认识并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找准目标,专注目标,专心一致;二是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三是渐进,不断积累,不断提高,日积月累,积跬步而致千里。只要做到了这三个方面,也就真正做到了“有恒”。只要“有恒”,还担心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挺住了,就能赢得一切
世上的事能不能胜,就看你挺不挺得住。失败和挫折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无可避免,必须挺过去,才能真正战胜困难。
人的一生需要挺过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接连不断的关口,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挺”包含着坚持、坚强、坚忍、坚挺等多重含义。挺表现的是一种自信、坦然、淡然、奋发、积极、进取、拒绝失败、拒绝消沉的精神品质。拥有这样精神品质的人,必然会成为事业和生活中的强者。
曾国藩的一生,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实,历尽劫波,以坚韧挺劲的无畏精神而成就了“天下之大功”。在曾国藩看来,“挺”就是“坚忍”。他总在和属下官员闲谈时,对他们谈自己的体会:我年轻时喜欢与人挺着干,现在老了,不挺了,也就没有什么功绩了,看来还得挺,所以你们要记住,世上的事能不能胜,就看你挺不挺得住。
失败和挫折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无可避免,必须挺过去,才能真正战胜困难。对曾国藩来说,他的“挺”,首先体现为积极入世、躬身入局。
曾国藩以郭子仪勇赴国难,召之即来,任国家驱使,不计个人荣辱为榜样,树立了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当太平军崛起,清廷面临危亡时,他接受召唤,挺身而出,编练湘军。功成之后,又奉命剿捻。剿捻不力,他不放弃,自愿留营效力,“以散员周旋其间,维湘、淮之军心,通吴、楚之血脉,绝不作置身局外之想。”他回两江总督任上,依旧尽职尽责。后来他接任直隶总督,办理“天津教案”,虽然引得众多非议,但是不怕困难,积极承担责任,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精神,是很值得借鉴的。古人云:“成大事功,全仗着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曾国藩可谓承担得起此一说了。
其次,“挺”体现的大公无私和忠肝义胆。在面对咸丰皇帝点名出兵抗击太平军的圣旨面前,曾国藩冒死挺住了。这一挺,不仅为他赢得了朝廷的信任,也为自己赢得了壮大力量的机会。曾国藩知道,面对已成燎原之势的太平军,他不可能在短期内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而湘军刚刚组建,用这样的军队去和太平军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曾国藩选择了“挺”——抗旨不出兵。任凭圣旨的措辞多么严厉,他都拼命“挺”着。后来他的老师、湖广总督吴文镕发来求救信,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出兵相救,但是他挺住不出兵,担心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军队毁于一旦。当然,就像他抗旨会上书忠肝义胆、血诚赤心的奏折感动咸丰皇帝一样,他给他的老师写信说明了不能出兵的道理,不但说服了老师,老师反而还反过来劝他要稳重。
曾国藩这样的“挺”既是一种谋略,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考验。曾国藩的“挺”展现了他大公无私的精神和稳慎的为人之道,这些都是他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品质。
最后,曾国藩不光在这些大事上体现了“挺”功,在生活中也有着很好的展现。曾国藩生下来就患有顽固性皮肤病,也就我们现在说的牛皮癣,发作时痛痒难忍。曾国藩几乎每天都忍受着这种折磨,但他仍然南征北战,丝毫不影响治军作战。对此他谈笑自若,如咸丰十一年(1861)六月,他给李续宜的信中说:“敝疮亦小愈,然手不停搔,颇以为若。郑板桥有言:‘隔靴搔痒,赞亦可厌;入木三分,骂亦可感。’阁下既吝此‘隔靴’之赞,鄙人当自为‘入木’之爬。何如,何如?”语言诙谐幽默,而所受之若,绝非别人可想像。
在曾国藩的一生中,很多重要的关口他都是靠“挺”顺利扛过去的,无论是军事上的失败,还是官场上的谗言、猜忌、几经沉浮,他都能靠顽强的意志挺过来,重新振作,转败为胜。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而能成就事业的人物,必须具备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
他还提醒、教导身边的人也要在面对困难时挺住,他给湘军名将刘松山接连写过两封信:“凡享有大名者,无不从坚忍艰苦而成”,“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忍支撑得住,可做非常事业。”
在给自己的学生黎庶昌的信中,他也说过同样的话:“从古奇人杰士类皆由磨砺中来,艰巨杂役,磨砺也;米盐繁琐,亦磨砺也。”
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给江西一候选县丞也讲了这番话:“古来忠臣孝子,多半是处逆境磨炼出来的。若一片顺境,有何难处?”
李鸿章人虽聪明,却缺乏坚忍之气。曾国藩对他多次教导。同治六年(1867),李鸿章接替老师镇压捻军,开始时连吃几次败仗,形势棘手,他自己也有些慌乱。曾国藩的一席话使他有了主心骨。这年六月,曾国藩来信说:
军事棘手之际,物议指摘之时,唯有数事最宜把持得定:一曰军律不可骚扰;二曰奏报不可讳饰;三曰调度不可散乱。譬若舟行遇大风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定,则成败虽不可知,要胜于他舟之慌乱者数倍。
两个月后,曾国藩仍不放心,又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说:事机不顺之际,要当宽以居之,静以待之,不可过于焦急……今阁下当此艰危之局,望将躁急郁迫之怀扫除净尽。
两封信的一个共同主题,都是提醒李鸿章要挺住。
这样的“挺”字精神,曾国藩称之为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他作了一幅联语: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或许是对“挺”的很好诠释。
挺住意味着担当,意味着承担更大的责任,意味着你会失去很多,意味着你要承受更大的磨难,意味着你坚信自己的力量,意味着你坚定自己的目标……意味着你只要挺过去了,就会赢得一切。